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3_id_59547[举报]
(8分)某研究小组探究SO2和Fe(NO3)3溶液的反应。
已知: 1.0 mol/L的Fe(NO3)3溶液中c(H+)=0.01mol/L
请回答:
(1)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为排除空气对实验的干扰,滴加浓硫酸之前应进行的操作是 。
(3)装置B中产生了白色沉淀,其成分是 ,说明SO2具有 性。
(4)分析B中产生上述白色沉淀的原因可能是:
观点1: ;
观点2:SO2与Fe3+反应;
观点3:在酸性条件下SO2与NO3-反应;
①如果观点2正确,装置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②如果想验证观点3,只需将装置B中的 Fe(NO3)3溶液替换为等体积的下列溶液,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实验。应选择的试剂是(填序号) 。
a.0.1 mol/L 稀硝酸
b.1.5 mol/L Fe(NO3)2溶液
c.6.0 mol/L NaNO3和0.02 mol/L盐酸等体积混合的溶液
【解析】(1)装置A是原来制取SO2的,所以方程式为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
(2)可以通过通入氮气来排尽装置中的空气。
(3)硝酸铁溶液显酸性,因此生成的沉淀只能是硫酸钡沉淀,这说明SO2被硝酸铁氧化生成了硫酸,从而产生硫酸钡白色沉淀,因此SO2具有还原性。
(4)因为铁离子和硝酸跟离子均能氧化SO2,所以SO2被氧化生成硫酸,既可能是被铁离子氧化,也可能是被酸性条件下的硝酸跟离子氧化,后者是同时被氧化。要想验证观点③,就必须排除铁离子和硝酸的干扰, a是硝酸能直接氧化SO2,由于SO2溶于水显酸性,因此硝酸亚铁在酸性溶液中,亚铁离子可被硝酸氧化生成铁离子。因此答案选择c。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8分)某研究小组探究SO2和Fe(NO3)3溶液的反应。
已知: 1.0 mol/L的Fe(NO3)3溶液中c(H+)=0.01mol/L
请回答:
(1)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为排除空气对实验的干扰,滴加浓硫酸之前应进行的操作是 。
(3)装置B中产生了白色沉淀,其成分是 ,说明SO2具有 性。
(4)分析B中产生上述白色沉淀的原因可能是:
观点1: ;
观点2:SO2与Fe3+反应;
观点3:在酸性条件下SO2与NO3-反应;
①如果观点2正确,装置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②如果想验证观点3,只需将装置B中的 Fe(NO3)3溶液替换为等体积的下列溶液,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实验。应选择的试剂是(填序号) 。
a.0.1 mol/L 稀硝酸
b.1.5 mol/L Fe(NO3)2溶液
c.6.0 mol/L NaNO3和0.02 mol/L盐酸等体积混合的溶液
【解析】(1)装置A是原来制取SO2的,所以方程式为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
(2)可以通过通入氮气来排尽装置中的空气。
(3)硝酸铁溶液显酸性,因此生成的沉淀只能是硫酸钡沉淀,这说明SO2被硝酸铁氧化生成了硫酸,从而产生硫酸钡白色沉淀,因此SO2具有还原性。
(4)因为铁离子和硝酸跟离子均能氧化SO2,所以SO2被氧化生成硫酸,既可能是被铁离子氧化,也可能是被酸性条件下的硝酸跟离子氧化,后者是同时被氧化。要想验证观点③,就必须排除铁离子和硝酸的干扰, a是硝酸能直接氧化SO2,由于SO2溶于水显酸性,因此硝酸亚铁在酸性溶液中,亚铁离子可被硝酸氧化生成铁离子。因此答案选择c。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因保存不当,吸收了少量的二氧化碳。若有1%的NaOH转变为 Na2CO3,以此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盐酸浓度的测定结果会( )。
A、偏低l% B、偏高1% C、无影响 D、偏高0.1%
【解析】因为不论是氢氧化钠还是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的最终产物都是氯化钠,虽然碳酸钠还生成二氧化碳,但由于甲基橙的变色范围是3.1~4.4,所以根据钠离子守恒可知,消耗的盐酸是相同的,因此对测定结果是无影响的。答案选C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