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答:①引出下文.②渲染一种寂静的气氛.表明只有在这种氛围中才能听到自己的脚步声,为下文在“喧嚣 中“听不到脚步声 等内容的生发议论作铺垫. 12.答:脚步就是人生的象征.倾听脚步声.就是重视人生行程的各种体验和积累.保持清醒的自我意识.品尝痛苦.分享艰难.享受欢笑.作者用倾听脚步声架起了与自我交流的桥梁.我们因此感受到作者对人生之路的回顾和反省.〈合欢树〉〈双桅船〉〈宽容序言〉〈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老人与海〉〈雨巷〉等 上海市闵行区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树的印象 向午平 ①树.对于我.最初的印象就是家.因为.在湘西的每一个村寨不管周围的山头是如何的光秃.她的村寨口总会有那么几株高大苍老的树饱经风霜地矗立着.童年的我偶尔走出去.再疲惫地回来时.一看到村寨口的那几株老树.便知道到家了.一种温馨就在小小的心中开始饱满地鼓荡.尽管是走在路上.明明清楚离家还很远.只要望见某个山坳有一丛老树撑起的阴凉.就明白那背后一定躲藏着一大片属于别人的屋檐.屋檐是别人的.但家的感觉是一样.我小小的脚步也就会踏实快捷起来. ②那时候.我弄不明白村寨口的树为什么逃得过像山头上的那些树一样被砍伐的命运.竟然能够穿越许多岁月与苦难.于是.我常常去那几株树下寻找答案.答案.当然是没有的.树下大多有一座小小的房子.里面有碗.有厚厚的灰烬,每遇过年过节.那碗中会出现糖果和肉块.还有香的烟雾悠闲地婀娜.奶奶告诉我.那是土地堂.是保佑我们五谷丰登的神住的地方.再去的时候.我抚摸着那些苍劲的树杆.皲裂的树皮.我总会幻想有神的话语会通过自己的小手传达到我的心底.也许是因为我的浅薄,不管如何的虔诚.神从来没有对我说过只言片语.从此.我不再去那大树下的土地堂.但树是家的印象仍是那么固执地镌刻在了我幼小的心底. ③我走不进神的世界.有时候却好像能听到树的声音.第一次听到树的声音.是我家的一株老柳树.我不知道他是我的哪一个爷爷的爷爷栽种的.总感觉到它应当和月亮上那株吴刚所砍的桂花树一样老.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那棵老柳树轰然倒塌.第二天.我守在它的边上.不准父亲把树截成圆木.因为它的根须上还沁着水珠.我说.那是老柳树哭泣的眼泪.好多天我都听到它在哭. ④对树进一步的认识.是缘于它作为梁的使命.湘西多树.乡民们便就地取材.建造的多是木房子.而这房子最为重要的就是那一根放在正中间的梁.因为其重要.所以从选材开始就极其严格.诸如作为梁的树必须高大.挺拔.无虫眼等等.我想.人们把有用的人才称为栋梁该是缘于此吧. ⑤参加工作多年以后.因为一个童年的伙伴对阴沉木的痴迷.几天前我回到故乡.因为许多乡亲都外出打工.整个村寨袒露出毫无生气的呆板与沉静.寨口的大树也已倒塌不在.我一下子感到了对家的陌生. ⑥在伙伴掏挖阴沉木的溪边.除了一堆调皮的孩子.还有几位白发丛生的老人.我走近那一株需要两人才能合抱的阴沉木.伸出手去抚摸它已经黑得发亮的树皮.不曾想那树皮却如泥般地脱落了.我一下子回到了童年.童年的我在溪中游泳的时候常常看到这些黑泥.但怎么也想不到这些黑色的淤泥竟然会是树的另一种形式的存在. ⑦再去细看.那阴沉木周围的泥上.还印有许多翊翊如生的树叶的形状.形状依然.叶脉仍旧.但那里面流淌过的鲜活的汁液已经凝固在几百年甚至几千年以前的岁月里了.我分明听见这些叶片在远古的风中活泼泼地舞动.然后合起来拧成一波又一波雄浑的林涛.阐述着大自然让人震耳发聩的语言.那是树的大海.那是林的大洋.在那无比博大的海洋里.一切的存在都会显得渺小.显得无助.剥去阴沉木表层的泥皮.树的坚硬便显露出来.那冰冷的坚硬有铁的质感.这也许就是它经过了时间数不清的陶洗后仍然能够存在的原因.失去了生命.但那与生俱来的挺拔和倔强的信念不经意间就穿透着时间与空间的悠远在现实的阳光下熠熠生辉.这些树.就是化成了柔弱的泥.它也会催生种子培育新一轮生命.要不就再次通过岁月厚实的沉淀.生成煤的热量.通过燃烧焕发出火的光焰. ⑧老人说.这溪里之所以埋着许多阴沉木.是因为这里很多年前就生长了大片古老的森林.随后.他又指了指周围的山.你们看.那些小树在很多年以后也许会成为这溪底的阴沉木. ⑨远望之间.这才发现原本荒芜的山坡上长满了生机盎然的小树.有了这远景的衬托.再去看作为近景的村寨竟有些生动起来. ⑩我突然明白.树是村寨的灵性.更是大自然的灵魂.有了这灵性与灵魂.才会生出诸多的美来. (节选自2009年第8期有删改)
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3_id_4394771[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