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 物质的加热 ⑴加热前.后.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⑵被加热仪器应放在酒精灯的火焰的 .烧杯.烧瓶.锥形瓶等受热面积大的仪器应 加热,试管中盛放固体物质加热时.试管口应 .以免 ,溶液蒸发结晶时应在 中进行.加热蒸发时要用玻棒不停地 .以防 .当溶液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即停止加热.靠余热蒸发剩余的水分.或用小火烘干,固体灼烧一般在 进行. ⑶若要受热均匀且控制温度在一定范围内而不至过高.可用 间接加热.

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3_id_40318[举报]

西安北郊古墓中曾出土一青铜锤(一种酒具),表面附着有绿色固体物质,打开盖子酒香扑鼻,内盛有26 kg青绿色液体,专家认定是2000多年前的“西汉美酒”。这是我国考古界、酿酒界的一个重大发现。
上述报道引发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的关注,他们收集家中铜器表面的绿色固体进行探究。提出问题:铜器表面附着绿色固体物质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猜想:查阅相关资料后,猜想绿色固体物质可能是铜绿。
实验步骤:
①对试管内的绿色固体进行加热,至完全分解。观察到A装置中绿色固体逐渐变成黑色,B装置中无水硫酸铜变成蓝色,C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取少量加热后生成的黑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稀硫酸。观察到黑色固体逐渐溶解,溶液变成蓝色。
③取少量上述蓝色溶液于试管中,浸入一根洁净的铁丝。观察到铁丝表面有红色物质
析出。
(1)实验结论:绿色固体物质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元素。(提示:装置内的空气因素忽略不计)
表达与交流
(2)图中标有a、b的仪器名称是:a________;b________。
(3)上述实验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完成后,如果先移去酒精灯,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将B、C两装置对调行吗?________。为什么? 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读下列有关化学史剪辑,参与科学发现的探究。
材料1  在发现溴的前几年,德国著名的有机化学家李比希接受了一家制盐厂的请求,分析母液中含有什么成分。在分析过程中,他发现往母液中加入淀粉碘化物,过夜后母液变成黄色;再将氯气通入母液进行蒸馏,得到一种黄色液体。他没有分析研究就判断该液体是氯化碘,并把装有该液体的瓶子贴上了氯化碘的标签。
法国化学家巴拉尔在研究盐湖中植物的时候,把从大西洋和地中海沿岸采集到的黑角菜燃烧成灰,然后用浸泡的方法得到一种灰黑色的浸取液。他往浸取液中加入氯水和淀粉后,溶液分为两层:下层显蓝色,这是由于淀粉与溶液中的碘生成了化合物;上层显棕黄色,这是以前没有见过的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巴拉尔猜想,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氯气与溶液中的碘形成了氯化碘,这种化合物使溶液呈棕黄色;二是氯气把溶液中的新元素置换出来,因而上层溶液呈棕黄色。于是巴拉尔想了很多方法,试图把新的物质直接分开,但都没有成功。
材料2  巴拉尔分析棕黄色物质可能不是氯化碘,而是一种与氯、碘相似的新元素。他用乙醚将棕黄色物质萃取出来,再在棕黄色物质中加入苛性钾溶液,则棕黄色褪去,加热蒸发至干,剩下的物质像氯化钾一样!
材料3  巴拉尔然后把像氯化钾的物质与浓硫酸、二氧化锰共热,则产生红棕色有恶臭气味的气体,冷凝后得到棕黄色液体。
材料4  巴拉尔判断,这是与氯、碘相似的新元素,判断最终获得证实,并以希腊文恶臭(Bromium)加以命名。
请你追随科学家的足迹,一起来参与设计有关实验方案。
(1)氯化碘的相对分子质量与单质溴的很接近,水溶液颜色也相近。氯化碘作为一种拟卤素,下列有关其性质的猜想肯定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氯化碘常温下是一种液体,易溶于有机溶剂
B.氯化碘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C.氯化碘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0
D.氯化碘的氧化性介于单质碘和氯气之间
(2)上述液体若是氯化碘,则氯化碘与苛性钾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若是溴,则溴与苛性钾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若氯化碘与碱溶液反应后蒸干得到的物质与浓硫酸、二氧化锰共热,则产生的现象可能是_____________;若反应后的产物是溴化钾,则与浓硫酸、二氧化锰共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上面溴的发现史,给你的启示有哪些?请用简短的语言表述: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