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3.(7分.最后一空2分.其余每空1分) [交流讨论] 氧气(O2)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滴入适量品红溶液 溶液红色不褪去 漂白粉的漂白作用已失效. [继续探究] 猜想二:CaCl2和CaCO3和Ca(OH)2. Ca(OH)2+CO2===CaCO3↓+H2O 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水充分溶解.过滤.取少量滤渣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盐酸.冒气泡.说明含有CaCO3,(水足量.滤渣即是CaCO3).取滤液于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或通入CO2.溶液无明显变化.说明没有Ca(OH)2.猜想一成立.
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3_id_29913[举报]
(1)(3分)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用序号填空,下同),属于单质的是 ,属于化合物的是 。 A矿泉水 B.二氧化碳 C.液氧 D. 冰水混合物 E. 净化后的空气 F. 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的剩余物 G.镁粉
(2)(3分)用正确的化学用语填空:
①2个氢原子 ②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③3个氧离子
(3)(每空1分,共7分)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某一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表中磷原子的核电荷数x=___________ ,表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元素是______ ,在化学反应中,硫原子比较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变成离子,其离子符号为: 。上述元素在周期表中处于同一周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明同学所画的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右图所示,该元素符号为Br。
右图中x=_______,上表表示的微粒中,与Br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是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2010?成都)木炭作为还原剂用于金属冶炼已有几千年历史.教材用如图I实验介绍这一知识.
(1)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木炭呈块状,实验时要先将木炭研细,再与CuO粉末混合均匀后使用.这样处理的目的是
(3)酒精灯火焰处加有铁丝网罩,其作用时
(4)为了提高成功率,某研究小组设计如图Ⅱ方案进行实验.
【装置改进】
稳定的高温时本实验成果的关键因素之一,实验装置也会影响加热的效率.图Ⅱ装置将卧式装置改为直立式装置.实验时,将反应混合物夯实于试管底部,调节酒精灯是外焰完全包围试管的下部.你认为该设计是否更好?
【实验研究】
分别称取2g木炭与CuO的混合物,按每种比例重复实验3次.实验记录如下表:
由实验数据分析,影响实验的另一因素是
【讨论交流】
由于试管中有空气,实验时应注意:
①混合物需进行预热,除了使试管受热均匀外,目的是
②不能把石灰水浑浊作为木炭跟CuO反应的充分证据.因为试管中还可能发生反应:
【提出问题】关于影响该实验的因素,你认为还可进一步探究的问题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1)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2CuO
2Cu+CO2↑
| ||
C+2CuO
2Cu+CO2↑
.
| ||
(2)木炭呈块状,实验时要先将木炭研细,再与CuO粉末混合均匀后使用.这样处理的目的是
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
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
.(3)酒精灯火焰处加有铁丝网罩,其作用时
使火焰更集中,提升温度
使火焰更集中,提升温度
.(4)为了提高成功率,某研究小组设计如图Ⅱ方案进行实验.
【装置改进】
稳定的高温时本实验成果的关键因素之一,实验装置也会影响加热的效率.图Ⅱ装置将卧式装置改为直立式装置.实验时,将反应混合物夯实于试管底部,调节酒精灯是外焰完全包围试管的下部.你认为该设计是否更好?
是
是
(填“是”或“否”);理由是铁丝网形成一个类似烟囱的空腔,使空气的对流加快,从而使燃烧更充分,火焰更稳定.
铁丝网形成一个类似烟囱的空腔,使空气的对流加快,从而使燃烧更充分,火焰更稳定.
.【实验研究】
分别称取2g木炭与CuO的混合物,按每种比例重复实验3次.实验记录如下表:
总质量相同(2g)但木炭与CuO比例不同的实验对比表 | |||||||
比例 | 1:6 | 1:7 | 1:8 | 1:9 | 1:10~1:11 | 1:12 | 1:13 |
加热时间 | 1′51″ | 1′43″ | 1′57″ | 1′51″ | 1′51″ | 1′53″ | 4′ |
实验现象 | 红热,产生大量气泡,石灰水变浑浊 | 偶尔红热,气泡较少 | |||||
实验结果 | 表层铜珠较大,出现未完全反应的黑色木炭粉末,且木炭含量越高黑色粉末越多 | 反应较完全,生成亮红色网状铜块 | 部分生成Cu2O | 主要产物是Cu2O |
反应物的比例
反应物的比例
;从产物分析,该反应混合物的最佳比例范围是1:10~1:11
1:10~1:11
.【讨论交流】
由于试管中有空气,实验时应注意:
①混合物需进行预热,除了使试管受热均匀外,目的是
减少试管内剩余空气的量,降低氧气对实验的影响
减少试管内剩余空气的量,降低氧气对实验的影响
;②不能把石灰水浑浊作为木炭跟CuO反应的充分证据.因为试管中还可能发生反应:
C+O2
CO2
| ||
C+O2
CO2
(写化学方程式);
| ||
【提出问题】关于影响该实验的因素,你认为还可进一步探究的问题
反应物的形状(或反应温度)
反应物的形状(或反应温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