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7.将铁片分别放入下列物质的稀溶液中.没有气体放出的是 ( ) A.NaOH B.乙酸 C.H2SO4 D.HCl 答案:A

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3_id_28054[举报]

小明发现家中一枚戒指生满了铜绿,他和同学利用这枚戒指展开了研究性学习.
[查阅资料]真金在空气中不会生锈,生满铜绿的“金戒指”材质为铜锌合金;铜长期露置在潮湿的空气中能生成铜绿,其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碱式碳酸铜受热易分解生成CuO、H2O和CO2.若用Cua(OH)bCO3表示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则其中a、b表示的数值分别是
2
2
2
2

[实验探究]将该枚戒指放入过量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蓝绿色(戒指未完全消失).
(1)小明认为:气体中除了含有CO2,还可能含有少量
H2
H2

(2)小红认为蓝绿色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锌.小明认为溶液中的溶质除了氯化锌外,还应该含有
氯化铜
氯化铜
氯化氢
氯化氢
.他取适量上述蓝绿色溶液,加入光亮的锌片,观察到现象:①
有气泡产生
有气泡产生
,取出锌片,观察到现象:②
锌表面有红色物质
锌表面有红色物质
,证实了自己的观点.
(3)小明又补充实验来推知铁、锌、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请帮他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分别取适量氯化亚铁溶液于两支试管中,然后将铜片和锌片插入其中,片刻后取出观察现象
分别取适量氯化亚铁溶液于两支试管中,然后将铜片和锌片插入其中,片刻后取出观察现象
锌片表面有黑色物质产生,而铜片没有明显变化
锌片表面有黑色物质产生,而铜片没有明显变化
铁、锌、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为:锌>铁>铜
铁、锌、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为:锌>铁>铜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这个寒假小王使用了“暖宝宝”取暖贴,并和同学们对暖宝宝的成分及原理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暖宝宝”为什么能发热?
【做出猜想】“暖宝宝”发出的热量主要来自铁粉氧化(即生锈)的过程.
【设计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解释或结论
步骤1 取A、B两袋“暖宝宝”,A袋按使用说明打开外袋取出内袋;B袋不打开外袋.将两袋样品放置在同样的环境中. A袋的“暖宝宝”温度很快上升;B袋温度没有明显变化. “暖宝宝”发热是由于袋内物质与
氧气
氧气
接触.
步骤2 24小时后,分别剪开A、B两袋,各取少量袋内物质于甲、乙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静置片刻 甲中溶液变黄色;
乙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部分溶解,产生无色气泡,(溶液为浅绿色)
部分溶解,产生无色气泡,(溶液为浅绿色)

24小时后,A袋内物质中一定含有
氧化铁
氧化铁
【得出结论】“暖宝宝”发出的热量主要来自铁粉发生氧化(生锈)的过程.
【定量探究】“暖宝宝”中铁粉与活性炭质量之比是多少呢?操作过程如图1:
(1)将A中的固体溶于水,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该步骤的目的是
除去氯化钠和水
除去氯化钠和水

(2)计算10.0g滤渣中活性炭的质量(列出计算过程).
结论:该“暖宝宝”中的Fe粉和活性炭质量之比为
7:3
7:3

【后续探究】“暖宝宝”中的氯化钠起什么作用呢?为此同学们做了如下实验:
按图2所示装配成A、B、C、D四套装置,每隔一段时间测量导管中水面上升的高度,结果如下表(表中所列数据为导管中水面上升的高度/cm)所示.
时间/小时升时上时高升时度高升时装置高升时 0 0.5 1.0 1.5 2.0 2.5 3.0
A瓶(盛干燥铁丝) 0 0 0 0 0 0 0
B瓶(盛沾了食盐水的铁丝) 0 0.4 1.2 3.4 5.6 7.6 9.8
C瓶(盛沾了清水的铁丝) 0 0 0 0.3 0.8 2.0 3.5
D瓶(盛完全浸没在食盐水中的铁丝) 0 0 0 0 0 0 0
(1)上述实验中,铁生锈的速率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填字母):
B>C>A=D
B>C>A=D

(2)你认为“暖宝宝”中的氯化钠起的作用是:
促进了铁生锈
促进了铁生锈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