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7.①CuO+ H2Cu+H2O ② Cu2(OH)2CO32CuO+ CO2↑+H2O ③Zn+H2SO4 = ZnSO4+H2↑ CaCO3+2HCl = CaCl2+CO2↑+H2O ④ 戊,NaOH溶液.
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3_id_2790[举报]
(2009?荔湾区一模)氧化铜是一种黑色固体,可溶于稀盐酸.某同学想知道是稀盐酸中的哪种粒子使氧化铜溶解,设计了三个实验进行探究(如下图实验I、II、III).首先分别取少量氧化铜粉末于三支试管中,并编号为I、II、III,然后分别加入适量不同的液体.请你和他一起完成这三个实验,并通过探究证明是稀盐酸中的哪种粒子使氧化铜溶解.
(1)稀盐酸中存在的微小粒子是
(2)往第一支试管加入适量蒸馏水,振荡后,发现氧化铜
(3)往第二支试管加入适量氯化钠溶液,振荡后,发现氧化铜
(4)往第三支试管加入适量稀盐酸,振荡后,发现氧化铜
(5)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6)在实验III中,如果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两者比较,那一个实验结果更能说明问题,为什么?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1)稀盐酸中存在的微小粒子是
H2O、H+、Cl-,
H2O、H+、Cl-,
.(2)往第一支试管加入适量蒸馏水,振荡后,发现氧化铜
不溶解,
不溶解,
(填溶解或不溶解),证明水分子不能使氧化铜溶解.
水分子不能使氧化铜溶解.
.(3)往第二支试管加入适量氯化钠溶液,振荡后,发现氧化铜
不溶解,.
不溶解,.
(填溶解或不溶解),证明Cl-离子不能使氧化铜溶解
Cl-离子不能使氧化铜溶解
.(4)往第三支试管加入适量稀盐酸,振荡后,发现氧化铜
溶解,
溶解,
(填溶解或不溶解),证明H+离子能使CuO溶解
H+离子能使CuO溶解
.(5)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是稀盐酸中的H+离子使氧化铜溶解.
是稀盐酸中的H+离子使氧化铜溶解.
.(6)在实验III中,如果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两者比较,那一个实验结果更能说明问题,为什么?
用稀盐酸更能说明问题
用稀盐酸更能说明问题
,因为在实验II中已证明Cl-离子不能溶解氧化铜,而硫酸根离子能否溶解氧化铜并没有证明
因为在实验II中已证明Cl-离子不能溶解氧化铜,而硫酸根离子能否溶解氧化铜并没有证明
.
氧化铜(CuO)是一种黑色固体,可溶于稀硫酸中.某同学想知道是稀硫酸中的CuO,H+和SO42-一中的哪种粒子能使氧化铜溶解.请你和他一起通过如右图所示三个实验来完成这次探究活动.
(1)你们可能提出的假设是:
①可能是H20能使氧化铜溶解;
② ;
③ ;
(2)通过实验(I)可以证明假设①不成立;
(3)要证明另外两种粒子是哪一种能溶解氧化铜,还需要进行实验(Ⅱ)和(Ⅲ):可以在(Ⅲ)中加入 溶液,通过 的现象来证明不是 (填离子符号)溶解的氧化铜;
(4)探究的结论为 .
(5)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后,试管内壁上往往留有一层薄薄的“铜镜”,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来除去“铜镜”.请写出实验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将试管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至铜镜变黑 ;
加入稀硫酸充分反应: .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1)你们可能提出的假设是:
①可能是H20能使氧化铜溶解;
②
③
(2)通过实验(I)可以证明假设①不成立;
(3)要证明另外两种粒子是哪一种能溶解氧化铜,还需要进行实验(Ⅱ)和(Ⅲ):可以在(Ⅲ)中加入
(4)探究的结论为
(5)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后,试管内壁上往往留有一层薄薄的“铜镜”,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来除去“铜镜”.请写出实验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将试管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至铜镜变黑
加入稀硫酸充分反应:
28、如图所示,A为红色固体,G、H为黑色固体,B、D、E、F为无色气体,A、B、D为单质,F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试写出它们的化学式:
A.
E.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A.
Cu
;B.H2
;C.H2O
;D.O2
;E.
CO
;FCO2
;G.CuO
;H.C
.2012年3月22日是第二十届“世界水日”.水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
(1)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应成为我们的自觉行为.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尽可能充分利用每一滴水
B.工业废水经过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C.水体污染会危害人体健康
D.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不会造成水体污染
(2)水是最常见的溶剂,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植物油 B.醋酸 C.蔗糖 D.高锰酸钾
(3)水的净化方法有 、沉淀、过滤、蒸馏.
(4)下列反应中,不能用来确定水由氢、氧元素组成的是 .
A.H2和O2反应 B.电解水
C.H2和Cl2反应 D.H2和CuO反应(提示:CuO+H2Cu+H2O)
(5)如图所示,实验1是制备蒸馏水的装置,实验2是电解水的装置.
①实验I中水从A经B转移到C的过程中,水分子的组成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变化的是水分子的 .
②实验II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