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蒸发结晶:将固体溶质的溶液加热(或日晒.或在风力的作用下)使溶剂蒸发.使溶液又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再继续蒸发溶剂.使溶质从溶液中析出.适用范围: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的物质.如氯化钠. (2)降温结晶冷却热的饱和溶液.使溶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适用范围: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物质.如氯酸钾. 精题导解: 考点1:溶液 例1: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都是无色的 B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C糖水的溶质是水 D医用生理盐水是溶液 解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因此并不是说溶液一定是无色的.因此A是错误的,饱和溶液并不一定是浓溶液.但是同一温度下.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要浓.故B错误,糖水是蔗糖与水的混合物.根据溶质.溶剂的判定方法.糖水中的容只是蔗糖.因此C错误.因此叙述正确的是D. 答案:D 点拨:溶液中溶质.溶剂的判定应根据判定方法里确定.固体与液体混溶形成的溶液.古体是溶质.液体是溶剂. 考点二: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 例2:右图为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M.N两点分别表示A物质的两种溶液.下列做法不能实现M.N间的相互转化的是(A从溶液中析出时不带结晶水) A.从N→M:先向N中加入适量固体A再降温 B.从N→M:先将N降温再加入适量固体A C.从M→N:先将M降温再将其升温 D.从M→N:先将M升温再将其蒸发掉部分水 解析:根据题中的图示来看.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大.从M到N.可以采用升高温度再增加溶剂的方法,而从N到M.可以采用升温再将其蒸发掉部分.因此.正确的是D. 答案:D 点拨:在解答此题是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方法上要考虑到温度的改变. 考点三: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例3: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t1℃时.甲.乙各30g分别加入70g水中均能恰好完全溶解 B.t2℃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t2℃时.在lO0g水中放入60g甲.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7.5% D.t2℃时.分别在100g水中各溶解20g甲.乙.同时降低温度.甲先达到饱和 解析:本题注重考查对溶解度曲线理解.在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均为30g.因此甲.乙各30g分别加入70g水中并不能恰好完全溶解.而是都剩余了一部分.因此A项错误.t2℃时.甲和乙的溶解度不相同.因此二者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相同.故B错误.t2℃时.甲的溶解度为50g.把60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会形成150g的饱和溶液.此时其溶质质量分数为33.3%.故C错误.根据甲.乙的溶解度曲线的示意图来看.t2℃时.分别在100g水中各溶解20g甲.乙.同时降低温度.首先饱和的是甲物质.因此D是正确的. 点拨:解答本题需明确掌握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其变化的规律.要分清曲线上的点.曲线上方和下方的点以及不同曲线的焦点的含义. 考点四:溶液的配制 例4:要配制1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将10g氯化钠固体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量 B.量取90ml水时.俯视读数 C.为加快固体溶解.用温度计搅拌溶液 D.将配好的溶液倒入细口瓶中.盖紧瓶塞.并贴上标签 解析:在称量固体药品时.固体应放在干净的纸上或者时一定容器内.而不是直接放在托盘天平上.在量取液体时.视线要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在对固体物质进行溶解时.应该用玻璃棒搅拌而不是温度计.因此正确答案为D. 答案:D 点拨:溶液配制是近几年来中考的热点之一.主要体现在溶液配制的步骤.方案.仪器的使用等方面. 方法指引:1.溶液中溶质.溶剂的判定 (1)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时.固体.气体是溶剂, (2)两种液体相溶时.量多的是溶剂.量少的是溶质. (3)溶液中若有水存在.无论水的量多还是量少.水都是溶剂. (4)在不指明溶剂时.溶剂一般是水.

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3_id_26836[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