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3_id_2347902[举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22分)
材料1:10月16日是第28个“世界粮食日”,今年主题是“世界粮食安全:气候变化和生物能源的挑战”。联合国粮农组织设立这一世界性节日,旨在引起人们叶全球粮食短缺问题的重视,敦促各国采取行动增加粮食生产,共同与饥饿和营养不良作斗争。
材料2:2004一2006年世界各种谷物的产量变化图
材料3:世界重要农业区分布示意图
(1)各种谷物产量变化表明世界(2分)
A.谷物总产量下降 B.农业劳动力减少
C.谷物需求量减少 D.谷物单产下降
(2)埃及是世界十大粮食进口国之一,保证该国粮食供需平衡的最佳措施是(2分)
A.提高粮食单产,加强国际合作
B.扩大耕地面积,提高人口素质
C.鼓励劳务输出,减少粮食消费
D.控制人口增长,调整饮食结构
(3)比较甲、乙两图所示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农业生产条件与特点,将答案填写在下面的表格中。(8分)
甲图 | 乙图 | |
农业地域类型 | ||
区位条件评价 | 社会经济方面的有利条件(列举出最主要的一条): | 自然环境方面的有利条件(答出三条): |
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 |
(4)分析图甲a地的气候特征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4分)
有利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利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面对国际粮价上涨,请对图甲b地所在国提高粮食产量提出建议。(4分)
(6)图乙中C、d两个农业区(带)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2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根据相关资料,完成以下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1811年英国人口1020万人,1911年达到了4200万人;2004年欧盟扩大后,英国对新成员实行门户开放政策,截至2005年7月英国人口达到6020万人,比上一年增长了37.5万人,2005年是自1962年以来人口增长最快的一年。
材料三:欧洲四地各月气温与降水分配示意图。
(1)读图并分析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A河流经世界著名的 工业区,这里出产的 矿为工业生产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和能源;该河入海的B国地势 ,修建的 工程享誉全球。
②图中C海域盐度低的原因:
气候方面: ;
。
其它方面: ;
③根据材料二,运用地理知识分析英国两次人口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第一次 ;
。
第二次 ;
④结合材料三,分析欧洲西部地区河流与东部地区河流水文特征的差异及其原因。
河流 | 水文特征 | 形成原因 |
西部 | ||
东部 |
材料四:……而始于16世纪的圈地运动则持续了3个世纪,它在18世纪后期和19世纪初叶达到最高潮。自耕农不得不时常出卖劳动力,因为对公地和荒地的圈占使他们失去了其放牧的土地,并且也得不到燃料。早期的圈地是由羊毛价格上涨促成的,因此土地多半被用于放牧。其后,为迅速扩展的城市生产粮食变得更为重要,因此人们又开始在被圈占的土地上用新的、有效的方法耕种粮食。
在1714年至1820年间共有超过600万英亩的英国土地被圈占。这一事实意味着严重的迁居问题,它给底层人们带来了深重的苦难。贫穷的农民失去了部分甚至全部土地,被迫租种土地或打散工,否则他们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英国自耕农被大批大批地逐出家园这一现象使得关心社会的个别人极为恐惧,他们站出来直言不讳地反对。……的确,别的欧洲国家也发生过圈地运动,但其程度却要轻得多。例如在法国,法国大革命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土地,以至于加深了他们对故乡的依恋,使得他们不愿意收拾行李背井离乡。
——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
(2)英国圈地运动为什么“在18世纪后期和19世纪初叶达到最高潮?”根据材料指出英国圈地用途由放牧转变为种粮的主要原因。
(3)英法两国农民的“迁居”和“安居”,对英法两国的经济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五:西欧诸国经济的发展为其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奠定了物质基础。但是,经济因素不是决定社会保障制度的唯一因素,19世纪80年代,德国创立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时候,并不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但是,恰恰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创建,缓解了国内的劳资矛盾,促进了德国的发展,使它成为世界上强大的国家。英国的福利国家创建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也带来了二战后英国的黄金发展时期。在1950—1960年之间,西欧形成了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为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一个有益的机制。我国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健全惠及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工作中,应当学习和借鉴上述经验。
(4)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结合材料谈谈你对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之间关系的认识。
(5)我国建立健全惠及全体人民的社会保障机制有什么经济、政治意义?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根据相关资料,完成以下问题。
材料一:下图
材料二:1811年英国人口1020万人,1911年达到了4200万人;2004年欧盟扩大后,英国对新成员实行门户开放政策,截至2005年7月英国人口达到6020万人,比上一年增长了37.5万人,2005年是自1962年以来人口增长最快的一年。
材料三:欧洲四地各月气温与降水分配示意图(下图)。
(1)读图并分析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6中A河流经世界著名的 工业区,这里出产的 矿为工业生产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和能源;该河入海的B国地势 ,修建的 工程享誉全球。
②图6中C海域盐度低的原因:
气候方面: ;
。
其它方面: ;
③根据材料二,运用地理知识分析英国两次人口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第一次 ;
。
第二次 ;
④结合材料三,分析欧洲西部地区河流与东部地区河流水文特征的差异及其原因。
河流 | 水文特征 | 形成原因 |
西部 | ||
东部 |
材料四:……而始于16世纪的圈地运动则持续了3个世纪,它在18世纪后期和19世纪初叶达到最高潮。自耕农不得不时常出卖劳动力,因为对公地和荒地的圈占使他们失去了其放牧的土地,并且也得不到燃料。早期的圈地是由羊毛价格上涨促成的,因此土地多半被用于放牧。其后,为迅速扩展的城市生产粮食变得更为重要,因此人们又开始在被圈占的土地上用新的、有效的方法耕种粮食。
在1714年至1820年间共有超过600万英亩的英国土地被圈占。这一事实意味着严重的迁居问题,它给底层人们带来了深重的苦难。贫穷的农民失去了部分甚至全部土地,被迫租种土地或打散工,否则他们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英国自耕农被大批大批地逐出家园这一现象使得关心社会的个别人极为恐惧,他们站出来直言不讳地反对。……的确,别的欧洲国家也发生过圈地运动,但其程度却要轻得多。例如在法国,法国大革命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土地,以至于加深了他们对故乡的依恋,使得他们不愿意收拾行李背井离乡。
——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
(2)英国圈地运动为什么“在18世纪后期和19世纪初叶达到最高潮?”根据材料指出英国圈地用途由放牧转变为种粮的主要原因。
(3)英法两国农民的“迁居”和“安居”,对英法两国的经济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五:西欧诸国经济的发展为其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奠定了物质基础。但是,经济因素不是决定社会保障制度的唯一因素,19世纪80年代,德国创立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时候,并不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但是,恰恰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创建,缓解了国内的劳资矛盾,促进了德国的发展,使它成为世界上强大的国家。英国的福利国家创建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也带来了二战后英国的黄金发展时期。在1950—1960年之间,西欧形成了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为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一个有益的机制。我国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健全惠及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工作中,应当学习和借鉴上述经验。
(4)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结合材料谈谈你对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之间关系的认识。
(5)我国建立健全惠及全体人民的社会保障机制有什么经济、政治意义?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水循环、大气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读图7回答15 -18题。
15.若此图表示大气热力环流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压a地低于b地
B.气温a地低于b地
C.若该环流发生在城市地区,则a是市区,b是郊区
D.若该环流发生在沿海地区,则a是陆地,b是海洋
16.若此图代表“三圈环流”中的中纬环流,则
A.a处因气温低导致空气收缩下沉 B.b处空气受热上升,形成赤道多雨带
C.③处气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盛行西北风 D.a处附近可能形成地中海气候
17.若此图为海陆间水循环侧视图,则
A.a为海洋,b为陆地 B.环节③为人类提供了重要的淡水资源
C.环节②表示植物蒸腾和陆地水蒸发 D.环节①④均能造成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
18.若此图表示的是某大洋环流示意图,且c、d两地全年昼夜等长,则
A.①洋流为西风漂流,性质属于寒流
B.②洋流附近可能有沙漠和大型渔场分布
C.④洋流势力强大,沿岸地区形成面积广大的温带落叶阔叶林
D.此洋流圈是北半球中低纬海区的大洋环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