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3_id_2338861[举报]
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甲、乙两城市三个年份常住人口密度分布图,图中楼高表示2000年城市商务楼相对高度。读图回答19~20题。
1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982—2000年,两城市的市中心常住人口密度变化特征相同
B.1982—2000年,两城市的边缘区常住人口密度变化特征相同
C.2000年甲城市的人口规模比乙城市小
D.2000年乙城市的服务范围比甲城市小
20. 关于2000年两城市功能区分布的推断,最可能的是:
①甲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M处 ②乙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P处
③甲城市的卫星城位于N处 ④乙城市的卫星城位于Q处
A.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甲、乙两城市三个年份常住人口密度分布图,图中楼高表示2000年城市商务楼相对高度。读图回答19~20题。
1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982—2000年,两城市的市中心常住人口密度变化特征相同
B.1982—2000年,两城市的边缘区常住人口密度变化特征相同
C.2000年甲城市的人口规模比乙城市小
D.2000年乙城市的服务范围比甲城市小
20. 关于2000年两城市功能区分布的推断,最可能的是:
①甲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M处 ②乙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P处
③甲城市的卫星城位于N处 ④乙城市的卫星城位于Q处
A.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读图19、图20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比较图19中甲、乙、丙三个粮食生产基地,并完成下表。(8分)
粮食基地 | 最主要的优势条件 | 最主要的限制性条件 |
甲 | 人均耕地面积大。 | |
乙 | 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 | |
丙 |
(2)图19中甲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是 。(4分)①区域中沼泽众多,其主要生态功能是 。(双向选择填空)(2分)
A.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环境质量 B.消纳一切来自自然和人为的污染
C.能大量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 D.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径流
东北平原是我国的主要商品粮基地,也是我国大豆的主产区。近年来,由于进口大豆的冲击,豆价大幅下跌,1996年为2.2元/公斤,2001年为1.6元/公斤,降幅近30%。
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比较表
产地 | 含油量 | 运输费用(元) | 生产成本(元/kg) |
国产大豆 | 17% | 0.18 | 1.60 |
进口大豆 | 19% | 0.16 | 1.28 |
注:运输费用以大连为例 |
(3)据统计,我国每年从美国进口的大豆相当于国内大豆的总产量。结合材料,分析进口大豆在我国畅销的主要原因。(6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选做题:请在A、B、C、D四题中选定两题作答,并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字母后的方框涂满涂黑。如多做,则按所答的前两题评分。
A.【海洋地理】读“世界某区域及海水等温线图(图19)“,完成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 (1月或7月)等温线分布状况,图中甲地有世界著名的圣海伦斯活火山,其形成的原因是 。
(2)图中大洋西部乙处的等温线比大洋东部丙处的等温线稠密的原因是 。
(3)图中丁处为鄂霍次克海,被称为“太平洋冰窑”,试分析其原因 。
B.【城乡规划】读“我国某海滨小城的城区规划布局图(图19)”,回答下列问题。
(1)该城市早期形成的区位条件是 。
(2)②~⑦处房价最高的是 ,原因是 。
(3)目前,该城市火电厂布局是否合理 ,试简述理由 。
(4)随着城市的发展,市政府计划将X区发展成新工业区,分析X区发展成为新工业区的优势区位条件 。
C.【旅游地理】图21是“四幅旅游资源示意图”,图21是“我国部分区域简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20中四幅景观图属于“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是 ,位于图21所示区域的有 (填字母)。
(2)杭州湾跨海大桥于2008年5月1日正式通车。大桥南起宁波慈溪,北至嘉兴海盐,试分析大桥建成后对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意义 。
(3)a图所在的省级行政区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资源大省”,请简要分析该省区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原因 。
D.【环境保护】读“中国生态环境问题分布图(图22)'’,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反映我国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2)比较甲、乙两地区森林主要生态功能的差异 。
(3)丙、丁两区域生态问题相同,其中危害较为严重的是 ,理由 。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选做题:请在A、B、C、D四题中选两题作答。并在答题纸上把所选题目对应字母后的方框涂满 涂黑。如多做。则按所答的前两题评分。
A.【海洋地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0(10分)
材料一 2010年1月以来,环渤海海域海冰范围迅速扩大,最大海冰覆盖范围曾达渤海面积的45‰渤海海域罕见海冰已对沿海地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等造成严重影响。
材料二 渤海二月表层海水温度分布图(图16)。
材料三 2010年1月27日海冰分布图(图17)。
(1)图示海域海水温度分布规律是_ ,形成这种分布规律的主导因素有__ 和__ 。
(2)通过监测发现,今年渤海海冰面积比正常年份大,其具体的原因是__ 。因海冰覆盖,__ 、 __ 等海洋资源利用方式所受影响较大。
(3)近年来渤海海域海平面上升较快,其造成的危害有(3分)
B.【旅游地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9年12月31日《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拉开大幕。
材料二 海南岛旅游资源分布示意图(图18)
(1)海南岛旅游资源丰富,其中五指山和热带雨林分别属于__ 类和__ 类的自然景观,该类自然景观具有__ 的特点。
(2)海南省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意义有__ 。
(3)为加快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请提两点合理化建议:__ 、__ 。
C.【城乡规划】阅读“东京城市合理规划示意图”(图19),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东京城市形成的主要区位是_ _ ,该城市的空间形态呈__ 。
(2)工业用地分布的主要特点是__ ,其布局遵循了__ 原则和 原则。
(3)东京城市道路网的布局形态所属类型是 _ _ ,其优点主要有__ 、__ 。
(4)甲、乙分别为新开发的住宅区,价格高且畅销的是__ ,判断理由是__ 。
D.【环境保护】读“我国某地区矿产和城市分布示意图”(图20),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区优势矿产资源是上,利用中产生的突出环境问题是上,其危害有_ _ 、__ 、__ 。
(2)造成该环境问题的原因主要有_ _ 、__ ,解决该问题可采用的环境管理手段有__ 、_ _ 、__ 。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