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6:拉瓦锡.氧气和氮气. 氮气 .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0.03% . 17: 淡蓝色 明亮的蓝紫色 .有刺激性气味.S + O2 点燃 SO2 18:CO2.澄清石灰水 19:KClO3.KMnO4.催化.催化.2KClO3 2KCl+3O2↑ 分解. 20:跟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 21:缓慢氧化.自发燃烧.4P + 5O2 点燃 2P2O5 22:(1)坩埚钳.集气瓶.玻璃片.剧烈燃烧.火光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 (4)要在瓶底装水或铺沙.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3Fe + 2O2 点燃 Fe3O4 三 实验题: 23:2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 O2↑ 24:大试管.胶皮管.集气瓶.水槽 25:稍向下倾斜.药物所含水分受热变成水蒸气在试管口冷却成水倒流使热的试管破裂. 26: 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27:在集气瓶中盛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然后倒立在水槽中. 28:有气泡均匀放出时. 29:有气泡从水中冒出. 30:外界压强大于试管内的压强.把水压入试管.使热的试管破裂. 31:正.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略大. 32:F.D.G.A.B.E.C. 复习检测题(二)

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3_id_20397[举报]

结合下列材料填空:
材料一  1703年,德国化学家施塔尔系统提出燃素学说,认为物质可以燃烧是因为它们含有燃素.如木炭和金属燃烧释放出“燃素”后,就剩下了失去“燃素”的死灰.但是,人们始终没有找到“燃素”.
材料二  1774年,法国科学家拉瓦锡发现了氧气并研究其在燃烧中的作用.提出了氧化学说,认为燃烧是物质与空气中氧气发生发光放热的剧烈反应.初步揭开了燃烧的神秘面纱.
(1)材料一中,金属铁在氧气中燃烧后失去“燃素”的“死灰”是
 
(填化学式),木炭燃烧释放出“燃素”的化学方程式为
 

(2)燃烧条件是“氧化学说”的重要内容,翔安海底隧道采用了多种控制燃烧的措施.
①确保良好的通风,除能保证人的安全外,还能使通过隧道的车内汽油充分燃烧,这是考虑到充分燃烧需要
 

②隧道使用了氢氧化铝阻燃材料,它在受热时分解成水蒸气和耐高温的氧化铝,化学方程式为
 
.氢氧化铝能阻燃的原因是
 

(3)人们对燃烧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请根据下列事实,对初中化学所学的物质燃烧条件提出新的认识.
①CO的含量小于12.5%时,在空气中达到着火点也不会燃烧.
新认识:
 

②木炭在氧气浓度低于14%的空气中,达到着火点也不会燃烧.
新认识:
 

③钠可在氯气中燃烧,镁可在二氧化碳中燃烧.
新认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