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0.取13. 8gR2 CO3 固体完全溶于水得到100g溶液.加人一定质量溶质质量分数为34.2%的Ba(OH)2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到BaCO3沉淀19.7g.向所得的滤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逐滴加入2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溶液刚好变成无色.试计算: (1)R的相对原子质量, 2溶液的质量, (3) 最后所得R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答案 共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
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3_id_10874[举报]
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参加社会社会实践调查得知:某化工厂为综合利用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CaSO4,与相邻的化肥厂联合设计了以下制备(NH4)2SO4的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示意图]

上述流程中,沉淀池中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为:CO2+2NH3+CaSO4+H2O=CaCO3↓+(NH4)2SO4
[讨论交流]
(1)操作a的名称是 ,实验室中进行此操作时,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玻璃棒、烧杯外,还需要 .
(2)经操作a后得到的某物质在煅烧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工艺中,X在沉淀池中被消耗,在煅烧炉中又生成,故X可循环使用.X的填化学式为 .
(3)图中操作b应怎样进行呢?
查阅资料:右图是硫酸铵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表:固体硫酸铵在部分温度时的溶解度.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从溶解度曲线中,可以查找70℃时硫酸铵的溶解度约90g;②图中的A点表示硫酸铵溶液的状态不饱和;③若将A点变成B点的操作采用加热蒸发、使溶液浓缩的方法④若将B点转化为C点时,采用的是冷却热饱和溶液方法
该化肥厂生产的硫酸铵化肥品质怎样呢?
[查阅资料]下表是硫酸铵化肥品质的主要指标.
氨气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为氨水,呈碱性.
已知:(NH4)2SO4+2NaOH
Na2SO4+2NH3↑+2H2O
[观察外观]该硫酸铵化肥无可见机械杂质.
[实验探究]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实验过程中,为使硫酸铵充分反应完全转化为NH3,则需往烧瓶中加入足量浓氢氧化钠溶液并充分加热.
(2)选择右图装置A进行实验的原因 ,烧杯中盛放的试剂稀硫酸可以吸收氨气,两者化合生成一种盐,写出化学方程式 .
[交流讨论]
甲同学认为:应在实验装置中A、B装置间加装一个干燥装置,否则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计算硫酸铵化肥的含氮量可能 (填“偏高”或“偏低”).
乙同学认为:改进后的实验装置中还存在另一个明显缺陷是: .
(经过大家充分讨论后,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重新进行实验.)
[探究结论]称取13.5 g硫酸铵化肥样品,用最终改进后的实验装置重新进行实验,经数据处理释放出氨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如图所示.试通过计算,判断该化肥的等级. (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工艺流程示意图]

上述流程中,沉淀池中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为:CO2+2NH3+CaSO4+H2O=CaCO3↓+(NH4)2SO4
[讨论交流]
(1)操作a的名称是
(2)经操作a后得到的某物质在煅烧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图中操作b应怎样进行呢?
查阅资料:右图是硫酸铵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表:固体硫酸铵在部分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90 | 100 |
溶解度/g | 70.6 | 73 | 75.4 | 78 | 81 | 85 | 88 | ? | 95 | 98 | 103 |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从溶解度曲线中,可以查找70℃时硫酸铵的溶解度约90g;②图中的A点表示硫酸铵溶液的状态不饱和;③若将A点变成B点的操作采用加热蒸发、使溶液浓缩的方法④若将B点转化为C点时,采用的是冷却热饱和溶液方法
该化肥厂生产的硫酸铵化肥品质怎样呢?
[查阅资料]下表是硫酸铵化肥品质的主要指标.
指标项目 | 优等品 | 一等品 | 合格品 |
外观 | 白色结晶,无可见机械杂质 | 无可见机械杂质 | |
氮(N)含量 | ≥21.0% | ≥20.7% | ≥20.5% |
已知:(NH4)2SO4+2NaOH
| ||
[观察外观]该硫酸铵化肥无可见机械杂质.
[实验探究]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实验过程中,为使硫酸铵充分反应完全转化为NH3,则需往烧瓶中加入足量浓氢氧化钠溶液并充分加热.
(2)选择右图装置A进行实验的原因

[交流讨论]
甲同学认为:应在实验装置中A、B装置间加装一个干燥装置,否则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计算硫酸铵化肥的含氮量可能
乙同学认为:改进后的实验装置中还存在另一个明显缺陷是:
(经过大家充分讨论后,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重新进行实验.)
[探究结论]称取13.5 g硫酸铵化肥样品,用最终改进后的实验装置重新进行实验,经数据处理释放出氨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如图所示.试通过计算,判断该化肥的等级.

(1)在该实验的溶解和过滤操作中用到相同的玻璃仪器有
烧杯和玻璃棒
烧杯和玻璃棒
.(2)当氯化钙与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时,过滤,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精确到0.1%)
一包含有杂质的K2CO3样品.其杂质可能是BaCl2、KCl、Na2C03中的一种或凡种.取13.8g K2CO3样品溶于水得澄清溶液,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得到4.4g二氧化碳,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样品中只有KCl | B、样品中有Na2C03.也有BaCl2 | C、样品中有Na2C03,也有KCl,但无BaCl2 | D、样品中有Na2C03,但无KCl |
(2013?润州区二模)碳酸镁晶须(MgCO3?nH2O,n=1~5的整数)广泛应用于冶金、耐火材料及化工产品等领域.为测定碳酸镁晶须中n的值,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装置并进行了3次实验:(不考虑稀盐酸挥发)

【查阅资料】:
a、碳酸镁晶须受热分解,生成3种氧化物;
b、相对分子质量:[Mr(MgCO3):84、Mr(H2O):18、Mr(MgO):40、Mr(CO2):44]
【实验步骤】
①
②准确称取3.45g MgCO3?nH2O放在B装置中,连接仪器;
③打开弹簧夹a,鼓入一段时间空气,称量C装置的质量;
④关闭弹簧夹a,打开分液漏斗活塞,缓缓滴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
⑤打开弹簧夹a,
⑥准确称量C装置的质量(如上表);
⑦重复上述步骤;
⑧根据数据进行计算.
【实验分析及数据处理】
(1)A装置中盛放的溶液是
(2)D装置的作用是
(3)计算碳酸镁晶须中的n值:(要有计算过程)
【实验反思】
(4)实验结果与理论值有偏差,可以在B、C增加一个
(5)下列选项中,会造成实验结果偏大的是
①反应结束后,没有通空气; ②称量C装置前,没有通空气;
③没有A装置; ④没有D装置;
⑤稀盐酸滴加速率太快; ⑥C装置中NaOH溶液浓度过大;
(6)为精确测定n的值,在老师指导下,小组同学称取13.8g MgCO3?nH2O进行热重分析,并绘制出图E所示的热重曲线示意图.则:
①t2℃时,剩余固体为
②最终剩余的4.0g物质是
③MgCO3?nH2O完全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查阅资料】:
a、碳酸镁晶须受热分解,生成3种氧化物;
b、相对分子质量:[Mr(MgCO3):84、Mr(H2O):18、Mr(MgO):40、Mr(CO2):44]
【实验步骤】
①
检查气密性
检查气密性
;②准确称取3.45g MgCO3?nH2O放在B装置中,连接仪器;
③打开弹簧夹a,鼓入一段时间空气,称量C装置的质量;
④关闭弹簧夹a,打开分液漏斗活塞,缓缓滴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
⑤打开弹簧夹a,
缓缓鼓入空气
缓缓鼓入空气
;编 号 | 1 | 2 | 3 |
实验前 | 228.00 | 228.00 | 228.00 |
实验后 | 229.10 | 229.11 | 229.09 |
⑦重复上述步骤;
⑧根据数据进行计算.
【实验分析及数据处理】
(1)A装置中盛放的溶液是
NaOH(浓)溶液
NaOH(浓)溶液
,其目的是吸收鼓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吸收鼓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2)D装置的作用是
防止空气中的CO2进入C装置,造成误差
防止空气中的CO2进入C装置,造成误差
;(3)计算碳酸镁晶须中的n值:(要有计算过程)
【实验反思】
(4)实验结果与理论值有偏差,可以在B、C增加一个
除去氯化氢气体的
除去氯化氢气体的
装置以减少误差;(5)下列选项中,会造成实验结果偏大的是
②③④
②③④
;偏小的是①
①
;①反应结束后,没有通空气; ②称量C装置前,没有通空气;
③没有A装置; ④没有D装置;
⑤稀盐酸滴加速率太快; ⑥C装置中NaOH溶液浓度过大;
(6)为精确测定n的值,在老师指导下,小组同学称取13.8g MgCO3?nH2O进行热重分析,并绘制出图E所示的热重曲线示意图.则:
①t2℃时,剩余固体为
MgCO3和MgO
MgCO3和MgO
(填化学式);②最终剩余的4.0g物质是
MgO
MgO
(填化学式);③MgCO3?nH2O完全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MgCO3?nH2O
MgO+H2O+CO2↑
| ||
MgCO3?nH2O
MgO+H2O+CO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