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3_id_105212[举报]
(1)下列实验操作或对实验事实的叙述中存在错误的是__ ____(填序号)
A、用50 mL酸式滴定管准确量取25.00 mL 酸性KMnO4溶液,放入锥形瓶中待用
B、在测定硫酸铜晶体的结晶水时,将灼烧硫酸铜晶体的坩埚放在空气中冷却,然后称量
C、中和热的测定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温度计、量筒
D、实验室中进行的下列实验需水浴加热:①乙酸乙酯的制备②葡萄糖的银镜反应
E、配制1 mol?L-1的NaOH溶液时,下列操作会造成所配浓度偏低:①溶解后烧杯未多次洗涤 ②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③容量瓶中原有少许蒸馏水
F、实验室配制氯化亚铁溶液时,将氯化亚铁先溶解在盐酸中,然后用蒸馏水稀释并加入少量铁粉
G、容量瓶检漏:在容量瓶中注入适量的水,塞上玻璃瓶塞,左手五指托住瓶底,右手食指顶住瓶塞,反复倒置数次,观察是否漏水
H、不用其他试剂无法鉴别下列四种溶液:Na2CO3、Al2(SO4)3、NaCl、NaHSO4
I、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下列三组液态混合物:硝基苯和水、油酸和水、乙酸乙酯和乙醇
J、实验室保存少量液溴和白磷常用水封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用明矾制取Al2(SO4)3晶体和K2SO4晶体。
①实验室除明矾外,已备好的用品有蒸馏水、氨水、pH试纸,还缺少的试剂有 。
②制得Al2(SO4)3与K2SO4物质的量之比小于 。
(3)“磨砂”是增加玻璃仪器密封性的一种处理工艺 ,可使仪器不漏液或不漏气。在下列仪器中:①试管;②分液漏斗;③细口试剂瓶;④广口试剂瓶;⑤集气瓶;⑥滴瓶;⑦酸式滴定管;⑧碱式滴定管,肯定用不到“磨砂” 处理的有 (填序号)。
(4)碱式氯化铜 (不溶于水的绿色结晶)是一种农药,化学式为:CuCl2·3Cu(OH)2·xH2 O。为验证其组成并确定X值,某学生设计了以下几步实验
①取a g碱式氯化铜的晶体制成粉末。
②将晶体加热至确认质量不再变化为止(铜仍为二价),冷却后称其质量为b g。
③另取a g碱式氯化铜的晶体,溶于足量硝酸中,得到溶液。
④向③得到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最后得到纯净固体,称量为c g。
若以上操作均正确,试回答下列问题:
A.将晶体制成粉末,所用的主要化学仪器是 (填仪器名称)。以上四步中,用到玻璃棒的步骤有 (填序号)
B.步骤②灼烧后得到的固体应为: 。
C.步骤④主要包括:加入足量硝酸银溶液→ → → 晾干→称量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步骤一】未打磨的铝片浸入氯化铜溶液中,迅速产生大量气泡和疏松的紫红色固体,并放热,片刻后溶液由蓝绿色变成无色。
(1)若要正视紫红色固体中是否含有氧化铜,可用 溶液(填一试剂)加以检验。
【步骤二】未打磨的铝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内没有明显现象。
(2)比较步骤一、二,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
【步骤三】打磨过的铝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其操作、现象和结论见下表。
(3)试将“影响因素”选项前恰当的字母序号填入表内。
A.打磨时用力程度及均匀程度不同 B.选用砂纸颗粒粗细程度不同 C.由于摩擦生热又形成了新的氧化膜
(4)比较步骤三各实验操作中用砂纸打磨的作用是: 。
(5)请仔细观察下图: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切过咸菜的刀更容易生锈.而除锈用稀盐酸比稀硫酸快。为了进一步验证上述现象,某校师生做了以下相关分组实验,请你根据自己平时课堂学习的体验一起参与讨论并回答相关问题。
【步骤一】未打磨的铝片浸入氯化铜溶液中,迅速产生大量气泡和疏松的紫红色固体,并放热,片刻后溶液由蓝绿色变成无色。
(1)若要正视紫红色固体中是否含有氧化铜,可用 ▲ 溶液(填一试剂)加以检验。
【步骤二】未打磨的铝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内没有明显现象。
(2)比较步骤一、二,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 。
【步骤三】打磨过的铝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其操作、现象和结论见下表。
(3)试将“影响因素”选项前恰当的字母序号填入答题卡指定位置。
实验操作 | 使用现象 | 对比结论 |
Ⅰ.一片用粗砂纸单向用力打磨3次,将其浸入硫酸铜溶液,片刻后用镊子取出。 | 现象一:粗砂纸打磨的在划痕处有少量气泡,附着少量疏松的紫红色固体。 | 现象一与现象二对比,说明 ① ▲ |
现象二:粗砂纸打磨的片刻内现象不明显。 | ||
Ⅱ.一片用特细砂纸往复打磨数次,再将其浸入硫酸铜溶液,片刻后取出。 | 现象三:特细砂纸打磨的表面产生较多细小气泡,表面均匀附着紫红色固体。 | 现象三与现象一对比,说明 ② ▲ |
现象四:特细砂纸打磨的表面一段时间内没有明显现象。 | 现象四与现象三对比,说明 ③ ▲ |
★影响因素:
A.打磨时用力程度及均匀程度不同
B.选用砂纸颗粒粗细程度不同
C.由于摩擦生热又形成了新的氧化膜
(4)比较步骤三各实验操作中用砂纸打磨的作用是: ▲ 。
(5)请仔细观察下图:
试从微观粒子变化的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
▲ 。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切过咸菜的刀更容易生锈.而除锈用稀盐酸比稀硫酸快。为了进一步验证上述现象,某校师生做了以下相关分组实验,请你根据自己平时课堂学习的体验一起参与讨论并回答相关问题。
【步骤一】未打磨的铝片浸入氯化铜溶液中,迅速产生大量气泡和疏松的紫红色固体,并放热,片刻后溶液由蓝绿色变成无色。
(1)若要正视紫红色固体中是否含有氧化铜,可用 溶液(填一试剂)加以检验。
【步骤二】未打磨的铝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内没有明显现象。
(2)比较步骤一、二,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
【步骤三】打磨过的铝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其操作、现象和结论见下表。
(3)试将“影响因素”选项前恰当的字母序号填入答题卡指定位置。
实验操作 | 使用现象 | 对比结论 |
Ⅰ.一片用粗砂纸单向用力打磨3次,将其浸入硫酸铜溶液,片刻后用镊子取出。 | 现象一:粗砂纸打磨的在划痕处有少量气泡,附着少量疏松的紫红色固体。 | 现象一与现象二对比,说明 ① |
现象二:粗砂纸打磨的片刻内现象不明显。 | ||
Ⅱ.一片用特细砂纸往复打磨数次,再将其浸入硫酸铜溶液,片刻后取出。 | 现象三:特细砂纸打磨的表面产生较多细小气泡,表面均匀附着紫红色固体。 | 现象三与现象一对比,说明 ② |
现象四:特细砂纸打磨的表面一段时间内没有明显现象。 | 现象四与现象三对比,说明 ③ |
★影响因素:
A.打磨时用力程度及均匀程度不同
B.选用砂纸颗粒粗细程度不同
C.由于摩擦生热又形成了新的氧化膜
(4)比较步骤三各实验操作中用砂纸打磨的作用是: 。
(5)请仔细观察下图:
试从微观粒子变化的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
。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切过咸菜的刀更容易生锈.而除锈用稀盐酸比稀硫酸快。为了进一步验证上述现象,某校师生做了以下相关分组实验,请你根据自己平时课堂学习的体验一起参与讨论并回答相关问题。
【步骤一】未打磨的铝片浸入氯化铜溶液中,迅速产生大量气泡和疏松的紫红色固体,并放热,片刻后溶液由蓝绿色变成无色。
(1)若要正视紫红色固体中是否含有氧化铜,可用 溶液(填一试剂)加以检验。
【步骤二】未打磨的铝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内没有明显现象。
(2)比较步骤一、二,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
【步骤三】打磨过的铝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其操作、现象和结论见下表。
(3)试将“影响因素”选项前恰当的字母序号填入答题卡指定位置。
实验操作 | 使用现象 | 对比结论 |
Ⅰ.一片用粗砂纸单向用力打磨3次,将其浸入硫酸铜溶液,片刻后用镊子取出。 | 现象一:粗砂纸打磨的在划痕处有少量气泡,附着少量疏松的紫红色固体。 | 现象一与现象二对比,说明 ① |
现象二:粗砂纸打磨的片刻内现象不明显。 | ||
Ⅱ.一片用特细砂纸往复打磨数次,再将其浸入硫酸铜溶液,片刻后取出。 | 现象三:特细砂纸打磨的表面产生较多细小气泡,表面均匀附着紫红色固体。 | 现象三与现象一对比,说明 ② |
现象四:特细砂纸打磨的表面一段时间内没有明显现象。 | 现象四与现象三对比,说明 ③ |
★影响因素:
A.打磨时用力程度及均匀程度不同
B.选用砂纸颗粒粗细程度不同
C.由于摩擦生热又形成了新的氧化膜
(4)比较步骤三各实验操作中用砂纸打磨的作用是: 。
(5)请仔细观察下图:
试从微观粒子变化的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
。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