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第二次月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1
答案
A
B
D
A
D
B
C
B
B
D
C
B
D
B
AE
选择题解析:
1.A (B项“弭”的读音应为“mǐ”。C项“裳”的读音应为“cháng”。D项“纨”的读音是“wán”)
2.B( A项“慨”应写作“概”。C项“代”应写作“待”。D项“燥”应写作“躁”。)
3.D(A项“说”通“脱”。B项“莫”通“暮”。C项“华”通“花”。)
4.A(对照原文。) 5.D 6.B
7.C8.B9.B10.D
11.C(拜:用在表官职的名词前面,一般讲为"授职,任命",此处讲为"授职,任命"。)
12. B(B项均讲为"就"。A项,前者指示代词"这,那";后者人称代词作定语"他的"。C项,前者讲为副词"才";后者讲为转折连词"却"。D项,前者是介词"为了,因为",后者表被动"被")
13.D(A项前者属"行义",后者只是行为,并非"直言"。B项前者写张养浩破除迷信之举,还能算是仗"义";后者是"直言"。C项,两句都不能回答题干。而D项前句说把自己家里的财产都分给村里的穷人,当然是行为仗"义";后一句皇帝已经点明"非张希孟不敢言",这说明张养浩敢于 "直言",所以是正确的。)
14.B(B项属张冠李戴的错误。张养浩并没有"直接" 给皇帝上疏,而是通过左丞相拜住上疏,属间接给皇帝上疏。)
21.AE(A项的“成就之高,价值之大”不是作者要论述的内容,作者只是借此引出一个话题而已。E项“含浑曲折”表述不当。)
主观题答案:
15.(1)答案:已经用刑法处罚了他们,还把他们当强盗看待,这就断绝了他们改过自新的路。
(重点词:"加""目""绝"和状语后置"加之以刑",其中"目"是名词作动词的活用,同时要求句子通顺)
(2)答案:我希望(皇上)把崇尚节俭思虑深远作为准则,把喜好奢侈及时行乐作为警戒。
(此句整体看并不难,但要翻译准确不容易。其中"伏""愿"和整句的通顺是关键)
【参考译文】:
张养浩,宇希孟,济南人。张养浩从小就有德行和节义。有一次他出门,碰到一个人,那人把钞票遗失在路上,当张养浩发现的时候,那个人已经走了,张养浩就追上去把钱还给他。年仅十岁时,就一天到晚不停地读书,他就白天默默地背诵,到了夜晚就关上房门,点上灯,偷偷地读书。
后来他被选授为堂邑县尹。(张养浩)带头捣毁了滥设的神祠三十多所,免除了有强盗前科的人每月初一,十五例行到官府接受审讯检查的规定,张养浩说:"他们都是善良的百姓,因为生活困难,被饥寒所迫,不得已而去做了强盗。已经用刑法处罚了他们,还把他们当强盗看待,这就断绝了他们改过自新的路!"强盗们感动得流了眼泪,他们相互劝戒说;"不要对不起张公。"有一个叫李虎的人,曾经杀过人,他的同党也都是暴虐残忍,为害百姓,百姓不堪忍受,从前的县尹都不敢过问这件事。张养浩到这里以后,将他们全部依法惩处,老百姓非常高兴。张养浩调离堂邑十年,百姓仍然为他立碑,歌颂他的恩德。
元英宗继承皇位后,命令张养浩参与中书省的工作。适逢元宵节,皇帝打算在宫禁之内张挂花灯做成鳌山,张养浩就上奏给左丞相拜住。拜住将奏疏藏在袖子里入宫谏阻,奏疏大概说:"元世祖执政三十多年,每当元宵佳节,民间尚且禁灯;威严的宫廷中更应当谨慎。现在皇帝打算在宫禁之内张挂花灯,我认为玩乐事小,影响很大;快乐得少,忧患很多。我希望(皇上)把崇尚节俭思虑深远作为准则,把喜好奢侈及时行乐作为警戒。皇帝大怒,看过奏疏之后又高兴地说: "不是张希孟不敢这样说。"于是取消了点燃花灯的计划。就赏赐给张养浩钱财布匹,来表彰他的正直。
天历二年,陕西大旱,饥饿的老百姓人吃人,朝廷特拜张养浩为陕西行台中丞。张养浩接到任命后,立即把自己家里的财产都分给村里的穷人,自己便登上车子向陕西进发,碰到饥饿的灾民就赈济他们,看到饿死的灾民就埋葬他们。路过华山,就到西岳庙去求雨,哭拜在地上都爬不起来,这时,天空忽然阴云密布,一连下了两天雨。等到张养浩到了官府,又到土地庙里去求雨,结果大雨如注,下了三尺深才停下来,庄稼由此长起来了,陕西的民众十分高兴。当时一斗米值十三贯钱,百姓拿着钞票出去买米,钞票稍有不清或破损就不能用,拿到府库中去调换,那些奸刁之徒营私舞弊,百姓换十贯只给五贯,而且等了好几天还是换不到,老百姓处境非常困难。于是张养浩检查府库中那些没有损毁,图纹可以看得清的钞票,得到一千八百五十多万贯,全部在它的背面盖上印记,又刻十贯和五贯的小额钞票发给穷人,命令米商凭钞票上的印记把米卖给他们,到府库验明数目便可换取银两,于是那些奸商污吏再也不敢营私舞弊。张养浩又率领富人家出卖粮食,为此又向朝廷上奏章请求实行纳粮补官的法令。张养浩听到民间有人为了奉养母亲而杀死自己儿子的事,为此大哭了一场,并拿出自己的钱救济了这户人家。
张养浩到陕西做官四个月,从来没有回到自己家里住过,一直住在官府,晚上便向上天祈祷,白天就出外救济灾民,一天到晚没有丝毫的懈怠。每想到一件牵挂的事,就按着胸,感到痛苦,于是卧病不起,去世的时候才六十岁。陕西的老百姓,悲哀的程度像失去了父母。
16.(略)。
17.(1)“飞”是冲出的意思,描写了竞渡的龙舟如离弦的箭一般飞驶而出的竞争场面;“破”是冲破的意思,形象地描写出了龙舟劈波斩浪,向前飞驶的气势;“飞”“破”二字都写出了龙舟竞渡的紧张热烈的场面和气氛。
(2)通过视觉和听觉来写的。视觉方面,红旗飘扬,杨柳依依,水天相接,色彩对比强烈;听觉方面,击鼓声,人的欢呼声响成一片。总体上描写出了龙舟竞渡的场面和气氛的热烈和紧张。
18.解析:此题考查文中关键句的理解品析。可根据上下文的语言环境筛选出答案。
答案:源远流长的中华诗歌虽历经时间的冲刷而仅留下零散的一小部分,但它对于我们灵魂的提升与充实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9.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理解了“时间”的内涵,也就找到了本题的答案信息点。
答案:时间的流失会冲刷掉许多毫无价值或价值不大的东西。而保存下来的多是民族文化中的精品,也就是说,它自然地起到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重要作用,因此,对于时间我们应产生由衷的敬意。?
20.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深层理解。要注意古代诗人与当代诗人的代表意义。
答案:说明了作者对古典诗歌文化的极力赞美与张扬,对当代诗歌的不景气现实十分忧虑与关切。
?21. AE(A项的“成就之高,价值之大”不是作者要论述的内容,作者只是借此引出一个话题而已。E项“含浑曲折”表述不当。)
22.小巷细弄幽深幽深,一条条的;一头勾联着古街,一头曲曲折折地延伸过去,把整个一座古镇引宕得一波三折,有了音乐的节律。可见古镇的古街虽窄小,却并不失于平直简约。
23.镜子??或许与想象的不同/但它却让你看到了真实的自己;路??永远踩在脚下/却引着人们向前走
24.解析:此题考查对信息的筛选与综合。可以分三步走,第一可画出有关信息;第二将有关信息比较筛选;第三结合成文,精练答题。
答案:京剧是徽剧与汉调、秦腔、昆曲融合、演变而成的。(或:徽剧经过与汉调、秦腔、昆曲融合,而演变成了京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