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2008―2009学年度高三第二次模拟测试

文科综合能力试题

考生注意: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140分)

一、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试题详情

1.造成①处气温与同纬度地区明显不同主要因素是                                               (    )

      A.海陆                B.洋流                C.太阳辐射            D.大气环流

试题详情

2.图中四个区域,南北温差最小的是                                                                    (    )

试题详情

       下图为某国城乡人口变化情况。读下图回答3―5题。

 

 

 

 

 

 

 

 

 

试题详情

3.1970年,该国城市人口比重约为                                                                    (    )

      A.68%               B.52%               C.48%                   D.32%

试题详情

4.分年度计算:该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时期是                                               (    )

      A.1970―1980年                                B.1980一1990年

      C.1970一1990年                                  D.1980―2000年

试题详情

5.分年度计算,该国人口城市化最快的时期是                                                   (    )

      A.1970―1980年                                B.1980―1990年

      C.1990―2000年                                 D.2000―2010年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6.图中工业区位选择不合理的是                                                                           (    )

      A.火电厂            B.机器制造厂    C.电子工业基地     D.高科技开发区

试题详情

7.图中适合建设钢铁工业基地和化学工业基地的位置分别是                                 (    )

      A.①②                B.③④                C.⑤⑥                   D.⑦⑧

试题详情

8.图中,稻田与其它农业区相比有利的区位因素是                                               (    )

      A.交通便利         B.靠近市场         C.土壤肥沃         D.地价低廉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9.h的值为                                                                                                            (    )

      A.23°26′         B.46°52′    C.66°34′              D. 43°08′

试题详情

10.判断上图中n与y的关系                                                                                 (    )

    A.y=12-n            B.y=24-n             C.y=36-n              D.y=48-n

试题详情

11.夏至日乙地日出、日落时北京时间分别为                                                               (    )

    A.y,x                B.n,m               C.12-x,12-y      D.12-m,12-y

试题详情

12.中国古代以干支纪年。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1895年中国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按干支纪年法,1895年应为                                                                    (    )

      A.乙未年            B.已未年            C.乙丑年            D.己丑年

试题详情

13.加强对官吏的监察是维护中央集权的重要举措之一。下列表述不准确的是       (    )

      A.秦朝御史大夫兼理国家监察事务   

       B.汉朝强化察举制,以监察诸侯王和地方百官

      C.宋朝在地方上设通判负责监督知州   

       D.元朝设御史台为中央最高监察机关

试题详情

14.下列语句出自不同时期的历史文献或历史人物之口,对于这些观点的分析不恰当的是(    )

      甲:“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己:“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丙:“商籍农而立,农赖商而行”

      丁:“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A.甲乙的观点相似,都认为农业涉及民生,应加以重视

      B.乙丙的观点相对立,乙强调农本,丙强调农商相互依存

      C.丙丁的观点相对立,丙强调农商相互依存,丁强调工商为末

      D.甲丁的观点相对立,甲强调重农抑商,丁反对工商为末

试题详情

15.鲁迅说:“因为多年受着侵略,就和这‘洋气’为仇;更进一步,则故意和这‘洋气’反一调:他们活动,我偏静坐;他们讲科学,我偏扶乩;他们穿短衣,我偏着长衫;他们重生.我偏吃苍蝇;他们壮健,我偏生病.…”他描述的现象出现在                  (    )

      A.太平天国运动中                                 B.辛亥革命中   

       C.义和团运动中                                 D.新文化运动中

试题详情

16.某报报道:“若夫别尊卑,重阶级.主张人治,反对民权之思想之学说,实为制造专制帝王之根本恶因未铲除殆尽,则有因必有果。无数废共和复帝制之(人或事) 。当然接踵而生,毫不足怪。”这则报道应出自下列哪一份报刊?                                   (    )

      A.《国闻报》    B.《时务报》    C.《民报》         D.《新青年》

试题详情

17.1963年董必武畅游嘉兴南湖,忆起往事,挥笔题联:“烟雨楼台,革命萌生,此间曾著星星火;风云世界,逢春蛰起,到处皆闻殷殷雷。”达里的“星星火”主要是指(    )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B.中国共产党诞生

      C.中国共产党制定民主革命纲领

      D.毛泽东发表《星量之火,可以燎原》

试题详情

      ①日本统治者企图以武力征服世界 

       ②日本民众存在厌战心理 

       ③日本侵略面临失败境地 

       ④日本法西斯是中日人民共同敌人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试题详情

19.《人民日报》:48年时间,67本日记。从1959年开始。

河北省一位普通农民坚持每天写日记,用自己的亲身体验,记录了当年生活的点滴,见证了近半个世纪的农村历史。其中1983年8月23日是这样记的“今早开会.上午下午分自留地”。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反映了废除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历史 

       B.反映了建立农村乡镇管理体制的历史

      C.该农民对“自留地”有使用权   

       D.该农民对“自留地”有所有权

试题详情

工人运动发展

      A.里昂工人起义、宪章运动

      B.三大工人运动的兴起、第一国际

      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第一国际

      D.《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巴黎公社

试题详情

21.1851年5月1日,万国博览会在伦敦开幕,英国女王维多利亚怀着从未有过的骄傲和自信前往水晶宫为万国博览会剪彩,女王当时反复使用一个词语,来表达自己的兴奋情绪:荣光、荣光、无尽的荣光。女王的自信和骄傲主要来自                                     (    )

      A.日不落帝国的建立                          B.工业革命的巨大成就

20090508

试题详情

22.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它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这里“仍然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的主要含义是                                    (    )

      A.未改变农业水平落后的局面            B.未突破旧有的经济发展模式

      C.一味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                D.未改变苏联原来的社会制度   

试题详情

      ①美元的优势地位明显                          

       ②世界经济呈现三足鼎立格局 

      ③西欧、日本共同阻止美国经济的扩张 

       ④美国、日本、西欧经济在曲折中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试题详情

24.2009年3月18日商务部正式发布了《关于对可口可乐收购汇源反垄断审查公告》,公告称,鉴于可口可乐对汇源果汁的收购可能妨碍或者限制竞争,影响中国果汁行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根据中国反垄断法,禁止可口可乐收购汇源。商务部的做法是国家运用    手段实施宏观调控,之所以这样做体现了市场经济的          特征。        (    )

    A.经济、平等性  B.行政、竞争性  C.计划、法制性  D.法律、公平性   

试题详情

25.2009年1月14日2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钢铁、汽车产业、纺织工业、装备制造业、船舶工业、电子信息、轻工业、石化产业、有色金属和物流业振兴规划。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将从2009年至2011年实施。“十大产业”振兴规划 (    )

    A.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目标   

    B.能有效巩固“十大产业”的基础地位   

    C.能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D.有助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其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试题详情

26.自2009年6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社会团体或者其他组织、个人在虚假广告中向消费者推荐食品,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与食品生产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分析人士认为:其新增个人承担连带责任,剑指明星代言。明星代言承担连带责任,其意义在于               (    )

      A.规范市场秩序,杜绝假冒伪劣产品   

      B.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C.是保障劳动者合法权利,实现社会稳定的根本性措施   

      D.构建社会诚信,建设和谐社会   

试题详情

27.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从3月1日起到5月31日,杭州市发放一种全新的旅游消费券。面值l0元、每套100元的旅游券共40万套,总面值达4000万元。消费券可以在杭州市的100个场所使用.包括西湖景区、西溪湿地、运河水上巴士,以及部分茶楼、足浴和餐饮店等。每40元消费券可以抵l0元人民币。杭州此举将在一定程度上振兴其国内旅游业,甚至整体经济的发展,这体现的经济学道理是                      (    )

      ①供求关系决定价格                              ②价格影响供求

       ③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                    ④生产决定消费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试题详情

28.由于旅游消费券对游客消费作丁时间和景点的限制,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降价,结果旅游券的派发也由起初的热捧到市民的理性对待,这体现的哲学道理主要是                           (    )

      A.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规律制约     B.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C.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D.外因有时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试题详情

29.与“沉舟侧伴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具有相同哲理的选项是                     (    )

A.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B.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C.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D.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试题详情

30.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是: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必须坚持把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有机结合起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哲学依据是                     (    )

      ①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②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③结构顺序的变化会引起质变

       ④认识的根本任务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实践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2008年8月5日,江西省决定开通省、市长投诉举报电话。有人认为:这样做,可以多渠道听民声,访民意、知民情、解决一些突出性的群众疑难问题,但同时。如果连处理下水道堵塞这样的事都要通过拔打“省、市长”电话才能解决,确也反映了我们一些政府职能部门在处理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上存在比较严重的不作为。长此以往,省、市长电话将会因不堪重负而流于形式,据此回答31―32题。

试题详情

31.上述说法体现的辩证法道理是:                                                                      (    )

       A.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B.坚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C.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        D.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路线

试题详情

32.材料启示我们,要避免省、市长电话流于形式,地方各级国家职能部门应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宗旨.有效履行职能,如此才能发挥“电话”的积极作用,从这个角度讲,“省、市长”电话开通有利于                     (    )

       A.重视民声民意、有效扩大公民的政治权利 

       B.集思广益、科学决策

       C.使人民群众更好地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D.建立基层民主自治制度

试题详情

       ①政府必须依法行政                               

       ②公民的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国家利益

       ③国家运用行政手段履行经济职能          

       ④国家机构必须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试题详情

34.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将是探讨人类城市生活的盛会;是一曲以创新和融合为主旋律的交   响乐;将成为人类文明的一次精彩对话。(截至2009年3月17日,已有232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确认参加上海世博会)上海世博会举行将有助                                 (    )

       ①加深了解,互利共赢                           

       ②迅速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特别是国际影响力

       ③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加速多极化进程

       ④发挥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积极作用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试题详情

35.我国每年都要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    会会议。这3次会议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和党代表汇集北京,共商国是。下列关于人大代表、党代表、委员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人大代表的任务是参政议政,委员的任务是政治协商,党代表的任务是民主监督

       B.人大代表参加行使国家权力,委员协商国家重大事务,党代表制定国家大政方针

    C.中共中央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人大是最高国家监督机关,政协是我国统一战线机构

       D.人大直接创建国家管理制度,政协间接创建国家管理制度.中共中央坚持依法行政

 

第Ⅱ卷(非选择题160分)

 

试题详情

二、本卷为综台题.本卷共4大题。第36题36分。第37题32分.第38题32分,第39题60分,共160分。

 

 

 

 

 

 

 

 

 

 

 

   (1)在图示范围内.低山丘陵地区农业生产与平原相比具有哪些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14分)

 

 

 

 

   (2)近年来图示区域人均耕地明显减少,简述其原因。(6分)

 

 

 

 

 

   (3)简述九江、长沙、安庆、芜湖历史上发展成为四大米市的有利条件。(10分)

 

 

 

 

   (4)简要分析人类活动对海陆变迁带来的影响。(6分)

 

 

 

 

试题详情

38.材料一:2009年,我国面临空前的就业压力;一是失业返乡的2000万农民工和滞留城市难以就业的农民工;二是600多万应届高校毕业生;三是常年新增城乡就业人员。

    材料二: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

    材料三:2月17日江西省委、省政府在南昌召开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座谈会,将把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工作当作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一项重大任务来抓,并出台诸多利好政策。

    材料四:温家宝总理指出:就业不仅关系老百姓生计,更关系老百姓做人的尊严。

   (1)结合材料,分析说明重视扩大就业的经济依据,并请你为有效解决我国就业问题提几条合理建议。(14分)   

 

 

 

   (2)中央和地方把就业作为保民生“一号”工程的政治意义。(8分)

 

 

 

 

   (3)请谈谈扩大就业的哲学依据。(10分)

 

 

 

 

20090508

试题详情

 

 

 

 

 

 

 

 

 

 

   (1)上图中,该国十年间人均GDP上升了         %,单位GDP能源消耗下降了          

          %。(4分)   

   (2)降低单位GDP能源消耗的主要途经有哪些?(8分)

 

 

 

 

 

   (3)减少有害物质排放,除降低单位GDP能源消耗外,还有哪些途径?(8分)

 

 

 

 

材料二:中国古代很早就有了关于使用“石油”的记载。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云:“石漆,高奴县石脂水,其浮水上,如漆。采以膏车,极迅;燃灯,极明。”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鹿阝、延境内(今陕西)有石油,……余疑其烟可用,试扫其以为墨,黑光如漆,松墨不及也。遂大为之,其识文为”延川石液”者是也。此物后必大行于世,自余始为之。”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回答:

   (4)根据材料二,指出石油在唐宋时期已经有哪些应用?(6分)   

 

 

 

 

   (5)根据材料三,概括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发生了什么变化?(4分)   

 

 

 

 

   (6)根据材料四,简要说明19世纪中期、19世纪末期和20世纪中后期,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分别说明发生变化的原因。(10分)   

 

 

 

 

 

 

    材料五:自工业革命以来大量使用煤和石油等矿物燃料,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温度升高已经成为总的趋势。全球变暖将对地球的生态系统和人类的社会环境产生重大影响。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   

(7)运用哲学知识说明应如何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9分)   

 

 

 

 

 

 

    材料六:美国新一届政府提出,对新能源的开发是振新美国经济的一部分,它能够创造数百万个就业机会,成为美国经济新的增长点。中国也提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方案,大力实施节能减排。

   (8)运用经济常识分析我国应如何加强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11分) 

 

 

 

 

 

 

 

 

 

 

 

 

 

 

 

 

 

 

 

 

 

 

 

试题详情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1―5BBDAC  6―10ABDDC  11―15AABCC  16―20DBDCD 

21―25BBABD  26―30DBCCA  31―35BBCAB

二、非选择题:本卷共4大题,36题36分,37题32分,38题32分.39题60分,共160分。

 36.(36分)

    (1)有利条件:光照条件好(2分),迎风坡降水丰富(2分),不易被洪水淹没(2分),(有一定的垂直分异)有利于多种经营(2分)。

    不利因素:容易水土流失(2分);多地质灾害(2分);交通不便(1分);市场狭小(1分)。

   (2)人口数量增长(2分),退耕还林(退田还湖)(2分),建筑用地占用耕地(2分)。

   (3)自然条件优越(2分),水稻种植历史悠久(2分);人口稠密(2分),稻米消费市场广(2 分);靠近长江航线,有利于稻米运输(2分)。

   (4)围海造陆(海界开发)(2分);CO2排放引起全球变暖,造成海平面上升(2分);植被破坏引起水土流失(河流含沙量加大),造成河口泥沙淤积(2分)。

37.(32分)

   (1)途径:政府的扶持;相互支持,取长补短;实践的推动;著书立说等。(答到一点2分,共8分。)

   (2)这一观点不正确。(2分)春秋时,我国的历法基本上确立了十九年七闰的原则;汉武帝时,制订了中国第一部较完整的历书“太初历”;唐朝时,僧一行制订《大衍历》;北宋时,沈括制订“十二气历”等史实,说明农历在我国历史发展中在不断的修订。(答到一点2分,共6分。)汤若望是参加了《时宪书》的修订,而不是制订。(2分)

   (3)天文学:开普勒行星运行规律;伽利略自制望远镜观察天体,证实了哥白尼“太阳中心说”的正确性。数学:笛卡尔创立解析几何学;牛顿和莱布尼茨建立的微积分学。物理学: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或提出了物体机械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化学:波义耳严密的实验方法;“燃素说”。生物学:哈维建立血液循环学说。

(答到四个层面即可,每个层面举一例即给2分,共8分。)

   (4)推动了中国科学水平的发展;推动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西学东渐”等。(答到一点3分,共6分。)   

38.(32分)

   (1)经济依据:(6分)①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有利于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增加劳动者的收入,体现其主人翁地位;(2分)

    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2分)

    ③是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实现劳动者自身的社会价值,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1分)

    ④是扩大内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需要。(1分)

    建议:(共8分)①根本途径是发展经济。完善分配制度,充分发挥财政、税收的作用,建立健全社保制度  

②劳动者应转变就业观念,提高自身素质,把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和社会安排就业结合起来。

    ③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乡镇企业,加快城镇化进程。

    ④完善劳动力就业市场、信息市场,实行劳务输出。

(每点2分,其他只要言之有也可酌情给分)

   (2)政治意义;

①有利于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巩固其执政地位。

②有利于国家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③有利于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

④有利于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如果考生能从党、国家、人民、社会四个角度作答,每点2分,共8分)

(3)哲学依据

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既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使主观符合客观,又要反对主观主义。解决就业,必须从国情和个人的实际出发。(2分)

②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互关系原理要求我们把尊重客观规律性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解决就业问题,要求在尊重经济和社会规律的同时,国家和劳动者都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3分)

③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解决就业问题,既要国家、社会创造必要条件,劳动者个人又必须转变观念,提高素质,自谋职业,自主创业。(3分)

④正确的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具有促进作用。解决就业,必须以正确的价值观作指导。劳动者应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2分)

(其他原理,只要言之理也可酌情给分)

39.(60分)

(1)81%    22%(4分)

(2)提高节能意识(2分),(实行技术创新)提高能源利用率(2分),优化产业结构(2分),适当压缩能耗产业(优先发展高技术产业)(2分)

(3)优先开发清洁能源(2分),降低煤炭等低发热量燃料比重(2分),发展循环经济。(2分)促进废弃物综合利用(2分)

(4)应用:用作车轮的润滑油;用作照明的灯油;制作书画用的原料。(6分)

(5)变化: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均迅速增长;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能源消费开始超过能源生产。(4分)

(6)变化:19世纪中期,木材使用呈下降趋势,煤的使用呈上升趋势;(2分),19世纪末期,石油使用呈上升趋势;(2分)20世纪中后期,以煤为代表的传统能源使用下降,核能、太阳能等新型能源开始使用并呈上升趋势。(2分)原因: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改良蒸汽机的出现推动了煤的开采和使用;(1分)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石油的开采和使用;(1分)第三次科技革命期间原子能技术发展,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也加快了核能的使用。(2分)

(7)①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我们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要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②规律具有客观性,是不可抗拒的,违背规律必然受到惩罚。我们要认识自然规律,按规律办事,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③联系具有普通性和多样性,要认识事物的因果联系,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我们对自然进行开发利用时,应做到趋利避害。

④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因此,不仅要看到人类活动的短期 影响,也应看到长期影响。坚持可持续发展。(以上四点,考生只要答出三其中三点,即可给9分。)

(8)①加强宏观调控,实施有利于节能环保的财政、税收、金融政策。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

②改进技术,提高能源资源利用率。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循环经济。

④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

⑤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坚持绿色消费。

(以上五点,考生答出四点,可给11分;如果答出三点,可给9分。)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