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师大附中高三(上)历史期中试卷

命题人:丁  玲      审题人:万维其             2008.11

1、“至于太宗,兼制中国(指幽云地区),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官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以下选项能够说明此项措施采取的主要原因是

A、契丹与汉族矛盾尖锐     

B、契丹贵族与汉族官僚勾结

C、中原先进文化的要求     

D、辖区内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s

2、明清时期引进、推广高产作物玉米和甘薯所产生的重要影响是

①养活了众多人口②经济作物专业生产区域扩大③导致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④提高了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以摘经拟题为志,其所最切者,惟四子一经之笺,是钻是窥,余者漫不加省。与之交谈,两目瞪然视,百木强不能对。”造成这种观象的主要原因是

A、秦朝焚书坑儒           B、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实行八股取士           D、满洲人不适应汉族文化

4、19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林则徐和魏源为代表的新思想的特点是

①是地主阶级的开明知识分子

②带有鲜明的时代变化的印记

③保留着浓重的封建纲常色彩

④最早提出发展资本主义方案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5、关于清末“新政”的评述,错误的是 

A、目的在于应付国内危机,巩固清王朝统治

B、奖励实业等,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C、派遣留学生出国,有利于西学的传入

D、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缓和了社会矛盾

6、下列各项与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活动无关的是

A、梁启超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

B、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

C、蔡锷等人在云南起义             

D、孙中山发表北上宣言

7、我国早期的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城市,这在客观上反映出   

A、我国沿海地区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B、外资企业、洋务派创办的企业的刺激作用

C、清政府放宽沿海办企业的限制

D、“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作用

8、费正清教授曾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这主要是因为  

A、工业结构不合理              B、地区分布不平衡

C、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          D、军阀割据混战

9、中共“二大”提出:“共产党员应该出来联合全国革新党派,组织民主的联合战线,以扫清封建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压迫,建设真正民主政治的独立国家。”作出这一决策的客观依据是   

A、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状况    

B、中共的最高纲领

C、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性、阶级性   

D、工人运动高潮失败的教训

10、在1928年毛泽东在《井冈山土地法》中规定“没收一切土地”归政府所有,交农民使用。1929年在《兴国土地法》中把“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土地”;随后规定“田地归耕种的农民所有”,毛泽东屡次修改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基本出发点是   

A、探索适应当时形势的土地政策      

B、彻底废除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

C、纠正土地革命中的“左”“右”倾错误

D、调动农民对生产和革命的积极性

11、率部打响东北抗日武装斗争的第一枪,其部队被人们称为“孤军御寇,忠勇堪称,为民族增光。”的民族英雄是

A、杨靖宇      B、马占山      C、张自忠      D、池峰城

12、下面关于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及领导人,连线正确的一组是

A、张云逸-----晋冀豫根据地        B、刘伯承------苏南根据地

C、聂荣臻-----晋察冀根据地        D、关向应------皖东根据地

13、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是

①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②组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③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       ④不可或缺的国际援助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4、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指出:“从我们接管城市的第一天起,我们的眼睛就要向着这个城市的生产事业的恢复和发展┉┉”。为此,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党采取的首要措施是

A、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B、稳定物价,统一财经

C、合理调整工商业

D、在工矿企业进行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

15、造成下列图表中的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1973年国民经济完成情况

工农业总产值

3967亿元

比上年增长9.2%

国家财政总收入

809.7亿元

比上年增长5.6%

国民收入

2318亿元

比上年增长8.3%

A、1952年国民经济取得了根本性的好转

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实行

C、周恩来批极左思潮,恢复调整国民经济

D、邓小平提出全面整顿,采取有效措施抓经济建设

16、20世纪七十年代,中国的外交有了重大的突破和转机,其中外交形势转变的关键是

A、中国恢复安理国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B、中美关系的逐步缓和

C、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                             D、毛泽东关于“三个世界”的划分

17、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强调人的价值,追求个性解放,反对神学迷信,主要因为

A、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天圆地方”说

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突出了人的作用

C、宗教改革运动动摇了天主教会的地位

D、哥白尼“太阳中心说”的创立

18、近代史上,造成东西方经济差距日益拉大,使东方最终从属于西方的基本原因有①科学技术水品进步  ②资产阶级革命成功 ③无产阶级革命受挫 ④殖民主义疯狂掠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下列体现“要求进一步解除封建束缚,实行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的著作是

A、马基雅维利《君主论》          B、霍布斯《利维坦》

C、亚当•斯密《国富论》           D、拿破仑《民法典》

20、林肯在1858年的一次演说中说到:“‘分裂之家不能持久。’我相信我们的政府不能永久忍受一半奴役一半自由的状况。” 对此,为解决“一半奴役”的问题,林肯主张

A、废除奴隶制                  B、限制奴隶制

C、海外殖民扩张                D、维护国家统一

21、19世纪电学的重要研究成果是发现了电和磁可以相互转化,以下为此研究成果作出贡献的科学家是①莱布尼茨  ②奥斯特  ③法拉第  ④麦克斯韦  ⑤赫兹  ⑥波义耳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①③④⑥

22、下列选项与右图有关的事件正确的一项是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于1955年

B、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于1948年

C、北约成员国到2004年6月有26个成员国

D、1989年3月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

23、杜鲁门曾经说过: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其含义不包括

A、都是美国“冷战”政策的组成部分 

B、都以经济和军事援助为主要形式
C、其目的都是反苏反共             

D、都是为了美国自身利益

 

24、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谈到: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二战结束时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做梦也没想到过的那种挑战。这里的“挑战”是指 

A、苏联的威胁                 B、第三世界的崛起                          

C、美国经济滞胀               D、西欧和日本的经济竞争

25、第一次把可持续发展由理论和概念变为行动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召开的地点是       

A、里约热内卢     B、布鲁塞尔    C、纽约   D、日内瓦

二、非选择题(第26题26分、第27题10分、第28题14分,共50分。)

2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试题详情

文本框: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于1958年。当年由中国科学院研究所所长范文澜领导,研究浮雕图片所需的史料题材。经过精心选择,确定了八幅汉白玉大型浮雕,来表现近百年来中华儿女走向独立、走向解放的革命历程。

请根据以上四幅浮雕图片回答问题:

①     从以上四幅浮雕图片中任意选出两幅图片,指出其各自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名称。(2分)

 

 

 

 

 

 

 

②     以上四幅图片中哪幅图片反映了英雄城的关荣历史,有何历史意义?(4分)

 

 

 

 

 

 

 

③就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重大事件,论证“江西是中国革命的红色摇篮”。(4分)

 

试题详情

材料一:1929~1933年,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大萧条”时代。从1929年10月发生的纽约的股票市场崩溃开始,引发了美国全境的企业破产、农产品价格猛跌,失业人数激增。在此大萧条期间,美国城市大约有1300万工人失业,总失业率从1929年以前的3.2%上升到24.9%,1934年达到26.7%。3400万男人、女人和儿童根本没有任何收入,这里还不包括那些遭受巨大损失的农民,国民经济陷入绝境。而大量失业的农业工人又纷纷地涌入城市,在城市里,大批无家可归的穷人沿街乞讨、露宿街头,美国人民坠入苦难深渊。胡佛的名字成了贫困的代名词。人们把流浪者住的窝棚称为“胡佛小屋”,戏称他们自己席地而居的旧报纸为“胡佛毯”。

 

材料二:它(罗斯福新政)大体具有三方面内容:一是恢复陷入空前严重的经济;二是救济大规模失业者和贫民;三是革除垄断资本主义的某些弊病。

――摘自《富兰克林?D?罗斯福时代1929―1945》

 

材料三:(罗斯福新政)是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摸索出一条延长垄断资本主义生命的唯一可行途径,即大力发展非法西斯式的、走所谓“福利国家”道路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罗斯福“新政”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摘自《富兰克林?D?罗斯福时代1929―1945》

回答:

①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②     胡佛政府和罗斯福政府针对美国的危机各自采取了怎样的应对方针?(4分)

 

 

 

 

 

 

③评价罗斯福新政。(8分)

 

 

 

 

 

 

 

 

试题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