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密★启用前 【考试时间:5月6日 9:00―11:30】
昆明市2008~2009学年高三复习适应性检测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6页,第Ⅱ卷7至12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考号、姓名,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关于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体内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B.决定兴奋在反射弧中单向传导的结构是突触
C.激素间的拮抗作用对生命活动的调节是不利的
D.切除小鼠的垂体,会影响其体温调节功能
2.下列有关微生物与细胞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抗青霉素的基因位于拟核DNA上
B.微生物酶活性的调节是一种快速、精细、可逆的调节方式
C.动物细胞融合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D.动物细胞培养已成为快速检测有毒物质的有效手段
3.鼠疫杆菌可分泌一种外毒素, 使人体出现中毒性休克综合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的患者,完全丧失对鼠疫的免疫能力
B.该外毒素的分泌与高尔基体的活动密切相关
C.该外毒素是鼠疫杆菌产生的初级代谢产物
D.从刚病愈的患者血清中提取的抗毒素对患者有显著疗效
4.下图中曲线A表示某人在短时间内剧烈运动及其前后的实际耗氧量,曲线B是根据其运
动量的大小计算出的耗氧量理论值,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对比曲线A、B,说明运动中能量的实际消耗量大大低于理论值
B.在约4 min时实际耗氧量最大,说明血糖的分解量最多
C.在4 min后随实际耗氧量的减少,细胞中ATP含量逐渐降低
D.运动前血浆中的胰高血糖素含量比运动后低
5.下列与生态学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主要受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B.生态农业能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C.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指生产者所吸收的太阳能
D.制作好的小生态瓶应始终放在直射光下,以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u2+的原子序数是27
B.金刚石和C60互为同素异形体
C.Pt和
Pt的中子数相同,互称为同位素
D.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淀粉、纤维素、油脂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B.乙烯、聚乙烯、苯乙烯分子中都含有碳碳双键
C.对混有少量苯酚的苯,可通过加浓溴水充分反应后过滤除去
D.等物质的量的蚁醛和乙醛分别与足量银氨溶液充分反应,所产生银的质量不相等
8.下图所示实验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装置①可用于实验室制乙烯
B.制Cl2时,可用装置②进行干燥
C.通过控制装置③中的a、b可用于收集并吸收多于的NH3
D.在检查装置①的气密性时,分液漏斗的下端必须插到液面下
9.下表是元素周期表前三周期的一部分。有关A、B、C、D、E五种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B
C
D
E
A.常压下A单质的沸点比E单质高
B.对于D、E两种阴离子,D离子的还原性较强
C.由B形成的单质在常温下与浓硝酸不反应
D.C、D、E三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
的酸性依次减弱
10.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且加入过量HCl后能产生沉淀的是
A.K+ Ba2+ Cl- SO42- B.H+ NH4+ Fe2+ NO3-
C.Na+ Cl- SiO32- CO32- D.Na+ AlO2- NO3- OH-
11.溴化物是矿泉水正常组成成分。O3是生产瓶装矿泉水常用消毒剂。消毒过程中,溴化物会与O3发生反应生成溴酸盐。溴酸盐在国际上被定为2B级潜在致癌物。
A.在溴化物与O3的反应中,O3的还原产物是O2
B.在溴化物与O3的反应中,溴酸盐是氧化产物
C.溴化物转化为溴酸盐时,溴化物是还原剂
D.为避免溴酸盐的生成,应该用对人体无害的新技术取代O3对瓶装矿泉水消毒
12.常温下,pH=3的盐酸和pH=10的氢氧化钠溶液按体积比1:9混合,混合液的pH为
A.5 B.
13.E、F、M、N表示四种不同的物质。反应①2E+F G(△H<0)在温度T1下进行,反应
②M+N 2K(△H>0)在温度T2下进行。已知T1>T2,c(E)、c(F) 均大于c(M)、c(N)。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其它条件相同,①的反应速率一定大于②
B.反应②达到平衡后,增大压强,平衡一定不移动
C.反应①达到平衡后,再加入一定量的E,平衡一定正向移动
D.若其它条件不变,改变温度,反应①②的平衡一定发生移动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满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14.如图所示,为氢原子能级的示意图。用一束光照射一群处于基态的氢原子,氢原子吸收光子后能发射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若已知金属钙的逸出功为2.7eV,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照射光光子的能量可能为13.6eV
B.用发出的3种光照射金属钙,均能使其发生光电效应
C.用发出的3种光照射金属钙,有2种能使其发生光电效应
D.用发出的3种光照射金属钙,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10.9eV
15.
A.离地球更近 B.线速度更小
C.角速度更大 D.加速度更大
16.如图所示,一束由红、蓝两单色光组成的光线P从等腰直角棱镜的直角边垂直射入后分成了a、b两束光。已知棱镜材料对蓝光的折射率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光束a为红光
B.光束b为蓝光
C.光束a为复色光
D.光束b为复色光
17.如图所示,为汽缸内密闭的一定质量的气体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的过程中其压强随体积变化的图象。若忽略气体分子之间的分子势能,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从状态A到状态B,气体温度升高
B.从状态A到状态B,气体吸收热量
C.在相同时间内,A、B两状态的气体分子对活塞的冲量相等
D.与状态B相比,状态A的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撞击活塞的个数较多
18.如图所示,为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此时波正好传播到B质点,A质点在负最大位移处。t=1s时刻质点A第一次出现在正最大位移处,则
A.该简谐波的波速为
B.t=3s质点A的加速度为零
C.在2s<t<2.5s时间内, 质点C向上运动
D.在2s<t<2.5s时间内,质点C加速度方向向下
19.如图所示,O点是等量异种点电荷A、B连线的中点,PQ是AB连线的中垂线,MN是圆O的直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M、N两点的电势相等
B.负点电荷在M点的电势能大于它在N点的电势能
C.将正点电荷从M点移到N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
D.M、N两点的场强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20.如图所示,物体A置于物体B上,一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与B相连,现从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开始释放A、B,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A、B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简谐运动,并保持相对静止。若取向右为正方向,则从释放开始,A、B向右运动的整个过程中,物体A的速度v和所受摩擦力Ff随时间变化关系图象正确的是
![]() |
21.如图所示,MN,PQ之间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场区域水平方向足够长,MN,PQ间距为L,现用电子枪将电子从O点垂直MN
射入磁场区域,调整电子枪中的加速电压可使
电子从磁场边界不同位置射出。a、b、c为磁场
边界上的三点,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从a、b、c三点射出的电子速率关系为
B.从a、b、c三点射出的电子速率关系为
C.若从边界MN射出的电子出射点与O点的距离为s,则无论怎样调整加速电压,必有
D.若从边界PQ射出的电子出射点与O点的距离s,则无论怎样调整加速电压,必有
机密★启用前 【考试时间:5月6日 9:00―11:30】
昆明市2008~2009学年高三复习适应性检测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74分)
注意事项:
第II卷共6页,用黑色碳素笔将答案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22.(18分)
(1)(4分)用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某圆管形金属工件的内径d如下图所示,
则d=___________mm。
(2)下图为“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时光具座上组装成的装置示意图。
①(2分)将毛玻璃屏向左移,干涉条纹间距将变___________(填“窄”或“宽”);
②(2分)将滤光片由红色换成蓝色的,干涉条纹间距将变 (填“窄”或“宽”);
③(4分)将测量头分划板中心刻度线与某亮纹中心对齐,将该亮纹定为第1条亮纹,此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图甲所示,然后同方向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度线与第6条亮纹中心对齐,此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相邻亮纹的间距△x=__________mm。
![]() |
(3)为了测量电压表的内阻,某同学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电路。现有如下实验器材
A.待测电压表(3 V,内阻约为15k)
B.电阻箱R(0~999999)
C.滑动变阻器(0~2000,
D.滑动变阻器(0~20,
E.蓄电池(6 V,0.05)
F.开关,导线若干
① (2分)为使测量更准确,滑动变阻器应选 (填字母代号)。
② (4分)其实验步骤是:先将变阻器的滑动触头移至最左端,电阻箱R的阻值调为零,闭合电键S后,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使电压表指针满偏;再保持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不动,调节R的阻值,当R=15050时,电压表指针半偏。则电压表的内阻RV=
,若考虑电路的系统误差,该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