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一中200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历史学科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史书记载,结束了三国分裂局面的晋武帝司马炎共有儿子26人,但太子司马衷却天生痴愚。晋武帝想要废太子,另择继承人,皇后劝说:“立嫡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乎!”于是晋武帝没有更换太子的人选。由此可见,晋武帝选太子是根据

A.世袭制的父死子继原则             B.宗法制的嫡长子继承原则

C.君主制的集权独裁原则             D.禅让制的尚贤原则

试题详情

2. 《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内容的共同点有   ①割占中国领土  ②清政府巨额赔款  ③开埠通商  ④划定使馆界      ⑤允许在通商口岸租地设厂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          D.②

试题详情

3. 《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

  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

  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

  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旧格

  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的史实是

   A.《马关条约》和公车上书             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

   C.《辛丑条约》和戊戌变法             D.《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试题详情

4. “长毛(指太平军)造反那时候,老通宝的祖父和陈老爷同被长毛掳去,同在长毛窝里混上了六七年,不但他们俩同时从长毛营盘里逃了出来,而且偷得了长毛的许多金元宝”。这段文字不能说明的是①有些农民参加太平天国运动是被迫的②太平天国运动与以往的农民战争无本质区别③组织涣散是太平天国失败的重要原因④农民阶级不能作为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A. ②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试题详情

5.1919年春,上海各界人民积极参加爱国运动,上海“大世界”的娱乐场中的跑马场生意也随之萧条了,有人在其大门上帖了幅对联:“正应筹策补亡羊,哪有心思看跑马。”其中“亡羊”喻指:

A.帝国主义强迫中国签订《辛丑条约》        B.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

C.日本强迫袁世凯政府接受“二十一条”      D.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

试题详情

6. 1940年,周恩来在重庆与当时的棋王谢侠逊对弈时一语双关地说:“明人重炮,清人重

    马,我们应该重兵卒,”周恩来的话实质上反映了 

    A.周恩来深谙历史知识    B.放弃炮马,亦和亦战,能扭转中国战局

C.只依靠政府军队抗战    D.中国共产党依靠群众,实行全面抗战

试题详情

7.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历史性的巨变,对两次巨变共同点的认识正确的是                                                            

试题详情

 

 

 

 

 

 

   统   府

    A.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新起点     B.改写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

    C.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D.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试题详情

8.下表为第一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的政党状况:

姓 名

毛泽东

朱  德

刘少奇

宋庆龄

李济深

张  澜

高  岗

政党

中共

中共

中共

民革

民革

民盟

中共

职务

主席

副主席

副主席

副主席

副主席

副主席

副主席

  根据上表结合所学知识最能说明       

    A.表明左派人士和中间人士按三分之二比例参与执政

    B.说明中国共产党开始实行与民主党派合作的政策

    C.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初步形成

    D.贯彻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试题详情

9.尼克松在回忆录中写道:“宣读公告只用了三分半钟,但却成了本世纪最出人意料的外交新闻之一。”这里宣读的公告是指

A.美国总统密使访华的公告                B.尼克松将要访华的公告

C.中美上海《联合公报》                  D.中美建交公报

试题详情

10.近几年来,中国在外交舞台上非常活跃。比如在朝鲜六方会谈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中

  国组织了“中非论坛”、在俄罗斯等国开展“中国年”活动。最近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澳

  大利亚并出席APEC会议、中国首批赴达尔富尔维和部队已于10月初部署。以上事实不

  能反映                                      

A.新时期我国愿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与任何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

B.新时期我国开展了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活动

C.新时期中国活跃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                       

D.我国外交僵局开始被打破,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

试题详情

11.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  ①是一部由贵族、平民两个阶层共同接受的成文法典 

  ②贵族的隐蔽特权受到了法律约束③体现了贵族的妥协,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平民

   ④体现出法律的均衡和约束

   A.①②③④都正确                     B.①②③④都不正确

 C.①②正确,③④不正确               D.①③正确,②④不正确

试题详情

12. “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是一句英国格言,典型说明民主宪政的特点。 宪政就是让两个魔鬼友好地相处并相互制约,把恶作剧减少到最低程度。这说明代议制民主政治最大好处是

 A.是真正的民主,可以保障所有人的利益     

 B.避免了党派之间的斗争,有利于稳定政局

 C.可以把斗争规定在一个相对有序的状态中,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和内战

 D.可以限制王权,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试题详情

13.保罗?肯尼迪说统一的德国“是一个将西方民主国家现代工业力量,同东方帝国专制独

   裁的决策特点结合在―起的大国……是一个爆炸性的混合体”。他所说的德国是

   A.极端沙文主义和法西斯主义国家        B.有封建军事色彩的资本主义国家

 C.封建君主统治下资本主义工业国        D.工业高度发达的封建军事大帝国

试题详情

14.某课题组在探究“社会主义运动”课题过程中,整理了下列相关信息,你认为错误的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开国大典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

C.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D.十月革命胜利使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

试题详情

15.下列四幅图片反映的重大事件,对人类历史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其作用的共同点是

试题详情

 

    《蒙娜丽莎》      《论法的精神》    《共产党宣言》     《

 

 

 

 

A.促进了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          B.发挥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

C. 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D.推动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试题详情

16.观察下列两幅图片,造成图一到图二变化的因素,不包括

试题详情

  A.戈尔巴乔夫改革导致苏联解体         B.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加强 

C.欧、日、中等多个力量中心的崛起     D.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

试题详情

17.如下图所示,从“镰刀斧锤星旗”到“白蓝红三色旗”的变更宣告“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停止存在”。这一事件对于某班同学的一次国际关系探究活动来说,其历史价值在于

试题详情

 

 

 

 

 

 

 A.找到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因果关系    B.认识到社会主义发展在苏联的曲折性

 C.剖析出“冷战”格局的形成                D.完成一次历史图片的释读

试题详情

18.中国的青铜器之多之重要,在世界上是少有的。古书说:“国之大事,在祀在戎”。从下 面的几幅青铜器皿图片可以看出,当时我国的青铜器主要文本框:  属于

A.农具和酒器      B.礼器和兵器      C.礼器和用具      D.兵器和农具

试题详情

19.在一座古墓中发现了黑亮如漆的黑陶,洁白如雪的白瓷,闻名中外的粉彩瓷和珐琅彩。

  这座墓葬的形成时间应不早于: 

试题详情

                                                   

 

 

A.魏晋          B.隋唐        C.宋代         D.清代

试题详情

20.近代中国经济结构中,产生了一些新的因素,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官僚资本  外国资本  民族资本        B.民族资本  官僚资本  外国资本

  C.外国资本  官僚资本  民族资本        D. 外国资本  民族资本  官僚资本

试题详情

21.十一届三中全会继承了八大的正确探索,同时又在许多重大问题上提出了全新的思想,

   其新思想主要表现在

  A.科学地分析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B.做出了改革开放的决策

  C.确定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D.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试题详情

22.20世纪50年代“农民申请加入合作社”和七八十年代“农民领取生产承包合同书”的

   相同之处是                        

A.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重大变革      

B. 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了平均主义

C. 目的是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            

D. 中共在实践中努力探索建设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试题详情

23.目前我国95%以上的商品资源已由市场来配置,国家定价的商品不足5%。社会主要商

   品供求平衡和供大于求的已达99%。这一现象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

   A.企业自主权的扩大                  B.开放搞活政策的实施

   C.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            D.国家宏观调控的实施

试题详情

24.民国(1912年建立)初年,生活在上海的某君能够享受到 ①打电话与朋友约会 ②骑

  自行车逛街 ③穿着中山装看电影 ④喝着咖啡读《申报》⑤上网搜索辛亥革命的资料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

试题详情

25.1927年12月1日,蒋介石与宋美龄在上海举行婚礼,右图是当时婚礼的照片。从这张

   照片当中我们可以看出

试题详情

①当时的中国社会已经有人已经开始穿西装礼服

②当时中国已经出现了西化的“文明婚礼”

③中国社会已经彻底摒弃传统婚礼

④当时中国的高官显贵都不愿意穿长衫、旗袍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④

 

 

试题详情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共50分)

文本框: 内阁文本框: 众议院文本框: 参议院

联邦法院

国会

  中央机构

总统

皇帝

门下

尚书

中书

 

 

 

 

 

试题详情

文本框: 其他机构文本框: 最高法院
 

 

 

 

 

 

 

 

 

 

 

 

 

 

 

(1)图1和图2这两种政治模式在形式上有什么相同点?在本质上是否相同?请说出你的

     理由。(4分)

(2)图3和图4的“大会”在民主形式上的最大的区别是什么?请分析造成这种区别的

     原因。(6分)

(3)扼要归纳图1和图3东西方古代两种政治体制对各自社会文明发展的主要影响。(2分)

     并由此谈谈你的认识。(1分)

 

 

试题详情

27. (10分)近代以来,面对西方列强的野蛮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前赴后继,不屈不饶的抗争。观察下列图片,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文本框: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1)       上述四幅图片,分别反映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中的重大历史事件,请根据图中信息,完成下表。

图号

重大事件

性质

历史意义

图一

太平天国运动

(1分)

沉重地打击了清朝封建统治,提出了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

图二

义和团运动

(1分)

体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斗争精神,打击了帝国主义,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清王朝的改革运动。

图三

辛亥革命

(1分)

(2分)

图四

(1分)

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2分)

(2)你从上述大事中能得到什么认识?(2分)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图三:柏林墙遗址

图四:国际格局变化结构图

(3)综合上述材料,简述二战后国际格局演变的主要线索,并指出其中最具客观性的三种材料类型。(5分)

试题详情

29.(13分)材料一  中国传统文化属于农业文明,环顾世界,在所有的农业文明中,惟有中国文化发展得最细密、最精致、最富于情趣。世界上再没有一个农业文明可以与它匹敌。

试题详情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B

D

D

A

D

D

A

C

B

D

A

C

B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C

B

B

B

D

D

B

D

C

A

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共50分)

26.(1)共同点:通过分权,实现权力间的制约与平衡。(1分)本质:不同。(1分)

原因:美国是反对专制,维护共和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唐朝是维护君权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2分)(2)区别:图1雅典公民大会实行的是直接参与式民主,图2人民代表大会是代议制,是间接代议制民主。(2分)原因:A雅典城邦国家,小国寡民有利于直接民主的实行       中国是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代议制有利于民主的实行 B 雅典是工商业经济,有利于形成自由平等的民主氛围中国是自足自给的小农经济,易形成专制主义(4分)(3)影响:中国:奠定了中华文明长期领先于世界的基础;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雅典:调动了古希腊公民的积极性,创造了辉煌的古希腊文明。(2分)认识:政治文明具有多样性,都促进了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1分)

27.(1)

图号

重大事件

性质

历史意义

图一

太平天国运动

农民阶级反封建反侵略的斗争(1分)

沉重地打击了清朝封建统治,提出了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

图二

义和团运动

反帝爱国运动((1分)

体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斗争精神,打击了帝国主义,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清王朝的改革运动

图三

辛亥革命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分)

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2分)

图四

五四运动(1分)

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体现爱国民主科学解放的精神,宣传了马克思主义,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2分)

(2)       认识:A 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争使中国免于完全沦为殖民地的厄运;B 不同阶级的革命斗争推动民主革命不断深入C 农民阶级资产阶级由于阶级的局限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只有无产阶级才能完成此任务。(任意2点得2分)

28.(1)影响:推行冷战政策。(1分)原因:制止美国的侵略政策。(1分)材料一的可信度更高,因为它是第一手材料。(2分)(2)图三:德国统一,两极格局逐渐解体。(1分)图四:当今国际格局的基本特征是多极化趋势加强,美国、日本、欧盟、俄罗斯和中国成为当今主要国际力量。(2分)不同:图三属于实物型材料,历史信息更丰富,且更具形象性和客观性。图四是经过后人整理的材料,属于文字类型的图示材料。(2分)(3)线索:两极格局的建立到解体;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到加强。(2分)类型:遗址、原始照片或影视材料、原始材料等。(3分)

29.⑴基本特点: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的产业结构;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3分)(2)现象:近代工业地区发展不平衡;人们对近代工业的认识不一。(4分)原因:思想守旧,对西方近代文明存在抵触;担心近代工业发展会威胁专制统治。(2分)(3)状况: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粮食产量降低;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产量大幅提高。原因:人民公社化削弱了生产积极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生产积极性。(4分)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