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北京高考五年真题与08-09模拟题选择分类汇编力学

“牛顿运动定律是高中物理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动力学的“基石”,也是整个经典力学的理论基础,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其考查的重点有:准确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熟练掌握牛顿第二定律及其应用,尤其是物体的受力分析方法;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理解和掌握运动和力的关系;理解超重和失重.本章内容的命题形式倾向于应用型、综合型和能力型,易与生产生活、军事科技、工农业生产等紧密联系,还可以力、电综合题形式出现.从方法上,重点考查运用隔离法和整体法来求解加速度相等的连接体问题;运用正交分解法处理受力较复杂的问题,运用图象法处理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从能力角度来看,重点考查思维(抽象、形象、直觉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近5年北京真题

06北京19.木块A、B分别重50 N和60 N,它们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磨擦因数均为0.25;夹在A、B之间的轻弹簧被压缩了2c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400N/m,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现用F=1 N的水平拉力作用在木块B上.如图所示.力F作用后     (    )

A.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2.5 N    

B.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1.5 N
C.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9 N       

D.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7 N

08北京20.有一些问题你可能不会求解,但是你仍有可能对这些问题的解是否合理进行分析和判断。例如从解的物理量单位,解随某些已知量变化的趋势,解在一些特殊条件下的结果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与预期结果、实验结论等进行比较,从而判断解的合理性或正确性。

举例如下:如图所示。质量为M、倾角为的滑块A放于水平地面上。把质量为m的滑块B放在A的斜面上。忽略一切摩擦,有人求得B相对地面的加速度a=,式中g为重力加速度。                

对于上述解,某同学首先分析了等号右侧量的单位,没发现问题。他进一步利用特殊条件对该解做了如下四项分析和判断,所得结论都是“解可能是对的”。但是,其中有一项是错误的。请你指出该项。                                                 (    )

A.当=0时,该解给出a=0,这符合常识,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

B.当=90时,该解给出a=g,这符合实验结论,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

C.当M??m时,该解给出a≈gsin,这符合预期的结果,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

D.当m??M时,该解给出a≈,这符合预期的结果,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

 

08――09模拟题

08朝阳二模18.2000年悉尼奥运会将蹦床运动列为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运动员在一张绷紧的弹性网上蹦起、腾空并做空中动作。为了测量运动员跃起的高度,某同学在弹性网上安装了压力传感器,利用传感器记录运动员运动过程中对弹性网的压力,并用计算机做出压力-时间图象,如图所示。设运动员在空中运动时可视为质点,则运动员跃起的最大高度为(g取10m/s2)(   )

A.1.8m       B.3.6m       C.5.0m       D.7.2m

08朝阳二模16.一只小狗拉雪橇沿位于水平面内的圆弧形道路匀速行使,如图所示画出了雪橇受到牵引力F和摩擦力f的可能方向的示意图,其中表示正确的图是(    )

Gray

 

 

 

 

Gray08崇文二模17.如图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动摩擦因数μ=0.50的水平地面上,A物体质量 m=10kg, B物体质量M=30kg。处于水平位置的轻弹簧一端固定于墙壁,另一端与A物体相连,弹簧处于自然状态,其劲度系数为250N/m,。现有一水平推理F作用于物体B上,使A、B两物体一起缓慢地向墙壁移动,当移动0.4m时,水平推力F的大小为 (g取10m/s2)    (    )

A.100N     B.200N    C.250N      D.300N

08崇文二模Gray19. 如图所示,A、B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金属球,它们所带的电荷量分别为+3Q和+5Q,放在光滑绝缘的水平面上。若使金属球A、B分别由M、N两点以相等的动能相向运动,经时间两球刚好发生接触,此时A球动量恰好为零,这时两球所带电荷重新分配,然后两球又分别向相反方向运动。设A、B返回M、N两点所经历的时间分别为.则    (    )

       A.               B.        C.        D.

08东城一模13.一个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足够长的粗糙斜面由底端向上滑动,经过一段时间物体又返回到斜面底端。下列各图中,能正确表示该物体运动过程中速度v随时间t变化关系的图线是                                                                        (   )

 

                                             

 

08东城一模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质点做自由落体运动,每秒内重力所做的功都相同

B.质点做平抛运动,每秒内动量的增量都相同

C.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每秒内合外力的冲量都相同

D.质点做简谐运动,每四分之一周期内回复力做的功都相同

08东城二模18.长木板A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物块B以水平初速度v0从一端滑上A的水平上表面,它们在运动过程中的v-t图线如图2所示。则根据图中所给出的已知数据v0、t1及物块质量m,可以求出的物理量是                                                (  )

A.木板A获得的动能

B.A、B组成的系统损失的机械能

C.木板A的最小长度

D.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08丰台二模16.如图所示,物块放在一与水平面夹角为的传输带上,且始终与传输带相对静止。则关于物块受到的静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传输带加速向上运动时,加速度越大,静摩擦力越大

B.当传输带匀速运动时,静摩擦力与压力成正比

C.当传输带加速向下运动时,静摩擦力的方向一定沿斜面向下

D.当传输带加速向下运动时,静摩擦力的方向一定沿斜面向上

08丰台二模19.为研究钢球在液体中运动时所受到阻力的大小,让钢球从某一高度竖直落下进入液体中运动,用闪光照相方法拍摄钢球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钢球在液体中运动时所受阻力F=kv2,闪光照相机的闪光频率为f,图中刻度尺的最小分度为l0,钢球的质量为m,则阻力常数k的表达式为(    )

(A)       (B)       (C)      (D)

08海淀一模19. 某同学为了研究超重和失重现象,将重为50N的物体带上电梯,并将它放在电梯中的力传感器上。若电梯由静止开始运动,并测得重物对传感器的压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设电梯在第 1s末、第4s末和第8s末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1 v4和v8,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电梯在上升,且v1> v4 >v8

B. 电梯在下降,且v1> v4<v8

C. 重物从1s到2s和从7s到8s动量的变化不相同

D. 电梯对重物的支持力在第1s内和第8s内做的功相等

08海淀二模17.向心力演示器如图3所示。转动手柄1,可使变速塔轮2和3 以及长槽4和短槽5随之匀速转动。皮带分别套在塔轮2和3上的不同圆盘上,可使两个槽内的分别以几种不同的角速度做匀速圆周运动,小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横臂6的挡板对小球的压力提供,球对挡板的反作用力,通过横臂的杠杆使弹簧测力套筒7下降,从而露出标尺8,标尺8上露出的红白相间等分格子的多少可以显示出两个球所受向心力的大小。现分别将小球放在两边的槽内,为探究小球受到的向心力大小与角速度的关系,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在小球运动半径相等的情况下,用质量相同的钢球做实验

       B.在小球运动半径相等的情况下,用质量不同的钢球做实验

       C.在小球运动半径不等的情况下,用质量不同的钢球做实验

       D.在小球运动半径不等的情况下,用质量相同的钢球做实验

08海淀二模

       A.铁块与轻弹簧相碰过程中所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

       B.弹簧被压缩的最大长度

       C.长木板运动速度的最大值

       D.铁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08西城一模


16.下图是用同一曝光时间拍摄自行车运动的一组照片。通过照片,我们可以判断自行车运动最快的是下列图中的                   (    )

08西城一模20.水平面上有质量相等的a、b两个物体,水平推力F1、 F2分别作用在a、b上。一段时间后撤去推力,物体继续运动一段距离后停下。两物体的v - t图线如图所示,图中AB∥CD。则整个过程中               (    )                                                   

A.F1的冲量等于F2的冲量

B.F1的冲量大于F2的冲量

C.摩擦力对a物体的冲量等于摩擦力对b物体的冲量

D.合外力对a物体的冲量等于合外力对b物体的冲量

08西城二模17.如图所示,在水平光滑桌面上有两辆静止的小车A和B,质量之比mA∶mB = 3∶1。将两车用细线拴在一起,中间有一被压缩的弹簧。烧断细线后至弹簧恢复原长前的某一时刻,两辆小车的                                       (   )

A.加速度大小之比aA∶aB = 1∶1     

B.速度大小之比vA∶vB = 1∶3

C.动能之比EkA∶EkB = 1∶1         

D.动量大小之比pA∶pB = 1∶3

08宣武一模17.在奥运比赛项目中,高台跳水是我国运动员的强项。质量为m的跳水运动员进入水中后受到水的阻力而做减速运动,设水对他的阻力大小恒为F,那么在他减速下降高度为h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g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

A.他的动能减少了Fh               B.他的重力势能增加了mgh

C.他的机械能减少了(F-mg)h     D.他的机械能减少了Fh

08宣武二模15.如图所示,容器AB各有一个可自由移动的轻活塞,活塞下面是水,上面是大气,大气压恒定,整个装置与外界绝热(即无热交换).原先,A中水面比B中的高,打开阀门K,使A中的水逐渐向B中流,最后达到平衡。那么在这个过程中(   )

A.大气压力对水做功的代数和不为零,水的内能增加

B.水克服大气压力做功的代数和不为零,水的内能减少

C.大气压力对水的代数和为零,水的内能不变

D.水克服大气压力做功的代数和为零,水的内能增加

08宣武二模19.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物体B原来静止,在物体B上固定一个轻弹簧,物体A以某一速度沿水平方向向右运动,通过弹簧与物体B发生作用,若两物体的质量相等,在作用过程中弹簧获得的最大弹性势能为Ep;现将B的质量加倍,再使物体A以同样的速度通过弹簧与物体B发生作用(作用前物体B仍静止),在作用过程中弹簧获得的最大弹性势能为E′p,那么(   )

A.EpE′p= 2∶1          B.EpE′p= 3∶4

C.EpE′p= 4∶3          D.EpE′p= 1∶2

09西城一模17.几位同学为了探究电梯起动和制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他们将体重计放在电梯中。一位同学站在体重计上,然后乘坐电梯从1层直接到10层,之后又从10层直接回到1层。并用照相机进行了相关记录,如图所示。他们根据记录,进行了以下推断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

 

 

 

 

 

 

A.根据图2和图3可估测出电梯向上起动时的加速度

B.根据图1和图2可估测出电梯向上制动时的加速度

C.根据图1和图5可估测出电梯向下制动时的加速度

D.根据图4和图5可估测出电梯向下起动时的加速度

09丰台一模19.一个静止的质点,在0-4s时间内受到力F的作用,力的方向始终在同一直线上,力F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则质点在学科网(Zxxk.Com)学科(   )网

  A.第2s末速度改变方向                                   B.第2s末位移改变方向

  C.第4s未回到原出发点                                   D.第4s末运动速度为零

09石景山一模19.压敏电阻的阻值随所受压力的增大而减小,有同学利用压敏电阻设计了判断小车运动状态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a)所示,将压敏电阻和一块挡板固定在绝缘小车上,中间放置一个绝缘重球.小车向右做直线运动的过程中,电流表示数如图(b)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从0到t1时间内,小车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B.从t1到t2时间内,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从t2到t3时间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D.从t2到t3时间内,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09石景山一模20.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放有一小坡形光滑导轨B,现有一质量与导轨相同的光滑小球向右滑上导轨,并越过导轨最高点向右滑下,以后离开导轨B,则有

A.导轨B将会停在原来的位置

B.导轨B将会停在原来位置的右侧

C.导轨B将会停在原来位置的左侧

D.导轨B不会停止,最终将作匀速直线运动

09宣武一模17.如图所示,在置于水平地面上的盛水容器中,用一端固定于容器底部的细线拉住一个空心的塑料球,使之静止地悬浮在深水中,此时容器底部对地面的压力记为N1;某时刻拉紧球的细线突然断开后,球便在水中先加速后匀速地竖直上升,若球在此加速运动阶段和匀速运动阶段对应着容器底部对地面的压力分别记做N2和N3,则

A?球加速上升时,N1<N2

B?球加速上升时,N1>N2

C?球匀速上升时,N1<N3

D?球匀速上升时,N1>N3

09宣武一模18.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初速度v0开始加速行驶,经过一段时间t后,汽车前进的位移大小为s,此时汽车恰好达到其最大速度vm,设在此过程中汽车牵引力的功率P始终不变,汽车在运动时受到的阻力恒为f .那么下列四个表达式中,能够正确表达汽车的牵引力在这段时间内做功的是

A?f vm t           B? P.t+ f s     C? f.t(v0+vm)      D?mv2m-mv20

09海淀一模

 

 

 

 

       A.使小盘和砝码的总质量尽可能与小车质量相等

       B.用刻度尺测量两小车通过的位移,通过比较位移来得知加速度大小与力大小之间的关系

       C.在两小盘内及两小车内分别放置相同质量的砝码进行实验

       D.在两小盘内放置相同质量的砝码,在两小车内放置不同质量的砝码进行实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