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试题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共()页。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第I卷(选择题  共126分)

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7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配置包含所有必需物质的培养基,并将其中一种化合物用氚标记。将愈伤组织细胞放在培养基中培养,几小时后,利用放射自显影技术,观察这些细胞发现放射性物质集中于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可以肯定,标记的化合物是

A、某种氨基酸  B、尿嘧啶核苷   C、胸腺嘧啶脱氧核苷   D、葡萄糖

试题详情

2、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中,不符合实际的是

A、过敏反应中的抗体与体液免疫中的抗体存在的场所不同

B、体液免疫中,将就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使其裂解死亡

C、免疫系统不能有效识别“”自己和“非已”成分时,会产生自身免疫病

D、淋巴因子能增强免疫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

试题详情

3、用相同的培养液分别培养A、B两种微藻,得到两种微藻的生长曲线甲。乙图表示A、B微藻分别利用其中磷元素的。现将两种微藻等体积的混合培养在磷元素浓度略低于KA的环境中,随时间的推移,预期两种微藻的数量变化曲线是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4 .左图中,三条曲线分别表示当环境温度从25 ℃ 降到3 ℃ 时,小白鼠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尿量及酶活性的变化情况,其正确的顺序为

A .① ② ③  B .① ③ ③C .③ ① ② D .① ① ②

试题详情

5、DNA分子含有四种碱基(A.G.C.T),DNA的碱基组成和排列排列顺序决定着生物的遗传特性。分类学上,用G+C之和占全部碱基数的百分比来表示各类生物DNA的碱基组成特征。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每一种生物的DNA都有一定的碱基组成

     B.用热变性温度法测定DNA的碱基组成时,G+C之和所占的百分比越大,热变性温度就会越高

     C.G+C含量相近的生物,它们的亲缘关系就一定相近

     D.若不同生物之间G+C含量差别大就表明它们的亲缘关系远

试题详情

6. 两人在空腹状态下,同时一次性口服葡萄糖100g,然后每隔1h测定一次血糖含量将结果绘成右图所示曲线,根据曲线分析,正确的判断是(   )

试题详情

     A. a、b都代表正常人血糖含量变化

     B. a在1h~2h之间血糖下降,某些氨基酸的合成可能会增加

     C. b在1h~2h之间血糖处于高处,表明蛋白质分解受到抑制

     D. b在2h后下降主要是由于血糖氧化分解并合成糖元所致

试题详情

7、化学与科技、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www.1010jiajiao.com

A.提倡使用“无氟”冰箱主要是因为制冷剂氟里昂中的氟原子会破坏臭氧层

B.2008年初,我国南方出现大面积的冰雪灾害,抗灾时通常使用的融雪剂中有氯化钠、氯化镁、氯化钙等化合物.

C.08年6月1日(农历二??八年四月二十八),我国开始实施 “限塑令”,在商场购物,顾客所要塑料袋需付费使用,目的是刺激货币流通,应对08年世界性“金融危机”。

D.三聚氰胺(C3N6H6)俗称“伪蛋白”、“蛋白精”,加入到奶粉中,目的是提高含氮量,即提高蛋白质的含量,口感舒适,便于饮用。

试题详情

8、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不随取水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是 (   )

 A.水的沸点;蒸发水所需热量 B.水的密度;水中通入足量CO2后溶液的pH

C.水的体积;电解水所消耗的电量 D.水的物质的量;水的摩尔质量

试题详情

9、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类正确的是   

①混合物:盐酸、漂白粉、水玻璃、水银    ②化合物:CaCl2、NaO、HCl、HD  

③电解质:明矾、石膏、冰醋酸、石炭酸    ④同素异形体:C60、C70、金刚石、石墨  

⑤同系物:CH2O2、C2H4O2、C3H6O2、C4H8O2    

⑥同分异构体:乙醇、乙醚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②④⑥

试题详情

10、下列叙述中一定能判断某化学平衡发生移动的是

A.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改变  B.正、逆反应速率改变

C.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含量改变  D.混合体系的压强发生改变

试题详情

11、通过下列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C

试题详情

 

   A.甲实验中黄铜片能在铜片上刻画出痕迹可以说明黄铜的硬度比铜片大

  B.乙实验既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又可以说明氨水显碱性

C.丙实验既可以说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又可以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D.丁实验既可以说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又可以说明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

试题详情

12、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化合物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B.碱都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碱

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属于中和反应

D.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四个,最外层电子数少于四个的原子一定是金属元素

试题详情

13、金属铜的提炼多从黄铜矿开始.黄铜矿的焙烧过程中主要反应之一的化学方程式为2CuFeS2 + O2 == ________ + 2FeS + S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方程式中所缺物质应为 CuS

B.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SO2 只作氧化产物

D.若有 1 mol SO2 生成,则反应中有 4 mol 电子转移

 

试题详情

14.      2008年1月份,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遭遇50年不遇的大雪灾,高压输电线路大面积受损,冻雨使输电线表面结冰,重力增大,导致线断塔倒。某学校实验兴趣小组设计了利用输电导线自身电阻发热除冰的救灾方案,将高压输电的升压变压器改为高压变压器,输电线路终端降压变压器用模拟负载R0代替,处理后的电路原理如图所示,RL为输电线电阻,为了模拟输电线,实验时用一根长电阻丝代替R0,并将电阻丝放入冰雪中,在变压器原线圈两端加上交变电流后即出现冰雪融化的现象。为了研究最好除冰效果,下列模拟实验除给定操作外,其它条件不变,不考虑其可行性,你认为其中最合理的是

A.将调压变压器滑动触头P向上移动一些

B.将调压变压器滑动触头P向下移动一些,同时延长通电时间

C.通过计算,选择适当输出电压,并闭合S将模拟负载R0短时短路

D.通过计算,选择适当输出电压,并将模拟负载R0的阻值增大一些

试题详情

15.原题(南通市2008届基础调研测) “神州六号”飞船的成功飞行为我国在2010年实现探月计划――“嫦娥工程”获得了宝贵的经验.假设月球半径为R,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0,飞船在距月球表面高度为3R的圆形轨道Ⅰ运动,到达轨道的A点点火变轨进入椭圆轨道Ⅱ,到达轨道的近月点B再次点火进入月球近月轨道Ⅲ绕月球作圆周运动.求:

⑴飞船在轨道Ⅰ上的运行速率;

⑵飞船在A点处点火时,动能如何变化;

⑶飞船在轨道Ⅲ绕月球运行一周所需的时间.

改编成:“神州六号”飞船的成功飞行为我国在2010年实现探月计划――“嫦娥工程”获得了宝贵的经验.假设月球半径为R,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0,飞船在距月球表面高度为3R的圆形轨道Ⅰ运动,到达轨道的A点点火变轨进入椭圆轨道Ⅱ,到达轨道的近月点B再次点火进入月球近月轨道Ⅲ绕月球作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   )

试题详情

A.飞船在轨道Ⅰ上的运行速率为

B.飞船在A点处点火时,动能变小;

试题详情

C.飞船在轨道Ⅲ绕月球运行一周所需的时间为

试题详情

D.飞船在轨道Ⅰ的速度v1、轨道Ⅱ上B点的速度v2、Ⅲ轨道速度v3间关系为v1>v3 >v2

试题详情

16.原题---1930年劳伦斯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回旋加速器,其原理如图所示,这台加速器由两个铜质D形盒D1、D2构成,其间留有空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试题详情

A.离子由加速器的中心附近进入加速器

B.离子由加速器的边缘进入加速器

C.离子从磁场中获得能量

D.离子从电场中获得能量

改编成--1930年劳伦斯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回旋加速器,其原理如图所示,这台加速器由两个铜质D形盒D1、D2构成,其间留有空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离子每回旋一次的轨道半径变大,在磁场中回旋时间也不断变长

B.为使离子能不断加速,两D形盒间所加的电场必须为匀强电场

C.增加两个D形盒间所加的电压,则射出D形盒后离子所获得动能将变大

D.当增加加速器所在的磁场后,粒子回旋的次数将增加,最后射出加速器后的速度也将变大

试题详情

17.原题--- 08北京卷)1.在如图所示的空间中,存在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同时存在沿x轴负方向,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一质子(电荷量为e)在该空间恰沿y轴正方向以速度v匀速运动。据此可以判断出

A.质子所受电场力大小等于eE,运动中电势能减小,沿着z轴方向电势升高

B.质子所受电场力大小等于eE,运动中电势能增大,沿着z轴方向电势降低

C.质子所受电场力大小等于evB,运动中电势能不变,沿着z轴方向电势升高

D.质子所受电场力大小等于evB,运动中电势能不变,沿着z轴方向电势降低

改变:在如图所示的空间中,存在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同时存在沿x轴负方向,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一带电小球(电荷量为e)在该空间在该空间做匀速圆周运动。据此可以判断出

试题详情

A.质子所受电场力大小等于eE,运动中电势能减小,沿着z轴方向电势升高

B.质子所受电场力大小等于eE,运动中电势能增大,沿着z轴方向电势降低

C.质子所受电场力大小等于evB,运动中电势能不变,沿着z轴方向电势升高

D.质子所受电场力大小等于evB,运动中电势能不变,沿着z轴方向电势降低

试题详情

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得得0分。)

18.      如图a、b所示,是一辆质量为6×103kg的公共汽车在t=0和t=3s末两个时刻的两张照片。当t=0时,汽车刚启动,在这段时间内汽车的运动可看成匀加速直线运动。图c是车内横杆上悬挂的拉手环经放大后的图像,θ=370,根据题中提供的信息,可以估算出的物理量有:(    )

A.汽车的长度                             B.3s末汽车的速度

试题详情

C.3s内合外力对汽车所做的功               D.3s末汽车牵引力的功率

 

 

 

 

 

 

试题详情

19.      某同学在学习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之后,自己制作了一个手动手电筒,如图是手电筒的简单结构示意图,左右两端是两块完全相同的条形磁铁,中间是一根绝缘直杆,由绝缘细铜丝绕制的多匝环形线圈只可在直杆上自由滑动,线圈两端接一灯泡,晃动手电筒时线圈也来回滑动,灯泡就会发光,其中O点是两磁极连线的中点,ab两点关于O点对称,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试题详情

A.线圈经过O点时穿过的磁通量最小

B.线圈经过O点时受到的磁场力最大

C.线圈沿不同方向经过b点时所受的磁场力方向相反

D.线圈沿同一方向经过ab两点时其中的电流方向相同

试题详情

20.      如图a所示,一根水平张紧弹性长绳上有等间距的Q’、P’、O、P、Q质点,相邻两质点间距离为lm,t=0时刻O质点从平衡位置开始沿y轴正方向振动,并产生分别向左、向右传播的波,O质点振动图像如b所示,当O点第一次达到正方向最大位移时刻,P点刚开始振动,则 (  )

试题详情

A.P’、P两点距离为半个波长,因此它们的振动步调始终相反

    B.当Q’点振动第一次达到负向最大位移时,O质点已经走过25cm路程

    C.当波在绳中传播时,绳中所有质点沿x轴移动的速度大小相等且保持不变

D.若O质点振动加快,周期减为2s,则O点第一次达到正方向最大位移时刻,P点也刚好开始振动

试题详情

21.    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A、B两绝缘小物块放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其中B带正电Q,A不带电;它们一起沿绝缘水平面以某一速

度匀速运动。现突然使B带电量消失,A带上正Q

的电量,则A、B的运动状态可能为    (     )

    A.一起匀速运动       B.一起加速运动

    C.A加速,B减速     D.A加速,B匀速                

 

第II卷(共174分)

本卷共10小题,共174分。

试题详情

22.    (18分)1)(4分).①某同学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得到了几条较为理想的纸带。他已在每条纸带上按每5个点取好计数点,即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s,依打点先后编为0、1、2、3、4、5。由于不小心,几条纸带都被撕断了,如图所示,请根据给出的A、B、C、D四段纸带回答①B、C、D三段中选出从纸带A上撕下的那段应该是____。②打A纸带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m/s2。(取三位有效数字)

试题详情

2)(14分)现仅有以下器材:

试题详情

        电流表A1:量程0.2A              电流表A2:量程0.02A

试题详情

        电流表V1:量程3.0V              电流表V2:量程100.0V

试题详情

        滑动变阻器R:0~10Ω            电阻箱R0:0~9999.9Ω,0.1A

试题详情

        蓄电池组E:电动势E=6V,内阻r约0.1Ω  电键S及导线若干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为较准确测定一电阻值Rx约1.2Ω的电阻丝的阻值,已有甲、乙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甲、乙两个电路图来测量Rx。但甲、乙两电路设计均有不合理之处,请指出存在的问题(各图分别指出两处即得满分)

①.甲图不合理之处:         ,          ,        

②.乙图不合理之处:         ,          ,        

③.请设计一个实验用的较合理的电路图,画在规定方框内,

并写出Rx的计算公式。(说明公式中各物理的意义)

Rx=              ;各量的意义是:              。

试题详情

23.      (14分)如图甲所示,质量为m=1kg的物体置于倾角为θ=37°固定斜面上,对物体施以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F,t1=1s时撤去拉力,物体运动的部分v―t图像如图乙,试求

   (1)拉力F的平均功率;

   (2)斜面与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

试题详情

   (2)t=4s时物体的速度v。

试题详情

24.      (18分)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小球,以初速度v0自h高处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

(1)求小球从抛出点至第一落地点P的水平位移S 的大小;

(2)若在空间竖直方向加一个匀强电场,发现小球水平抛出后做匀速直线运动,求该匀强电场的场强E的大小和方向;

(3)若在第(2)基础上再加一个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发现小球抛出后沿圆弧轨迹运动,第一落地点仍然是P点,求该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

试题详情

25.(22分)原题.在如图所示的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存在着两个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区域I的磁场方向垂直斜面向上,区域Ⅱ的磁场方向垂直斜面向下,磁场的宽度均为L,一个质量为m、电阻为R、边长也为L的正方形导线框,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当ab边刚越过GH进入磁场Ⅰ区时,恰好以速度 v1做匀速直线运动;当ab边下滑到JP与MN的中间位置时,线框又恰好以速度v2做匀速直线运动,从ab进入GH到MN与JP的中间位置的过程中,线框的动能变化量为△Ek,重力对线框做功大小为W1,安培力对线框做功大小为W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 

A.在下滑过程中,由于重力做正功,所以有v2>v1

B.从ab进入GH到MN与JP的中间位置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C.从ab进入GH到MN与JP的中间位置的过程,有(W1-△Ek)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D.从ab进入GH到MN与JP的中间位置的过程中,线框动能的变化量大小为△Ek= W1-W2

试题详情

改编成.在如图所示的倾角为θ的粗糙斜面上,存在着两个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区域I的磁场方向垂直斜面向上,区域Ⅱ的磁场方向垂直斜面向下,磁场的宽度均为L,一个质量为m、总电阻为4R、边长也为L的正方形导线框(各边的阻值相等),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当ab边刚越过GH进入磁场Ⅰ区时,恰好以速度 v1做匀速直线运动;当ab边下滑到JP与MN的中间位置时,线框又恰好以速度 v2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框受斜面的摩擦阻力恒为导线框重的0.1倍。则:

试题详情

1)        匀速时线框运动的速度v1、v2分别多大?

2)        在两次匀速运动的过程中,ab导线中产生的多少焦耳热?

3)        在两次匀速运动的过程中,ab导线中共通过多少库仑的电量?

试题详情

26.(14分)分别取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各100 mL,再通入一定量的CO2,随后分别各取20 mL溶液,稀释至100 mL后,再向其中逐滴滴入0.2 mol/L的盐酸,在标准状况下产生CO2的体积(y轴)与所加入盐酸的体积(x轴)的关系如图(分A、B两种情况):
   

 

(1)在A情况下,溶质是(填化学式)___________,其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产生的CO2最大值为             mL。

(2)在B情况下,溶质是(填化学式)_______  ,其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产生的CO2最大值为             mL。

(3)原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27.(10分)设计出燃料电池使汽油氧化直接产生电流是本世纪最富有挑战性的课题之一。最近有人制造了一种燃料电池,一个极通入空气,另一个极通入汽油蒸气,电池的电解质是掺杂了Y2O3的ZrO2晶体,它在高温下能传导O2-,回答如下问题:

(1)以丁烷为汽油代表,这个电池放电时发生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是:                       

(2)这个电池负极发生的反应是: C4H10+13O2―-26e-=4CO2+5H2O,正极发生的反应是:                           

固体电解质里O2-的移动方向是:     向外电路释放电子的电极是:   

(3)人们追求燃料电池氧化汽油而不在内燃机里燃烧汽油产生动力的主要原因是:         

(4)汽油燃料电池最大的障碍是氧化反应不完全产生           堵塞电极的气体通道,有人估计,完全避免这种副反应至少还需10年,这正是新一代化学家的历史使命.

试题详情

28.(18分)据报导,目前我国结核病的发病率有抬头的趋势。抑制结核杆菌的药物除雷米封外,PAS-Na(对氨基水杨酸钠)也是其中一种。它与雷米封同时服用,可以产生协同作用。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下面是PAS-Na的一种合成路线: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1)写出并配平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                ;A→B:     

(2)写出C和D的结构简式:C:               ,D:                  

(3)指出反应I、II、III所属于的反应类型:I           、II          、III         

(4)写出所加试剂的名称:X            Y        

试题详情

29. (16分) 下图为中学化学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B、F为无色气体, E为黑色固体,I为红色沉淀, J、K、B为单质,J、B的组成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同一主族,L与M的摩尔质量相同,M、N的焰色反应黄色。

试题详情

根据以上转化回答下列问题:

(1)转化关系图中条件1是              ,写出该化学反应方程式:                

(2)有机物1 必须具有的官能团的名称是                  I的名称是             

(3)C与D的浓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写出N的溶液与过量的F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F到H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工业生产中完成这一转化的条件是:常压,400℃500℃,催化剂,选用这一条件的理由是                           

在此条件下,若要提高F的转化率,你认为还可采用的措施是                   

试题详情

30.(24分)回答下列与水分代谢有关的问题:

(1)水在生物体中的主要作用是(    )多选

A.参与新陈代谢                  B.参与营养物质、代谢废物的运输

C.良好的溶剂                     D.贮藏能量

(2)将一棵小青菜放在含有H218O的培养液中培养,并用钟罩将其罩住。将此装置放在充足的光照条件下,很快在钟罩的空气中发现了H218O和18O2,同时在植物体内发现了H218O.请解释:

①钟罩的空气中发现的H218O主要来源于________作用。

②钟罩内空气中18O2主要来源于___________作用。

③植物体内的H218O除了直接地从外界吸收的外,还可以间接地通过哪些生理作用产生?

④除了水和氧气外,植物体内还有哪些物质还可能含有18O?

试题详情

(3)人体内水的平衡,对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是很重要的。人体维持水平衡的激素主要是_________,它作用的靶细胞是________。当人得胃肠炎造成严重脱水时,却没有明显口渴的感觉,同时尿量变化不大,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含水量不同的玉米种子的呼吸速率(mg/100g?h)是不同的,如右图所示。请回答:

①玉米种子的呼吸速率与含水量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

②呼吸速率高的粮仓会出现发潮发热现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5)水是生物生存环境中重要的非生物因素,由于长期的自然选择作用,生物对水表现出多种多样的适应现象。以A、B两种体重和年龄都相似的哺乳动物作为实验材料,将它们分成等量的2组作以下实验:

试题详情

每天每只动物消耗100g大麦种子(含65%淀粉和35%脂肪),并且已知每克淀粉和脂肪完全氧化分解后产生水的量分别是0.55g1.05g,两者在相同的环境下持续实验10天,统计数据如下表所示:

 

失水量(g/天)

尿中尿素浓度(mmol/L)

尿液

粪便

汗液

 

物种A

15

5

55

3500

物种B

30

5

75

2000

①     10d后A物种健康存活,而B物种全部死亡(无细菌和病毒感染),根据题意分析,引起B死亡的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维持水分代谢平衡,每天应给两组动物中的每个动物各提供多少水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哪种动物是肉食性动物的可能性较大?__________。哪种动物的活动强度较小?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31.(18分)回答下列问题:卫生部在已发布的《苏丹红危险性评估报告》中,提到苏丹红是一种人工色素(工业染料),它在人体内代谢生成相应的胺类。但最近还发现含苏丹红IV号的红心蛋,某校学生拟对苏丹红的致癌作用进行探究试验。有两组同学草拟了各自的实验方案。如下:

第一组实验方案:

I、实验材料和用具:大鼠若干只,普通饲,三种不同剂量的苏丹红IV溶液A、B、C(分别为低、中、高浓度),其他所需条件均满足。

II、实验目的:探究苏丹红IV号能否诱导大鼠肝癌的发生。

III、方法步骤。

①选身体健康、发育正常、体重相同的老鼠若干,随机均分为甲乙丙丁四组,分别饲养。

②四组鼠每天都饲喂等量普通饲料,不同的只是甲乙丙三组分别添加苏丹红IV号溶液A、溶液B、溶液C。

③在适宜相同条件下饲养2年。

④两年后,检查大鼠的健康状况,统计各组大鼠肝癌的发生率。

IV、请你预测该组同学试验的实验结果并作出相应的合理分析。(至少写出三种情况)。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组同学只有想法和思路,还没有形成具体的实验方案,请你帮助完成实验思路,以小鼠离体细胞为实验材料,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对其毒害性进行了检测。原理如下图

试题详情

如果①过程表示的是离体细胞正常的有丝分裂,②过程表示的是该离体细胞不正确的分裂,则②过程产生了_______细胞,这些细胞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按照你的设计思路,应该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鉴别苏丹红是否引起动物细胞癌变的依据。为此,你要进行的具体操作是:

第一步:取大小相同的六只培养瓶依次编号为1~6,分别加入等量动物细胞培养液,剪取一定量的小鼠肝脏活体组织细胞。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步:取样制作临时装片进行显微观察,记录形态变异的细胞数目。假如结果统计如下表:

培养瓶编号

1

2

3

4

5

6

添加剂中苏丹红浓度(mg?L-1

10

50

100

300

900

变异细胞比例

0

0

1/106

1/106

2/106

8/106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9年高考理科综合测试模拟卷(一)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C

B

C

D

C

B

B

B

C

C

C

题号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答案

A

A

B

D

C

B

ABC

AC

B

AC

 

 

22

1)(1)①C;②0。600;

2)I.对于甲图不合理之处;②不能多次测量,

②超过电流表量程,不安全,③电压表

量程太大,读数误差较大。             (3分)

II.对于乙图不合理之处:①电流表量程太小,

②电压表量程太大,③电压调节范围太小。      (3分)

试题详情

Ⅲ.较为合理的电路图如图所示。Rx的计算公式:   (2分)

其中UA是电压表V1示数,IA是电流表A1示数,R是电阻箱示数。  (2分)

试题详情

23.(14分)(1)设力F作用时物体的加速度为a1,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F-mgsinθ-μmgcosθ=ma1

撤去力后,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gsinθ+μmgcosθ=ma2   解得    F=30N              

根据图像可知:a120m/s2,a210m/s2      t1=1s时物体的速度:v1=a1t1  =20 ×1=20 m/s

拉力F的平均功率为P=Fv1/2  解得P=300W        

(2)设撤去力后物体运动到最高点时间为t2,v1=a2t2 ,解得t2=2s       

则物体沿着斜面下滑的时间为t3=t-t1-t2=1s  设下滑加速度为a3,由牛顿第二定律

mgsinθ-μmgcosθ=ma3   有    a3=  2 m/s  t=4s时速度v=a3t32m/s    ,方向沿斜面向下

 

24(18分)

(1)  小球做平抛运动,有

试题详情

   2分    2分     2分

(2)  加匀强电场,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力的平衡条件,有

试题详情

   2分       2分

(3) 再加匀强磁场,小球做圆周运动,洛仑兹力充当向心力,参见上图,有

试题详情

    2分    

25(22分)解析:(1)ab棒切割E=BLV  ………………………2分

试题详情

ab棒相当于电源,当其下滑速度最大时有:,…………2分

对ab棒受力分析,当其速度最大时,加速度为0,因此有:mgsinθ= BIL +μmgcosθ,…2分

即mgsinθ= B2L2v /2R +μmgcosθ 得        v=10m/s …………2分

试题详情

(2)由能量守恒关系得 mgh = +μmgcosθ+ Q  ,…………4分

代入数据得  Q=30J  …………2分

(3)由对称性可知,当ab下落30m稳定时其速度为v′, a′b′也下落30m,其速度也为v′,ab和a′b′都切割磁感应线产生电动势,总电动势等于两者之和。

对ab棒受力分析,得mgsinθ= BI′L +μmgcosθ,…………2分

试题详情

由能量守恒 2mgh = +Q′,…………4分

代入数据得 Q′=75 J 。…………2分

试题详情

2分    2分

试题详情

26.(1)NaOH、Na2CO3 (全对2分);1∶1(2分);224mL

(2)Na2CO3、NaHCO3(全对2分);1∶1(2分);448 mL

试题详情

(3)1.5 mol?L-1(2分)

试题详情

27. (1)(2分)2C4H10+13O2 == 8CO2+10H2O

(2)O2+4e-=2O2-,(2分) ,向负极移动(1分)    负极(1分)

(3)燃料电池具有较高的能量利用率(2分)

(4碳粒(2分)

试题详情

28.(1)C6H5-CH3+HNO3→O2N-C6H4-CH3+H2O

试题详情

O2N-C6H4-CH3+Br2+HBr

试题详情

(2) (3)取代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4)酸性KMnO4溶液 ;  NaHCO3

试题详情

29、(1)用惰性电极通电电解;略

  (2)醛基;氧化亚铜

(3)Cu+2H2SO4(浓)=CuSO4+2H2O+SO2

(4)OH-+ SO2=HSO3-

试题详情

(5)略

试题详情

30.(26分)

(1)ABC(2分)

(2)①蒸腾(1分)

②光合(1分)

③光合作用   有氧呼吸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等(2分)

④C6H12O6、氨基酸、脂肪等(2分)]

(3)抗利尿激素(1分)  肾小管细胞(1分)  失水的同时也大量失盐,细胞外液渗透压没有升高,下丘脑和大脑皮层没有明显反应。(2分)

(4)①在一定范围内呼吸速率随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加(2分)

②通过有氧呼吸产生水,使粮仓湿度加大而发潮,有氧呼吸产生的能量一部分变为热能,使粮仓发热。(有氧呼吸答成呼吸作用亦可)(2分)

(5)(10分)

①实验条件下的水分供给不能满足B物种的生理需求(2分)

试题详情

②A.(15+5+55)-(65×0.55+35×1.05)=2.5g(2分)

试题详情

B.(30+15+75)-(65×0.55+35×1.05)=47.5g(2分)

③B(2分)  A(2分)

试题详情

31.(18分)

第一组:(6分,答三项即可)

①如四组大鼠肝癌发生率相同,(或都不发生肝癌)说明苏丹红IV号不会诱发大鼠肝癌。(2分)

②如四组大鼠肝癌发生率为丙>乙>甲>丁,说明苏丹红IV号会诱发大鼠肝癌,剂量越大癌变越大。(2分)

③如甲乙丙大鼠肝癌发生率相近,都高于乙,说明苏丹红IV号会诱发大鼠肝癌,但跟剂量大小无关。(分)

④如四组大鼠肝癌发生率为丙<乙<甲<丁,说明苏丹红IV号有抗癌作用,剂量越大抗癌作用越强。(2分)

第二组

?癌变细胞(2分)特点是:①细胞能无限制的分裂。②细胞的形态发生改变。③细胞膜外的糖蛋白(糖被)减省。(2分)

?形态变异的细胞数目占全部培养细胞的百分数(或变异百分比)(2分)

?第二步,向1号培养瓶中加入适量水,向2~6号培养瓶中加入等量不同浓度的苏丹红添加剂;(2分)

第三步,配制动物细胞培养液(或培养基),并将上述各组细胞放在培养液中恒温培养一段时间。(2分)

结论:低浓度的苏丹红毒性很小,100mg?L-1出上毒性明显(相近答案酌情给分)(2分

 

 

 

命题者:物理:高利方 化学:陈海燕 生物:项胜

2009年高考模拟试卷  理科综合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S 32

第Ⅰ卷(选择题   共126分)

试题详情

一、选择题(本题共17小题,每小题6分,共10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均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选对得4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字母填写在答题栏内。)

1、(原创,题干来源:农业生物技术报,2005,13(2)雷安明,窦忠英,动物细胞与克隆细胞)分化是细胞行使功能的前提条件,是特定基因表达的结果。细胞分化状态的维持需要细胞外环境、细胞与细胞之间信息交流及其细胞内环境等共同作用,从而保证分化细胞染色体的特定空间结构。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细胞分化的结果是使细胞球性化并增强代谢

B.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一个分化中的细胞来验证其是否出现了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C. 细胞在分化过程中,DNA的复制、转录、翻译都在进行

D.在动物克隆过程中,需要给已分化的细胞的细胞核换一个细胞内环境克隆才能成功。

试题详情

2、(选自省溧中2007―2008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某种药物可以阻断蟾蜍屈肌反射活动。下图为该反射弧的模式图。A、B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C为突触间隙。下列实验结果中,能够证明这种药物“在神经系统中仅对神经细胞间的兴奋传递有阻断作用”的是

试题详情

①将药物放在A,刺激B,肌肉收缩         ②将药物放在B,刺激A,肌肉收缩

③将药物放在C,刺激B,肌肉不收缩       ④将药物放在C,刺激A,肌肉收缩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试题详情

3、(改编自郑晓萍的基因工程单元测试卷)我国科学家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并成功表达,培育出了抗虫棉。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导入棉花细胞的目的基因不一定能成功表达

B.重组DNA分子中增加一个碱基对,不一定导致毒蛋白的毒性丧失

C.抗虫棉的抗虫基因可通过花粉传递到近缘作物,从而造成基因污染

D.转基因棉花是否具有抗虫特性是通过检测棉花对抗生素抗性来确定的

试题详情

4、(选自东营市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检测题)下图为光照强度相同,水和小球藻的初始质量均相等的条件下,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示意图。一段时间后,试管质量大小关系的比较正确的是              (    )

A、③>①=④>②    B.③>①=②>④      C.③=④>①>②    D、①>②=③>④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5、(原创)下图表示HIV感染人体后,体液中HIV浓度和人体主要免疫细胞――T细胞数量的变化过程。基于这一过程所作出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     )

试题详情

A.HIV最初侵入人体时,T细胞浓度增加的原因是机体发生免疫应答,T细胞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使被HIV入侵了的T细胞裂解。

B.针对HIV的侵入,机体以细胞免疫的方式引发了T细胞的凋亡机制。

C.导致T细胞和HIV最终数量关系的原因之一是T 细胞通过有丝分裂的增殖速度不如HIV无丝分裂增殖来得快。

D.人体内能合成出HIV的抗体的原因是因为人的DNA中存在控制抗体合成的相关基因。

试题详情

文本框: 增长率6、(选自湖南省岳阳市2008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二)某山区在过去一段时间内,由于人们滥用农药和滥捕青蛙,导致农田中的青蛙几乎消失,虫害严重,粮食减产。近年来当地村民已逐渐认识到上述做发的危害,停止使用有害农药,同时在农科所科研人员帮助下,向农田内放养一小批青蛙;几年来,虫害减少,粮食产量提高,农田内青蛙数目逐渐增多。有关科研人员对放养后青蛙种群的增长率变化情况进行取样调查,获得结果如下图。则下列叙述错误的(    )

A、在图中e点是,青蛙种群数量达到K值,农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B、在图中a~c段内,农田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逐渐提高。

C、在测量时期内,青蛙种群呈“S”曲线增长。

D、上述情况表明农田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非常关键。

试题详情

7、(根据重大时事中的化学应用分析改编)据凤凰网2008年9月11号报道:近期甘肃等地报告多例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病例,调查表明与患儿食用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含有的三聚氰胺(结构简式为)有关。更有一些不法分子还往牛奶中加入尿素、植物油、洗衣粉、淀粉以及乳糖等。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三聚氰胺与蛋白质相比含氮量更高     B、加入淀粉也可提高蛋白质的检测含量

C、加入氨基酸也可提高蛋白质的检测含量  D、加入尿素也可提高蛋白质的检测含量

试题详情

8、(根据新大纲高考预测化学试卷改编)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32 g S8(             )单质中含有的S―S键个数为NA

 

B.在熔融状态下,l mol NaHSO4完全电离出的阳离子数目为2NA

C.标准状况下,NA个SO2分子和NA个SO3分子的体积相同

D.1molNa2O2与足量C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2NA

试题详情

9、(根据2009届化学高考备考考前测试改编)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试题详情

B.以石墨作电极电解氯化钠溶液:2Cl+2H2O       2OH+H2↑+Cl2   

C.盐酸滴入氨水中:H+OH=H2O

试题详情

D.制取Fe(OH)3胶体:Fe3+ + 3H2O = Fe(OH)3 ↓+ 3H+

试题详情

10、下列有关工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合成氨生产过程中将NH3液化分离,可加快正反应速率,提高N2、H2的转化率

B.硫酸工业中,在接触室安装热交换器是为了利用SO3转化为H2SO4时放出的热量

C.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采用离子交换膜法,可防止阴极室产生的C12进入阳极室

D.电解精炼铜时,同一时间内阳极溶解铜的质量比阴极析出铜的质量小

试题详情

11、(根据芜湖市第一中学模拟考试改编)二氯化二硫(S2Cl2)是广泛用于橡胶工业的硫化剂,其分子结构如右下图所示。常温下S2Cl2是一种橙黄色的液体,遇水易水解,并产生能使品红褪色的气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S2Cl2的结构式为Cl-S-S-Cl

B.S2Cl2为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离子晶体

C.S2Br2与S2Cl2结构相似,熔沸点:S2Br2>S2Cl2

D.S2Cl2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为:2S2Cl2+2H2O=SO2↑+3S↓+4HCl

试题详情

12、(根据2009年高考化学热点原创试题改编)在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N2(g)+3H2(g)2NH3(g)  △H<0,其化学平衡常数K与t的关系如下表:

t/K

298

398

498

……

K/(mol?L1)2

试题详情

4.1×106

K1

K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试题详情

A.K1<4.1×106

B.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作为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

试题详情

C.K值越大,反应程度可能越大,也可能越小

D.K值的大小与温度、浓度、压强等有关

试题详情

13、(根据新大纲高考预测化学试卷改编)α-鸢尾酮香料的分子结构如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α-鸢尾酮属于烃

B.1molα-鸢尾酮最多可与3molH2加成

C.α-鸢尾酮能发生银镜反应

D.α-鸢尾酮的分子式为C14H21O

试题详情

14、(根据郑州市2008年高三第三次质量预测题改编)雨过天晴常能见到彩虹,其产生的原因是光的色散,如图所示为太阳光射到空气中小水珠时的部分光路图,其中a、b为两种单色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真空中a光波长小于b光波长

B.a光光子能量大于b光光子的能量

C.在同一玻璃中a光速度小于b光速度

D.用同一双缝干涉装置看到的a光干涉条纹间距比b光干涉条纹宽

试题详情

15、图甲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乙为氢原子的光谱。已知谱线a是氢原子从n=4的能级跃迁到n=2的能级时的辐射光,则谱线b是氢原子(    )

A.从n=3的能级跃迁到n=2的能级时的辐射光

B.从n=5的能级跃迁到n=2的能级时的辐射光

C.从n=4的能级跃迁到n=3的能级时的辐射光

D.从n=1的能级跃迁到n=2的能级时的辐射光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16、(原创)一光滑圆环固定在竖直平面内,其上套有两个小球A和B, 两球由细绳连接,恰好能在图示位置均保持静止状态。此时,B球与环的圆心O点处在同一水平面上,A、B间的细绳呈伸直状态,并与水平面成300角,则可知A球与B球的质量之比为(     )

试题详情

A.1∶1    B. 1    C.2∶1      D. ∶1

试题详情

17、(根据山东嘉祥一中2008年高考模拟题改编如图a所示,固定在水平面内的光滑金属框架cdeg处于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金属杆ab与金属框架接触良好。在两根导轨的端点de之间连接一电阻,其他部分电阻忽略不计。现用一水平向右的外力F作用在金属杆ab上,使金属杆在框架上由静止开始向右滑动,运动中杆ab始终垂直于框架。图b为一段时间内金属杆受到的安培力f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则图c中可以表示外力F随时间t变化关系的图象是 (      )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和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字母填写在答题栏内。)

18、(原创)如图所示是2008年10月12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神州”七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的时刻,这是我国继“神州”六号之后的第三次载人航天飞行,“神州”七号入轨后,在近地点200km,远地点347km的椭圆轨道上运行,第五圈变轨为距地面343km的圆轨道,“神州”七号的运行可以说是“地面一昼夜飞船十六天”,下面有关“神州”七号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神州”七号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比同步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

B. 若已知飞船的圆轨道半径和周期,则可以计算地球的质量

试题详情

C.飞船圆轨道绕行速度约为7.82km/s,小于第一宇宙速度,其原因是轨道半径太小

D.飞船在圆轨道准备返回地面时要沿飞行方向的反方向喷火以使飞船加速做近地飞行

试题详情

 

A.灯泡能正常发光              B.电流表读数为1A

C.副线圈交流电频率为50Hz D.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必须大于10W

试题详情

20、如图所示,某均匀介质中各质点的平衡位置在同一条直线上,相邻两点间的距离为1m。 t=0时,波源S开始振动,速度方向竖直向上,振动由此以1m/s的速度开始向右传播。t=1.0s时,波源S第一次到达波峰处。由此可以判断,t=7.0s时(    )

A.质点b达到最大速度

试题详情

B.质点c达到最大加速度

C.质点e速度方向竖直向下

D.质点h正好到达波谷位置

试题详情

21、(原创)在一些电影大片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惊险场面,歹徒逃跑时沿着倾斜的钢丝滑行而下,后面有警察紧追不舍,在滑行过程中由于受到摩擦阻力,人总会倾斜而下,现把此情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模型:两个倾角相同的钢丝上分别套A和B两圆环,两环上分别用不计质量的细线悬吊两小球C和D,当它们都沿钢丝向下滑动时,A的悬线与杆垂直,B的悬线竖直向下,则以下关于该模型的力和运动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试题详情

A.A环与杆无摩擦力          B.B环与杆无摩擦力

C.A环做的是匀速运动        D.B环做的是匀速运动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74分)

试题详情

22、(18分)Ⅰ.(8分)某同学测量一只未知阻值的电阻.

(1)他先用多用电表进行测量,按照正确的步骤操作后,测量的结果如图甲所示,请你读出其阻值大小为        ,为了使多用电表测量的结果更准确,该同学接着应该进行哪些操作?答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2)若该同学再用“伏安法”测量该电阻,所用器材如图乙所示,其中电压表内阻约为5 kΩ,电流表内阻约为5Ω,变阻器阻值为50Ω.图中部分连线已经连接好,为了尽可能准确地测量电阻,请你完成其余的连线.

(3)该同学按照“伏安法”测量电阻的要求连接好图乙电路后,测得的电阻值将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被测电阻的实际阻值.

 

试题详情

Ⅱ.(原创)(10分)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普遍成立的一条基本原理,不仅在宏观世界中成立,在微观世界中也成立,当两个物体(或微粒)在发生相互作用的前后,两物体的总动量总守恒,某科技小组为了研究动量守恒原理,做了一个云室(用来观察微观粒子运动径迹的装置设备,如图甲所示)衰变实验,他们把具有放射性的氡原子核()静置于云室内,再把云室放在某匀强磁场中,结果在垂直磁场方向的平面内清晰的看到了两条互相外切的圆周径迹1和2,如图乙是同学们拍摄的一张照片,他们还通过查资料确认其中的氡核是发生了α衰变,现请你帮助该小组同学完成以下几个问题:

(1)写出以上实验中的衰变方程:                   (衰变后的新核请用R表示其元素符号),照片中的径迹         (填“1”或“2”)表示α粒子;

(2)为了验算衰变过程动量是否守恒,还需要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是                (有文字说明,相应的物理量用字母表示);

(3)只要关系式                       (用以上物理量表示)成立,即可验证该过程动量守恒。

试题详情

23、(原创)(14分)2008北京奥运已顺利闭幕,我国获得了51块金牌,位居金牌榜首,这其中包含了多少运动员和教练员的心血。教练员在指导运动员进行训练时,经常采用“25米往返跑”来训练运动员的体能, “25米往返跑”的成绩反应了人体的灵敏素质。测定时,在平直跑道上,运动员以站立式起跑姿势站在起点终点线前,当听到“跑”的口令后,全力跑向正前方25米处的折返线,教练员同时开始计时。运动员到达折返线处时,用手触摸折返线处的物体(如木箱),再转身跑向起点终点线,当胸部到达起点终点线的垂直面时,教练员停表,所用时间即为“25米往返跑”的成绩。设某运动员起跑的加速度为4m/s2,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8m/s,快到达折返线处时需减速到零,减速的加速度为8m/s2,返回时达到最大速度后不需减速,保持最大速度冲线。求该运动员“25米往返跑”的成绩为多少秒?

 

试题详情

24、(18分)如图所示,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两正对着的相同半圆光滑轨道,相隔一定的距离,虚线沿竖直方向,一小球能在其间运动,今在最高点与最低点各放一个压力传感器,测试小球对轨道的压力,并通过计算机显示出来,当轨道距离变化时,测得两点压力差与距离x的图像如图。(g=10 m/s2,不计空气阻力) 求:(1)小球的质量为多少?(2)若小球在最低点B的速度为20 m/s,为使小球能沿轨道运动,x的最大值为多少?

 

 

试题详情

25、(原创)(22分)一倾角θ=30°的足够长的绝缘斜面,P点上方光滑,P点下方粗糙,处在一个交变的电磁场中,如图甲所示,电磁场的变化规律如图乙和丙所示,磁场方向以垂直纸面向外为正,而电场的方向以竖直向下为正,其中,现有一带负电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其质量为m、带电量为q)从t=0时刻由静止开始从A点沿斜面下滑,在t=3t0时刻刚好到达斜面上的P点,并且从t=5t0时刻开始物块在以后的运动中速度大小保持不变。若已知斜面粗糙部分与物块间的动摩擦因素为,还测得在0~6t0时间内物块在斜面上发生的总位移为,求:

(1)小球在t0时刻的速度;(2)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物块离开斜面的最大距离;

试题详情

(3)物块在t=3t0时刻到t=5t0这段时间内因为摩擦而损失的机械能。(计算中取

 

试题详情

26、(根据安师大附中2009届模拟考试改编)(10分)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同一短同期元素,W、X是金属元素,Y、Z是非金属元素。

(1)W与Y 可形成化合物W2Y,该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2)X的硝酸盐水溶液显    性,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原因                         

(3)Y的低价氧化物通入Z单质的水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试题详情

(4)Z的最高价氧化物为无色液体,0.25 mol该物质与一定量水混合得到一种稀溶液,并放出QkJ的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试题详情

27、(根据绍兴一中2009届高三一模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改编)(12分)如下图所示的物质的相互转变中,反应①在工业上可用来生产化合物C,反应⑤在工业上可生产化合物J(Na2FeO4),反应①、②、④和⑤均是在水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常温下,D、E、G均是气体,B是无色液体;F的水溶液可作为杀菌消毒剂;H是一种铁矿石的主要成分,它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0%。

试题详情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F的化学式:              

(2)写出C的电子式:              

(3)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                               

(4)证明A为离子化合物的方法是                                  

(5)反应⑤的离子方程式为                                          

高铁酸钠(Na2FeO4)被人们认为是一种“绿色环保高效”的净水剂,其原因为

试题详情

①Na2FeO4具有强氧化性可杀菌消毒,②                                

试题详情

28、(12分)三氧化二铁和氧化亚铜都是红色粉末,常用作颜料。某校一化学实验小组通过实验来探究一红色粉末是Fe2O3、Cu2O或二者混合物。探究过程如下:

查阅资料:Cu2O是一种碱性氧化物, 溶于稀硫酸生成Cu和CuSO4, 在空气中加热生成CuO

提出假设

假设1:红色粉末是Fe2O3                  假设2:红色粉末是Cu2O

假设3:红色粉末是Fe2O3和Cu2O的混合物

设计探究实验:

取少量粉末放入足量稀硫酸中,在所得溶液中再滴加 KSCN 试剂。

⑴若假设1成立,则实验现象是           

⑵若滴加 KSCN 试剂后溶液不变红色,则证明原固体粉末中一定不含三氧化二铁。你认为这种说法合理吗?          ,简述你的理由(不需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           

⑶若固体粉末完全溶解无固体存在 , 滴加 KSCN 试剂时溶液不变红色 , 则证明原固体粉末是       ,写出实验过程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探究延伸:经实验分析,确定红色粉末为Fe2O3和Cu2O的混合物。

⑷实验小组欲用加热法测定Cu2O的质量分数。取a g固体粉末在空气中充分加热,待质量不再变化时,称其质量为bg(b > a),则混合物中Cu2O的质量分数为        

⑸某铝土矿样品经测定是由Al2O3、Fe2O3、 FeO、 SiO2等氧化物组成,请设计一简单实验,确定矿物中含有+2价的铁(写出所用试剂,操作方法和结论)。

试题详情

29、(18分)A~J分别代表不同的有机物,a为CH3CH2COOH、b为CH2=CHCOOH。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

(1)A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__;F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指出C→G的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①C→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G→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两种与有机物I互为同分异构体,且结构中含有羧基和羟基的直链有机物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试题详情

(4)莽草酸是一种有机物,其相对分子质量不超过200.莽草酸易溶于水,难溶于氯仿和苯。取一定量的样品燃烧,产物只有CO2和H2O且有n(CO2):n(H2O)=1.4,消耗的O2和生成CO2的物质的量相等。莽草酸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莽草酸分子中最多可含有__________个-COOH。

试题详情

30、(改编自2006年高三名校试题汇编(35)第30、31题)(23分)利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生物学问题:

Ⅰ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必须使自身各个部位协调配合,才能形成一个统一整体。

试题详情

①人体血液中的CO2是调节呼吸的有效生理刺激。当动脉血中的CO2浓度升高时,形成了对                      的有效刺激,引起呼吸加快加深。以上过程的调节方式属于                                  

②人体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与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间具有调节作用,请用简图表示两者间的调节作用。

Ⅱ右图是陆生植物根尖结构示意图,其中A、B、C、D分别代表成熟区、伸长区、分生区、根冠。回答下列问题:

①从细胞水平上解释根尖能不断生长的原因是               

②在诱导因素作用下,最可能发生基因突变的部位是    (填字母)

③参与调节B处生理活动的激素主要有                      ,它们的对B出生理活动的调节主要表现为                      

Ⅲ某医院病理室为了确诊一患者的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切取了一小块肿瘤组织进行培养。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培养之前,肿瘤组织必须先用                   等处理成单个细胞。

⑵化疗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一种方法,其原理是用药物抑制肿瘤细胞的            ,使细胞分裂停止在分裂间期。

  ⑶某科研单位研制出一种新型药物X,请设计实验:研究新型药物X是否能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的实验结论。

实验器材:培养瓶2个、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培养箱、动物细胞培养液、溶于生理盐水的新型药物X、生理盐水等

  实验步骤:

    ①取两个消毒后的洁净培养瓶,标号A、B

②㈠分别在两个培养瓶中加入                    

㈡在A中加适量溶于生理盐水的新型药物X,B中加                   

                                                              

㈣将A、B同时放入培养箱中培养一段时间。

    ③取等体积的A、B培养液制成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                      

    ④可能的实验结果与相应的结论:

    第一种                                                              

    第二种                                                              

试题详情

31、(选自台州市2009年高三年级第一次调考试题)(21分)已知果蝇是XY型性别决定,体细胞中含一条X染色体的是雄性(如6+XY,6+X,6+XYY,其中6+X不育),含2条X染色体的是雌性(如6+XX,6+XXY,都可育),含3条或0条X染色体表现为胚胎期致死,有Y或无Y染色体都不影响性别。现有一只基因型为XrXr的白眼雌果蝇和基因型为XRY的红眼雄果蝇杂交,F1中出现白眼雄果蝇和红眼雌果蝇,还出现少数白眼雌果蝇和不育的红眼雄果蝇。如将F1中白眼雌果蝇与基因型为XRY的红眼雄果蝇杂交,F2中出现白眼雄果蝇和红眼雌果蝇,又出现少数白眼雌果蝇和可育的红眼雄果蝇。

(1)根据上述果蝇杂交的实验结果,F1中出现了两种例外的表现型,从细胞水平去推测,可能的原因是  ▲  ,这种推测可通过显微镜观察这两种例外表现型果蝇的体细胞去证实。

(2)根据上述果蝇的杂交实验,F1中红眼雄果蝇的X染色体来自亲本中的  ▲  蝇,白眼雌果蝇的X染色体来自亲本中的  ▲  蝇,并将其传给F2中表现型为  ▲         的果蝇。

(3)F2中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是  ▲  ,白眼雄果蝇的基因型是  ▲  

(4)从F2中选择亲本,用遗传图解表示通过一次杂交获得成活子代全部都是白眼果蝇的过程。(子代中只表示成活个体)

 

萧山八中 洪国华 吴海峰 金舒婷

 

 

 

试题详情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6分。)

1、D   2、B   3、D   4、A   5、C   6、A

7、B   8、A   9、D   10、D   11、B   12、A   13、B  

14、D   15、B   16、C  17、B  18、CD  19、BCD  20、C  21、AD

22、I. (1)1. 0 KΩ(2分) 将选择开关打到“×100”挡;将两表笔短接,调节调零旋钮,进行欧姆挡调零;再将被测电阻接到两表笔之间测量其阻值并读出读数;测量完毕将选择开关打到“OFF”挡.(2分)

(2)如图所示.(2分)  (3)大于.(2分)

 

Ⅱ.(1) (2分)  2 (2分)

   (2)径迹12的轨道直径D1D2 (3分)

(3)42D1=D2(3分)

 

23、(14分)对运动员,由起点终点线向折返线运动的过程中

加速阶段:         3分

减速阶段:      3分

匀速阶段:             2分

由折返线向起点终点线运动的过程中

加速阶段:          2分

匀速阶段:                          2分

受试者“10米折返跑”的成绩为:          2分

24、(1)设轨道半径为R,由机械能守恒定律:(1)(3分)

对B点:       (2)(2分)

对A点:       (3)(2分)

由(1)、(2)、(3)式得:两点的压力差:(4)(3分)

由图象得:截距  ,得   (5)(2分)

(2)因为图线的斜率   所以  (6)(2分)

在A点不脱离的条件为:       (7)(2分)

由(1)、(6)、(7)式得:   (8)(2分)

 

25、(1)0~t0内小物块匀加速下滑:

        F=(mg+E0q)sinθ=ma(2分)  得a=g (1分)        v=at0=gt0(2分)

        (2)运动轨迹如图

        

物体在5t0之后匀速,速度达到最大,有:

FN=B0qvm+(mg+Eq0)cosθ(2分)

 

(mg+Eq0)sinθ=μFN(2分)

 

由以上两式得到:vm=(1分)

 

在5t0~6t0时间内物块脱离斜面做匀速圆周运动:B0qvm=mvm2/r(2分)

得到  物块离开斜面的最大距离为Δl=2r=(2分)

(3)0~t0内:(1分)

               2t0~3t0内:   (1分)

4t0~5t0内:(1分)

               P点速度为v=a?2t0=2gt0 (2分)

 

根据动能定理得到:(2分)

                        得到摩擦损失的机械能为:(1分)

26、(13分)(1)(2分)w.w.w.k.s.5.u.c.o.m

(2)酸(2分)w.w.w.k.s.5.u.c.o.m     Al3+3H2OAl(OH)3+3H(3分)

(3)SO2+Cl2+2H2O=H2SO4+2HCl   (3分)(4)Cl2O7(l)+H2O(l)=2HClO4(aq);△H=-4QkJ/mol。(3分)

27、(12分,每空2分)(1)NaClO  (2)  Na+〔:O:H〕

(3)Cl2+2OH=Cl+ClO+H2O

(4)将A加热到熔融状态,测定其导电性,如果能导电证明A为离子化合物

(5)2Fe3+ + 3ClO? + 10OH? = 2FeO42? + 3Cl? + 5H2O

②本身被还原成Fe3+而发生水解生成Fe(OH)3胶体吸附水中杂质以达到净化水的目的

28、(13分)(1)溶液变为血红色  。(1分)

(2)不合理(1分)    Cu能将Fe3+还原为Fe2+  。(1分)

(3)Fe2O3和Cu2O的混合物,(2分) Cu2O+2H+=Cu+Cu2++H2O、2 Fe3+ +Cu=2 Fe2+ +Cu2+(4)

(4)  (2分)

⑸取样品适量放入烧杯中,加入稀硫酸将其溶解,过滤取滤液少量于试管中,再加入几滴高锰酸钾溶液,其紫红色若能褪去,则说明矿样中含有+2价的铁;反之则没有。(2分)

 

29、 (20分,每空2分)(1 )                                取代反应(酯化反应)   

  

 

(2)(方程式3分一个)

 

 

 

 

 (3)CH2(OH)CH2CH2CH2COOH、CH3CH(OH)CH2CH2COOH

(4)莽草酸的分子式为C2H16O2-COOH的数目为2个

30、(23分)

Ⅰ  ①呼吸中枢  (1分)            神经―体液调节(1分)


          ②(3分)

Ⅱ ①细胞数目增多和体积的增大(细胞的分裂和生长)(2分)   ②C (1分)

③生长素和赤霉素(2分)    促进细胞的伸长生长(2分)

Ⅲ⑴胰蛋白酶 或机械处理(1分,回答其中一个即可)     ⑵DNA的复制(1分) 

⑶②等量的培养液(1分)  ;等量的生理盐水(1分)  ;将等数量的肿瘤细胞置于两份培养液中(“等数量”1分,“将肿瘤细胞置于两份培养液中”1分) 

③肿瘤细胞的数目(1分) 

④第一种:如果A和B中的肿瘤细胞数目相同或A比B数目多,说明药物X对肿瘤细胞增殖无抑制作用。(2分) 

 第二种:如果A中的肿瘤细胞数目比B少,说明药物对肿瘤细胞的增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2分) 

31.(21分)

(1)XrXr 在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过程中,少数的初级卵母细胞中的两条X染色体不分离,产生含XrXr的卵细胞或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2分),它们分别与XRY产生的正常精子结合(1分),产生了基因型为XrXrY、XR的果蝇,其表现型分别为白眼♀、红眼♂(2分)。

(2)(红眼)雄(1分)   (白眼) 雌(1分)       红眼♀   白眼♂   白眼♀(3分)

(3)XRXr  和 XRXrY (2分)    XrY 和XrYY(2分)

(4)(7分,亲代基因型、表现型各1分、子代基因型、表现型各2分,遗传符1分)

P          XrXrY  (白眼♀)×XrY(白眼♂)

F  XrY(白眼♂) XrYY (白眼♂) XrXr(白眼♀)XrXrY(白眼♀)

 

 

 

 

 

 

萧山八中 洪国华 吴海峰 金舒婷

2009年高考模拟试卷  理综卷

满分: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用钢笔或圆珠笔书写答案,第Ⅰ卷、第Ⅱ卷答案必须填在答案纸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Cl-35.5  Fe-56  Cu-64   Ca -40

第Ⅰ卷 (选择题   共21题,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17小题,每小题6分,共10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多选、错选或不选的均得0分

1、【原创】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有几项:

①神经细胞、根尖分生区细胞不是都有细胞周期,但化学成分却不断更新

②T2噬菌体、肺炎双球菌、烟草都含有DNA

③抑制细胞膜载体活性及线粒体功能的因素,都会影响协助扩散

④蓝藻细胞中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所以也能进行光合作用

⑤酶加速反应进行的原理是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⑥人体内不再分裂的体细胞中共有46个DNA分子

⑦蛙的成熟红细胞常被选为获取纯净细胞膜的材料      

⑧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只有中心体

A.两项           B.三项           C.四项            D.五项

2、【原创】某生物体产生一种“毒性肽”,其分子式是C55H70O19N10,将它彻底水解后只能得到下列四种氨基酸:

请问:这一多肽有几个谷氨酸分子参与形成?其中多肽链中含有― COOH 和― NH2的数目分别是多少?

A. 4   5  1      B. 4  1   1       C. 5  1   1      D.4   5   4

3、【原创】(遗传)人类中有时会于出现一种异常一卵双生龙凤胎,即两个成员的性别不同,一个为可育的男性,一个为不育的女性。试解释?

A.一个受精卵在发育过程中形成了两个胚胎,并且其中一个发生了基因突变

B.一个受精卵在发育过程中形成了两个胚胎,并且其中一个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

C. 一个受精卵在发育过程中形成了两个胚胎,并且其中一个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

D. 一个受精卵在发育过程中形成了两个胚胎,并且两个都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

 

 

 

 

4、【改编】右图曲线表示了某森林生态系统中三个不同种群的生长和繁衍情况,已知种群甲是自养生物,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食物链表示为甲←乙←丙

B .甲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共同构成了生物群落

C .乙在第 5 一 7 年之间数量大幅度下降的原因可能是丙大幅度增加和甲大幅度减少

文本框: 耗氧量(相对值)D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来自生产者接受到的太阳能总量

5、【原创】右图表示3种哺乳动物由于周围环境温度变动而发生

的耗氧量变化。在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A.动物Y比动物Z更能适应寒冷的环境

B.动物X对温度变化的生理调节能力很差

C.在温度t1时,动物X、Y、Z代谢速度相同

D.在低于t2的温度条件下,动物Z代谢速度逐渐增加

6、 已知某种限制性内切酶在一线性DNA分子上有3个酶切位点,

如图中箭头所指,如果该线性DNA分子在3个酶切位点上都被该酶切断,则会产生a、b、c、d四种不同长度的DNA片段。现在多个上述线性DNA分子,若在每个DNA分子上至少有1个酶切位点被该酶切断,则从理论上讲,经该酶切后,这些线性DNA分子最多能产生长度不同的DNA片段种类数是

A.3            B.4         

C.9            D.12

7、【原创】神七宇航员翟志刚所穿航天服由我国自行研制的航空材料做成, 其主要成分由碳化硅、陶瓷和碳纤维复合而成,它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请观察下列物质,有三种物质与碳化硅的元素组成特点相同,你认为最可能的另一种物质是

A、SO2       B、NaH      C、MgF2      D、BrCl

8、【原创】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脚印”焰火让全世界为之倾倒。镁粉在焰火、闪光灯、鞭炮中是不可缺少的原料。下列关于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工业制造镁粉可将镁蒸气在氮气中冷却

B、MgO中,离子半径O2< Mg2+

C、从海水中提取镁,正确的方法是:海水 Mg(OH)2 MgCl2溶液 MgCl2晶体 Mg

D、金属镁可从铝盐水溶液中置换出铝单质

9、【原创】某燃料电池汽车,以水中分解出的氢制造电能来驱动。燃料电池系统通过“氢”和“氧”结合产生“电”和“水”,其原理与“电解水”相反。源于此原理驱动的燃料电池汽车,能量利用效率约是普通汽油车的三倍,是混合动力的两倍。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此类汽车不排CO2,只排水

B、氧气得电子,在阴极放电:2H2O+O2+4e = 4OH

C、总反应式:2H2 + O2 == 2H2O

D、这类电池具有转换效率高、容量大、比能量高、功率范围广、不用充电等优点

 

 

 

 

 

10、【改编】在c(H)∶c(OH)=1∶2的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K、Al3、HCO3、SO42                    B.Ca2、NH4、CO32、Cl

C.Na、K、NO3、ClO-                         D.Na、Ba2、I、SO32

11、【改编】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物质

杂质

试剂

提纯方法

A

BaSO3

BaCO3

稀硝酸

溶解、过滤、洗涤

B

乙酸乙酯

乙酸

稀NaOH溶液

混合振荡、静置分液

C

CO2

SO2

饱和NaHCO3溶液

洗气

D

蛋白质

蔗糖

浓CuSO4溶液

盐析、过滤、洗涤

12、常温下,有甲、乙两份体积均为l L,浓度均为0.1mol/L的氨水,其pH为11。①甲

用蒸馏水稀释100倍后,溶液的pH将为a;②乙与等体积、浓度为0.2mol/L的盐酸

混合,在混合溶液中:n(NH4)+n(H)-n(OH)=bmol。则a、b正确的答案组合是

    A.9~11之间;   0.1             B.9~11之间;  0.2

    C.12~13之间;  0.2             D.13;  0.1

13、【潮州市2008年高考第二次模拟测试14题改编】在一定条件下,RO3与R发生如下反应:RO3+5R+6H+=3R2+3H2O。Q元素与R元素同族,且均为短周期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R、Q是VA族元素                 B.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之比为1:5

C.此反应在水溶液中进行 ㄓS > 0      D.R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于H2SO4

14、如图所示,一条光线通过一个在水中的球形空气泡,下列哪一条表示出射光线的路径

A、光线1      B、光线2     C、光线3      D、光线4

15、下列由基本门组成的电路中,能使蜂鸣器发出声音的是

  

16、氢原子能级如图所示,若氢原子发出的光a、b两种频率的光,用同一装置做双缝干涉实验,分别得到干涉图样如图甲、乙两图所示。若a 光是由能级n=5向n=2跃迁时发出的,则b光可能是

A.从能级n=4 向n=3跃迁时发出的    B.从能级n=4 向n=2跃迁时发出的

C.从能级n=6 向n=2跃迁时发出的    D.从能级n=6 向n=3跃迁时发出

17、 (江苏省盐城市伍佑中学高三第二次阶段考试改编)用水平力F拉着一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运动。某时刻将力F随时间均匀减小,物体所受的摩擦力随时间变化如图中实线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F是从t1时刻开始减小的,t3时刻物体的速度刚好变为零

 

B.F是从t1时刻开始减小的,t2时刻物体的速度刚好变为零

C.F是从t2时刻开始减小的,t2时刻物体的速度刚好变为零

D.F是从t2时刻开始减小的,t3时刻物体的速度刚好变为零]     

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8、 如图所示,平行的实线代表电场线,方向未知,电荷量为1×10-2C的正电荷在电场中只受电场力作用,该电荷由A点移到B点,动能损失了0.1 J,若A点电势为-10 V,则

A.B点电势为零                                 B.电场线方向向左

C.电荷运动轨迹可能是图中曲线a     D.电荷运动轨迹可能是图中曲线b

19、(2009年湖北省理科综合物理模拟试题改编)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甲、乙两图分别为传播方向上相距3m的两质点的振动图像,已知波长大于1.5m,则波的传播速度大小可能为 

A.30m/s                B.15 m/s             

C.10 m/s                 D.6 m/s

20、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08年秋季期中联考高三年级物理试题改编)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我国成功发射了“神舟七号”宇宙飞船,实现了我国航天技术的又一突破.为了拍摄飞船的外部影像,航天员在太空释放了一颗伴飞小卫星,通过一个“弹簧”装置给伴飞小卫星一个速度增量,小卫星的速度比“神七”飞船快,两者之间会先越来越远,直到保持在一个大致距离上. 伴飞小卫星是一个边长为40厘米的立方体,伴飞小卫星虽然小,但它具有姿态的调整、测控、数据传输等功能.将飞船的运动轨道近似为圆形,忽略飞船与伴飞小卫星之间的万有引力和空气阻力,则伴飞小卫星在远离飞船的过程中

A.速度增大               B.加速度减小  

C.受地球万有引力增大     D.机械能不变

21、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直线MN左侧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右侧是无磁场空间。将两个大小相同的铜质矩形闭合线框由图示位置以同样的速度v向右完全拉出匀强磁场。已知制作这两只线框的铜质导线的横截面积之比是1∶2。则拉出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所用拉力大小之比为2∶1

B.通过导线某一横截面的电荷量之比是1∶1

C.拉力做功之比是1∶4

D.线框中产生的电热之比为1∶2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0题   共174分)

22、Ⅰ(6分)有一根横截面为正方形的薄壁管,如图1所示,用游标卡尺测量其外部的边长的情况如图2甲所示, 用螺旋测微器测得其壁厚d的情况如图2乙所示。则此管外部横截面边长的测量值

 

=___ cm;管壁厚度的测量值为d=____mm.

Ⅱ、(12分)(徐州市20072008学年度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物理试题改编)某同学对实验室的一个多用电表中的电池进行更换时发现,里面除了一节1.5V的干电池外,还有一个方形的电池(层叠电池),如图甲所示。

为了测定该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实验室中提供有下列器材:

A.电流表G(?偏电流10mA,内阻10Ω)

B.电流表A(0~0.6 A3A,内阻未知)

C.滑动变阻器R(0~100Ω,1A

D.定值电阻R0(阻值990Ω)

E.开关与导线若干

(1)请选择适当的仪器,在框中画出电路原理图并按照电路图在丙图上完成实物连线.

 

 

 

 

 

 

 

 

 

 

 

 

 

 

(2)丁图为该同学根据上述设计的实验电路利用测出的数据绘出的I1-I2图线(I1为电

流表G的示数,I2为电流表A的示数),则由图线可以得到被测电池的电动势E  V ,

内阻r=     Ω.

 

 

 

 

 

23、(14分)(2008年南宁十四中高三第四次月考考试卷改编)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飞机在离地面H = 224m处水平飞行,运动员离开飞机后先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打开降落伞以a = 12.5m/s2的加速度在竖直方向上匀减速下降,为了运动员的安全,要求运动员落地时竖直方向的速度最大不超过v = 5m/s.( g = l0 m/s2)求:

 

(1) 运动员展开伞时,离地面的高度h至少多少?

(2) 运动员在空中的最短时间是多少?

 

 

 

24、(14分)崇雅中学2009届高三第三次月考改编)如图为儿童娱乐的滑梯示意图,其中AB为长s1=3m的斜面滑槽,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7°,BC为水平滑槽,AB与BC连接外通过一段短圆弧相连,BC右端与半径R=0.2m的1/4圆弧CD相切,ED为地面。儿童在娱乐时从A处由静止下滑,设该儿童与斜面滑槽及与水平滑槽之间动摩擦因数都为μ=0.5,求:

(1)该儿童滑到斜面底端B点时速度为多大?

(2)为了使该儿童滑下后不会从C处平抛出去,水平滑槽BC长度

s2应大于多少?(sin37°=0.6,cos37°=0.8,取g=10m/s2

 

 

 

25(22分)在如图所示的空间区域里,y轴左方有一匀强磁场,场强方向跟y轴正方向成600,大小为E=4.0×N/C;y轴右方有一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0.20T.有一质子以速度v=2.0×106m/s,由x轴上的A点(10cm,0)沿与x轴正方向成300斜向上射入磁场,在磁场中运动一段时间后射入电场,后又回到磁场,经磁场作用后又射入电场.已知质子质量近似为m=1.6×10-27kg,电荷q=1.6×10-19C,质子重力不计.求:(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1)质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半径.

(2)质子从开始运动到第二次到达y轴所经历的时间.

(3)质子第三次到达y轴的位置坐标.

 

 

 

 

 

 

 

26、(14分)【福建省实验中学高三质量检查试卷改编】

 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已知:

    ①周期表中X与Y相邻,且X、Y、W的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大

    ②X的气态氢化物与Z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数

    ③Z、W的原子序数之和是X、Y原子序数之和的2倍

    ④Y的两种氢化物的混合物是常见的消毒液

请回答:

    (1)X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______周期第_______族

    (2)Y的两种氢化物混合物形成的消毒液中溶质是         (填分子式),其溶剂的沸点比Y元素同主族的非金属氢化物沸点要高,原因是            

    (3)已知Z、W形成的化合物水溶液的pH<7,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X、W的氢化物相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生成物的晶体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说出W单质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14分)水煤气是重要燃料和化工原料,可用水蒸气通过炽热的炭层制得:

C (s) + H2O(g) * CO (g) +H2 (g)   △H= +131.3 kJ•mol-1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___(增大 / 减小 / 不变)。

(2)上述反应达到平衡后,将体系中的C (s)全部移走,平衡_______________(向左移 / 向右移 / 不移动)。

(3)上述反应在t0时刻达到平衡(如下图),若在t1时刻改变某一条件,请在下图中继续画出t1时刻之后正反应速率(ν)随时间的变化:

① 缩小容器体积(用实线表示)  

② 降低温度(用虚线表示)

 

 

(4)一定温度下,三个容器中均进行着上述反应,各容器中炭足量,其它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及正逆反应速率关系如下表所示。请填写表中相应的空格。

容器编号

c(H2O)/mol?L-1

c(CO)/mol?L-1

c(H2)/mol?L-1

νν比较

I

0.06   

0.60   

0.10   

ν=ν

0.12

0.20

________

ν=ν

0.10

0.20

0.40

ν____ν

(5)己知:2C (s)  + O2(g) = 2CO (g)    △H = -221.0 kJ?mo1-1

               2CO(g) + O2(g) = 2CO2 (g)    △H = -566.0 kJ?mo1-1

               2H2 (g) + O2 (g) = 2H2O (g)    △H = -483.6 kJ?mo1-1

若将24 g 炭完全转化为水煤气,然后再充分燃烧,整个过程的焓变为          kJ。

 

 

 

28、(15分)【原创】美籍华裔科学家钱永键、日本科学家下修村和美国科学家马丁?沙尔菲因在发现和研究绿色荧光蛋白(GFP)方面做出突出贡献而分享了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经研究发现GFP中的生色基团结构如图所示,请回答:

 

 

 

 

 

 

(1)该蛋白质中的生色基团          (是或不是)高分子化合物。

(2)1mol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      mol碳碳双键,能与溴水发生的反应类型有      

(3)该生色基团一定条件下既能和碱反应成盐,又能与盐酸反应成盐。某类有机物具有此性质,且是构成蛋白质的基石。则最简单的此类有机物X的结构简式是      

(4)某医药中间体(结构如下图)是一酯类物质,可有A与足量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某有机物B比A多两个氢原子,含两个苯环;既能和碱反应成盐,又能与盐酸反应成盐,与毛发等天然蛋白质水解提纯物有相同结构;经检测该物质的氢核磁共振谱图中出现7个峰。则B的结构简式             ;写出B的一种苯环位置异构同分异构体        

 

29、(15分)【改编】

Ⅰ、某资料说铁锈的成分为Fe2O3?H2O和FeCO3的混合物。根据此记载,某实验兴趣小组设计下列实验来验证其中是否含有碳酸亚铁。

①取一高度腐蚀的干燥铁片,称其质量为10.04g,在氮气保护下,充分加热,冷却后称得质量为8.92g。(不考虑铁与水蒸气的反应及Fe2O3在高温下的分解反应,且铁钉中不含有其它杂质)  

②将①得到的残渣投入到5.00mol/L的硫酸中,不断添加硫酸直至残渣完全溶解时,恰好用去硫酸31.00mL。整个过程无气体放出。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铁锈中       (填“含有”或“不含有”)碳酸亚铁。理由是                     

                                                                              

(2)第②步所得的溶液中          含有Fe3+(填“是”或“否”)。请设计一个实验证明Fe3+是否存在                                                               

                                                                             

(3)锈蚀的铁钉中Fe2O3?H2O的质量为                 

Ⅱ、研究性学习小组中的小王同学在学习中发现:通常检验CO2用饱和石灰水,吸收CO2 用浓NaOH溶液。

【实验探究】在体积相同盛满CO2的两集气瓶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饱和石灰水和浓NaOH 溶液。实验装置和现象如图所示。请你一起参与。

 

 

 

 

 

 

 

 

 

 

【现象结论】甲装置中产生的实验现象(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解释用石灰水而不用NaOH 溶液检验CO2 的原因                              

乙装置中的实验现象是                          ,吸收CO2较多的装置是     

【计算验证】而小张同学通过计算发现,等质量的Ca(OH)2和NaOH吸收CO2的质量,Ca(OH)2大于NaOH。因此,他认为通常吸收CO2 应该用饱和石灰水。

【思考评价】请你对小张同学的结论进行评价:                            

                                                                       

 

30、 【改编】Ⅰ(12分)第29届奥运会于2008年8月在我国北京举行。我国运动键儿勇夺51块金牌为国家争光。下面分别是一位运动员在一段时间内的血液中所含乳酸浓度(表1)和获胜的三位竞跑运动员所需的大约氧气量(表2)。

表1

时间(分)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血液中乳酸浓度

(mg/cm2)

5

5

5

40

70

100

80

60

40

35

25

23

20

表2

赛事(米)

最高速度(km/h)

赛事中吸收的氧气量(升)

赛事中需要的氧气量(升)

100

1500

10000

37

25

21.5

0.5

18

132

10

36

150

(1)从表1来看,进行运动的时间段为              ;运动员血液中正常的乳酸浓度是          ;人体产生乳酸的场所是            

(2)氧债是指赛事后需要吸入的额外氧气量,以补偿赛事中所缺乏的氧气。从表2来看,人体能累积的最大氧债是            升。

(3)当人体进行剧烈运动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这时散热的主要方式是蒸发散热。这时的血浆渗透压           ,抗利尿激素分泌           

Ⅱ. (16分)2008年8月11日:西班牙女自行车选手,27岁的玛丽亚?莫里诺使用禁药曝光。在7月31日奥运村里的一次赛前检查中,她被发现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成为奥运会期间兴奋剂检查中第一个落网的违规者。国际奥委会纪律委员会取消她的参赛资格。她报名的项目为公路自行车个人计时赛。

专家称: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于肾脏,可促进骨髓内造血干细胞的分化、成熟和血红蛋白的合成,并促进成熟的红细胞释放。机体缺氧时可刺激肾脏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 ;雄激素通过影响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生成而作用于造血过程。为了探究红细胞生成的主要调节因素,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

 

1.实验材料和用品:健康状况相近的家兔,纱布,静脉注射器,生理盐水配制的睾丸酮 (一种雄激素), 生理盐水, 红细胞数测定仪器等。

2.实验步骤:

(1)取 3只体重 、健康状况相近的家兔,分别标记为 1,2,3号兔,分别测定它们的红细胞数。

(2)对3只家兔做以下实验:

①1号兔                                                         

②2号兔                                                          

③对3号兔                                                       

(3)让3只家兔处于同一条件下30 min后,再次分别测定红细胞数。

3.分析上述实验 ,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结果分别是:1号兔红细胞数会红细胞数会          ,2号兔红细胞数会       ,3号兔红细胞数会            

(2)本实验还缺一组实验,该组的设计是                    ,它的作用是       

 

 

 

31、【原创】(16分)拉布拉多犬的皮毛着色由位于不同常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共有四种表现型,黑色(A_B_)、褐色(aaB_)、红色(A_bb)和黄色(aabb)。下图是小黄狗的一个系谱,请回答下列问题。



(1)Ⅰ2的基因型是            

(2)欲使Ⅲ1产下褐色的小狗,应让其与表现型为             的雄狗杂交。

(3)如果Ⅲ2与Ⅲ6杂交,产下的小狗是红色雄性的概率是             

(4) 有一只雄狗表现出与双亲及群体中其他个体都不相同的新性状,该性状由核内显性基因D控制,那么该变异来源于            

(5)请设计实验,确定该突变基因D的位置。请写出有关的实验步骤、可能的实验结果及相应的实验结论。(8分)

 

 

 

 

 

                   命题人:萧山八中 陈峻峰 傅立军 孔明

2009年高考模拟试卷  理综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物理部分)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答案

A

B

C

B

ABD

AC

BD

BD

22、(18分)

22、Ⅰ(6分)  1.055        、    6.123       (每空3分)

Ⅱ(12分)(1)电路原理图4分,实物连接如右图2分,

(2)   9.0       10.0    (每空3分)

 

 

 

 

 

 

 

23、(14分) 解:(1)设运动员打开降落伞着地时的速度为5m/s,打开降落伞时速度为vm,则有:,  (3分)    (3分)

解得:h = 99 m   (1分)  vm=50 m/s  (1分)

(2) 当着地时竖直分速度为5m/s时运动员在空中的时间最短:

打开降落伞前下落时间: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