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一中2008~2009学年度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试卷
高一 化学(必修1)
命题人:俞志敏
(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N:14 O:16 K:39 Mn:55 Cl:35.5 Na:23 Al:27 Cu:64 S:32 Ba:137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A. 氯化氢 B. 酒精 C. 三氧化硫 D.铁
2.下列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中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复分解反应 D.置换反应
3.物质的量相同的甲烷(CH4)和氨气(NH3),一定相同的是
A.质量 B.体积 C.质子数 D.原子数
4、纳米材料是当今材料科学研究的前沿,1nm=10―
科学中。纳米材料是指研究、开发出的直径从几纳米到几十纳米的材料。如将纳米材料
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所得混合物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A.有丁达尔现象 B.浑浊不透明
C.不能透过滤纸 D.所得分散系不稳定
5、下列物质属于同一范畴的是( )
①NaCl ②(NH4)2SO4 ③NH3?H2O
④KOH ⑤Fe(OH)3 ⑥HNO3
A.③④⑤ B.①③⑥ C.②③⑤ D.②③⑥
6、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变化是( )
A.MnO2→MnSO4 B.AlCl3→Al(OH)3
C.KI→KIO3 D.HNO3→NO
7、在
A.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1
B.该溶液中含有
C.配制100mL该溶液需用
D.量取100mL该溶液倒入烧杯中,烧杯中Na+的物质的量为0.1mol
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B.
C.标准状况下,
D.在反应中,1mol镁转化为Mg2+后失去的电子数为NA
9、同温同压下,气体A与氧气的质量比为1∶2,体积比为1∶4,气体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A.16 B.
11、在4℃时向100mL水中溶解了22.4L HCl气体(标准状态下测得)后形成的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10mol?L-1
B.该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因溶液的密度未知而无法求得
C.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因溶液的密度未知而无法求得
D.所得溶液的体积为22.5L
12.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Ba2+、C1-、、K+
B.Fe3+、OH-、
、Na+
C.Ca2+、、C1-、K+
D.Ag+、
、Cl-、K+
13、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 质
X
Y
Z
Q
反应前质量/g
2
2
84
5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4
0
14
试判断该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反应属于
A 化合反应 B 置换反应 C 分解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14、在离子 RO3n- 中, 共有 x 个核外电子, R 原子的质量数为 A, 则 R 原子核内含有的中子数目是
A. A?x+n+48 B. A?x+n+24 C. A?x-n?24 D. A+x-n?24
15、Se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下列关于说法正确的是
A.互为同素异形体
B.
互为同位素
C.分别含有44和46个质子 D.
都含有34个中子
16、选取萃取剂将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这种萃取剂应具备的性质是( )
A.不溶于水,且必须易与碘发生化学反应
B.不溶于水,且比水更容易使碘溶解
C.不溶于水,且必须比水的密度大
D.不溶于水,且必须比水的密度小
17、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11.2L甲烷中含有的氢原子数为2NA
B.标准状况下,0.3mol二氧化硫中含有氧原子数为0.3NA
C.常温下,2.7g铝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为0.3NA
D.常温下,1 L0.1mol?L-1 MgCl2溶液中含Mg2+数为0.2NA
18.用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配制1mol?L-1的稀硫酸100 mL,现给出下列仪器(配制过程中可能用到):①100 mL量筒 ②10 mL量筒 ③50 mL烧杯 ④托盘天平 ⑤100 mL容量瓶 ⑥胶头滴管 ⑦玻璃棒。按实验时使用仪器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②⑥③⑦⑤⑥ B.②③⑦⑤⑥
C.①③⑤⑦④⑥ D.④⑦③⑤⑥?
19.在一个密闭容器中盛有11gX气体(X的摩尔质量为44g/mol)时,压强为1×104Pa。如果在相同温度下,把更多的气体X充入容器,使容器内压强增至5×104Pa,这时容器内气体X的分子数约为
A、3.3×1025 B、3.3×1024
C、7.5×1023 D、7.5×1022
20.做焰色反应实验用的铂丝,每次实验后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A.用水洗涤2~3次
B.用盐酸洗涤后,再用蒸馏水冲洗
C.用滤纸擦拭干
D.用盐酸洗涤后,再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到没有其它颜色
二、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15分)
21、用胆矾配制0.1mol?L-1的CuSO4溶液,正确的操作是( )
A.将胆矾加热除去结晶水后,称取16g溶解在1L水中
B.称取胆矾25g溶于1L水中
C.将25g胆矾溶于少量水,然后将溶液稀释到1L
D.称取16g无水CuSO4溶于1L水中
22. 已知氢有三种常见的同位素:1H、2H、3H,氧也有三种同位素:16O、17O、18O,由这六种微粒构成的水分子最多有
A 18种 B 12种 C 9种 D 6种
23.现有三组溶液: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 ②四氯化碳(沸点为76.75°C)和甲苯(沸点为110.6°C)溶液 ⑧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
A . 分液、萃取、蒸馏 B. 萃取、蒸馏、分液
C . 分液、蒸馏、萃取 D. 蒸馏、萃取、分液
24. 已知氨水密度为0.990 g/mL时,NH3的质量分数为2%,氨水的密度为0.930 g/mL时,NH3的质量分数为18%,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a%和5a%的氨水按等体积混合,混合溶液中NH3的质量分数为
A.3 a% B.6 a% C.大于 3 a% D.小于3 a%
25、一定条件下,向质量分数为a的某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水,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0.46a,则该溶液的密度(p1)和水的密度(p2)的关系是( )
A.p1<p2 B.p1>p2 C.p1=p2 D.不能确定
三、填空题
26、(9分)据报道,某些花岗岩会产生氡(),从而对人体产生伤害。请回答:
⑴该原子的质量数是 ,质子数是 ,中子数是 。
![]() |
![](http://thumb.zyjl.cn/pic4/docfiles/down/test/down/7a14fa3c2cec9beb48368f1dad3cc32a.zip/66136/福建省莆田一中2008-2009学年度高一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化学试卷1.files/image014.gif)
⑵请根据Rn的原子结构 +86 28 18 32 18 8 预测,氡气的化学性质( )
A.非常活泼,容易与氧气等非金属单质反应
B.比较活泼,能与钠等金属反应
C.不太活泼,与氮气性质相似
D.很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你选择该选项的理由是 。
⑶研究发现,镭能蜕变为,故称
为镭射气;钍能蜕变为
,故将
称为钍射气;锕能蜕变为
,故将
称为锕射气。
、
是( )
A.同种元素 B.同位素 C.同种核素 D.同种原子
由此可见, 决定元素种类, 决定核素种类。
27、(8分)在标准状况下有四种气体:A、11.2 L H2;B、0.25mol H2S(g);C、36.5g HCl(g);D、6.8g NH3,其中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各物质所含原子数由多到少的顺序为 ,其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气体密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填序号)。
28.(8分)对一份白色固体,经过初步分析得知,其含有Na2CO3、Na2SO4、NaCl、CuSO4四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甲、乙两位同学为了进一步确定这份白色固体的组成成分而进行了如下实验,但实验中的有些问题还需你来作答。
(1)甲取少量白色固体在试管内用水溶解,结果得到无色澄清溶液。因此,甲说肯定有一种物质不存在。这种物质的化学式是 。
(2)甲接着向那支试管内加入稍过量的BaCl2溶液和稀硝酸,结果是先产生了白色沉淀,后又有部分沉淀消失并产生无色气体。因此,甲又说肯定有两种物质存在。这两种物质是 、 。
(3)乙将甲所得混合物进行过滤,取滤液约2mL盛于另一支洁净的试管里,然后向该试管内加入稍过量的AgNO3溶液和稀硝酸,结果也产生了白色沉淀。因此,乙说那份白色固体中肯定有NaCl。你认为乙的结论
(填“对”或“不对”),理由是
。
29.(10分)(1)为检验精盐纯度,需配制150 mL
0.2 mol?L-1 NaCl(精盐)溶液,题右图是该同学转移溶液的示意图,图中的两个错误是:________ ;
________ 。
(2)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由图中可以看出,该同学在操作时的一个错误是_____________,烧杯的实际质量为______g.
(3)指出下面3个实验中各存在的一个错误:
四、计算题(10分)
30、(10分)现有25mL盐酸和H2SO4的混合液,加入1mol?L-1的NaOH溶液25mL恰好中和,在中和后的溶液中加过量的Ba(OH)2溶液,所得沉淀质量为1.7475g,求混合液中盐酸和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各是多少?
五、附加题(15分)
注:(此题高一(1)班同学必做,其他班同学可大胆尝试,但不计入总分)
31.向300mL KOH溶液中缓慢通入一定量的CO2气体,充分反应后,在减压低温下蒸发溶液,得到白色固体。请回答下列问题:(不必写出具体计算过程)
程式。
NaIO3+ NaHSO3 ― Na2SO4+ H2SO4+ I2+ H2O
(4) (3分)已知氧化性Cl2>Fe3+〉I2,若向1mol•L―1,1L的FeI2溶液中通入22.4L(标准状况下)的Cl2,请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A 2.D 3.C 4.A 5.A 6.C 7.B 8.A 9.D 10.A 11.B 12.C 13.C 14.B 15.B 16.B 17.C 18.B 19.C 20.D 21.C 22.A 23.C 24.D 25.A
26、(9分)⑴222 86 136 ⑵Rn原子最外层已达8e-稳定结构,氡气较稳定
⑶AB 质子数 中子数
27、(8分)C、B、D、A C、D、A、B C、A、D、B C、B、D、A
28、(1)CuSO4 (2) Na2CO3、Na2SO4 (3)不对;因为加氯化钡时引入Cl-,所以无法确定是否含NaCl。
29、、(1)未用玻璃棒引流;(2分)未采用150 mL容量瓶。(2分)
(2)砝码放在左盘,烧杯放在右盘(或砝码和物品的位置放反了); 27.4g(2分)
(3)A.滴管口伸人试管中 B.试管口向上 C.混合气体从短导管进入洗气瓶
其余每1空格1分,共10分
30、(10分)
c(HCl)=0.4mol?L-1 c(H2SO4)=0.3mol?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