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2009年高三模拟练习
文科综合 2009.05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页。满分24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交回。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等填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
第Ⅰ卷(必做,共100分)
注意事项:
1.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无效。
2. 第Ⅰ卷共25小题,每小题4分,共10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表示某地某日树影变化,F1表示当地日出时的树影,F2表示当地17时的树影,F2与F1等长。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地此日的昼长是11小时
B.F1 、F2与ON之间的夹角相同
C.当树影朝向N时,北京时间是12点
D.该地此日的日出方向是东北
2.若该地自然带为常绿阔叶林,则关于该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可能是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 B.可能位于非洲西海岸
C.此时节易受冷锋影响 D.主要农业类型是小麦种植业
图2是沿某经线所作的大气运动形势图,读图完成3―4题。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E处的降水多为对流雨
B.F处因热力因素作用气流下沉
C.P气流形成西南风
D.E到F自然带更替的主导因素是水分
4.若该经线为0°,下列说法符合EH之间区域的是
A.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 B.目前城市化水平快速提高
C.位于板块交界处 D.有上升寒流形成大渔场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是指能源消费的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图3是“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和GDP增长率曲线图”,读图完成5―6题。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持续上升
B.能源利用率越高,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越大
C.人口数量变化是引起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变化的主要因素
D.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国民经济结构的变化
6.2002―2004年间,我国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较高,可能的原因是
A.科技水平迅速提高 B.高耗能产业快速发展
C.居民生活用能迅速减少 D.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图4是某地区局部图,读图完成7―8题。
7.该地区为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平衡问题修筑了调水工程,其调水方向应该是
A.东水西调 B.西水东调
C.南水北调 D.北水南调
8.图中城市附近有世界著名的工业区,对其说法正确的是
A.主要优势是煤铁资源丰富
B.不会受到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
C.气候宜人,环境优美
D.其生产企业仅仅向科技最发达的地区扩散
9.唐太宗说:“中书所出诏敕,颇有意见不同,或兼错失,而相正以否。原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人之意见,每或不同,有所是非,本为公事……卿等特须灭私徇公,坚守直道庶事相启沃,勿上下雷同也。”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阐明了实行三省六部制的目的 ②形成了中央机构间的监督制约机制 ③实行三省六部制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 ④皇权置于相权的制约之下,形成了集体决策的局面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②③④ D.①③④
10.当前世界金融危机愈演愈烈,英国政府提出一系列救市法案。如果这些法案在议会不能通
过,英国首相布朗可以
①率全体内阁成员辞职 ②强迫投反对票的议员退出议会
③呈请女王做出最终裁决 ④宣布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到:“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三国时期的“布衣”的穿着一定不会是哪一种材料做成的
A.毛 B.麻 C.丝 D.棉
12.罗斯福新政实施后,有人说美国的经济中心已从纽约华尔街转移到了华盛顿。其含义是
A.私人资本主义受到限制 B.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加强
C.计划经济取代了市场经济 D.金融巨头在危机中破产
13.1950年法国政府计划“成立一个把法德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其高级联营机构管制之下、其他欧洲国家都能参加的组织”。你认为各国政府对此计划的评论最符合事实的是
A.英国:法国妄图重新成为欧洲霸主
B.美国:这是对美国霸权地位的挑战
C.德国:将最终结束两国一再兵戎相见的状态
D.苏联:这是恢复西德的战争工业,加紧军国主义复活
14.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中叶,欧洲疾风暴雨般的革命与波澜起伏的改革,直接促进了下列哪些文学派的兴起和发展
A.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 B.古典主义与批判现实主义
C.浪漫主义与批判现实主义 D.批判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
15.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这三人的共同目标是
A.挽救中华民族危亡 B.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C.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D.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16.每一时期的流行语反映了特定时期的历史特征。下列语汇与时代搭配错误的是
A.“依靠信仰才能得救”――宗教改革
B.“人非工具”――启蒙运动
C.“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工业革命
D.“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勃列日涅夫
17.下列两幅图片表达的共同主题是
A.运用市场机制,提高经济效率 B.扩大国内消费,促进经济发展
C.完善社会保障,促进社会公平 D.投资商业保险,保障和谐发展
18.在汇率是1美元=7元人民币的情况下,某出口企业年生产100万件商品,每件商品的成本为10元人民币,每件商品的国际销售价格为8美元。假定第二年该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20%,美元汇率下跌5%,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企业获得的利润为人民币
A.4320万元 B. 5856万元 C. 5184万元 D. 4880万元
19.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以优良作风带领广大党员和群众迎难而上、锐意改革、共克时艰。之所以突出强调“三观”问题,是基于
①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②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③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④中国共产党承担着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职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0.《西藏民主改革50年》白皮书回顾了西藏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专制走向民主、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光辉历程。当前,西藏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繁荣、民生改善、民族团结、政通人和,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西藏50年巨变是由于
A.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消除了各民族经济文化等发展不平衡的状况
B.坚持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C.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提倡人们普遍信仰宗教
D.全面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这一根本政治制度
21.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教育部决定在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中增加京剧内容,并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向全国推开,目前试点工作已取得明显成效。开设京剧课
①有利于发挥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特定功能 ②是学生主动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的途径 ③有利于传承民族优秀文化 ④既弘扬了文化主旋律,又尊重了世界文化多样性
A.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22.
①反映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 ②可以活跃文化市场,丰富文化产品,繁荣文化生活 ③能够直接提高人们的思想品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 ④有利于文化交流和创新,推动 “学习型社会”建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
回答23―24题。
2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以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改革方案设计、卫生制度建立到服务体系建设都遵循公益性的原则,“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这说明
①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不能让市场调节 ②国家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③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的基本民主权利得到保障 ④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4. 党中央、国务院组织有关部门,在三年里开展了广泛而又深入的调查研究,多次征求各个阶层人士的意见,正式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这一做法体现
A.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B.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C.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D.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25. 右边《大学生就业》这幅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 人生价值的实现完全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B. 价值选择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C. 大学生要转变就业观念,树立竞争就业观
D. 大学生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第Ⅱ卷(必做110 分+选做30分,共140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共12大题。其中26―29题为必做部分,30―37题为选做部分,考生在选做部分的试题中必须从政治、历史、地理三科中各选择1道试题作答。不按规定选做者,阅卷时将根据所选科目题号的先后顺序只判最前面的一道试题,其他作答的题目答案无效。
2.第Ⅱ卷所有题目的答案考生须用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纸上。
【必做部分】
26. (25分) 读图表和文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甲、乙两地区示意图(图5)
材料二 甲地区所在省份番茄产量在2007年达到545万吨,番茄制品产量占全国的90%以上,约占世界番茄制品总量的21%,出口量占国际贸易量的四分之一。
(1)据图5说明甲、乙两地区城市分布的特点。(4分)
(2)分析甲地区成为番茄生产基地的优势自然条件。(6分)
材料三 广州与阿克苏全年水分盈亏图(图6)
(3)简要说明广州、阿克苏全年水分盈亏情况,并分析成因。(9分)
材料四 甲地所在省份2007年部分资料统计表
能源消费构成比重(%)
三大产业结构(%)
第二产业比重结构(%)
原煤
59.8
第一产业
17.8
轻工业
8.4
原油
23.9
第二产业
46.8
重工业
91.6
天然气
24.1
第三产业
35.4
水、风电
4.2
(4)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到2010年,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据表中信息说明甲地所在省份要达到上述目标应采取的主要措施。(6分)
27.(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果可以把1492年看作全球化的开始,那么大致可以看出全球化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了近代全球化;第二阶段是荷兰、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开始大规模向全球殖民,这一阶段大致是以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节选自白海军《大预言:2049年的世界》
(1)在第二阶段推动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大规模全球殖民的动力是什么?(2分)结合史实说明这一时期的全球化对中国的主要影响。(7分)
材料二 20世纪中,由于美国作为一个经济巨人和超级大国的出现,全球化又获得了额外的巨大提高。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经济就已十分强大了,只是经济保护主义和相互孤立限制了它充当全球角色。二战后,由于其工业未受到任何损失,经济变得更为强大,从此以后,美国便担当了管理世界资本主义的重任,包括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充当核心角色。美国十分大度地保持自己对进口的开放……允许技术自由转让,通过马歇尔资助计划,美国向欧洲提供了巨额贷款,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当然,它在向各国提供贷款的同时,也为美国本土的一些跨国公司进入新的市场提供了机会。
――(英国)罗宾?科恩、保罗?肯尼迪《全球社会学》
(2)依据材料二,概括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经济霸主的主要原因。(4分,不得摘抄原句)
(3)你如何评价二战后形成的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4分)
材料三 ……需要积极努力确保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增长中的份额与其经济发展需要相称――世界贸易组织宗旨。
1948年以来世界贸易组织(前身为关税和贸易总协定)成员国
(4)上图反映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的构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分)结合材料谈谈这一变化的成因。(2分)
(5)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必要性。(4分)
28.(25分)2008年下半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正在蔓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正在加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6年~2008年我国GDP及文化产业发展状况
年份
国内生产总值(GDP)
文化产业
GDP
比上年增长
增加值约占GDP比重
总产值
2006
20.94万亿元
10.7%
2.45%
5129亿元
2007
24.66万亿元
10.6%
2.6%
约6412亿元
2008
30万亿元
9.0%
2.75%
约8300亿元
注:①今年第1季度GDP同比增长6.1%,文化产业同比增长保持在17%以上。②2006年我国文化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41%,而国外发达国家达13%以上。
材料二 针对我国经济增速持续下滑的状况,中央政府及时调整宏观调控的方向和政策重点,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全面实施了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同时,积极提振市场信心。强调,我国经济发展既面临来自国际国内的严峻挑战,又存在着重大机遇,其基本面和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只要因势利导,应对得当,就能够化危机为机遇,化不利为有利,继续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材料三 积极应对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推进政府自身建设,提高驾驭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能力。
(1)指出材料一(含注)显示的经济信息。(4分)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简要说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必要性。(5分)
(2)结合材料二,分析中央政府是如何运用矛盾分析法“提振市场信心、应对危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8分)
(3)有人认为,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在于政府提高民主执政能力,实行科学民主决策,提高决策的预见性、科学性和有效性。请你谈谈对这一观点的认识。(8分)
29.(35分)
材料一 “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到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建设“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成就有哪些?(4分)
材料二 2009年4月2日,在伦敦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二次金融峰会上,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会见了美国总统奥巴马。两国元首就中美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广泛交换了意见,一致同意共同努力建设21世纪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建立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并就进一步深化在广泛领域的互利合作达成共识。
(2)1972年上海《联合公报》的签署,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美关系改善所产生的作用。(4分)中国和美国是当今世界上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大国,你认为怎样才能使两国关系得到健康稳定的发展?(3分)
材料三 2001年―2007年我国城镇人口与农村人口数量变化图(图7)
(3)据图说明2001年―2007年我国人口变化的主要特点,并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6分)
(4)为解决西部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有人提出向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进行劳务输出,请你判断这种做法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5分)
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四 2006-2008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状况
注:①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从2008年底至今返乡的农民工总数大约有2000万人;②农民工打工收入约占农民纯收入的40%左右;③近一段时期国内主要农产品价格全面下行。
(5)指出上表(含注)显示的经济信息,(3分)并针对图表(含注)反映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3分)
材料五 在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国家不断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建设县级图书馆、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室等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初步形成了覆盖乡村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联合实施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送书下乡工程等一些重大有影响的文化项目,量身定做了一大批符合农民消费习惯、审美情趣、认知能力的文化产品,为农村群众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积极发掘各地的非物质文化资源,开展各种民俗活动、传统文化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鼓励农民自办文化,繁荣基层演出市场、丰富基层文化生活、继承传统民间艺术。
(6)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对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意义。(7分)
【选做部分】
30.(10分)【地理―旅游地理】
阅读图表材料,分析回答。
材料一 我国甲、乙两省份的重点旅游资源分布图(图8)
材料二 甲、乙两省份2008年旅游业数据统计表
省份
旅游总收入
入境游客
国内游客
亿元
比07年增长
万人次
比07年增长
亿人次
比07年增长
甲
1088
-10.6%
70
-59.1%
1.75
-6.0%
乙
2005
21.3%
254
1.6%
2.40
18.2%
(1)简要分析甲、乙两省的旅游资源条件的差异。(4分)
(2)分析甲、乙两省旅游业发展差异的主要原因及甲省08年旅游收入明显下降的原因。(5分)
(3)从自然方面分析夏季到甲省旅游应注意的安全问题。(1分)
31.(10分)【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水文资料统计,20世纪以后,淮河流域发生的大洪水有17次之多;长江流域仅发生两次特大洪水灾害,1954年,洪峰流量是
材料二 长江水系图(图9)
(1)试分析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灾的频率低于淮河流域的自然原因。(6分)
(2)简要说明防御长江流域的洪水灾害应采取的措施。(4分)
32.(10分)【地理―环境保护】
图10为我国北方某地区大规模开发矿产资源前后比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