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人生仪礼

徐汇中学  姚虹

[教学目标]

1.了解诞生礼、成年礼、结婚礼、丧葬礼的内容、功能;通过对人生仪礼事象的分析,培养学生探究历史的意识。

2.通过阅读材料和对结婚礼的调查,了解人生仪礼的主要习俗及其发展变化;关注、观察生活中的人生仪礼事象,学会认识分析人生仪礼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作用。

3.知道珍爱生命、责任感、恪守承诺和感恩是美德,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社会的进步变迁和不同文明的交流、融合也使仪礼、仪式更合理、更人性化。

[重点与难点]

重点:结婚礼。

难点:结婚礼。

说明:

1.结婚礼是人生仪礼中比较复杂的一项仪礼,有较深的文化积淀,故为本课重点。

2.相对其他仪礼而言,结婚礼是学生最熟悉和了解的,有展开的空间,可以达到一定的深度,故又为本课难点。

[教学设计]

1.导入新课。 指出人生有许多发展阶段,人们发明了礼俗来庆祝或纪念人生的发展阶段,于是就有了人生仪礼。提问“为什么要学习人生仪礼这一内容,了解仪礼能有什么获益?”

本环节以“人生如竹”引入,指出无论古今中外,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普遍要遵循的人生仪礼有诞生、成年、婚嫁、丧葬四项。在历史课中除了要学习了解人生仪礼的内容、发展变化和文化寓意外,还要认识礼俗是文明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考察历史发展的窗口之一,礼俗的演变体现着文明发展的历程。

2.讲授诞生礼。请学生说说所知道的诞生礼俗,讲讲《红楼梦》中宝玉抓周的故事。提问“今天许多育子仪式仍在民间保留着,它有什么含义?”

 

 

 

 

引导学生认识仪礼是一种古俗的传承,蕴含着文明的信息。

根据教材提示概括诞生礼俗包括求子仪式、孕期习俗、庆贺生子三个阶段。诞生礼是一种古俗的传承。《礼记•内则》:“子生,男子设弧于门左,女子设?于门右。”分析“贾宝玉抓周”的故事,知道抓周是一种对未来人生的预演、彩排,却也折射出一种文明信息,反映了传统农业社会男女的分工。

今天许多育子仪式仍在民间保留着,表达母爱、父爱,亲子之情,阖家共享添喜的欢乐。向婴儿祝吉,一是希望他健康成长;二是预祝他将来有所成就。

3.讲授成年礼。介绍中国古代的冠礼和笄礼;根据材料分析成年礼的功能和文化意义。

本环节意在培养学生从材料阅读中提取信息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成年礼的意义。

通过对“材料一、二、三”(见资料附录)的分析,使学生知道成年礼的功能有:建立标志系统,区别成人与非成人;通过考验,确认成人;文化、生活、行为方式的教育等。引导学生认识参加成年礼者,从此结束不负责任的婴幼儿和青少年时期,进入成人群体,享受成人的权力,担负成人的责任和义务,成为文化的建设者和文明的传承者。

4.讲授结婚礼。介绍中国古代的“六礼”,探讨中国古代为何重视婚仪;出示、讨论学生课前调查的婚仪情况,归纳婚仪如何演变;提问“婚仪的变化折射出社会的那些变迁?”,使学生理解礼俗的演变折射出文明发展的历程;提问“现代婚仪的功能是什么?”使学生认识到礼俗有助于社会和谐发展。

试题详情

本环节是本课的重点、难点所在。

材料:“夫礼,始于冠,本于昏,重于丧祭……。”――《礼记•昏义》

以上材料说明在中国古代婚仪非常重要。因为重要,所以十分繁琐,有“六礼”之说。

材料:“昏礼者,将合两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礼记?昏义》

以上材料说明中国古代重视婚仪和农业社会的家庭制度有关,另外婚姻还会造成户籍变动,关系国家征收赋税征发徭役,所以结婚无论于族于国都非小事。

根据学生对祖辈、父辈和同辈婚仪的调查可以知道近几十年婚仪的演变方向: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向自由恋爱、婚姻自主发展;婚仪中封建迷信减少,由愚昧到科学理性;中西合璧,出现了西方婚仪中的仪式;由解放初的简朴到现在婚仪显得华丽。

 

 

 

试题详情

这些变化折射出社会的进步和变迁,包括民众思想的改变、物质发展水平的制约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文明的交融、选择。还可以从人们的结婚证书、结婚照等物件中得到印证。

婚仪其实就是承诺和见证的仪式。通过分析,引导学生认识人类文明要和谐发展,婚姻的美满幸福也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之一。今天我们建设和谐社会,仍需要婚礼发挥其有助于加强婚姻严肃性、稳定性和双方责任心的功能。

试题详情

5.讲授丧葬礼。介绍中国古代“礼莫重于丧祭”,使学生了解古代社会对丧仪的重视;归纳丧葬礼的意义,认识葬礼体现了人类的尊严和自我尊重。

试题详情

丧仪的意义有三:一是表达对死者哀悼、思念、依恋的感情;二是评价死者生前的功绩。三是祈求对活人的庇护。在科学昌明的现代,最后一重意思取消了。

材料:“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论语》

使学生认识丧葬礼体现了人们对死者的怀念和感恩,这正是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华传统文化的要求。无论时代怎么变化,人生礼俗中蕴含着许多优秀的传统,是不能放弃的。

试题详情

6.小结。

试题详情

本环节教师通过小结,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本课教学目标的认识:礼俗是文明的一种表现形式,礼俗的演变体现着文明发展的历程;知道珍爱生命、责任感、恪守承诺和感恩是美德,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资料附录]

材料一:永宁纳西族少年进入成年时,要举行穿裙子和穿裤子仪式。梁山彝族少女成年时也举行换裙仪式。――陶立?《民俗学》

材料二:少男必须通过的唯一考试是从8米高的悬崖上跳下,尽管每次仪式上不少少男在跳崖时摔得鼻青脸肿,但这种古老的跳崖礼至今盛行。(秘鲁)――筱敏《成年礼》,选自《散文与人》

试题详情

材料三:瑶族在举行度戒仪式时,同时传授十条戒律:1.不得误杀生灵等畜类;3.不得污骂父母六亲九眷;…4.不得“将直为曲”(要求为人正派) …8.不得轻慢朋友、父母、兄弟……――陶立?《民俗学》

[板书设计]

试题详情

                                         社会的进步

试题详情

发展趋势: 更简洁、更合理                           折射文明发展历程

                                         文明的交流、融合

试题详情

人生仪礼  内  容:   诞生礼      成年礼      结婚礼      丧葬礼

试题详情

 

          功  能:   珍爱生命    担负责任    信守承诺    怀念感恩

 

[训练设计]

调查家庭成员(祖辈、父辈、同辈)或者亲朋好友的婚仪,包括择偶方式、婚礼主要仪式,和新婚花费等等。请小组长和课代表将调查结果汇总(表格如下)。

 

择偶方式

结婚仪式

新房陈设

曾祖父母辈

(共  人)

 

 

 

祖父祖母辈

(共  人)

 

 

 

父母辈

(共  人)

 

 

 

同辈

(共  人)

 

 

 

[课件]

见附件。

 

 

试题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