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饮食

交大附中  彭禹

[教学目标]

1.掌握饮食的发展阶段、东西方不同的饮食方式、世界各地不同的餐器、随地域而区分的饮食结构;理解中国饮食文化与饮食方式的历史文化因素、自然环境对饮食的制约、创造饮食的能力是生产力中最基本的部分、社会历史文化赋予饮食以丰富的内涵、文明交流加强了饮食的多样化。

2.通过对自然环境等文明要素在历史中对饮食结构、饮食方式等方面影响的讨论,初步掌握利用文明史观点分析文明要素与文明现象之间关系的方法;通过学生多途径搜集资料与教师在课堂内外的指导,使学生初步掌握“论从史出,史由证来”的历史学归纳方法。

3.理解饮食的历史同样是人类在自然与社会的历史变迁中求生存、求发展过程的一部分,从而激发学生理解历史、热爱生活的情感态度;并通过对中国饮食传统中丰富灿烂的文化与中国饮食对世界的贡献的学习,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重点与难点]

重点:饮食方式与历史文化。

难点:饮食方式与历史文化。

说明:

分餐制多与等级制度有关,如中国先秦时期的“列鼎而食”;聚餐制则源自于魏晋之后家族观念的加强,因为在动乱不安的年代中,只有通过加强血缘家族的联系才能在最大程度上维持个人的生活,所以聚餐也就成为体现安危与共的家族观念的一部分。在现代社会的文明交流与撞击中,分餐制成为一部分中国人的选择,从聚餐到分餐的转变,一方面固然有讲求卫生的因素,另一方面也折射出中国在传统文化与观念上的突破。所以,饮食方式与历史文化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设计]

1.导入新课。

要求学生提前就自然环境、生产力等文明诸要素在历史中与饮食的关系为主题,模仿教师在《服饰》中的说明方法对该要素与饮食之间的历史关系进行阐述,至少选择其一进行准备,提示学生可优先采用教材提供的材料,如使用其他历史材料,应注明出处。

在本课开始时重申发言的要求,并就讨论的要求作进一步说明:

课堂中学生应就自己准备的内容进行发言,要求其他准备同样主题的学生进行补充或者修正。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给出板书,并适当的加以引导。在讨论中,应提醒学生注意各种文明要素的交互作用以及在历史中的变化。

 

 

 

2.饮食与文明。

发言与讨论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饮食与自然的关系

饮食是受自然限制非常显著的一个文明现象。教师也可通过结合材料一作简单说明。学生应指出:

①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饮食结构,农业区和畜牧业区的饮食结构差异最明显的表明了自然对人类社会生活的限制。

②自然对饮食的限制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建议在师生共同准备时教师就作出相应提示,在课堂中可以从学生的发言中简要归纳出自然对饮食的影响趋势。

③自然对饮食的限制随着人类其他方面的进步而越来越小;并由此进行“其他方面的进步”的探讨:

(2)饮食与文明交流

学生应指出:

①文明的交流使人类活动范围扩大,能够获得以往不可能获得食物种类,从而丰富人类的物质生活。

②饮食为文明的交流提供了更多的内容;建议以茶为中心进行讨论,可结合波士顿倾茶事件(材料二、三)。

(3)饮食与生产力的进步

学生应指出:

生产力的进步使人类可以获得更丰富的物质产品,可以采用更精细、更多彩的方法对饮食进行加工,从而使饮食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教师可通过讲授材料四作简单归纳:饮食与生产力的关系表现为从生食到熟食而后出现烹饪的发展历程。

(4)饮食与历史文化

学生应指出:

①历史文化赋予饮食内容以文化内涵,从基本的物质需求得以上升为精神需求。

②历史文化赋予了不同文明以特有的饮食方式。

③茶是中国特有的饮料,中国人对茶的喜爱赋予其特殊的文化内涵从而进入了历史成为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教师也可通过讲授材料五简单说明以上结论。

教师应在此基础上提示学生讨论:

历史文化赋予饮食的内容、方式都可能随着时代的变化、文明的交流而有所变化。

以上角度及内容,教师应在学生发言、讨论中及时进行引导、归纳;可根据实际情况预先提示部分角度。在本课的讨论中可以不要求学生逐次的按照各方面进行讨论,但在讨论完成后,教师仍应按照以上次序作简单整理,以使学生建立时序的观念。

 

 

 

 

 

 

 

 

 

 

 

 

 

 

 

 

 

1.  小结练习

 

 

 

 

 

饮食经历了生食、熟食、烹调三个不同的阶段,其中火与陶器的利用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进入文明社会后,饮食变得多样化,不同的地区根据自然环境的差异出现了明显的饮食结构的不同。特有历史文化也开始赋予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饮食方式以不同的内容:西方保留了等级社会下的分餐制,中国则在魏晋之后家族观念增强的过程中发展起了聚餐制。文明的要素在历史的各个时期中均有一定影响,但各要素在不同时期的影响力差异很大。

完成归纳并全部给出板书后,可布置思考题供学生作进一步的探讨:“非典”时期,许多饭店与家庭都采用了分餐制,但在“非典”过后,聚餐制又重回餐桌,历史文化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从这个问题的讨论中,引出传统文化在国人的心目中根深蒂固,但在全球化的时代下,今天应以什么样的态度来面对传统,又以什么样的态度来面对外来文化这一问题。

 

 

 

 

 

 

 

 

[资料附录]

材料一:饮食与自然环境。――教科书55页末小字部分。

材料二:饮食与文明交流。――教科书56页小字部分。

材料三:在波士顿倾茶事件中,作为主角的竟然是原产自中国的茶叶,这实在耐人寻味,堪称中国饮食文化代表的茶叶在传至西方后,到18世纪已经完全融入西方社会,成为大众饮料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欧洲殖民者又将这一饮食习惯带到了美洲。英国限制美洲殖民地经济发展也就自然从这与大众生活最为相关的茶叶着手,通过法令强行在美洲倾销东印度公司经营的茶叶,而美国独立战争的导火线也自然地从这与大众生活最为相关的茶叶开始被点燃。

材料四:饮食的发展历程。――教科书54――55页。

材料五:用餐形式与历史文化。――教科书56页。

 [板书设计]

自然环境

                                     饮食结构

                                                        

              饮食结构                   饮食结构、方式

生产力                          饮食                   文明交流

社会需求

社会需求

                        筷子

                    刀叉、手抓

                          茶        中国:聚餐,欧洲:分餐

社会历史文化

[训练设计]

在北京出土的距今约18000年前的山顶洞人的遗迹中,发现有50多种动物的骨骸、淡水鱼鱼骨与海蚶壳,由此可以说明:                         (    )

①山顶洞人仍停留在生食的饮食阶段

②山顶洞人的活动区域已经扩大至海边

③山顶洞人的活动区域应有相当丰富的动物资源

④山顶洞人已经发展起丰富多彩的烹饪饮食文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④

[教学反思]

《社会生活》这一单元的设计构想是:精讲《服饰》这一课,在第一课中给出比较完整的文明史分析方法及框架,而后在其他三课中,要求学生根据《服饰》,对饮食、居住、交通等文明现象进行分析归纳。但三课中各有侧重,不要求泛泛之谈。

社会生活在文明史框架下解释的方法是探讨文明以下几种要素与文明现象之间的关系:自然环境、生产力、历史文化、文明交流。

《饮食》作为学生实践的第一课,从实际操作来看,在课前应当对学生有一定提醒,并有顺序的规定,要求学生按照自然环境、文明交流、生产力、历史文化的顺序来谈,这样才不会在课堂上出现相对混乱的局面,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指定其他的顺序,但是不能完全放任。

课前必须要求学生准备至少一个文明要素与饮食间关系作为主讲话题,并且各自最独立准备,不要分组,这样才能在课堂中形成讨论。在课前应当就每个话题各随机抽选二名学生检查准备情况,以确保学生准备工作充分。

总之,本课是学生在本单元自主实践的开始,课前的要求与准备必须充分,之后的两课才能比较有效地进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