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居住

交大附中  彭禹

[教学目标]

1.知道居住方的产生和发展、中国地区居室的类型;理解中国居住文化与宗法制度变化之间的联系;自然环境对居住的制约。

2.通过对自然环境等文明要素在历史中对居住设施、格局等方面影响的讨论,以及对乔家大院个案的分析,进一步掌握利用文明史观点分析文明要素与文明现象之间关系的方法;通过学生多途径搜集资料与教师在课堂内外的指导,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论从史出,史由证来”的历史学归纳方法。

3.理解居住的历史同样是人类在自然与社会的历史变迁中求生存、求发展过程的一部分,从而激发学生理解历史、热爱生活的情感态度;并通过对中国居住传统中丰富灿烂的文化内涵的了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重点与难点]

重点:居住与历史文化。

难点:居住与历史文化。

说明:

居住蕴含了人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包容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既受到各种历史文化的深刻影响,又以自身丰富的内涵成为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所以,居住与历史文化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设计]

1.  导入新课。

要求学生提前就自然环境、生产力等文明诸要素在历史中与居住的关系为主题,模仿教师在《服饰》中的说明方法,以《饮食》一课讨论的思路为基础,对该要素与居住之间的历史关系进行阐述,学生应至少就两种要素对居住的关系进行关联的思考,这种思考必须结合具体历史时代,而不能纯理论的空谈,提示学生可优先采用教材提供的材料,如使用其他历史材料,应注明出处。

在本课开始时重申发言的要求,并就讨论的要求作进一步说明:

课堂中学生应就自己准备的内容进行发言,要求其他准备同样主题的学生进行补充或者修正。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给出板书,并适当加以引导。在讨论中,应提醒学生注意各种文明要素的交互作用以及在历史中的变化。

 

 

 

 

 

 

 

 

 

 

 

2.  居住与文明。

发言与讨论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居住的早期发展史

居住同样是受自然限制非常显著的一个文明现象,在早期发展史中表现得很明显。学生应可以指出:

①居住的原始形态到出现较成熟居室类型的发展史。

②中国地区居室的四种类型及其与自然的关系:南方潮湿环境下的干栏型居室,北方干燥环境下的洞穴型,游牧民族的帐篷型,定居农业区的上栋下宇型。

教师可通过讲授材料一做出简要归纳说明。

(2)居住与文化

建议学生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准备发言与讨论:中国居住设施与宗法制度、家族观念、封闭意识。

教师可通过讲授材料二做出简要说明,如中国的家族观念、宗法制度促成了四合院式的居住格局。

(3)居住与生产力的进步

教师可通过讲授材料三说明钢铁工业的发展为高楼的诞生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并进一步说明生产力的进步推动了居住的变革。

(4)居住与文明的交流

在讨论居住与文化的时候,可以通过如全球化时代下封闭意识被打破及其带来的影响或类似的观点将文化与文明的交流或者生产力的进步对居住的影响联系起来。

在本课的讨论中,应有意识地提醒学生注意历史发展的时序,注意在历史的不同阶段文明要素的不同影响。

 

 

 

 

3.  归纳小结

 

 

 

 

 

 

 

 

 

 

 

 

 

 

 

 

 

 

给出板书,并对之前的讨论做出归纳。完成归纳后,从对乔家大院的分析,说明各要素对其影响,加深学生对居住文明的理解。分析可通过以下问题进行:

(1)乔家大院属于什么居住形式?(上栋下宇的砖木结构,这种结构在殷墟中已有发现,是中国的传统建筑结构之一)

(2)这种居住形式和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砖木结构在农业地区便于取材,人字形的屋顶适合中国华北地区的雨季)

(3)乔家大院的“双喜”形院落结构与中国历史文化有何关联?(“双喜”是中国传统吉祥象征,构成双喜形的院落结构同时也符合中国传统家族观念的要求,庞大的院落将整个家族结合成一个整体)

(4)乔家大院的院落中也可以看到有一些葡萄纹样的装饰,这说明了什么?(葡萄是在汉代从西域传入的,之后受到人们的喜爱,葡萄纹果实累累的形象作为多子多孙的象征广泛采用于各种装饰中)

从《乔家大院》的作者的话“生活在大院里的人真叫过日子,会过日子,整副心思都放在过日子上了”说明居住历史中的意义:

总之,居住同样是人类社会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居住形式的采用与变迁寄托了人的美好愿望,反映了人类为实现美好生活付出的不懈努力,通过生产力的提高、文明的交流不断寻找着适应自然、甚至突破自然的限制的居住方式,居住被赋予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但人们又将居住自身变为历史文化的一部分。

 

 

 

 

 

 

 

 

 

 

 

 

 

 

 

 

 

 

 

[资料附录]

材料1:居住的早期发展。――教科书60页――61页。

材料2:居住与文化。――教科书62页。

材料3:居住与生产力。(钢铁工业为高楼的诞生创造了必要的条件)――教科书61页。

 [板书设计]

自然环境

                                     居住形式

                                                        

                                    

生产力                          居住                   文明交流

“夏庐冬窟”     成熟居所    洞穴

                                       帐篷

                                       杆栏

                                       上栋下宇                               

                            社会历史文化

 

[训练设计]

在殷墟中发现的建筑遗迹根据考古学家的推断应当为上栋下宇型的建筑,战国时的建筑也大多为上栋下宇型,明清也继续沿袭这一建筑传统,近年来上海进行了大规模的“平改坡”工程,将一大批平顶房的屋顶改造成了模仿传统上栋下宇型建筑的人字型屋顶。以上事实最能说明:                                                                  (    )

A.上栋下宇型建筑符合中国传统美学,因而得以长期沿用

B.自然环境对居住的影响是长期的,即使进入现代社会也仍然必须加以考虑

C.上海为了复兴中国传统文化,在现有居住基础上对古代建筑进行模仿改造

D.上海为了与周围大量的明清市镇遗迹的历史文化风格吻合而进行了居住改造

[教学反思]

《居住》这一课的内容和形式比较接近之前的《饮食》,同样以历史文化的影响作为重点。学生经过之前的实践,已经比较熟悉讨论的流程和方法,但是仍然要在课前做抽查,以免学生松懈。

这一单元的内容在相当程度上是学生熟悉的,他们需要花时间格外准备的内容并不太多。

就本课而言,需要学生较多着力的部分是:

对居室的类型做出分类以及如何了解早期人类的居住状况;

讨论居住格局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

居室类型分类并不需要学生做太精确的细分,视实际情况要求学生参考教科书的相关内容,能够理解课本中给出的分类方法即可。注意提醒学生,课本中给出的分类是按照居室的建筑构造来区分的。

了解早期人类居住状况的方法类似于服饰,可通过考古遗迹+传说+传世文献+现代社会的生活方法。应在课前提出问题,便于学生准备。

居住格局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需要比较细节的准备与讨论,可通过提高过程性评价的等第的方法鼓励学生准备简单的课件帮助说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