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高考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1)
(非选择题)
1.(32分)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对中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无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 《朱文公文集》卷70《读大纪》说:“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朱子语类》卷12中说:“明天理,灭人欲”。
材料三 《周礼》是儒家经典,《周礼?考工记》关于首都规划的原则,如“居中不偏”、“不正不威”等原则,一直是封建社会中都城规划的指导思想。
――马正林编著《中国城市历史地理》
材料四 宰我(注:孔子的弟子)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 ……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论语?阳货篇第十七》
材料五 18世纪的启蒙运动中,卢梭不仅抨击中国的专制制度和儒家思想,还讽刺中国人缺乏“斗争精神”。1793年罗伯斯庇尔在起草的《人权和公民权宣言》中,却引用了孔子的格言:自由是属于所有的人做一切不损害他人权利之事的权利;其规则为正义,其保障为法律;其道德界限则在下述格言之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请回答:
(1)在材料一中董仲舒提出了什么主张?(3分)汉武帝为什么会采纳这一主张?(4分)
(2)宋代的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在材料二中朱熹所说的“天理”指什么?(3分)理学对我国封建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朝营建的北京城是怎样体现材料三中所阐述的原则的?(4分)
(4)材料四中孔子对我国传统的“服丧制度”进行了怎样的解释?(3分)
(5)材料五中卢梭猛烈抨击中国的儒家思想,而罗伯斯庇尔却引用了孔子的格言,两人的思想矛盾吗?为什么?(6分)两人的思想对当时的法国历史进程有何影响?(2分)
(6)简述从儒家思想发展的历史中得到的启示。(3分)
2.(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据法国国际广播电台2009年1月27日报道称: 45年前的1964年1月27日,法国总统戴高乐将军顶住西方舆论压力,率先与中国建交,成为西方第一个与共产党中国建交的、有影响力的民主国家。如今法国与中国却在危机中迎来建交45周年,中国总理温家宝访问欧洲四国却绕过法国,显示北京当局仍然因法国总统萨科齐在波兰会晤达赖喇嘛而对法国不满。这次被称为“信心之旅”的温家宝欧洲之行包括瑞士、德国、西班牙和英国,也在比利时停留期间会见了欧盟领导人,但法国却不在行程安排中。
材料三 新华网英国剑桥2009年2月2日电: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日在英国剑桥大学具有500年历史的“瑞德讲坛”发表了题为《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的演讲,指出:“中欧合作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对中欧发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更加充满信心。我们之间不存在历史遗留问题,也不存在根本利害冲突。中欧合作基础坚实,前景光明。”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欧关系的主要特点,并简述中欧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欧洲历史发展的主要影响。(8分)
(2)概述近代中欧关系呈现的主要特征。 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有何影响? (5分)
(3)新中国成立后到中法建交前,中欧关系又呈现出怎样的特征? 简析其原因。(4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