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选粹(2)

1.(08.9南京市质量检测)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最高法院和低级法院的法官如忠于职守,得终身任职。”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A.保障法官的人身安全         B.实现“三权分立”

   C.防止高级司法人员流失       D.鼓励法官忠于职守

2.(08.9南京市质量检测)电视剧《亮剑》成功塑造了八路军独立团团长李云龙和国民党晋绥军某部团长楚云飞的形象。右图是该剧中李云龙和楚云飞共同抗日的情景,你认为出现该情景的原因是①国共两党的阶级立场相同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③国共两党坚持的抗战路线基本一致④中日民族矛盾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3.(08.9南京市质量检测)为迎接建国60周年国庆,某摄制组要拍摄中共中央所在地的纪录片,他们在农村的最后一站应选在

    A.井冈山         B.西柏坡           C.瑞金            D.延安

4.(08.9南京市质量检测)20世纪40年代,美国乔治?凯南在致国务院电报中说:“总结起来说,我们对着一个政治力量,它狂热地坚信,它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性地妥协办法。……如何对付这个力量的问题,无疑是我国外交所曾面临的最巨大的任务。……这个问题是我们有能力解决,不必通过一场全面的军事冲突来解决。”文中的“政治力量”指的是

    A.英国          B.苏联         C.日本       D.德国

5.(08.9南京市质量检测)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是

 A.1949年渡江战役的胜利                 B.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D.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

6.(08.9南京市质量检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与十四大的相同点有 ①都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②都贯彻了实事求是的精神③都影响了改革开放的进程 ④都体现了思想解放的成果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④

7.(08.11苏州期中)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礼崩乐坏。春秋五霸中的首霸齐桓公在葵丘会盟诸侯,盟约的第一条是:“毋以妾为妻”,其目的是

  A.提倡一夫一妻  B.维护母系家长的地位  C.维护宗法制度  D.规范诸侯们的婚姻

8.(08.11苏州期中)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任嚣任南海郡尉,(注:南海郡郡级小,只设尉,不设郡守)统辖番禺、揭阳、龙川、博罗4县,郡所设在番禺(今广州)。根据秦制度的规定,与任嚣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     B.和诸侯一样拥有封地

  C.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D.对下督责所属各县

9.(08.11苏州期中)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下列能够反映这种说法的两个历史片断是①洪秀全在天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②在南京下关江面的英舰上签订中英《南京条约》③侵华日军代表在南京向中国代表递交投降书 ④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

  A.②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10.(08.11苏州期中)为中国近代政治变革制造历史依据的著作是

 

   

 A.       B.          C.           D.

11. (08.11苏州期中)由中央新影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新中国外交历程纪念光盘,共12集,每一集的标题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外交特点。其中能够反映新中国七十年代外交特点的标题是

A.“另起炉灶”、“分道扬镳”、“播种友谊” 

B.“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

C.“另起炉灶”、“跨洋握手”、“扬眉吐气”

D.“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

12.(08.11苏州期中)1992年上映的《秋菊打官司》主要情节是:20世纪80年代,已有身孕的秋菊在其丈夫被村长踢伤丧失了劳动能力后,她历经艰辛,最终把村长告上了法庭,村长终被拘留。某班学生的观后感,说法正确的是 ①它反映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全国范围内平反各种冤假错案②它反映了当时实行的村民民主自治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③它反映了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后,我国公民的法制意识明显增强了 ④它反映了我国的法制建设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取得了很大成就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 (08.11苏州期中)公元前431年,雅典和斯巴达之间爆发战争。根据当时雅典的政治体制,作出应战决定的是

    A.公民大会    B.五百人会议    C.元老院    D,陪审法庭

14. (08.11苏州期中)新华网快讯:英国首相布莱尔2007年6月27 日正式向英国女王递交辞呈。英国执政党工党新任领袖布朗27日下午应英国女王伊丽莎自二世的邀请前往自金汉宫,接受女王授权组建新一届内阁,并从女王手中接受御玺,正式就任英国首相。下列对英国女王、首相、内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英王是国家的象征,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B.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是对议会负责

  C.首相是下院多数党的领袖,实际掌握着国家大权

  D.首相是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在对外交往中代表英国

15.(08.11苏州期中)某中学课题组在探究“社会主义运动”课题过程小,整理了下列相关信息,其中错误的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C.十月革命是巴黎公社失败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再次走向高潮的开端

    D.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标志着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

16.(08.11扬州期中)郡县制和分封制最大的不同是

A.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设置              B.直接接受中央政府的命令和监督

C.具有行政、军事和监察职能            D.郡县长官由天子任免而非世袭

17、(08.11扬州期中)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此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这种状况应出现在下列哪个条约签订后?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8、(08.11扬州期中)下列关于五四运动评价的表述,正确的是①是一场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②是一场推动民主和科学进一步传播的文化运动③是一场反对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运动  ④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A.①           B.①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19、(08.11扬州期中)1922年,孙中山说:“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在岸上嘲笑我。”为改变这种现状,他其后的努力有①实现国共合作  ②颁布《临时约法》  ③领导北伐战争  ④提出“新三民主义”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④

20、(08.11扬州期中) “中国为日本无止境之侵略所逼迫,兹已不得不实行自卫,抵抗暴力。”国民政府的上述宣言发表于下列哪一事件发生后不久?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一二八事变       D.八一三事变

21、(08.11扬州期中)下列图片中能够反映我国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的是

①中国赴海地维和部队 ②朝核六方会谈  ③上海合作组织 ④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④            D.①④

22、(08.11扬州期中)有人认为德意志帝国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下列说法中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德意志皇帝主宰议会          B.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

C.联邦议会是帝国的权力机构    D.德意志皇帝决定对外政策

23、(08.11扬州期中)以下观点中,不符合《共产党宣言》内容的是

A.社会主义终将取代资本主义

B.阶级斗争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C.无产阶级的奋斗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

D.无产阶级应当建立自己的政党

24、(08.11扬州期中)法国总统戴高乐曾经提出“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美国不是欧洲的一部分”。下列体现这一声音的重大历史事件有①1945年雅尔塔体制的建立  ②1951年欧洲煤钢联营的建立 ③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④1967年欧共体的成立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④          D.②③④

25、(08.11扬州期中)一些史学家认为:“以‘一半是失败,因而也就有另一半是成功’这种较长远的政治眼光来看,诸如赫鲁晓夫这样伟大的革新者们,只有在当他们的经历成为历史以后,才能得到我们的理解和尊敬。”上述观点表明赫鲁晓夫的改革

A.彻底冲破了苏联原有模式的束缚        B.打破了单一的公有制

C.抛弃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的模式        D.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原有观念的束缚

26、(08.11扬州期中)以下各项最能说明中国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是  

A.“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

B.“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

C.“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原属相需,各无异议。”

D.“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

27、(08.11扬州期中)下图是清朝《盛世滋生图》所展示的苏州斜桥商市。从该图所反映出的我国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一个典型特点是

 

 

 

 

A.出现了农村集市       B.坊市分置       C.边境贸易繁荣       D.商业市镇兴盛

28、(08.11扬州期中)客家民居是中国四大民居建筑之一,是研究民族、民俗、社会人文历史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化石”。以下是建于明清至民国时期的几种客家民居,从中可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①聚族而居  ③小农经济的基地  ③有一定的防御功能  ④近代受到西学东渐的影响

客家嗣龙屋          客家椭圆楼             城堡闸楼        东西合鉴式围楼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⑧

29、(08.11扬州期中) “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上述材料反映了

A.洋务运动中的新气象                  B.戊戌变法产生的社会变化

C.民国初年的社会风貌                  D.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新变化  

30.(08.11苏州中学期中)西周用鼎陪葬的制度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鼎。据最新考古发掘表明,春秋时期诸侯墓葬中也有用九鼎的现象。这种情况体现的本质特点是

A.春秋时冶铸业有了进一步发展     B.奴隶主的生活日益奢侈

C.春秋时期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变化 D.天子与诸侯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

31.(08.11苏州中学期中)明朝时期,太湖地区出现大量“以机为田,以梭为耒”的家庭,苏州震泽镇及附近各村居民“尽逐丝绸之利”,松江地区男女几乎均以棉织为业,景德镇有窑近千座,综合上述现象,指出当时经济突出特点是

A.手工业生产水平提高              B.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

C.区域性经济分工的扩大            D.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

32.(08.11苏州中学期中)有人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寻常的历史环境。内部事务万分火急,至于西方则可以暂缓一步。”这里的“内部事务”主要是指

A.太平天国运动                             B.满汉官僚的矛盾

C.义和团运动                                D.洋务派与顽固派的矛盾  

33.(08.11苏州中学期中)“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故人君与千百万个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提出这一观点最有可能的是

A.李鸿章               B.康有为        C.孙中山       D.陈独秀

34.(08.11苏州中学期中)中华民国成立后,列宁高度评价了孙中山及其革命的卓越贡献,并认为孙中山领导的这场革命“正在破坏欧洲资产阶级的统治”。列宁的这一看法肯定了

A.革命派从此登上中国政治舞台       B.孙中山防止了社会的贫富分化

C.孙中山为救国救民而不懈努力       D.辛亥革命打击了列强在华势力

35.(08.11苏州中学期中)中国共产党人为了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况,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曾召开许多重要的会议,下列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①中共一大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工农运动  ②中共二大第一次在全国人民面前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③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④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定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36.(08.11苏州中学期中)《共产党宣言》指出:“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中,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新中国成立后采取的措施中客观上分别符合上述思想的有

①没收官僚资本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五年计划建设 ④三大改造 ⑤大跃进运动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⑤

37.(08.11苏州中学期中)下列关于新中国外交情况的表述,错误的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B.日内瓦会议显示了中国在解决地区问题中的重要性

C.中国参加不结盟运动后,发挥了重要作用

D.中美关系正常化打破了中国的外交僵局

38.(08.11苏州中学期中)万民法是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国际法,它是在罗马对外扩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下列对万民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万民法是普遍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

B.万民法从形式上可以分为成文法和习惯法

C.到公元前3世纪时,公民法与万民法之间的区别已失去了实际意义

D.万民法主要侧重于调整财产关系,规定奴隶制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39.(08.11苏州中学期中)17―18世纪欧洲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①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国王的权力受到限制    ②自然科学领域取得许多成就,牛顿力学体系形成,达尔文进化论诞生    ③启蒙运动兴起    ④工业革命开始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40.(08.11苏州中学期中)2008年是美国的总统大选年。根据你对美国《1787年宪法》的了解,下列表述正确的是①总统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②各州选出选举人组成选举团选举总统 ③美国的内阁只对总统负责 ④美国总统享有包括宣战权在内的行政权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②

41.(08.11苏州中学期中)成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阶级和实践基础的是

A.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     B.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C.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的工人运动   D.资本主义制度弊端的日益暴露

42.(08.11苏州中学期中)世博会关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通过完整展现事物发展的过程,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给人们以深刻的启迪。据此判断,1958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的二战后第一个世博会的主题及用意应是

A.“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揭示人类已经进入城市化时代

B.“人类、自然、科技――蓬勃发展的全新世界”;倡导可持续发展和再利用理念

C.“交通与通讯――人类的发展和未来”;提醒人类已经步人信息时代

D.“科学、文明和人性”;用科学进步促进人类的和谐共处

43.(09.1海安中学第五次检测)15世纪末,有位冒险家讲述他冒险的经历时提到曾到过“风暴角”,你认为他可能跟随过谁的船队①哥伦布②迪亚士③达?伽马④麦哲伦

A①②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44.(09.1海安中学第五次检测) “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仓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谭嗣同的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与下列哪一事件有直接关系

A火烧圆明园       B《马关条约》签订       C列强瓜分中国       D南京大屠杀

45.(09.1海安中学第五次检测)1978年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讲到:“现在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往往把领导人的话当成‘法’,不赞成领导人的话叫做‘违法’,领导人的话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这主要反映了

A一些领导干部专制作风严重     B有法不依现象严重

C亟待增强民众的法制观念       D亟待建设并完善法律体系.

46.(09.1海安中学第五次检测)下列关于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说法正确的 ①毛泽东思想成熟时期是延安时期 ②邓小平理论成熟并形成体系的标志是1992年的南方谈话 ③他们都是20世纪以来中国的重大理论成果④他们的精髓都包括实事求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47.(09.1海安中学第五次检测)下列科技成就直接给宗教神学以致命打击的是①哥白尼的日心说②牛顿的精典力学③达尔文的进化论④爱迪生发明电灯泡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48.(09.1海安中学第五次检测)影视艺术的飞速发展,深刻影响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但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消极影响①急剧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②使部分青少年耽误学习时间,荒废学业③跟踪战争进程④某些影视宣传暴力和色情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④

49.(08.12盐城中学卷第四次检测)慈禧太后在允签《辛丑条约》的上谕中说:“今兹和约不侵我土地,不掠我人民,念友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所谓该条约“不侵我土地”的主要原因在于①在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列强已将中国瓜分完毕 ②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美梦 ③清朝政府已经变成列强在中国的统治的工具 ④中外反动势力的矛盾业已消除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50.(08.12盐城中学卷第四次检测)“太平天国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减少了阻力。”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

A这场运动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              B《资政新篇》要求发展资本主义

C《天井田亩制度》具有革命性          D拜上帝教吸收了西方文化

 

 

 

★★★请将答案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01-05)______(06-10)______(11-15)­______

(16-20)______(21-25)______(26-30)______

(31-35)______(36-40)______(41-45)______

(46-50)______。

 

 

桃州中学高三历史备课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