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基础强化小专题13:气候与自然带

一 基本点

(一)气候

1影响气候的因素:太阳辐射--造成气候差异的最基本因素;大气环流―直接控制气候类型的形成;地面状况―影响水热的再分配;人类活动―影响局部小气候。

2 气候类型分布模式:

3 气候类型分布、成因及特点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主要分布地区

气候成因

特点

热带雨林气候

0°-10°之间

亚马孙河流域、刚果河流域、马来群岛

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

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

南北纬10°-南北回归线之间

非洲中部、拉美、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南部

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

热带季风气候

低纬度的大陆东岸

亚洲中南半岛、印度半岛、菲律宾群岛

东北季风、西南季风交替控制

全年高温,雨季集中

热带沙漠气候

回归线-30°之间的大陆内部和西岸

撒哈拉、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中西部、纳米比亚、墨西哥、秘鲁、智利境内

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控制,沿岸受寒流影响,干旱多雾

全年炎热,干旱少雨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岸

东亚南部、美国东南部、澳大利亚东岸、南美东南部

冬、夏季风交替控制(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

地中海沿岸、南非、美国加州、智利、澳大利亚

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温带季风气候

南北纬35°-55°之间的大陆东岸

我国华北、东北,日本、朝鲜半岛(仅亚州东北部)

冬、夏季风交替控制(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热多雨

温带大陆性气候

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内部

亚欧大陆内陆、北美大陆内陆及东岸、巴塔哥尼亚高原

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海洋水汽难以到达

冬寒夏热,全年少雨

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

西欧、美洲西岸、澳大利亚东南部、新西兰

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全年温和多雨

极地气候

极地地区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冰洋沿岸,格陵兰岛,南极大陆

纬度高,终年受极地高压带或东风带控制

全年严寒,降水稀少

高山、高原气候

青藏高原,天山、阿尔卑斯山、科迪勒拉山系等

地势高,地形起伏大

水热条件垂直变化明显

4气候类型判断

A.依据气温判断温度带:

最冷月>15℃??终年高温,为热带的四种气候

最冷月>0℃???温带海洋性气候(最热月<22℃)、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最冷月<0℃??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最热月<10℃或终年0℃以下??极地气候

B.依据降水量及季节分配特点确定气候类型:

全年降水多且季节分配均匀――热带雨林气候(>2000mm)温带海洋性气候(700mm左右)

夏季多雨,冬季少雨――热带草原气候(750―1000mm);热带季风气候(>1500mm);亚热带季风气候(>800mm),温带季风气候(>400mm

夏季干燥、冬季多雨――地中海气候(300―1000mm

全年降水稀少――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

(二)自然带

1自然环境五要素(气候、地形、土壤、植被(生物)、水文)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一个整体??整体性(相对的)。其中,气候为主导性因素,植被最具代表性(指示作用),土壤为中心环节;由于位置的不同,各地自然环境存在差异??地域分异(绝对的)。

2自然带??地球上自然属性相一致的条带状区域。

3世界自然带的类型与分布规律(注意与气候类型分布的异同,以气候类型定自然带)

陆地自然带

气候类型

典型植被

典型动物

典型土壤

热带雨林带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

猩猩,河马

砖红壤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雨林

象,孔雀

砖红壤性

红壤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内陆)

热带草原

长颈鹿,羚羊

燥红土

热带荒漠带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荒漠

袋鼠,单峰驼

荒漠土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地中海气候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阿尔卑斯山羊

褐土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猕猴,灵猫

红壤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

温带落叶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

松鼠,黑熊

棕壤

褐土

温带草原带

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

温带草原

黄羊、旱獭

黑钙土

温带荒漠带

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

温带荒漠

双峰驼,子午沙鼠

荒漠土

亚寒带针叶林带

冷湿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

驼鹿,紫貂

灰化土

苔原带

苔原气候(极地气候)

苔原

驯鹿,北极狐

冰沼土

冰原带

冰原气候(极地气候)

冰雪裸地

北极熊,海豹

未发育

(注意:下横线者为在中国境内有分布的自然带)

分异规律

影响因素

分布规律

纬度地带分异

(全球尺度)

太阳辐射

纬线延伸,纬度更替。低、高纬度明显(东西延伸,南北更替)

干湿度地带分异

(大陆、大洲尺度)

海陆位置

沿海岸线延伸,由沿海向内陆方向更替,中纬度大陆表现明显。(南北延伸,东西更替)

山地垂直分异

(地区尺度)

海拔高度

从山麓到山顶更替,高山、高原地区明显(水平延伸,垂直更替)

4 垂直自然带(高山植物区)的一般规律:①相对高度愈大,纬度位置愈低的湿润地区山地,自然带数量愈多。②山麓的自然带(基带)与山地所在地的水平自然带一致,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更替与纬度地带分异相似。③同一自然带阳坡的分布高度一般比阴坡高④积雪冰川带下限(即雪线)高度以副热带地区最高;迎风坡低于背风坡;阴坡低于阳坡。

5 非地带性:(注意:任何自然带均是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分布规律

典型地区

影响因素

地带性自然带的缺失

南半球无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

海陆分布

改变了地带性分布的自然带

南美巴塔哥尼亚荒漠

地形起伏

地带性自然带空间分布范围受到约束

美洲西部各自然带沿海岸狭长延伸

地形(科迪勒拉山系)

自然景观的斑块状分布

荒漠中的绿洲(例:我国新疆天山、昆仑山山麓地带分布的绿洲);四川盆地的紫色土

水分条件的变化(天山、昆仑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岩性差异

大陆东西两侧自然带分布纬度位置的差异

亚欧大陆亚寒带针叶林带,大陆西岸分布纬度高,大陆东岸分布纬度低

洋流

6 地方性分异(中小尺度):在地带性和非地带性规律共同作用的基础上,自然地理环境由于局部因素引起的小范围的地域分异。地方性分异是自然地理环境中最普遍和最低级的地域分异,表现出有序性和重复性的规律。

(三)生物

1 生物与其生存环境构成了一个特殊的外部圈层??生物圈(有机圈层)。生物圈占有水圈的全部、大气圈的底部及岩石圈的上部。生物通过光合作用与生物循环,改造了三大圈层。生物(植被)的分布,受气候(光、热、水)条件影响很大。

2 生物多样性:一定范围内多种多样活的有机体有规律地结合所构成的稳定的生态综合体。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全人类共有的宝贵财富。一旦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活必需品就会短缺,适于居住的环境将遭到破坏,经过上亿年的进化而保存下来的基因资源及它们所携带的遗传信息将永久消失,这对自然界和人类来说都是无法挽回的损失。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主要意义,在于保护自然界所有生物的生存权,以维持地球上整体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例: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的重要作用)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物种及生态系统的最有效的措施。

3 生物入侵: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入侵物种的大量繁殖,损害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甚至危及人类健康,从而造成经济损失及生存灾难。

(四)土壤

1 土壤:陆地表面具有肥力的疏松表层,是土地(由土壤、成土母质及岩石组成的陆地表层)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是植物生长的物质基础,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自然资源之一。肥力是土壤的本质属性,肥力的形成主要受生物循环控制。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是土壤肥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2 土壤类型的分布,受水热条件的影响,呈现地带性分布规律。一般水热中等条件下土壤肥力最高,如黑土、黑钙土等;湿热条件下土壤淋溶强烈,多呈酸性,养分循环快,肥力一般不是很高;干旱条件下,土层浅薄,有机质含量少,盐分积累,多呈碱性;高寒条件下,土壤发育程度低。耕作土壤中,我国北方黄土地区为黑垆土,南方为水稻土。

3 土壤(土地)退化问题:土壤肥力降低,严重威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土壤退化的主要原因有水蚀(水土流失)、风蚀(沙化)、盐碱化、土壤污染以及不合理耕作等。

二 实际应用

1 不同自然带具有不同的景观特征,体现了水热条件的时空分布情况。热带草原、热带季雨林、温带及寒带地区景观都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各地景观特征的变化,显著影响到该地的物质生产、生活方式及精神风貌。

2浙江省自然土壤为红壤,具有酸、瘦(肥力低),黏重的特点,适于喜酸的茶树、杉木、马尾松、毛竹等生长。改良红壤的措施有:增施化肥、有机肥和绿肥,秸秆还田,施用石灰中和酸度,掺入砂子改良土壤结构。文本框:

三  典型例题

1、读“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图”解答:

l)写出自然带的名称:B为         ,E为          

2)自然带G的典型植被是                    。

自然带H的典型动物是                  。

3)自然带F的典型土壤是                     。

该自然带在南半球缺失的原因是                  。

4)在南半球与H相同类型的自然带字母代号是      

5)植被以森林为主的各自然带,在图中的字母代号是           

2、 读右下全球生物气候地带示意图,回答。

1)从图中可以看到,森林分布的极端界限条件是

A.年平均气温大于-7℃       B.年降水量大于400mm

C.年降水量大于1 000mm     D.年平均气温大于0℃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从图中可以看出,热带、寒带与温带的分界分别约为年平均气温18℃4℃

    B.从图中可以看出,热带、寒带与温带的分界分别约为年平均气温4℃18℃

C.在年平均气温20℃的条件下,年平均降水量从0―1500mm,地面植被依次是半沙漠、多刺灌木、草地、林地   

D.在年平均气温20℃的条件下,年平均降水量从0―1500mm,地面植被依次是多刺灌木、半沙漠、草地、林地

3、阅读材料回答:桉树的突出特点之一是能够通过叶面的蒸腾作用,将大量的地下水快速地输送到大气中,当地下水水位下降时它的根系又能够快速追随地下水水位的变化向深处生长,因此它有“地下抽水机”的绰号。桉叶油也有一定的经济价值。桉树生长在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和东南部地区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引种到我国的云贵高原后,却引发了令人头痛的生态问题――生长地区的地下水水位大幅下降,桉树林内及附近草本和灌木大量枯死……。比较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和云贵高原的自然条件,扼要说明桉树在两地产生截然不同环境效益的主要原因。

4、根据97°W附近某山东坡年均温、自然带垂直分布资料,回答。

海拔(m)

<640

640~1800

1800~3420

3420~4100

4100~5700

平均温(℃

28~24

24~18

18~12

12~6

<6

自然带

热带雨林带

1)下列选项中,数码代号、自然带、农作物的正确组合是

       A.①―亚热带和温带阔叶林带―水稻    B.②―高山针叶林带―玉米

C.③―高山针阔混交林带―花生           D.④―高山草地带―小麦

2)该山地最适宜人类聚居的地带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对该山所在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终年受赤道暖流的影响       B.东北信风对自然带基带的形成有影响

C.位于板块生长边界           D.河流源远流长

5、读风化壳地带性规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基岩  2.碎屑带  3.伊利石-蒙脱石带  4.高岭石带  5.氧化铝带  6.铁盘、氧化铝和氧化铁带

1)a、b、c三条曲线,表示降水量的是  曲线,影响风化壳厚度的主要因素是            

2)风化壳发育最好的的是     地带;即使增加降水也很难形成完整土壤剖面的是   地带。

3)一个发育成熟的土壤剖面一般具有     层、腐殖质层、   层、淀积层和母质层。

4)肥力最高的土壤位于           地带,有机残体多少与土壤肥力高低是否呈正相关关系?

 

1、1)热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2)苔原 双峰驼  3)灰化土  海陆分布的影响 4)N  5)ADEFML 

2、1)B  2)B   3、澳大利亚东部沿海降水丰沛;又处于山脉的迎风坡前,地下水的补给条件优越,桉树生长正好维持了那里的水分平衡。云贵高原降水的季节变化明显,喀斯特地形广泛分布,地下水存储条件不理想,桉树大量消耗地下水导致生态失衡。

4、1)A  2)A  3)B

5、1)a  气温和降水  2)热带森林  苔原带  3)枯枝落叶  淋溶  4)温带草原  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