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江南十校”
2008―2009学年度高三素质测试
文科综合
本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1卷 (共132分)
本卷共33小题,每小题4分,共132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1~2题:
材料一 人口、耕地、草地和森林4个因子构成一个理论上以人为中心的全球人地关系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人口总量的变动势必引起耕地、草地和森林面积的相互转化和数量增减。例如,人口增长导致粮食需求量增加,从而引起粮食播种面积和单位面积粮食产量的相应变化,直到达到如下平衡:P×G=C×Y
[公式中,P为人口总量;G为人均粮食年需求量;C为粮食播种面积;Y为土地生产率(单位面积年粮食产量)。
材料二 全球人均粮食、耕地生产率、化肥投入和灌溉面积指数图。
1.现实中,材料一显示的人地关系是难以达到平衡的
(P×G≠C×Y),下面几种情况,最易导致生态环
境恶化的是
A.P×G―C ×Y>0 B.P×G―C×Y=0
C. P×G―C ×Y<0 D. P×G―C×Y≤0
2.材料二显示,耕地生产率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全球人口的变化
B.人均粮食指数的变化
C.化肥投入指数的持续增加
D.灌溉面积指数的增加
读中国部分地区风速大于
3.图中P地风速大子
A.位于迎风坡 B.经过城市地区 C.山地缺口的影响 D.防护林的影响
4.图中P、M两地风速大于
A.6000±1000 B.5000±
5.关于N地一年中风速大于
①春季最大 ②夏季最大 ③秋季最大 ④冬季最大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2008年10月14 ,中国和俄罗斯在黑瞎子岛上举行“中俄界碑揭牌仪式”,柝志着中俄长达4300多公里的边界线全部确定。读图回答6-8题:
6.黑瞎子岛面积三百多平方千米,黑瞎子岛一分为二,岛屿的西半部分归中国所有。回归后,关于中国领土最
东端说法正确的是
A.位置将向东移 B.位置将向北移 C.位置不变 D.新界碑将向东移
7.黑瞎子岛地处东北亚的中心地带,位于东北亚经济圈。回归后这里将会成为投资热土,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加大岛内开发力度,将建一座现代化开放城市
B.开发湿地建立商品粮基地
C.以开发建立生态特色旅游区和发展“软产业(第三产业)”为宜
D.大力发展畜牧业
8.理论上,AB之间水域主航道中心线的位置
A.距离A近 B.距离B近 C.位于AB之间的中点 D.不确定
下列四幅图是纽约、新加坡、悉尼、南京四地天文馆中傅科摆的实验结果,实验初始,四地的傅科摆均为南北方向摆动,三个小时后,摆锤方向与地球上的方向如图所示,读图回答9~11题。
9.四幅图中,表示南京天文馆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0.当图中③城市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是去北极科考的最佳时节
B.③地太阳从东北方向升起,西北方向落下
C.东北平原正值春小麦收获季节
D.田纳西河流域正值雨季
11.当美国新总统奥巴马于北京时间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①和③ D.①和④
12.右图描述的是某商品2008年上半年的价格走势。下列对该图理解正确的是
①该商品可能处于卖方市场
②该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量可能会有所增加
③该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可能会有所减少
④生产者可能会扩大该商品生产
A.①④ B.②⑧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一场源于美国的金融风暴正席卷全球。回答13--15题。
13.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动荡,导致全球经济增长减缓。这表明,经济全球化
A.主要表现是资本的全球化 B.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
C.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 D.使世界经济发展更不平衡
14.华尔街金融危机使全球金融体系出现系统性风险,促成了全球少见的协调一致的政策行动,主要国家和地
区的政府都宣称与危机坚决抗击。全球联动救市的事实表明
①积极应对金融危机是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所在 ②竞争与合作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
③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④金融风险是世界发展的主要障碍
A.①⑧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⑧④
15.
A.运用货币政策调节经济健康运行 B.用“无形之手”保持物价稳定
C.用“有形之手”促进经济增长 D.合理配置资源的基础
16.如今,越来越多的省、市政府开始主动借助网络征询民意,一股“触网”新风正在各地党政系统蔚然兴起。网络问政
①使人民群众成为决策主体
②是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的体现
③使公民更好地参与社会管理
④表明公民政治参与的权利不断扩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17.漫画《晕》启示我们
A.投资方式应该多元化,各种理财产品都要投资一点
B.要提高投资的风险意识,尽量选择风险小的理财产品
C.保险是规避风险的途径,是投资理财的最佳选择
D.要认清各种投资方式的利弊,慎重选择理财产品
18.西藏50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59年,西藏进行民主改革,百万农奴翻身做主人: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改革开放以来,中央进一步高度重视西藏工作,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50年来,西藏全区生产总值增长了225倍多。这充分证明
①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西藏发展的政治保证
②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⑧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根本原则
④我国消除了各民族间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不平衡
A.①②⑧ B.①③ C.①②④ D.②⑧④
19.
①奥运会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②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③北京奥运会推动了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④中华文化以开放的心态接受外来文化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20.古希腊哲人有言:“音乐之和谐,乃五声七音之辅济,而非单调同声之专一。”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 B.矛盾的斗争性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C.矛盾的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 D.矛盾的特殊性离不开矛盾的普遍性
21.“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的顺利升空、准确入轨、成功着陆体现了
A.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
C.意识可以改造客观事物 D.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2.舱外航天服被命名为“飞天”极具寓意,因为,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同一纬度的不远处,就是著名的敦煌石窟。敦煌壁画上蹁跹起舞的飞天,寄托了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这表明
A.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B.古老的中华文化具有博大的胸襟
C.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D.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的基础
23.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击缶(缶:古代的一种乐器)表演,再现了中国古代的礼乐文明。礼乐制度是在西周形成和完备起来的。《礼记》中记载:“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秩序也”,从中可以看出
①礼乐制与分封制、宗法制共同维护统治秩序的稳定 ②秩序与和谐是礼乐文明的主旨
③礼乐文明仅存于奴隶社会 ④礼乐制是了解西周社会的一个窗口
A.①②③④ B.②⑧④ C.①②④ D.①⑧④
24.某课题组在进行“隋唐的经济”课题探究活动中,整理了下列信息,你认为错误的是
A.开始实行均田制,促进了荒地的开垦和经济的发展
B.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至此,我国的耕犁已相当完善
C.制瓷业在唐代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
D.为商业服务的柜坊和飞钱相继问世
25.某思想家,在晚年将自己的思想主旨归纳为“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位思想家应是
A.朱熹 B.王阳明 C.李贽 D.王夫之
26.《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书中写到:“炮声震动了中国,也震动了亚洲。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代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一步。”这场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不包括
A.“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开始出现 B.反封建反侵略的民主革命产生
C.自然经济开始瓦解,丧失了统治地位 D.导致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27.1877年唐廷枢奉李鸿章之命筹办开平煤矿。下图是是开平煤矿外景及其所发行的股票,从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历史信息是
①采用机器生产 ②是“实业救国”思潮的产物
③吸收部分民间资金 ④产品除满足军事工业需要外,还投放市场
A.①③④ B.①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28.《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写到:“与西方有关的事务在(19世纪)六十年代以前大体上称为‘夷务’,在?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称为‘洋务’和‘西学’,在九十年代就称为‘新学”’。这反映出
A.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 B.由中国中心到西方中心的变化
C.中国人对西方的认识不断深入 D.对西方的政策由对抗到和解
29.清代人李静山写了一首赞颂火柴的竹枝词――《增补都门杂咏?洋取灯》“纤纤寸木药硝粘,引起灯光胜火镰。莫怪粹奴夸利用,缘他工省价还廉。”这反映出
①中国的火药技术在清代进一步发展 ②外国商品深入城乡,影响人们的生活
③火柴比原始的取火用具好用,价格又便宜,普及很快 ④中国人具有实用和节俭的观念
A.①②③④ B.②⑧④ C.①②④ D.②④
30.宣传画承载着历史,它往往反映着一个时代的特征。下列是新中国成立后不同历史时期的宣传画,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31.19世纪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说:“罗马帝国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持久的征服。”罗马法对世界“最持久的征服”主要表现在
①使平民的利益得到保护
②是近现代西方法律的先驱
③渗透到罗马帝国的各个角落,稳固了帝国的统治
④近代时期,罗马法中的某些思想和制度成为资产阶级反封建制度的武器
A.①②⑧④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32.以下为19世纪期间世界部分城市人口(以千为单位)的统计表,它反映出的历史信息不包括
A.工业革命引起世界社会前所未有的城市化
B.各地城市人口的差距,反映出表中欧美国家已实现了工业化
C.世界各地城市化的进程是不均衡的
D.城市在国家社会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33.恩格斯曾说:“共和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最终建立毕竟使法国工人有了一个基础,可以组织起来,成为一个独立的政党,并且在将来不是为他人的利益而是为它本身的利益进行战斗。”’这表明
A.法国的工人阶级开始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B.法国已建立马克思主义政党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D.共和制度的建立和巩固,不利于工人运动的发展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168分)
34.(41分)读甲、乙两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地球仪上,D地过地心的对称点位于A城市的――方向。(2分)
(2)乙图反映的该地区的铁路分布特点是 ,其原因主要受 影响;该地区居民以 族为主。(6分)
(3)与A点同纬度的大陆西岸所属的自然带是 ;估算乙图的比例尺为 。
(4分)
(4)推动A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 ;写出城市B的名称 ;推动B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 ;城市B在接受产业转移时应采取怎样的策略? (14分)
(5)C、D两地降水都较丰富,分析其形成的异同点。(15分)
35.(15分)
暴雨发生滑坡、泥石流。截至3日22时,滑坡泥
石流灾害已造成云南省楚雄、昆明等9个州市
107.6万人受灾,因灾死亡35人、失踪47人、
紧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4.51万人。读右图回答:
(1)简述该地区地震、泥石流灾害频发的自然和
人为原因。(11分)
(2)上述灾害说明:一般情况下,自然灾害相对
集中于某个时段或某个区域内,具有 和
和 现象(4分)
36. (36分)1978年,安徽风阳小岗村的农村改革,以磅礴之势推向全国。30年后,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农村的改革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30年间,安徽见证着中国农村巨变。W市某校高一(1)班同学以“崛起的安徽、和谐的安徽”为课题,成立了研究性学习小组。
同学们通过上网查询,获取了安徽省的有关统计数据:
(1)指出表格中的数据反映的经济现象。 (4分)
同学们通过走访、问卷调查了解到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农村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如城乡收入差距大、农民看病难看病贵、农村剩余劳动力多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较多,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困难。
(2)同学们在撰写研究报告时,就如何解决我省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各抒己见。如果你足该小组成员,请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谈谈你的看法。(8分)
材料二30年农村改单跌宕起伏,中国农民是真正的主角。30年间,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亿万农民发挥无穷才智,不断进行探索,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税费改苹及农村综合改苹,再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国农村经历了历史性的变革。今天,农村改革站在了新的起点上,我们应继续尊重、维护和发扬亿万农民的首创精神。
(3)结合材料,分析我国农村改革充分尊重、维护和发扬农民的首创精神的哲学依据。(12分)
材料三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会议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千重大问题的决定入将上地管理制度改革作为农村改革发展中的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提出要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决定》指出:“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4)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政府在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中应如何行使其权力。(12分)
37.(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7年,长三角经济总量突破了5万亿元,占全国经济总量的20%以上,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带动作用。2008年9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指出: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苹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要坚持一体化发展,统筹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形成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该《指导意见》的出台,为长三角区域指明了“一体化发展”的方向。
(1)结合材料,用整体和部分的辨证关系说明坚持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理由。(8分)
材料二历史上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缘相近、人文相亲,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灿烂的吴越文化。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迅速增长的原因中,历史传统、科技人文等地域文化因素即是重要一方面。随着长三角区域发展一体化进程的深化,这个地区正在不断挖掘其民间共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寻找区域的文化共性,搭建共有文化的合作平台。
(2)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进程中,加强区域文化建设的意义。(12分)
38.(37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正是在这一时期(1500年一1763年)中,欧洲突飞猛进,迅速上升到世界经济首位。总的结果是积极的,因为世界分工导致世界生产率的增长。1763年的世界比1500年的世界富裕。而且,经济增长已继续到现在。但是,从一开始起,西北欧就作为世界创业者,得到大部分利益而损害到了其他地区。
一一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资本输出即对外投资达到空前规模。它加强了欧美投资国与资金接受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欧美工业国在向海外扩张的过程中,除了通过经济手段进行商业活动之外,还经常动用武力逼迫一些落后国家满足它们通商、投资的要求,甚至直接实行殖民统治。
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除日本,亚洲国家大多数成为欧美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非洲大陆领土基本上被瓜分完毕,赢得政治独立的拉丁美洲各国在经济上又重新受制于列强。资本主义国家利用船坚炮利、把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网撒向全球的各个角落。
一一摘自《历史?必修2》(岳麓版)
材料三2008年12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今年以来;世界经济金融形势复杂多变,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愈演愈烈,迅速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酿成了一场历史罕见、冲击力极强、波及范围很广的国际金融危机。”
一一摘自《新华网》
材料四 当今世界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比较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这一时期欧洲经济迅速增长的原因。(8分)
(2)指出材料二所反映的社会经济现象。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的知识概括说明其形成的原因及其对亚非拉等国的影响。(10分)
(3)材料三中的经济现象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哪一种趋势?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 种经济发展趋势对当今中国经济的影响。(12分)
(4)材料四反映了什么问题?原因何在? (7分)
39.(19分)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以“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同学们搜集了很多相关材料。请你共同探究:
(1)材料中最能反映商鞅变法理论基础的是 (填入序号)(2分)
分析比较
(2)填写下列表格(8分)
提炼观点
对于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同学们分别从政治、经济等角度方面进行了分析,请你选择其中一个角度加以分析,说出你的观点和理由。(9分)
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1.A 2.D 3.C 4.C 5.D 6.D 7,C 8。A 9.A 10.D 11.C
34.(41分)
(1)(1)正西(2分)
(2)环岛分布(或沿海岸呈环状分布) 地形 汉(6分)
(3)热带荒漠带 1:5500000(或者1:5550000)(4分)
(4)工业化(港口)(2分) 巴西利亚(2分) 首都(2分)
①以轻工业、高科技工业为主(4分)
②引进处于研发期、增长期的无污染产业,以及高附加值的生产部门(4分)(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5)相同点:两地都临近海洋且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水汽充足(3分):处于地形的迎风坡,容易形成
地形雨(3分);沿岸暖流经过,能起到增温增湿作用(3分)
不同点:①气候类型不一样。C地属于热带雨林气候:D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②形成动力不一样。C地受东南信风的影响;D地受东南季风和东北信风共同影响
(或者说:D地降水中,冬雨较多)(6分) (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35题:选修教材:答案(15分)
(1)自然原因:处在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不稳定(2分) 地形复杂,地表不稳(2分)
水源充足,多暴雨(2分)
人为原因:开发山区,破坏植被(2分) 建设者的防范意识和措施不到位(2分)
建筑物、人等趋于密集,使地震、滑坡、泥石流灾害突发(1分)(答案合理醒情给分)
(2)群发 群聚(4分)。
政治试题参考答案
12.A 13.C 14.A 15.C 16.B 17.D 18.B 19.D 20.C 21.A 22.C
36. (36分)
(1)改革开放以来(1分),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提高(1分),我省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大幅下降,
消费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2分)。
(2)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
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3分,答到3个方面即可)②切实发挥财政作用,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 (3分)③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 (2分)
(3) 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要求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才能最终推动农村改革实现新的跨越。 (4分)②唯物辩证法的辩证否定观和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推进我国农村改革,要不断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开拓创新。(4分)③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在充分尊重亿万农民群众首创精神的前提下,30年间探索和总结山的一系列新经验、新创举,为中国农村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支持。(4分)
(4)①政府应坚持依法行政,依法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4分)②政府应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确保农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4分)③政府应切实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促进土地流转的有序进行。(4分)
37。(20分)
(1)①整体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这就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2分)长江三角洲地区坚持一体化发展,统筹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形成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有利于提高区域的整体经济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2分)②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2分)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具有重要带动作用。 (2分)
(2)①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给经济以重大影响。长三角地区加强区域文化建设,能够为经济建设提供方向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4分)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产业是重要的经济部门,发展文化产业可以进一步优化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直接促进经济的发展。 (4分)③文化是一种综合的力量,长江三角洲地区深厚的文化资源的积淀能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增强区域竞争力。(4分)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23、 C 24、 A 25、 B 26、 C 27、 A 28、 C 29、 B 30、 D
38.(37分)
(1)原因: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的殖民扩张,促进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2分)世界市场和世界分工的出现,促进了欧洲生产力的发展:(2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打击了封建势力:(2分)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某些国家的建立。(2分)
(2)社会经济现象:以欧美工业国为土导的统一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2分)
形成的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欧美列强的对外侵略和扩张。(4分)
影响:亚非拉等落后地区的政治、经济进一步殖民地化;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使人类的联系更加紧密。(4分)
(3)趋势:经济全球化。(2分)影响: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民族工业面临更强的竞争和挑战;增加了经济发展中的不稳定性因素;总之,机遇和挑战同时并存。(10分) 。
(4)问题: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1分)
原因:旧的世界经济秩序仍在起决定性作用:发达国家占主导地位;发展中国家经济竞争力较弱。(6分)
39.
(1)④(2分)(3)政治的角度:观点:民族资产阶级软弱性与妥协性。(3分)
理由: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脱离广大人民群众;寄希望于没有实权的皇帝和少数帝党官僚:对帝国主义列强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每点2分,答出其中任意三点,得6分,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经济的角度: 观点: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充分。(3分)理由:封建自然经济仍占据统治地位;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强大。(每点2分,共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