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南开中学模拟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二十)

                                                           2009―1-6

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试卷II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选择题共21题,每题6分,共126分)

注意事项:

1.答第1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0:16   S:32   Cl:35.5   Na:23   Fe:56

 

 

 

  

 

 

7.“关于民生,科学发展”是十七大报告的主要内容之一,下列有关叙述符合科学规律的是(   )

A.海水淡化可以解决淡水供应危机,向海水中加入净水剂明矾可以使海水淡化

B.臭氧空洞的形成与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有关

C.防腐剂对人体有较大的危害,应全面禁止在食品中使用防腐剂

D.乙醇汽油的广泛使用能有效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8.下列判断中一定正确的是(   )

A.若R2-和M+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原子序数:R>M

B.若X、Y都是气态氢化物,且相对分子质量:X>Y,则沸点:X>Y

C.若M、N是同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M>N,则非金属性:M>N

D.若A2+2D-=2A-+D2,则氧化性:D2<A2

 

9.1908年6月30日,西伯利亚通古斯发生了一起相当于数百颗原子弹当量的爆炸,科学家猜测“通古斯爆炸”是由反物质引起的。已知反物质中电子带正电,质子带负电,则下列有关反物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反物质可能成为继核能之后的另一种高效能源

B.反氢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应该为-1

C.反氢氧根离子的电子式为

D.反物质中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以表示为H-+OH+=H2O

 

10.下列各反应中产物一定为纯净物的是(   )

A.CH3-CH=C(CH3)2+Br2→          B.

C.     D.

 

11.反应:A2+B22AB,在不同温度和压强下,产物AB在平衡混合气中的体积分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其中a为500℃时的情况,b为300℃时的情况,c为300℃时从时间t3开始向容器加压的情况。已知上述反应的反应热的绝对值为200,则下列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中可能正确的是(   )

A.A2(g)+B2(s)2AB(g);△H= +200 kJ/mol

B.A2(l)+B2(g)2AB(g);△H= -200 kJ/mol

C.A2+B22AB(g);△H= +200 kJ/mol

D.1/2A2(g)+1/2B2(g)AB(g);△H= -100 kJ/mol

 

12.  

一定条件下,碘单质与砹单质以等物质的量进行反应可得AtI。它与Zn、NH3都能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分别如下:

2AtI+2Zn==ZnI2+ZnAt2          AtI+2NH3(l)==NH4I+AtNH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tI与液氨反应,AtI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B.AtI与液氨反应,是自身氧化还原反应

C.ZnAt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D.ZnI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13. 为研究金属腐蚀的条件和速率,某课外小组学生用金属丝将三根大小相同的铁钉分别固定在图示的三个装置中,再放置于玻璃钟罩里保存相同的一段时间,下列对实验结束时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装置Ⅰ左侧的液面一定会下降      B.左侧液面装置Ⅰ比装置Ⅱ的低

C.装置Ⅱ中的铁钉腐蚀最严重        D.装置Ⅲ中的铁钉几乎没被腐蚀

 

14.在匀强电场里有一个原来速度几乎为零的放射性碳14原子核,它所放射的粒子与反冲核经过相等的时间所形成的径迹如图所示(a、b均表示长度),那么碳14的衰变方程可能是(   )

 

15.在研究大气现象时可把温度、压强相同的一部分气体作为研究对象,叫做气团。气团直径可达几千米。由于气团很大,其边缘部分与外界的热交换相对于整个气团的内能来说非常小,可以忽略不计。气团从地面上升到高空后温度可降低到-50℃。关于可以看成理想气体的气团上升过程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体积膨胀,对外做功,内能不变

B.体积收缩,外界对气团做功,内能不变

C.体积膨胀,对外做功,内能减少

D.体积收缩,外界对气团做功,同时放热

 

16.一个位于原点O的波源S发出一列沿x轴正向传播的简谐横波,波速为400 m/s,已知当t=0时刻,波刚好传到x=40 m处,当时的波形图如图所示。在x轴上横坐标x=400 m处固定一个波的接收器P(图中未画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波源开始振动的方向一定是向上

B.x=40 m处的质点在t=0.5 s时刻位于正的最大位移  处

C.接收器在t=1.0 s时刻才接收到此波的信号

D.若t=0时刻起波源S沿x轴负向以10 m/s匀速移动,则接收器接收到此波的频率将变小

 

17.如图所示,将小球甲、乙、丙(都可视为质点)分别从ABC三点由静止同时释放,最后都到达竖直面内圆弧的最低点D,其中甲是从圆心A出发做自由落体运动,乙沿弦轨道从一端B到达另一端D,丙沿圆弧轨道从C点运动到D,且C点很靠近D点.如果忽略一切摩擦阻力,那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球最先到达D点,乙球最后到达D

  B.甲球最先到达D点,丙球最后到达D

  C.丙球最先到达D点,乙球最后到达D

D.甲球最先到达D点,无法判断哪个球最后到达D

 

18.人类对光的本性认识的过程中先后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如图所示的四个示意图所表示的实验不能说明光具有波动性的是(  )

 

19.设某近地卫星是在赤道上空飞行,轨道半径为r,飞行方向与地球的自转方向相同.设地球的自转角速度为,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在某时刻卫星通过赤道上某建筑物的上方,则它下次通过该建筑上方所需时间为(   )

A.2/   B.2  C.2  D.2(

 

20.某同学家中电视机画面的幅度偏小,维修的技术人员检查后认为是显像管或偏转线圈出了故障,显像管及偏转线圈l如图所示,引起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

①电子枪发射的电子数减小

②加速电场的电压过大

③偏转线圈的电流过小,偏转磁场减弱

④偏转线圈匝间短路,线圈匝数减小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

 

21.超导磁悬浮列车是利用超导体的抗磁作用使列车车体向上浮起,同时通过周期性地变换磁极方向而获得推进动力的新型交通工具.其推进原理可以简化为如图7所示的模型:在水平面上相距L的两根平行直导轨间,有竖直方向等距离分布的匀强磁场B1和B2,且B1=B2=B,每个磁场的宽都是ι,相间排列,所有这些磁场都以相同速度向右匀速运动.这时跨在两导轨间的长为L、宽为ι的金属框abcd(悬浮在导轨上方)在磁场力作用下也将会向右运动.设金属框的总电阻为R,运动中所受到的阻力恒为f,金属框的最大速度为Vm,则磁场向右匀速运动的速度V可表示为(       ).

       

A.             B. 

C.           D.

 

 

 

 

 

 

 

 

 

 

 

 

 

 

 

 

 

 

 

 

 

 

 

 

 

 

 

 

 

 

 

 

 

 

 

 

 

 

 

 

 

 

 

 

 

 

 

 

 

文本框: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南开中学模拟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二十)      2009-1-6

第Ⅱ卷

(共10题共174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2.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2.(16分)(1)某同学利用双缝干涉实验装置测定某一光的波长,已知双缝间距为d,双缝到屏的距离为L,将测量头的分划板中心刻线与某一亮条纹的中心对齐,并将该条纹记为第一亮条纹,其示数如图所示,此时的示数x1=         mm。然后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与第n亮条纹的中心对齐,测出第n亮条纹示数为x2。由以上数据可求得该光的波长表达式λ=            (用给出的字母符号表示)。

(2)(10分)某同学要测量一长方形木块(带有一挂钩)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但没有现成的弹簧测力计,于是小明用细弹簧、硬纸板等自制了一个简易弹簧测力计(只有均匀刻线没有标值)如图所示.请你帮助设计这个实验:

①主要步骤:                                                                                 

                                                                             

                                        

②计算表达式:(表达式中的字母要在步骤中出现)

                                                        .

(3)在做《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若待测电阻丝的电阻约为5 Ω,要求测量结果尽量准确,备有以下器材:

A.电池组(3 V、内阻l Ω)

B.电流表(0~3 A,内阻0.0125 Ω)

C.电流表(0~0.6 A,内阻0.125 Ω)

D.电压表(0~3 V,内阻4 kΩ)

E.电压表(0-15 V,内阻15 kΩ)

F.滑动变阻器(0-20 Ω,允许最大电流l A)

G.滑动变阻器(0~2000 Ω,允许最大电流0.3 A)

H.开关、导线

 ①上述器材中应选用的是____________ .(只填写字母代号)

 ②某同学采用了图所示的部分电路测量电阻,则测量值比真   实值偏____________ (选填“大”或“小”).根据测量数据得到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右图所   示,图中MN段向上弯曲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3.(16分)如图所示,两根平行金属导轨间的距离为0.4 m,导轨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7°,磁感应强度为0.5 T的匀强磁场垂直于导轨平面斜向上,两根电阻均为1 Ω、重均为0.1 N的金属杆abcd水平地放在导轨上,杆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导轨的电阻可以忽略.为使ab杆能静止在导轨上,必须使cd杆以多大的速率沿斜面向上运动?

 

 

 

 

 

 

 

 

 

 

 

 

 

 

 

 

 

 

24.(18分)如图所示,两个小球AB质量分别是mA=2.0 kgmB=1.6 kg.球A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M点,球B在水平面上从远处沿两球的中心连线向着球A运动.假设两球相距L18 m时存在着恒定的斥力FL18 m时无相互作用力.当两球相距最近时,它们间的距离为d2 m,此时球B的速度是4 m/s.求:

(1)球B的初速度;

(2)两球之间的斥力大小;

(3)两球从开始相互作用到相距最近时所经历的时间.

 

 

 

 

 

 

 

 

 

 

 

 

 

 

 

 

 

 

 

 

 

 

25.(22分)如图所示,滑块A的质量m=0.01kg,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2,用细线悬挂的小球质量均为m=0.01kg,沿轴排列,A与第1只小球及相邻两小球间距离均为,线长分别为L1、L2、L3…(图中只画三只小球,且小球可视为质点),开始时,滑块以速度沿轴正方向运动,设滑块与小球碰撞时不损失机械能,碰撞后小球均恰能在竖直平面内完成完整的圆周运动并再次与滑块正碰,g取10m/s2,求:

   (1)滑块能与几个小球碰撞?

   (2)求出碰撞中第n个小球悬线长Ln的表达式.

   (3)滑块与第一小球碰撞后瞬间,悬线对小球的拉力为多大.

 

 

 

 

 

 

 

 

 

 

 

 

 

 

 

 

 

 

 

 

 

文本框: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16分)下图是无机物A-M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及反应条件未列出)。其中,I是由第三周期元素组成的单质中熔点最高的金属,K是一种红棕色气体。

请填写下列空白:

(1)在周期表中,组成单质G的元素位于第    周期第    族。

(2)在反应⑦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3)在反应②③⑥⑨中,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填序号)

(4)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是:

 

                                                                  

(5)将化合物D与KNO3、KOH共熔,可制得一种“绿色”环保高效净水剂高铁酸钾(K2FeO4),同时还生成KNO2和H2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7.(18分)某课外活动小组在做有关HNO­3氧化性的实验时,出现了“意外”现象,对“意外”现象进行了一系列探究活动。

HNO3氧化性实验方案如下:在盛有新制FeSO4溶液的试管中滴入2滴KSCN溶液,观察现象,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然后再加入几滴浓HNO3,观察溶液的颜色的变化,溶液变成红色,说明________________                                  

【问题的提出】将红色溶液放置一会儿则发现溶液由红色消失并产生红棕色气体。红色消失说明Fe(SCN)n(3-)+离子被破坏,红棕色的产生说明某些离子与H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实验探究】同学们通过实验排除了Fe2+的干扰,着重探究了KSCN与HNO3的反应。设计探究方案如下:

方案一:将KSCN溶液加入到浓硝酸中:实验开始时无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溶液慢慢变红色至深红棕色,突然激烈反应放出大量气泡,放出红棕色气体,溶液红色消失,温度升高。

反应突然加快的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平静后,若加热或加入KSCN再反应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过量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向反应后溶液滴入BaCl2,产生白色沉淀。

反应平静后,加热或加入KSCN再反应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方案二:将浓HNO3滴入KSCN溶液中。滴入一定量后反应停止。

方案三:在KSCN溶液中加入少量稀HNO3,溶液中有少量气泡产生,较长一段时间后可发生浅黄色沉淀生成。

方案四:在红色的Fe(SCN)n(3-)+溶液中分别加入过量氯水、溴水,溶液的红色均消失为黄色。而加入碘水时溶液的颜色基本不变。

方案五:在KSCN溶液中加入氯水,无色溶液变成浅红色。

【理论探究】由化合价和共价键理论分析SCN-可能的结构及方案一、三中产生该现象可能的原因:                                             

28.(18分)法国化学家V.Grignard所发明的Grignard试剂(卤代烃基镁)广泛运用于有机合成。Grignard试剂的合成方法是:RX+MgRMgX(Grignard试剂)。生成的卤代烃基镁与具有羰基结构的化合物(醛、酮等)发生反应,再水解就能合成各种指定结构的醇:

试题详情

         

现以2-丁烯和必要的无机物为原料合成3,4-二甲基-3-己醇,进而合成一种分子式为C10H16O4的具有六元环的物质J,合成线路如下,H的一氯代物只有3种。

试题详情

请按要求填空:

(1)F的结构简式是                   

(2)C+D→E的反应类型是                  ,F→G的反应类型是                  

(3)写出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有机物请用结构简式表示):

 

A→B                                                            

 

I→J                                                             

(4)I和该二元酸除了能反应生成J外,还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缩聚反应生

 

成高聚物,试写出此高聚物的结构简式               

 

 

 

 

 

试题详情

29.(14分)向100mL 3mol/L硫酸铝铵[NH4Al(SO4)2]的溶液中逐滴加入到1mol/L的Ba(OH)2溶液。

(1)写出刚好出现沉淀的总物质的量为最大值时的离子方程式(用一个式子表示):

                                                                  

(2)随着Ba(OH)2溶液体积V的变化,沉淀物总物质的量n的变化如下图所示。写出B点和C点所对应的Ba(OH)2溶液的体积:

B:                             ,C: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文本框: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0、(一)在遗传密码研究的早期,有人从数学的角度推测只有mRNA上三个碱基决定一个蛋白质中一个氨基酸才能满足编码20种氨基酸的需要(43=64>20)。这种推论很快被离体实验所证实。

    Matthaei和Nirenbeng把大量的大肠杆菌细胞磨碎,制成无细胞提取液,用DNA酶处理这种提取液,使细菌的DNA水解,除去细胞壁等。将上清液装入试管,再加上20种氨基酸和必要的其他物质,其中至少有一种氨基酸用14C标记,最后在这种无细胞提取液中加入人工合成的多聚核苷酸……

    最后通过分析试管内多肽链中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并结合数学分析来确定遗传密码的组成和方式。具体结果如下:

 

编号

碱基种类和比例

多聚核苷酸

氨基酸种类和比例

1

100%U

多聚U

100%苯丙氨酸

2

70%U  30%A

多聚U、A

34%苯丙氨酸

试题详情

2.7%赖氨酸

15%异亮氨酸

15%亮氨酸

3

U、C

……UCUCUC……

丝氨酸、亮氨酸

……

……

……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上述上清液中与实验直接有关的物质或结构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必要的其他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多聚核苷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表中的实验结果可确定苯丙氨酸的遗传密码是______________。

(5)通过表中的实验结果可确定赖氨酸的遗传密码是________________。

(6)通过表中的实验结果可初步确定异亮氨酸或亮氨酸的遗传密码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目前对吸烟影响人体代谢方面的问题研究较少,为初步了解有关情况,一实验小组准备进行如下实验。(12分)

实验目的:探究香烟烟雾处理与酶的活性的关系

实验材料:新鲜猪肝,市售香烟若干支,自制抽烟器(用于收集香烟烟雾)两支,试管若干支,剪刀,镊子,10%过氧化氢溶液,研钵、水浴锅,温度计,卫生香,火柴。

请根据题目所给的实验方法完善实验步骤并预测实验结果。

步骤1:新鲜猪肝提取液的制备及实验准备

猪肝经剪碎、研磨、过滤后,滤液置于试管内,待猪肝提取液充分沉淀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2:香烟烟雾的收集和对照气体的收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3:将两支自制抽烟器内的气体全部以相同速度缓慢的注入两支盛放肝提取液的试管内,并保证充分接触。

步骤4:实验组和对照组酶活性的检测(包括反应操作过程及检测方法)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测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31、(一)(10分)人造蛋白食品是现代微生物工程的杰作之一,食用真菌蛋白是人造蛋白的一种。真菌蛋白的制造过程的图解如下图所示。请根据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①往发酵罐内注入少量氨水的目的是                             

②制造真菌蛋白时,要向发酵罐内注入空气,由此可推知发酵罐中的真菌异化作用类型是          

③往发酵罐内添加的一切物品都要经过消毒,从生态学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④添加的糖被真菌利用,转化形成真菌蛋白,必须经过的各种生理作用是

                                                 

⑤从自然界中分离出的真菌菌种,用于制造真菌蛋白时,真菌蛋白的产量较低。要获得更多的真菌蛋白,培育优良真菌菌种可用                方法。

⑥利用微生物工程的方法制造出的真菌蛋白,常作为家畜(猪)的饲料添加剂。猪食用这些添加剂后,可加速肥育的原因是                        ;这些添加剂在猪体内的代谢终产物有                     

 

 

 

 

(二)(4分)下图为三种不同的曲线图,请根据给出的内容进行选择:

试题详情

⑴                      ⑵                    ⑶

①发酵罐内时间与细菌的生长情况的关系 

②空气中CO2含量与光合作用的强度的关系

③生长素的浓度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④淀粉酶从0℃80℃的活性变化

⑤使用杀虫剂后,时间与害虫的种群数量的关系

⑥动物细胞内ATP产生量与O2的供给量之间的关系

⑦大气中O2的浓度与植物组织内CO2产生量的关系

⑧将植物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后,时间与细胞体积的关系

⑨O2的浓度与根吸收矿质离子速度的关系

⑩经常刮大风的岛上,翅的长度与其个体数的关系

(前者为横坐标,后者为纵坐标)

A.可以用图⑴表示的是:            

B.可以用图⑵表示的是:             

C.可以用图⑶表示的是:          

D.三种图表示都不对的是:          

 

 

 

 

 

 

 

 

试题详情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南开中学模拟卷)

试题详情

                                                                   2008-5-23

第Ⅰ卷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A

B

D

C

D

D

D

D

C

A

B

题号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答案

C

B

A

C

D

A

C

A

B

B

 

第Ⅱ卷

22(1) 0.776mm (各2分)

(2)  ①A.记下没挂木块时,自制弹簧测力计指针所指刻度N0

B.把木块挂在自制的弹簧测力上,稳定后记下指针所对的刻度N1

C.把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用该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匀速滑行,记下这时指针所指的刻度N2.(4分)    ② (N2N0)/(N1N0)(2分)

(3) ① ACDFH(2分) ②小(2分)

 随着电阻丝中的电流增大,温度升高,电阻率增大,电阻增大(2分)

23.(16分) 解:设必须使cd杆以v沿斜面向上运动,则有cd杆切割磁场线,将产生感应电动势E=Blv   ①(3分)

 在两杆和轨道的闭合回路中产生电流I=   ② (3分)

ab杆受到沿斜面向上的安培力FBil    ③ (3分)

ab杆静止时,受力分析如图:

根据平衡条件,应有

 GsinθμGcosθFGsinθ+μGcosθ   (5分)

 联立以上各式,将数值代人,可解得

 1.8 m/s≤v4.2 m/s           (2分)

注:若只考虑一种情况,酌情扣分。

24.(18分) 解:(1)设两球之间的斥力大小是F,两球从开始相互作用到两球相距最近时的时间是t0当两球相距最近时球B的速度是vB=4 m/s,此时球A的速度与球B的速度大小相等,vAvB4 m/s.                                         (2分)

  由动量守恒定律可得:mBvB0mAvA+mBvB                                          ①  (2分)

  代人数据解得vB09 m/s(2分)

(2)两球从开始相互作用到它们之间距离最近时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移ΔsL-d (2分)

由功能关系可得:

FΔs=mBvB02-(mAvA2+mBvB2)                              ②(2分)

 代人数据解得F=2.25 N                                      (2分)

(3)根据动量定理,对A球有:

Ft=mAvA-0        (2分)

 t=        (2分)

代入数值解得t= s=3.56 s                                 (2分)

25.(22分) 解(1)因滑块与小球质量相等且碰撞中机械能守恒,滑块与小球相碰撞会互换速度,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机械能守恒,设滑块滑行总距离为

由动能定理,有

         得(2分) (个) 

(2)滑块与第n个小球碰撞,设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速度为

对小球,有:   ① 

   ②   (2分) 对滑块,有:   ③

     解①②③三式得: 

    (3)滑块做匀减速运动到第一个小球处与第一个小球碰前的速度为,则有

  由于滑块与小球碰撞时不损失机械能,则碰撞前后动

量守恒、动能相等,滑块与小球相碰撞会互换速度,碰撞后瞬间小球的速度仍为

此时小球受重力和绳子的拉力作用,由牛顿定律得:T-mg=m 

因为L1=  由上述三式解得:T=0.6N

第一问6分,第二问8分,第三问6分。

26.(16分)(1)四(或4) Ⅷ  (各2分) (2)1:2   (3)③

(4)3Fe2++NO3-+4H+=3Fe3++NO↑+2H2O

(5)Fe3O4+3KNO3+4KOH2K2FeO4+3KNO2+2H2O (以上各3分)

27.(18分)无明显现象  (2分)  Fe2+被HNO3氧化生成Fe3+,Fe3+和SCN-反应生成红色的Fe(SCN)n(3-)+   (3分)

【实验探究】该反应是放热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到剧烈反应。(3分)

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变小,反应速率变小到观察不到明显现象,当加热给其能量或再加入反应物,反应速率加快。(3分)

【理论探究】SCN-可能的结构为-S-C≡N或S=C=N-,其中S、N元素均呈最低价,均具有还原性,都应能被HNO3氧化。(3分)

【探究启示】

结论1:SCN-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其还原能力介于 Br-和I-之间

结论2:用SCN-间接检验Fe2+时,氯水、HNO3等强氧化剂不能过量

结论3:与SCN-反应使溶液变红的不一定是Fe3+  (4分)

28.(18分) (1)                               (3分)

                   

 

(2)加成反应   消去反应(各3分)

(3)CH3CH2CHBrCH3+NaOHCH3CH2CH(OH)CH3+NaBr

  (各3分)

(4)

      (3分)

29.(14分)(1)Al3++2SO42-+NH4++2Ba2++4OH-=Al(OH)3↓+2BaSO4↓+NH3?H2O(4分)  (2)600mL    750mL   (各5分)

30、(一)(10分)

(1)上述上清液中与实验直接有关的物质或结构有:

①酶。(1分)  ②核糖体。(1分)  ③转运RNA。(1分)

(2)上述必要的其他物质是ATP。(1分)

(3)实验中多聚核苷酸的作用是翻译时的模板。(1分)

(4)通过表中的实验结果可确定苯丙氨酸的遗传密码是UUU。(1分)

(5)通过表中的实验结果可确定赖氨酸的遗传密码是AAA。(1分)

(6)通过表中的实验结果可初步确定异亮氨酸或亮氨酸的遗传密码可能是UUA、AUU、UAU。(3分)

 (二)(每步2分,共12分)

步骤1  吸取等量的猪肝提取液上清液,分别加入两试管,置于适宜水浴锅内

步骤2  点燃一支香烟,用自制抽烟器收集香烟烟雾,另一支自制抽烟器抽取等量空气

步骤4  (1)另取A、B两支试管,分别加入2毫升的过氧化氢溶液。放入37度水浴锅内保温 

(2)用一支吸管吸取注入香烟烟雾的猪肝提取液1毫升,加入A试管,同时用另一支吸管吸取注入空气的猪肝提取液1毫升,加入B试管,并重新放回水浴锅内 

(3)将带余烬的卫生香分别放入A、B两支试管内液面的上方,观察现象

结果: A试管内的卫生香无法复燃,B试管内的卫生香复燃  A、B试管内的卫生香均复燃

31、(一) ①给真菌提供合成蛋白质所需的氮元素;调节PH。(2分)

②需氧型。(1分)

③避免杂菌与真菌竞争而降低真菌蛋白产量。(1分)

④呼吸作用;转氨基作用;脱水缩合作用。(3分)

⑤人工诱变方法。(1分)

⑥蛋白质脱氨基作用可转变成脂肪;(1分)水,CO2,尿素。(1分)

(二)②④⑥⑨;①③④;⑤⑦⑧⑩;④⑨(每空1分)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