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南开中学模拟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十八)   2008-12-20

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试卷II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选择题共21题每题6分共126分)

注意事项:

1.答第1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016    Na23    P 31

 

 

 

 

 

3.下表是对甲、乙、丙图所示的生命现象及a、b、c所表示的变量的分析,正确的一组为

     

a

 

 

 

                    生命现象

            变量

生长素浓度对根

和茎生长速率的

    影响

恒温动物、变温动

物体温变化与温度

    的关系

光照强度与光

合作用速率的

    关系

C02的吸收

  量(释放

    量)

温       生长

速率

生长

速率

A

    甲

    丙

    乙

    C

    a        b

    b

 B

    丙

    甲

    乙

    C

    a        b

    b

 C

    乙

    丙

    甲

    a

    C        b

    b

 D

    甲

    丙

    乙

    b

    C        a

    a

 

4.植物细胞膜对某种物质的运输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黑点的数量表示某物质的浓度。该物质可能是

    A.叶绿素

    B.生长素

    C.纤维素

    D.胡萝卜素

 

5. 在农业生产中,收获大豆时经常出现“空瘪粒”,导致减产,下列正确的叙述是

    A.出现“空瘪粒”是因为子房壁未发育成果皮

    B.出现“空瘪粒”是由于大豆种子无胚乳

    C.出现“空瘪粒”是由于卵细胞未受精

    D.对未授粉的花蕾喷洒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可以避免“空瘪粒”

 

 

 

 

 

 

7.高分子材料                    是由三种单体聚合而成的,以下

 

 

 

与此高分子材料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高分子材料属于纯净物,合成它的反应是加聚反应

B.形成高分子材料的单体中所有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

 

C.三种单体中有两种互为同系物

D.三种单体都可以使溴水褪色,但只有两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8.MnO2和Zn是制造干电池的重要原料,工业上用软锰矿和闪锌矿联合生产MnO2和Zn的基本步骤为:

⑴ 软锰矿、闪锌矿与硫酸共热: MnO2+ZnS+2H2SO4=MnSO4+ZnSO4+S+2H2O。

⑵ 除去反应混合物中的不溶物

⑶ 电解混合液MnSO4+ZnSO4+2H2O       MnO2+Zn+2H2SO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步骤⑴中MnO2和H2SO4都是氧化剂

B.步骤⑴中每析出12.8g S沉淀共转移0.8mol电子

C.电解时MnO2在阳极处产生

D.硫酸在生产中可循环使用

 

9.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的化学工作者合作已成功研制出碱金属与C60形成的球碳盐K3C60。实验测知该物质属于离子晶体,具有良好的超导性。下列关于K3C60的组成和结构的分析正确的是                

A.K3C60中既有离子键,又有极性键

B.1mol K3C60中含有的离子数目为63×6.02×1023

C.该晶体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

D.该物质的化学式可写为KC20

 

10.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用来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A. 向碳酸氢镁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

Mg2++HCO3-+OH-=MgCO3↓+H2O

B.硫氢化钠的水解HS-+H2OH3O++S2-

C.少量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氢钙溶液混合

Ca2++HCO3-+OH-=CaCO3↓+H2O

D.表示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2H2(g)+O2(g)=2H2O(g);△H=-571kJ/mol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Cl2参加反应所得的电子数不一定是2NA(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B.第IA族和第VIA族元素间不可能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1的离子化合物

C.非金属单质在固态时都属于分子晶体

D.冰晶体中,每个氧原子周围有4个氢原子,并分别与之形成氢键

 

12.在Fe2(SO4)3溶液中,加入a g的Cu,完全溶解后,再加入b g Fe,充分反应后得到c g残留固体,而且a>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残留固体全部是铜

B.残留固体为铜和铁的混合物

C.最后溶液中可能含有Fe3+

D.残留固体是铁,溶液中一定不含有Cu2+

 

13.在10L密闭容器中,1 molA和3 mol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A(g)+xB(g)2C(g),2min后反应达到平衡,测平衡体系中C为 0.4mol,压强比开始减小了1/10,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平衡时

B.x=3

C.A的转化率为20%

D.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14.从离地H高处自由下落小球a,同时在它正下方H处以速度V0竖直上抛另一小球b,不计空气阻力,有:(   )

(1)若V0,小球b在上升过程中与a球相遇   

(2)若V0,小球b在下落过程中肯定与a球相遇

(3)若V0=,小球b和a不会在空中相遇

(4)若V0=,两球在空中相遇时b球速度为零。   

A.只有(2)是正确的  B.(1)(2)(3)是正确的  C.(1)(3)(4)正确的  D. (2) (4)是正确的。

 

15.两端封闭的均匀直玻璃管竖直放置,内用高h的汞柱把管内空气分为上下两部分,静止时两段空气柱的长均为L,上端空气柱压强为p1=2ρgh(ρ为水银的密度)。当玻璃管随升降机一起在竖直方向上做匀变速运动时,稳定后发现上端空气柱长减为2L/3。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稳定后上段空气柱的压强大于2ρgh

B.稳定后下段空气柱的压强小于3ρgh

C.升降机一定在加速上升                                                   

D.升降机可能在匀减速上升

 

 

16.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大小相同的A、B两球在同一直线上运动。两球质量关系为mB=2mA,规定向右为正方向,A、B两球的动量均为6kg.m/s,运动中两球发生碰撞,碰撞后A球的动量增量为-4kg.m/s,则(    )

A.左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

B.左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

C.右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

D.右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

 

17.如图所示,一波源在绳的左端发生半个波1,频率为f1,振幅为A1;同时另一波源在绳的右端发生半个波2,频率为f2,振幅为A2.图中AP=PB,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两列波同时到达P点

B.两列波相遇时,P点的波峰可达(A1+A2

C.两列波相遇后各自保持原来波形独立传播

D.两列波相遇时,绳上振幅可达(A1+A2)的质点只有一点

 

18.图中实线是一簇未标明方向的由点电荷产生的电场线,虚线是某一带电粒子通过该电场区域时的运动轨迹,a、b是轨迹上的两点。若带电粒子在运动中只受电场力作用,根据此图不正确判断的是(     )

A.  带电粒子所带电荷的符号;

B.   带电粒子在a、b两点的受力方向;

C.  带电粒子在a、b两点的速度何处较大;

D.  带电粒子在a、b两点的电势能何处较大。

 

19.元素Χ的原子核可用符号Χ表示,其中a、b为正整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等于此原子核中的质子数,b等于此原子核中的中子数

B.        a等于此原子核中的中子数,b等于此原子核中的质子数

C.       a等于此元素的原子处于中性状态时核外电子数b等于此原子核中的质子数加中子数

D.       a等于此原子核中的中子数,b等于此原子核中的核子数

 

20.如图所示,平行金属板A、B组成的电容器,充电后与静电计相连。要使静电计指针张角变大,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    )

A. 将A板向上移动

B. 将B板向左移动

C. 将A、B之间充满电介质

D. 将A板放走部分电荷

 

 

 

 

21.A和B两种单色光均垂直照射到同一条直光纤的端面上,A光穿过光纤的时间比B光穿过的时间长,现用A和B两种光照射同种金属都能发生光电效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光纤对B光的折谢率大

B.B光打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一定比A光的大

C.A光在单位时间内打出的电子数一定比B光的多

D.B光的波动性一定比A光的显著

 

 

 

 

 

 

 

 

 

 

 

 

 

 

 

 

 

 

 

 

 

 

 

 

 

 

 

 

 

 

文本框: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南开中学模拟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十八)     2008-12-20

第Ⅱ卷

(共10题共174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2.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2.

1)(6分)用游标卡尺两脚间的狭缝观察光的衍射现象,光源是较远处的细长日光灯管。当狭缝平行于灯管,眼睛贴近狭缝进行观察时,可看到平行于狭缝及灯管的衍射条纹。

⑴  (3分)一人作两次观察,第一次看到条纹较密,第二次看到的条纹较为稀疏,这是因为                              

⑵  (3分)其中一次观察时游标卡尺的读数如右图所示(主尺的最小刻度为毫米)。可知这时卡尺两脚间的狭缝宽度为                  毫米。

 

2)(10分)A、B二同学使用完全相同的器材用伏安法测量电源电动势ε与内阻r,给定的器材为:待测电源、滑线变阻器,电压表(内阻为3 kΩ),电流表(内阻约为0.7Ω),电键,导线若干。二人的测量结果分别由图和图给出。

(1)由图A,ε=        , r =        ;由图B,ε =       ,r =       。(取2位有效数字)

(2)分别画出A、B所用的电路图。你认为哪一位同学的测量结果较为准确?

 

文本框:

 

 

 

 

 

 

 

 

 

 

 

文本框: B的电路
文本框: A的电路

 

 

 

 

 

 

 

 

 

 

17a23.(18分) 如图所示,矩形刚性导线框处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于线框所在的平面,线框的ef边与磁场区域的边界线OO′平行. 已知线框的ab边、cd边和ef边的长度都是l1,它们的电阻分别为R1R2R3acce、bddf边的长度都是l2,它们的电阻都可忽略不计. 开始时整个线框都处在磁场之中并以恒定的速度v向磁场区域外移动,速度方向垂直于OO′. 问在整个线框从磁场内移到磁场外的过程中,作用于线框的ab边的安培力做了多少功?

 

 

 

 

 

 

 

 

 

 

 

 

 

 

 

 

 

 

 

 

24.(18分)       图示为两个共轴金属圆筒,轴线与纸面垂直,内筒半径为R,筒壁为网状(带电粒子可无阻挡地穿过网格)。当两圆筒之间加上一定电压后,在两圆筒间的空间可形成沿半径方向的电场。内圆筒包围的空间存在一沿圆筒轴线方向的匀强磁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方向指向纸内。一束质量为m、电量为q的带正电的粒子以各种不同的速率自内圆筒壁上的A点沿内圆筒半径射入磁场,现要求有的粒子的运动能满足下面三个条件:①刚刚能到达外筒的内壁而不与外筒相碰;②粒子恰能从A点射出磁场;③每个粒子在磁场区域内运动所经过的总时间等于该粒子在所给磁场中做完整的圆周运动时的周期的一半。

(1)为了能满足上述要求,内、外筒间电压的可能值应是多少?

(2)讨论上述电压取最小值时,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情况。

 

 

 

 

 

 

 

 

 

 

 

 

 

 

 

 

 

 

 

 

 

 

 

 

 

 

 

 

 

25.(20分)n块相同的木块,每块的质量都是m,长度都为l,放置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相邻两木块间的距离为l,最下端的木块到斜面底端的距离也是l,如图所示。已知木块与斜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与最大静摩擦力相等。在开始时刻,第一木块以初速度v0沿斜面下滑,其余所有木块都静止;在每次发生碰撞后,发生碰撞的木块都粘在一起运动。已知当摩擦系数为μ时,最后第n个木块到达斜面底时,刚好停在底端。

⑴    求在整个过程中由于碰撞而损失的总机械能。

⑵    求每次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与碰撞前机械能之比。

 

文本框: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18分)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常见纯净物,它们之间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可以在水溶液中进行反应)。

①A、B、E、H在常温下均呈气态,F为液态。A、B、C为单质。A在B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②实验室制取A、H的发生装置如右图所示。

③隔绝空气条件下,将G投入绿矾溶液中,迅速产生白色沉淀,后又变为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沉淀,还产生大量气泡。

回答下列问题:

⑴化合物G中阳离子与阴离子个数之为       

J中所含化学键类型是                               

⑵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⑶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④                                         

⑷化合物G有重要用途,它是                       

实验室收集B气体的方法是                                             

利用排液法收集E气体,该液体可能是                                   

 

 

 

 

27.(16分)已知(1)醛(如糠醛)在强碱作用下,可以发生如下反应:

 

 

 

 

(2)一定条件下两分子醛之间可以发生反应                                

 

(3)化合物A~F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化合物A是含有苯环的醛类化合物,且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没有同分异构体,1molC能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22.4L氢气。

 

 

 

 

 

根据上述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的结构简式                  

A生成B和C的反应类型是        ;F不可以发生的反应类型有          

A.氧化还原反应    B.加成反应   C.消去反应    D.酯化反应

(2)写出A生成B和C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3)C和D在不同条件下反应,可以得到不同的有机物E。

写出等物质的量的C和D在一定条件生成高聚物E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有机物F可能的结构简式:                                               

28.

可上下移动的铜丝

可上下移动的铜丝

⑵与甲装置相比,乙装置的优点是                                           

丙装置除具乙装置优点外还具有的优点是                                  

⑶欲使NO2气体充满试管②,应先关闭弹簧夹      ,再打开弹簧夹      ,当气体充满②后,将铜丝提起与溶液脱离,然后把a、b、c都关闭,并把试管②置于沸水中,下列情况不变的是         

A.颜色 B.平均摩尔质量       C.质量     D.压强              E.密度

⑷为了验证NO2与水的反应,欲使烧杯中的水进入试管②的操作是                   

                                                                               

⑸试管②中的NO2(和水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物质的量浓度最大值是          。(气体体积按标准状况计算且不考虑N2O4及实验过程中NO2的损失)

 

 

 

 

 

 

29.(14分)某固体混合物可能由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现对该混合物做如下实验,所得现象和有关数据如图所示(气体体积数据已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回答下列问题:

(1)混合物中是否存在        (填“是”或“否”),你的判断依据是:                                                      

(2)写出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

                                           

(3)请根据计算结果判断混合物中是否含有        (填“是”或“否”),

说出你的计算依据,不要求写计算过程:

                                                                              

(4)将溶液加热蒸干,不能得到晶体,请你设计一个可行的简易实验方案,从溶液中得到较纯的晶体:

                                                                              

 

 

 

 

 

 

 

文本框: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0.(一)(8分)据英国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网站2006年4月4日公布的研究报告说,美国科学家已经在实验室中成功培育出膀胱,并顺利移植到7名患者体内。由于用于移植的膀胱是由接受移植者的体内细胞培育产生,所以移植后的膀胱不会在患者体内发生排异现象。该培育过程是:从患者的膀胱上取下普通邮票一半大小的活细胞样本,膀胱从外到内是由三层构成,即肌肉、胶原质和膀胱上皮。研究人员将活细胞样本中胶原质剥下,将肌肉细胞和膀胱上皮细胞分别置于不同的培养皿中培养,约一周后将这些细胞放在一些海绵形状的可生物降解的由胶原质制成的“支架”上继续培养,再过7周左右,原先的数万个细胞已经繁殖到15亿个左右,布满“支架”,膀胱上皮在内,肌肉在外。医生将“新膀胱”移植到患者膀胱的上面。这样新器官会继续生长并与老器官“重组”取代老器官中丧失功能的部分。培育过程如下图所示: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a过程属于细胞工程中的____________,其培养基与植物细胞培养的培养基的主要不同点是前者含有____________。在培养基中的培养相当于____________培养。

(2)b过程由数万个细胞繁殖到15亿个细胞是____________的结果,由这些细胞再分别形成肌肉和膀胱上皮的过程要经过____________。

(3)新器官与老器官的“重组”是否为基因重组?___  _   ____

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

(4)用接受移植者的体内细胞培育出“新膀胱”不会发生排异现象,请举一与之相似的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8分)下丘脑和垂体在人体内分泌活动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1)垂体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腺,不仅分泌[a]生长激素,还分泌[  ]               等激素来调节其他某些内分泌腺的活动。但下丘脑才是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是因为                                                        

(2)①完成由产生电信号到转变为化学信号的过程是: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在某些因素的刺激下产生           ,通过轴突传导到          ,进而引起小泡中激素的释放。

(3)图中可见,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的主要功能是使血浆渗透压         。①~⑤过程中属于反馈抑制作用的是            

(4)当人突然进入寒冷环境中,与c具有协同作用的            (激素)分泌量也将增加,导致产热量增加。如果用激素c饲喂小白鼠,再放入密闭容器中,其对缺氧的敏感性

           

 

 

 

 

 

 

 

31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南开中学模拟卷)

2008-12-20

第Ⅰ卷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A

C

D

B

C

B

B

A

C

C

A

题号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答案

A

D

C

C

A

B

CA

C

A

D

 

 

第Ⅱ卷

22.

1)参考解答

        ⑴  第一次的狭缝比第二次的宽(5分);只答狭缝宽窄不同的给3分。

    ⑵ 0.65  (3分); 答0.60或0.70的给2分。

2) 参考解答

⑴  3.1 v2.3 Ω (每空2分,ε= 3.0~3.2 v,  r = 2.2~2.4 Ω都给分)

 3.1 v3.0 Ω (每空2分,ε= 3.0~3.2 v,  r= 2.9~3.1 Ω都给分)

(2) 如图所示。(4分,有任何错误就不给这4分)

 

 

 

 

 

 

 

A的较为准确。(2分)

17b23.参考解答

在ef边移出磁场区域,但cd边尚未移出磁场区域的过程中的任何时刻,线框的abcd部分处在磁场中,回路abcd中的感应电动势为零,故可以把整个线框用图1的回路等效。其中a′b′ 段的电阻r1等于ab的电阻R1和cd的电阻R2并联后的等效电阻,即

            ①

在线框移动过程中,通过回路efb′a′的磁通量是随时间变化的.设在t时刻, a′b′边到磁场边界的距离为x,磁通量,在时刻,边a′b′到磁场边界的距离为,磁通量,磁通的变化量                    ②

负号表示磁通随时间减少.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回路efb′a′中的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为                                                                             ③

由欧姆定律,可求得通过a′b′的电流                  ④

通过线框     ab段的电流                             ⑤

磁场作用于线框ab边的安培力                     ⑥

安培力对ab边作的功                        ⑦

在线框的cd边刚移出磁场区域到线框的ab边移出磁场区域的过程中任一时刻,整个线框可用图2的回路来等效。其中e′f′边的电阻r2为cd边的电阻R2与ef边的电阻R3并联的等效电阻,即                                           ⑧

而回路abf′e′中的感应电动势就是线框的ab边因切割磁力线而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即有                                                ⑨

由欧姆定律,通过线框ab边的电流         ⑩

磁场作用于线框ab边的安培力                                 (11)

安培力做的功                                            (12)

整个线框移出磁场区域的过程中,作用于ab边的安培力做的总功                    (13)

由以上各式可得          (14)

24.参考解答:

       [1]  设带电粒子自A点沿内圆筒半径方向射入磁场时的速度用v表示,进入磁场后,在洛仑兹力作用下粒子做圆周运动,并从内筒表面上的A1点射出磁场,射出磁场时的速度大小仍为v,方向沿过A1点的内圆筒半径方向,如图所示。粒子自A1射出磁场后便进入两圆筒间的电场中,在电场力的作用下,粒子做减速直线运动,刚到达外圆筒的内壁时,速度恰好减至零。然后粒子又在电场力作用下向A1点做加速运动,回到时,粒子速度增大到v,并以此速度沿圆筒内圆半径方向第二次进入磁场,在磁场的洛仑兹力作用下,粒子又做圆周运动,并从A2点射出磁场。此后,粒子又再一次在电场中减速,到达外壁时调转方向加速回到A2点,从A2点进入磁场,再做圆周运动并从A3点射出磁场。这一过程多次重复到最后,粒子再次从A点射出磁场。

       设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从A点射入磁场到从A1点射出磁场经历的时间为t,绕圆心o’转过的角度为Ф,过A点和A1点的内圆筒半径对其轴线o的张角为θ,如图所示。有

                              ⑴

                          ⑵

若粒子在磁场中经过n次偏转后能从A点射出磁场,应满足条件nθ = 2kπ    

根据题意有                 ⑷

而                               ⑸

解以上各式得n = 2k+1        k = 1, 2, 3, …            ⑹

              k = 1, 2, 3, …            ⑺

连结图中的oo’,由直角三角形Aoo’可得:                                   ⑻

r是粒子在洛仑兹力作用下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有              ⑼

由⑵、⑻、⑼式得到粒子射入磁场时的速度                           ⑽

设加在两圆筒间的电压为U,由能量守恒有                               ⑾

把⑽式代入⑾式得      k = 1, 2, 3, …            ⑿

[2]  当k=1时,对应射入磁场的速度为最小,加在两圆筒间的电压亦为最小,

                              ⒀

                             ⒁

由⑹式可知粒子在磁场中偏转的次数为  n = 3            ⒂

由⑺式可知每次偏转的角度        θ3 = 120°                     ⒃

由⑻式和⑺可知粒子在磁场内做圆周运动的半径            ⒄

粒子在磁场内运动的总路程                                       ⒅

 

25.参考解答

⑴   根据题意,第n个木块被碰以后,木块运动到斜面底端时正好停下,表明木块沿斜面做减速运动,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1]

这个加速度与质量无关,不难看出,从第1个木块下滑开始的整个过程中,每一木块除了碰撞的瞬间外,下滑的加速度的大小均为a,方向沿斜面向上。

在整个过程中,第n个木块运动的距离为l,第n-1个木块运动的距离为2l,…第1个木块运动的距离为nl,因此除了碰撞的瞬间外,各木块克服合外力做的功

              [2]

整个过程中,各次碰撞损失的机械能的总和

                                            [3]

由以上各式得

                     [4]

⑵   考察质量为M、速度为v的物块与质量为m的静止木块做完全非弹性碰撞,由动量守恒定律

                                            [5]

碰撞中损失的机械能

                          [6]

由[5]、[6]两式得

                                               [7]

式中E为碰撞前的动能,由此得到每次碰撞中损失的机械能与碰撞前机械能之比为       i = 1, 2, …, n-1             [8]

26. (18分)⑴2:1 (2分)    离子键和共价键(极性共价键)(2分)

⑵  ②2Na2O2+2CO2=2Na2CO3+O2(2分)③2Na2O2+2H2O=4NaOH+O2↑(2分)

⑶  ①CO32-+2H+=CO2↑+H2O(2分)④CO32-+Ca2+=CaCO3↓(2分)

⑷  供氧剂(2分)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2分)四氯化碳或煤油等非极性液态溶剂(2分)

 

27.(16分)

⑴ (各2分)                                                                 A;     C 

 

⑵(3分)

⑶(3分)

 

⑷(各2分)

         

 

 

 

 

28.(前三题每空2分,后两题每空3分,共18分)

⑴Cu+4HNO3(浓)===Cu(NO3)+2NO2↑+2H2O

⑵无氮的氧化物逸出,可避免污染环境;可使反应随时进行,随时停止。

⑶c;a、b;C、E

⑷关闭弹簧夹a、b,打开c,用手捂热试管②一段时间后松开

mol?L1

29. (14分)⑴是(1分)生成的气体经过浓硫酸体积减小4.48L(2分)

⑵AlO2-+H++H2O=Al(OH)3↓(3分)

⑶否(1分),理由:由题中信息可推知混合物中一定含有Al、(NH4)2SO4和MgCl2三种物质,而计算出其中有9.5gMgCl2、13.2g(NH4)2SO4、5.4gAl,且三者质量之和刚好等于28.1g(4分)

⑷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浓盐酸后,再加热浓缩析出晶体。(3分)

 

30.(一)(1)动物细胞培养  动物血清等  原代

(2)细胞分裂  细胞分化

(3)不是,新器官与老器官来自同一个人,遗传物质相同,没有发生基因重组(4)如用取自烧伤病人皮肤的健康细胞进行培养,获得大量自身的皮肤细胞,移植后也不会发生排异现象

(二)(1)[b]促甲状腺激素  下丘脑能分泌一些激素来调节垂体中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垂体分泌激素的多少,是受下丘脑支配的)

(2) 局部电流(兴奋/神经冲动)   神经末梢(轴突末梢/突触小体)

(3) 降低       ④和⑤      (4) 肾上腺素         提高

 

3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