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南开中学模拟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五)
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试卷II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选择题共21题,每题6分,共126分)
注意事项:
1.答第1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 H:
1、正常情况下,某色盲男性的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分裂后期时,细胞中可能含有( )
A.两个Y染色体,两个色盲基因
B.一个X染色体,一个Y染色体,一个色盲基因
C.两个X染色体,两个色盲基因
D.一个Y染色体,没有色盲基因
2、有关右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若Y表示胰岛素,则该细胞在血糖浓度过低时活动会加强
B.若Y表示抗体,则该细胞是由B细胞或记忆细胞增殖分化而来
C.若Y表示生长激素,则该细胞为下丘脑中的细胞
D.若Y表示单克隆抗体,则该细胞是由效应T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形成的
3、实验证明,光照可以影响生长素的分布,但不会使生长素分解。现切取甲、乙、丙三个相同大小且生长状况相似的胚芽鞘尖端,其中甲、乙纵向插入不透水的云母片,将三者分别放置于a、b、c、d四个琼脂块上(如图所示,c、d两琼脂块不接触)。然后将甲装置放进不透光的暗盒中,乙、丙装置给予右侧单向光照射。经一段时间后,测定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为( )
A. a>b>c>d B. b>a>c>d
C. a=b>c>d D. b>a>d>c
4.我国科学家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导人棉花细胞并成功表达,培育出了抗虫棉。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重组DNA分子中增加一个碱基对,不一定会导致毒蛋白的毒性丧失
B.棉花细胞导入了抗虫基因后,在无菌、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下,置于只加入了必需矿质元素离子和激素的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可以培养成植株。
C.抗虫棉的抗虫基因可通过花粉传递至近缘物种,从而造成基因污染
D.种植抗虫棉时,须同时种植普通的不抗虫棉,主要目的是减缓棉铃虫抗性基因频率增加的速度
5.Tilman等人研究了两种淡水硅藻的种群增长。硅藻需要硅酸盐作为其细胞壁的原料。实验中不断地定期加硅于培养液中。实验中同时记录了硅藻密度和硅浓度的变化。两种硅藻单独培养(a、b图)和混合培养(c图)的种群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据图分析,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与单独培养相比,混合培养时两种硅藻的种群指数增长时间缩短了
B.当种群密度不再上升时,硅藻的数量就是该种群在该实验条件下的环境容纳量
C.单独培养的两种硅藻相比较,硅藻A对硅的利用量多
D.混合培养时,由于硅藻S对硅的利用,使培养液中硅浓度低于硅藻A所能生存和繁殖的水平,竞争的结局是硅藻S取胜,硅藻A被淘汰掉
6.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分析,下列属于种群的是( )
A.池塘中的一群鱼
B.培养基被污染后除大肠杆菌外,又滋生了别的细菌和真菌
C. 培养皿中的大肠杆菌菌落
D.在一棵枯树枝上生活着蚂蚁,长满了苔藓
7.下列有关生活中化学叙述正确的是( )
A.双氧水可在医疗上做消毒杀菌剂
B.提倡使用乙醇汽油主要是为了提高汽油的燃烧效率
C.纤维素和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
D.变质的油脂难闻的特殊气味,是由于油脂发生了水解反应
8.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最外层有1个电子的微粒构成的单质与1molO2反应时转移电子数4NA
B.6gSiO2晶体中,含有Si-O键数为0.2NA
C.
D.0.5mol羟基中含有的电子数为4.5NA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用两支惰性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当有1´10-3molOH-放电时,阴极上析出标况下氢气11.2mL
B.能使甲基橙显红色的溶液中可以大量存在Fe2+、Cl-、NO3-、Na+、SO42-离子
C.将固体Si放入NaOH溶液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Si + 2OH- + H2O=SiO32- + 2H2
D.碳酸钠溶液显碱性的原因为:CO32-
+ H2O = HCO3- +
10.已知某溶液中只存在OH-、Cl-、NH4+、H+四种离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溶液中c(NH4+)=c(Cl-),则该溶液一定显中性
B.若溶液中c(NH4+)>c(Cl-)>c(OH-)>c(H+),则溶液中一定含有NH4Cl和NH3?H2O
C.若溶液中c(Cl-)>c(NH4+)>c(H+)>c(OH-),则溶液中可能含有NH4Cl或可能含有NH4Cl和HCl
D.若溶液中c(Cl-)>c(H+)>c(NH4+)>c(OH-),则溶液中含有大量的NH4Cl和少量的HCl
11.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除去苯中溶有的少量苯酚的方法是加入适量浓溴水,充分反应后,静置、过滤
B.除去FeCl3酸性溶液中少量的FeCl2可以采取的措施为加入稍过量双氧水后放置
C.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原溶液中可能含有或HCO3-
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原溶液中可能含有Ba2+或Ca2+
12.聚乙炔导电聚合物的合成使高分子材料进入了“合成金属”和塑料电子学时代,当聚乙炔分子带上药物、氨基酸等分子片段后,就具有了一定的生物活性。以下是我国化学家近年来合成的聚乙炔衍生物分子M的结构式及M在稀硫酸作用下的水解过程如下图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M与A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褪色
B.B中含有羧基和羟基两种官能团,B能发生消去反应和酯化反应
C.1molM与热的烧碱溶液反应,可消耗2n mol的NaOH
D.A、B、C各1mol分别与金属钠反应,放出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2
13.已知在一定条件下有CO(g)+H2O(g)CO2(g)+H2(g)在某一容积为
A.反应放出的热量为
B.平衡时H2O的转化率为40%
C.若将容器的体积压缩为
D.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的依据是CO、H2O、CO2、H2的浓度都相等
1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布朗运动与分子的运动无关
B.分子力做正功时,分子间距离一定减小
C.在环绕地球运行的空间实验室里不能观察热传递的对流现象
D.通过热传递可以使热转变为功
15. 经典波动理论认为光的能量是由光的强度决定的,而光的强度又是由波的振幅决定的,跟频率无关,因此,面对光电效应,这种理论可以解释以下哪种说法
A.入射光频率v<v0(极限频率)时,不论入射光多强,被照射的金属不会逸出电子
B.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只与入射光频率有关,而与入射光强度无关
C.从光照射金属到金属逸出电子的时间一般不超过 10-9 s
D.当入射光频率 v>v0 时,光电流强度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
16. 一个原来静止的原子核,发生α衰变,它的两个产物在垂直于它们速度方向的匀强磁场中运动,它们的轨迹和运动方向(图中用箭头表示)可能是下图中哪一个所示?(图中半径大小没有按比例画)( )
17. 一列简诸横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波速v=
图a
18. 动物园的水平地面上放着一只质量为M 的笼子,笼内有一只质量为 m 的猴子.当猴以某一加速度沿竖直柱子加速向上爬时,笼子对地面的压力为F1;当猴以同样大小的加速度沿竖直柱子加速下滑时,笼子对地面的压力为 F2,关于 F1 和 F2 的大小,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
A.F1 = F2>(M + m)g B.F1>(M + m)g,F2<(M + m)g
C.F1>F2>(M + m)g D.F1<(M + m)g,F2>(M + m)g
19. 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在同一光滑水平轨道上相向运动,乙上连有一段轻弹簧,甲乙相互作用过程中无机械能损失,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A.若甲的初速度比乙大,则甲的速度后减到 0
B.若甲的初动量比乙大,则甲的速度后减到0
C.若甲的初动能比乙大,则甲的速度后减到0
D.若甲的质量比乙大,则甲的速度后减到0
20. 如图所示,虚线a、b、c代表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相邻等势面之间的电势差相等,即Uab= Ubc,实线为一带正电的质点仅在电场力作用下通过该区域时的运动轨迹,P、Q 是这条轨迹上的两点,据此可知
A.三个等势面中,a的电势最高
B.带电质点通过 P 点时电势能较小
C.带电质点通过 P 点时的动能较大
D.带电质点通过 P 点时的加速度较大
21. 电阻R1.R2交流电源按照图1所示方式连接,R1=10,R2=20。合上开关后S后,通过电阻R2的正弦交变电流i随时间t变化的情况如图2所示。则
A.通过R1的电流的有效值是
B.R1两端的电压有效值是6V
C.通过R2的电流的有效值是1.2A
D.R2两端的电压有效值是6V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南开中学模拟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五) 2008-10-18
第Ⅱ卷
(共10题共174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2.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2.(1)(4分)在"测定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中,已画好玻璃砖界面的两条直线 aa′和bb′,无意中将玻璃砖平移到图中的虚线所示位置.若其他操作正确,则测得的折射率将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4分)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有人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A.适当加长摆线
B.质量相同,体积不同的摆球,应选用体积较大的
C.单摆偏离平衡位置的角度不能太大
D.当单摆经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经过一次全振动后停止计时,用此时间间隔作为单摆振动的周期
其中对高测量结果精确度有利的是 。
(3)(8分)有一电注表A,量程为1mA,内阻rg约为100Ω。要求测量其内阻。可选用器材有,电阻器R0,最大阻值为99999.9Ω;滑动变阻器甲,最大阻值为10kΩ;滑动变阻器乙,最大阻值为2kΩ;电源E1,电动势约为2V,内阻不计;电源E2,电动势约为6V,内阻不计;开关2个,导线若干。
采用的测量电路图如图所示,实验步骤如下:a.断开S1和S2,将R调到最大;b.合上S1调节R使A满偏;c.合上S2,调节R1使A半偏,此时可以认为A的内阻rg=R1,试问:
(?)在上述可供选择的器材中,可变电阻R1应该选择 ;为了使测量尽量精确,可变电阻R应该选择 ;电源E应该选择 。
(?)认为内阻rg=R1,此结果与rg的真实值相比 。(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23.(16分)如图所示,虚线上方有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方向竖直向下,虚线上下有磁感应强度相同的匀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a b是一根长的绝缘细杆,沿电场线放置在虚线上方的场中,b端在虚线上,将一套在杆上的带正电的小球从a端由静止释放后,小球先作加速运动,后作匀速运动到达b端,已知小球与绝缘杆间的动摩擦系数μ=0.3,小球重力忽略不计,当小球脱离杆进入虚线下方后,运动轨迹是半圆,圆的半径是/3,求带电小球从a到b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与电场力所做功的比值。
24.(18分)如图所示,质量为 M =
求:(1)m从 A 到 D 过程中,系统损失了多少机械能?
(2)若 m通过D点时立即撤去磁场,在这以后小车获得的最大速度是多少?
25.(22分) 图中A、B之间为一峡谷,相距d=
(1) 此人需向箩筐中扔的石块数.
(2) 从扔出第一个石块起到此人到达B处所经过的时间.
26.物质A、B、C、D为中学常见单质,其组成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减小,且其中只有三种是短周期元素,B为黄绿色气体;物质A、E、F、G、J中含相同元素X。试根据下图中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X为_________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
(2)在的转化中,A的作用是 ;在①~⑥的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多填或少填无分)
(3)A在高温下与H反应产生产生E和D,每产生 0.4 mol D至少消耗物质A
mol。
(4)写出反应⑥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在101 kPa 条件下,2 mol D的完全燃烧生成气态H放出483.6 kJ热量;1 mol H(液态)汽化时吸热 44 kJ。请书写表示D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根据下图分析下列转化关系并回答问题:
其中B能与银氨溶液反应,E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1)化合物C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为 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④发生时,常需要的无机试剂是 。
(3)写出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
② ;⑥ ;⑦ 。
(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① ;
反应⑦
28.硫酸亚铁铵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试剂,实验室制备方法如下:
已知三种盐的溶解度(单位为g/(100gH2O))数据如下表:
温度
FeSO4?7H2O
(NH4)2SO4
(NH4)2SO4 ?FeSO4?7H2O
20.0
73.0
17.2
26.5
75.4
21.6
32.9
78.0
28.1
硫酸亚铁晶体的制备:
①将5%Na2CO3溶液加入到盛有一定量废铁屑的烧杯中,加热数分钟,用倾析法除去Na2CO3溶液,然后将废铁屑用蒸馏水洗涤2~3次;
②向洗涤后的废铁屑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控制温度在
③趁热过滤,将滤液转移到密闭容器中,静置,冷却、结晶;
④待结晶完毕,滤出晶体,用少量冰水洗涤2~3次,再用滤纸将晶体吸干;
硫酸亚铁铵晶体的制备:
⑤在室温下将称量的硫酸铵配成饱和溶液,然后倒入上面制得的FeSO4?7H2O 晶体上,混合均匀,并调节溶液的pH为1~2,在水浴锅上蒸发浓缩至溶液表面刚出现薄层的结晶时为止(蒸发过程不宜搅动),从水浴锅上取下蒸发皿,放置,冷却,即有硫酸亚铁铵晶体析出。待冷至室温时,用特殊装置过滤,最后用少量的乙醇洗涤晶体,将晶体取出。
⑥将制得的硫酸亚铁铵晶体放在一个小的广口瓶中,密闭保存。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步骤①的目的是 ;加热的作用是
(2)实验步骤②明显不合理,理由是
(3)实验步骤④用少量冰水洗涤晶体的目的是
(4)实验步骤⑤中调节溶液pH为1~2之间,即溶液维持较强的酸性,其原因是 ;加热时能否将溶液蒸干 ,为什么?
。析出晶体是(NH4)2SO4 ?FeSO4?7H2O而不是(NH4)2SO4或FeSO4?7H2O,原因是
;纯净的晶体是浅蓝色,若晶体略带黄色是由于生成了[Fe(OH)2]2SO4,写出硫酸亚铁铵在溶液中转化为该物质的离子方程式
(5)检验产品的纯度(或杂质的存在)常用比色法(与标准液体比较液体颜色的深浅),检验硫酸亚铁铵中Fe3+的存在最好选用的无机试剂为 (填化学式)。
29.下图中A、B均为固体,其中B为单质。下图可用于工业生产F。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分子式为 ;
(2)反应①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该反应发生时,每生成4mol气体C,转移电子 mol;
(3)写出D与铝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反应②是可逆反应,在
A.工业制取F时,C和X生成E的反应是在吸收塔进行
B.这10分钟内,X的平均反应速率是0.1mol/(L?min)
C.当C和X的消耗速率比为2:1时,标志着反应 达到平衡
D.平衡时C的转化率是50%
E.在工业生产中可以通过增加X浓度来提高C的转化率
F.工业生产中直接用水来吸收E
(5)写出过量气体C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6)将5mL0.02mol/L的F溶液与5mL0.02mol/L的NaOH溶液充分混合,若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为10mL,则混合液的pH是 。
30.(一) (7分)甲、乙两图是红枫叶肉细胞和根尖生长点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示根尖生长点细胞的是图 ;若将两种细胞分别置于30%蔗糖溶液中,则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的细胞是图 ,图中结构[ ] 起重要作用。([ ]中填标号)
(2)图中标号6所示结构的主要成分是 。
(3)甲、乙两图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名称是 。
(4)对标号4和标号5所示结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理活动中都产生水 B.前者有片层结构,后者有嵴
C.黑暗条件下,生理活动中都消耗O2 D.前者不产生ATP,后者产生ATP
(5)细胞进行下列各种生命活动,正常情况下,上图甲细胞 ,图乙细胞___________(填入编号)
①不增殖 ②能继续增殖 ③细胞核DNA只转录不复制
④出现染色体结构 ⑤有mRNA经核孔进入细胞质中
(二)(8分)下图为一段神经纤维的未受刺激时的电荷分布及相关处理。据图回答:
(1)神经元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 和 ;结构特点具有
性;功能特点具有 性。
(2)如果在电极a左侧给一适宜刺激,则a~b之间神经冲动的瞬间传导方向是 ,刺激点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变化 。
(3)图中未表示出的,与下一神经元之间形成的结构是 ,在该结构处决定了神经冲动传递的 特性。
31(一)(10分)人体骨骼肌细胞中ATP的含量仅够激烈运动时3秒以内的能量供应。某运动员参加短跑比赛过程中,肌细胞中ATP的相对含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请根据图回答:
(1)a-b的变化过程可用方程式表示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生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整个曲线看,肌肉细胞中ATP含量不会降为零,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动物体内能产生ATP的细胞结构有____________,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合成的ATP是供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马拉松比赛过程中,运动员获得能量的主要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如果只是消耗人体血液内的葡萄糖仅能维持0.8~~1.2 min。实际在运动过程中,运动员体内血糖的含量仍能保持在90mg/dL左右,此时补充血糖的主要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会大量出汗,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比赛结束后,运动员要及时补充__________________,以维持机体___________的稳态。
(二)(11分)动物代谢过程中细胞内会产生H2O2,在过氧化氢酶的作用下,会快速分解;无机物中的Fe3+也能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请根据以下实验材料,设计一组实验来验证:土豆中含有过氧化氢酶,且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
实验材料:新鲜马铃薯打碎后制成的提取液、FeCl3溶液、3%H2O2溶液、清水、试管若干、滴管
(1)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三支干净的试管,编号A、B、C,各加入3mL3% H2O2溶液;
第二步:A试管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试管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试管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预期实验结果:A试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试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试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结果的分析:比较________试管,可证明马铃薯中有过氧化氢酶。
比较________试管,可证明酶具有高效性。
(4)欲鉴定过氧化氢酶是蛋白质,可在过氧化氢酶溶液中加入_____________试剂,如果溶液出现____________,说明过氧化氢酶是蛋白质。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南开中学模拟卷)
2008-10-18
第Ⅰ卷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C
B
C
B
C
C
A
D
C
D
A
题号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答案
D
B
C
D
D
A
D
B
D
B
第Ⅱ卷
22.(1)不变 (2)AC (3)(?)R0,变阻器甲,E2,(?)偏小
23.解: ①小球在沿杆向下运动时,受力情况如图,向左的
洛仑兹力F,向右的弹力N,向下的电场力qE,向上的
摩擦力f。F=Bqv,N=F=Bqv0 ∴f=μN=μBqv
当小球作匀速运动时,qE=f=μBqv0
②小球在磁场中作匀速圆周运动时,
又 ∴vb=Bq/
③小球从a运动到b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
所以
24.解:(1)设 m抵达D 点的速度为v1 ,则:Bqv1 +mg=N(2分)
∴v1 ===
设此小车速度为v2,金属块由 A-D 过程中系统动量守恒则:mv0 = mv1 +Mv2(1分) ∴v2 =
∴损失的机械能ΔE =mv02 -mv12-Mv22 = 18 J(2分)
(2) 在 m冲上圆弧和返回到 D 点的过程中,小车速度一直在增大,所以当金属块回到D 点时小车的速度达到最大(2分),
且在上述过程中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则:mv1 + Mv2 = mv1 ′+Mv2′(2分)
系统机械能守恒,则:mv12 + Mv22 = mv1′2+Mv02(2分)
v2′=
v2′=
25.解:(1)设第一个石块扔入箩筐后,筐开始运动的速度为V1,由动量守恒定律有
① 解得: ②
当第二个石块刚要进箩筐时,箩筐恰好刚回到峡谷中央,速度的大小为V1,方向与石块速度V0的方向相同,设石块进入筐后,筐的速度为V2,由动量守恒定律有
③,由②③两式,得 ④
当第n个石块进入筐时,筐的速度为 ⑤
若箩筐具有速度Vn后,恰好能摆到峡谷的A处,此时,筐上升的高度为h,则由能量关系
⑥ 而: ⑦
解⑤、⑥、⑦式得 ⑧
代入数据,得: ⑨ 即需向箩筐中扔进128个石块.
(2)从抛出第一个石块到石块进入箩筐经历的时间
⑩
箩筐摆动经历一个周期T,第二个石块进入筐,经历2个周期即2T,第三个石块进入筐,……,从第一个石块进入筐至第n个石块进入筐共经历时间
(11)
自第n个石块进入筐到筐摆到A处,人跨入筐所经历的时间 (12)
从人跨入筐到筐摆到B处经历时间 (13)
由此得自扔出第一个石块到此人到达B处总共需时间
(14)
注意到筐摆动的周期: (15)
代入数据得:t=1798.7秒=29.98分 (16)
26.(17分)(1)金属 (2分)(2)还原剂(2分) ⑤⑥(4分)(多填或少填无分)(3)0.3 (3分) (4)FeCl3+3H2OFe(OH)3↓+3HCl↑ (3分)
(5)H2(g)+1/2 O2(g) = H2O(l); ㄓH = ―285.8 kJ/ mol (3分)
27.(18分)(1)醛基、羧基、酚羟基;(各1分)(2)NaHCO3溶液;(3分)
(3)氧化、加成(还原)、酯化(取代)(各2分)
(4)(各3分)
28.(14分)
(1)去油污;(1分)溶液温度升高,溶液碱性增强,去污能力增强(1分)
(2)应该保证铁屑过量(或反应后溶液中应该有铁粉剩余),否则溶液中的Fe2+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Fe3+;(2分)
(3)洗涤除去晶体表面的硫酸等杂质成分,用冰水洗涤可减少洗涤过程中晶体的损失;(2分)
(4)防止硫酸亚铁水解,析出沉淀(1分);不能(1分),否则晶体会失去结晶水,并导致硫酸亚铁铵晶体分解(1分);(NH4)2SO4 ?FeSO4?7H2O晶体的溶解度最小(2分)4Fe2+ +O2 + 2H2O +SO42- = [Fe(OH)2]2SO4 +2Fe3+(2分)
(5)KSCN(1分)
29.(17分)(1)FeS2(2分)(2)22 (2分)(3)(3分)(4)DE (4分)(5)SO2+NaOH=NaHSO3 (3分)(6)2 (3分)
30.(一) (1)乙 甲 [1]大液泡 (2)纤维素 (3)线粒体 叶绿体(4)A
(5)①③⑤ ②④⑤
(二)(1)磷脂 蛋白质 一定的流动 选择透过 (2)从a到b 由外正内负变化为外负内正 (3)突触 单方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