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如皋市2009届高三第一次统一考试

语 文 试 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其中第六大题为选做题,其它题为必做题。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等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题纸密封线内。请认真核对规定填写的项目是否准确。

3.选择题答案用2 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主观题答案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与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

A.染(jiān)  媚(cǎn)    含英华(jǔ)     畏不前(sī)

B.漏(pī)      永(juàn) 耳目染(rú)    勇善战(xiāo)

C.品(yàn)   号(shì)  而不舍(qì)      暴天物(tiǎn)

D.首(qiào)  敌(jìn)   人才济(jǐ)    惊心动(pò)

试题详情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3分)

A.有的高中学生写作文总是喜欢装出一副老气横秋的姿态,动辄用大话套话官话吓唬人,这种文风必须改变。

B.海联以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凝聚和团结着热爱中华民族的海内外同胞,为中国走向世界架起了一座友谊的金桥。

C.每当女儿、女婿“回家看看”,我们大有相见恨晚之感,我们侃钓鱼经、切磋钓技,谈写作收获、投稿门道,其乐无穷。

D.从“治民”到“便民”,从管理到服务,要满足城市日新月异变化的需求,首要的是改变观念。

试题详情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睡觉时将枕头垫在头颈部下面,其作用是使颈部皮肤、肌肉、韧带等组织在睡觉时与整个人体一起放松与休息。

B、专家认为,造成普陀鹅耳枥如此稀少,一是雌雄花相遇机会少,二是果壳坚硬,种子不易萌芽。

C、这里翠意盎然,有千姿百态的苍老古树,山间小路的悠长,漫山遍野的奇花异草以及眺望可见的缭绕烟雾。

D.到这里之前,一定要好好地了解和读懂清史,否则不好好了解和读懂清史,你只能看到那些不说话的建筑,却无法真正地理解冰冷下火热的历史。

试题详情

4、下面这则寻物启事在格式、标点、语法等方面都有错误,请找出其中的三处并加以修改。(6分)

寻物启事

①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启事人:张军

XX年X月X日

        句,改为                                

         句,改为                                

         句,改为                                

试题详情

②本人不慎在校内于昨天傍晚丢失钱包一个,③内有身份证、学生证各一、人民币若干。④拾到者请与我联系,必有重谢。

二、文言义阅读(18 分)

三.古诗鉴赏(8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2.“天衣无缝”在文中具体指什么?世上真有无缝的天衣吗?请结合原文简要回答。(4分)

答:                                                                             

试题详情

13.“以后,大会小会W局长再也不吹嘘了。他只是偷着乐,有孙子了”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4分)

答:                                                                                                       

试题详情

14.“以小见大,以微见著”是人们对小小说的精辟评价,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小说的主题。(6分)

答:                                                                                                                                                   

试题详情

16.下列关于“西方文化就其根柢则为贵族文化”的理解与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在古希腊,西方当时的知识分子是国家的公民,在本能中认为自己对这个国家负有责任,也有为国家负责的权利。

B.西方文化从一开始就带有异常明显的贵族性,直到19世纪,很多知识分子都还是贵族出身。

C、西方的知识分子,如同苏格拉底,总是自行其是,一副目中无人的样子,他们的性格决定了他们如同贵族般不会屈从于别人的意志。

D、即使是西方社会进入了平民时代,西方知识分子也仍然具有贵族的精神。

试题详情

17.“这个‘人’不同于中国的‘民”’一句中,对“人”和“民”含义的理解与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A.西方的“人”是相对于宗教的“神”而言的。

B.中国的“民”是相对于拥有政治权力的统治阶层而言的。

C.西方的“人”在文艺复兴时期包括贵族,并且是以贵族为主体的。

D.中国的“民”指的是没有政治权力的普通老百姓,孟子这类平民知识分子能够对政治权力执掌者提出批评,因而不属于“民”。

试题详情

18、作者说“西方平民知识分子还是担心着文化的平庸化”,这句话应怎样理解?(6分)

答:

试题详情

16.下列不属于肖勇取得成功的主观因素的一项是(3分)

A.对与运动相关的设计很感兴趣,曾进行了长期的准备。

B.重视团队合作,发挥众人的力量。

C.中国有丰富的传统文化的元素,如脸谱、丝绸、敦煌壁画等。

D.敢于创新,彰显个性,真正做到了“中西合璧”。

试题详情

17.下列对肖勇的作品“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的完美结合”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A.在整体形态上,融合了圆形和北京奥运的标志。

B.包装的方形也体现出天圆地方的形态认识,体现了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思想。

C.玉的使用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以“玉”比“德”的价值观。

D.用玉作为奖牌,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圆形的整体形态和方形的包装充分展示了“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奥运理念。

试题详情

18.“玉”在中国代表什么?肖勇和他的同伴是如何产生用玉作为奖牌这一创意的?(6分)

答:

试题详情

19.肖勇设计的奖牌是怎么体现“个性”和“民族”的?请简要回答。(6分)

答:

七、写作(70分)

试题详情

20.以“我向往这样的生活”为题,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试题详情

一、(18分)

1.(3分)B  A.谄媚(chǎn),畏葸不前(xǐ)  C.锲而不舍(qiè)  D.翘首(qiáo),劲敌(jìng)

2.(3分)C“老气横秋”可形容人摆老资格,自以为了不起的样子,用在A句中是恰当的。“海纳百川”是形容胸怀宽广,用在B句中恰当。“相见恨晚”是指为见面相识太晚而遗憾,形容新结交的朋友相处十分投合。C句中用来形容女儿、女婿不恰当,宜改为“相谈甚欢”。“日新月异”形容进步、发展很快,新事物、新气象不断出现,用在D句中恰当。

3.(3分)A  B项,成分残缺,应为“造成普陀鹅耳枥如此稀少的原因”。  C项,语序不当,“山间小路的悠长”一句根据前后句的句式,应改为“悠长的山间小路”。D项,语意重复,“否则”一词就是“不好好了解和读懂清史”的意思。

  【解题探究】  做病句题时,如果是单句,首先要找主要的动词。然后再找主语和宾语,看是否搭配.往往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等问题都可以发现。如果主谓宾没问题.就要特别注意比较复杂的修饰成分。语序不当的问题主要出现在多重定语或多重状语处。

4.(6分)【答案示例】  ①删掉;②改为“于昨天傍晚在校内”;③第二个顿号改为逗号;④把“我”改为“×班×××”。

  【解题探究】  实用文体一般有固定的格式,内容要明确、简洁、得体。

5.(3分)【答案示例】飘色又叫抬阁、彩擎、高抬、彩架、扎故事,是一种运用巧妙的力学原理凌空表演民间传说或神话故事片段.以沿街巡游为主要形式.融魔术、杂技、音乐、舞蹈于一体的古老民间艺术。

  【解题探究】  下定义的基本句式为“……是……”。解答这类试题,重点是找到中心句,然后把各部分内容加入到宾语的定语中去。另外还要注意,要对所给的材料进行甄别,抓住最主要的、最本质的东西。

二、(18分)

6.(3分)志:记录、记述

7.(3分)C (C项,前句“之”为助词,译为“的”;后句“之”为动词,译为“到……去”。A项,“所”在两个句子中用法一致,与后面的词共同构成名词性结构,译为“……的人”。B项,“以”都是连词,表目的。D项,同为介词,译为“在”,表处所。)

8.(3分)B B项,从第三段宋忠二人的动作“正襟危坐”来看,应为敬佩,而非“不以为然”。

9.(9分)(1)高官厚禄,是世人所认为的高尚的、贤能的人占据的。(“高”“处”各1分,整句1分)

  (2)得到荣华富贵也不因此而高兴,失去也不因此而遗憾;如果不是他的过错,即使牵累受辱也不感到羞愧。(“恨…‘累”各1 分,整句1分)

  (3)古时候的卜者之所以不被记载,是因为他们的事迹多不在文献中出现。(“所以”1分,“多不见于篇”状语后置句式1分,整句1分)

  【解题探究】  (1)此句中的“高”是活用词,形容词用作动词,有“认为高尚”之意;“处”可解释为“占据”.,

(2)此句中“恨”是个古今异义词,主要表现在程度上,现代汉语中是“怨恨”,文言文中是“遗憾”;“累”可解释为“牵累、连累”;

“愧”是活用的词,形容词用作动词,作“感到差愧”讲。 (3)此句中的“所以”是个多义词。常用的义项有两个:“……的原因”和“用来……”,这里使用的是第一个义项;“于”是个用介词,通常后跟名词构成介宾结构,在句中作状语,放在动词“见”的后面.构成状语后置句。

【参考译文】

    司马季主是楚国人。他在长安东市卜卦宋忠时任中大夫,贾谊任博士,一天二人一同外出洗沐。贾谊说:“我听说古代的圣人,如不在朝做官,就必定在卜者、医师的行列之中。现在,我已见识过三公九卿朝中士大夫,对他们的才学人品都可以说了解了。我们试着去看看卜者的风采吧。”二人就同车到集镇去,在卜筮摊馆聚集的地方游览。司马季主闲坐馆中,三四个弟子陪侍着他,正在谈论天地的规律。日月的运行,阴阳吉凶的根源。讲了数千言,无不顺理成章。

宋忠、贾谊十分惊异而有所领悟,整理冠带,端正衣襟,恭敬地坐着,说:“我看先生的容貌,听先生的言辞,晚辈私下观看当今之世,还未曾见到过(先生这样的人)。现在,您为什么地位如此低微.为什么职业如此污浊?”

司马季主捧腹大笑说:“看两位士大夫好像是有道德学术的人,现在为什么会说出这种浅薄的话,为什么措辞这样粗野呢!你们所认为的贤者是什么样的人?所认为的高尚的人是谁?现在凭什么将长者视为卑下污浊的人呢?”

两位大夫说:“高官厚禄,是世人所认为的高尚的、贤能的人占据的。如今先生所处的不是那种地位,所以说是低微的。所言不真实,所行不灵验,所取不恰当,所以说是污浊的。卜筮者,是世俗所鄙视的。世人都说:‘卜者多故作庄严地用夸大之辞来迎合人们的心意,虚假抬高人们的禄命来取悦人心,编造灾祸来使人悲伤,假借鬼神来骗人钱财,贪求酬谢来利于自身。’这都是我们认为可耻的行径.所以说是低微污浊的。”

司马季主说:“二位暂且安坐。你们见过那披发童子吗?日月照着,他们就走路;不熙。他们就不走。问他们日月之食和人事吉凶,却不能解释清楚。由此看来,能识别贤与不贤的人太少了。

“大凡贤者居官做事,都遵循正直之道以正言规劝君王,多次劝谏不被采纳就引退下来;他们称赞别人并不图其回报,憎恶别人也不怕其怨恨,只以对国家和百姓有利为目的。所以。官职不是自己所能胜任的就不担任,俸禄不是自己功劳所应得到的就不接受;看到心术不正的人,虽然居显位也不敬重他;看到有污点的人,虽然他高居尊位也不屈就他;得到荣华富贵也不因此而高兴,失去也不因此而遗憾;如果不是他的过错,即使牵累受辱也不感到羞愧。

     “现在你们所说的贤者,都是些足以为他们感到羞愧的人。他们低声下气地趋奉,过分谦恭地讲话;凭权势相互推荐,以利益相互引导;被委任官职后,不肯让贤者陈述功劳,(却自夸其功,)把假的说成真的。把没有的变成有的,把少的改为多的,来求得权势尊位;大吃大喝,策马四处游乐.犬马声色,无所不为,不顾父母亲人死活,专做犯法害民的勾当,肆意挥霍,虚耗公家:这其实是做强盗而不拿弓矛,攻击他人而不用刀箭。虐待父母而未曾定罪。杀害国君而未被讨伐的一伙人。凭什么认为他们是高明贤能的人呢?”

   宋忠和贾谊听得精神恍惚而若有所失,茫然失色,神情惆怅,闭口不能说话。过了很久,宋忠出使匈奴,没有到达那里就返回了,因而被判了罪行。贾谊做梁怀王的太傅,粱怀王不慎坠马而死,贾谊引咎绝食.痛苦悔恨而死。这都是追求华贵而断绝性命的事啊!

太史公说:古时候的卜者,之所以没有被记载,是因为他们的事迹多不在文献中出现。待到司马季主,我便将其言行记述成篇。

三、(8分)

10.【答案示例】 

(1)衬托(铺垫)。前两句从作者的奔走风尘,在困顿和疲惫中,全赖青山使自己的情怀得到短暂的舒展..这样,嵩山便在露面之前先给人一种亲切感。(意思对即可)

  (2)此诗用“清瘦”形容嵩山,既写出了雨后青山特有的景象――山峰峻峭,景象明朗,同时也反映了作者的精神气质与追求。体现了诗人感情的外化.物我合一,可谓造语新奇。(意思对即可)

  【诗歌鉴赏】  题为“初见嵩山”,显然既要写人又要写山。作者有意把“数峰清瘦出云来”这一正面写山的句子放在最后,而把自己对嵩山的感情和风吹雨去的环境放在前面作为铺垫,取得

  了“千呼万唤始出来”的艺术效果。这正是写景的成功之处。不直露地写初见嵩山时的惊喜,更不直露地表达自己的情怀,而先写只有青山能豁我胸怀,既从反面写出了仕途的苦闷,又从正面写出了“仁者乐山”之意。最后,在刻画山的形象时,特意拈出“清瘦”二字,融入了自己以清峻瘦硬为美的审美趣味,进而深化了诗人的品格志趣,使景中有我。这是写人的成功所在。

四、(8分)

11.(1)学而不思则罔    (2)乱花渐欲迷人眼

(3)赢得生前身后名   (4)身世浮沉雨打萍

(5)人至察则无徒  (6)人情练达即文章

(7)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五、(20分)

12.(4分)【答案示例】  (1)“天衣无缝”指w局长认为他为儿媳找到工作的事安排得非常巧妙,不露痕迹。无人知晓,即使有人发现也已晚了。(2分)(2)世上没有无缝的天衣,事实的真相还是很快被别人知道了,而消息的透露者是儿媳本人。(2分)   

【解题探究】  理解文章题目的含义,要细读文章,找准信息点并概述清楚。所谓的“天衣无缝”只是w局长的一厢情愿而已,正所谓“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13.(4分)【答案示例】  ①结束全文,照应开头,使首尾呼应,形成强烈的对比。②深化主旨,点出此人是个伪君子。(每点2分)    l

【解题探究】  此类试题往往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来回答。   

14.(6分)【答案示例】通过某局长为儿媳“巧妙”安排工作的故事。揭露了社会上某些官员变着花样以谋私的社会现象。

【解题探究】  概括小说的主题,要从小说的内容和主要情节上分析,这篇小小说讽刺的是某些官员言行不一、变相以权谋私的  社会现象。

15.(6分)【答案示例】照应、欲抑先扬、讽刺等。  照应:如,开头写w局长标榜自己廉洁无比,最后不再这么说了,反映出他的言行不一、厚颜无耻。欲抑先扬:开头通过W局长的自我表白、人们找不到他的瑕疵、民意测验他的满意率最高、严辞拒绝D厂长的无理要求等情节,展示-『一个刚正廉洁的清官形象;通过给儿媳安排工作的事使该局长原形毕露,表明他善  玩权术,“清官”的形象瞬间土崩瓦解。讽刺:这篇小小说揭露了社会上某些官员变着花样以权谋私的社会现象.讽刺意味强烈。(答出两点、言之成理即可)

  【解题探究】  回答这个问题,要紧扣“表现手法”,从情节的安排上、主题的表达上进行分析。

六、(18分)

甲.16.(3分)C之所以说西方文化是贵族文化.不是因为西方知识分子的性格.而是因为他们对国家的认同感。

17.(3分)D中国的“民”指的是没有政治权力的普通老百姓,包括孟子这类平民知识分子。

18.(6分)【答案示例】西方文化就其根柢而言是贵族文化,进入现代主义以后,自然就没有了贵族和平民之分,平民知识分子占了绝对的优势,但西方的平民知识分子思想里依然有着贵族的精神,他们担心这种贵族精神随着社会的平民化而消失。

19.(6分)【答案示例】  ①中国知识分子在本能中没有为国家负责的意识。②中国知识分子是载他人之道,而不是载自己之道。③中  国知识分子对国家政权抱有旁观者的冷嘲和幸灾乐祸。(全文用了对比的手法。可从“西方文化就其根柢则为贵族文化”进行概括,然后从反面得出结论)

乙.16.(3分)C有这些元素只是客观条件,它对于任何设计者都是一样的。关键是肖勇运用得好。

17.(3分)D解答此题注意两点:一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二是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展示。

18.(6分)【答案示例】  (1)玉自古以来代表人们美好的情操,中国有以 “玉”比“德”的价值观。(2分)

(2)肖勇的设计理念是推广中国的传统文化,因此他和他的团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门类进行  了地毯式挖掘,从中筛选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元素和有传统文化代表性的线索,提出了100多套构思方案,然后进行提炼、筛选.在由繁入简、从广至精的过程中,玉的理念逐步清晰。(4分)

  【解题探究】  第一问考查学生对中国传统“玉”文化的了解。  第二问要注意这个设计理念并不是一开始就明晰的.而是在创  作过程中逐渐明确的,它有一个“千呼万唤”“淘尽黄沙”的过程。

19.(6分)【答案示例】与往届奥运奖牌很不相同,充分体现了 “中西合璧”的特征。(3分)  独特的造型使之成为展示中国文化、思想的文化符号。(3分)(意思对即可)

七、作文(70分)

(略。按高考作文平分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