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专项训练(十一)
(限时 25分钟) 姓名
一、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
1、下图中有四幅图片,涉及到有关物理学发展历史的四个重大发现,则下列的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X光是居里夫人最先发现的。 B、天然放射性是贝克勒尔最先发现的。
C、法拉第发现了磁生电的方法和规律。 D、为了维护世界和平,
2、斜面上的物体受到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力F作用,力F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及物体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中的信息能够求出的量或可以确定的关系是:( )
A、物体的质量m B、斜面的倾角θ
C、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D、μ > tanθ
3、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两个形状相同、质量不同的物体A、B,若物体A以速度vA=
A、
4、压敏电阻的阻值会随所受压力的增大而减小,某位同学利用压敏电阻设计了判断电梯运动状态的装置,其装置示意图如图中左图所示,将压敏电阻平放在电梯内,受压面朝上,在上面放一物体m,电梯静止时电流表示数为I0,电梯在不同的运动过程中,电流表的示数分别如图甲、乙、丙、丁所示,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甲图表示电梯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乙图表示电梯可能做匀加速上升运动
C、丙图表示电梯可能做匀加速上升运动 D、丁图表示电梯可能做变减速下降运动
5、有四个电动势相同,内阻分别为1Ω、2Ω、3Ω、4Ω的电池,分别用它们给阻值为4Ω的电阻用电器供电.欲使用电器上的电功率最大,则应选用电池的内阻是:( )
A、8Ω B、4Ω C、2Ω D、1Ω
6、如图,A、B是一条电场线上的两点,若在某点释放一初速为零的电子,电子仅受电场力作用,并沿电场线从A运动到B,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则:( )
A、电场力FA<FB B、电场强度EA = EB C、电势 UA<UB D、电势能EA<EB
7、如图所示,两平行的虚线间的区域内存在着有界匀强磁场,有一较小的三角形线框abc的ab边与磁场边界平行,现使此线框向右匀速穿过磁场区域,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速度方向与ab边垂直.则下列各图中哪一个可以定性地表示线框在进入磁场的过程中感应电流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
8、如图所示,M、N为一对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一带电粒子以平行于金属板方向的速度v穿过平行金属板。若在两板间存在互相垂直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可使带电粒子的运动不发生偏转。若不计粒子所受的重力,则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BB
A、若改变带电粒子的电性,即使它以同样速度v射入该区域,其运动方向也一定会发生偏转。
B、带电粒子无论带向何种电荷,只要以同样的速度v入射,都不会发生偏转。
C、若带电粒子的入射速度> v,它将做匀变速曲线运动。
D、若带电粒子的入射速度< v,它将一定向下偏转。
9、嫦娥一号”是我国月球探测“绕、落、同”三期工程的第一个阶段,也就是“绕”.我国计划将于 2007 年底发射第一颗环月卫星.发射过程为防偏离轨道,探测器将先在近地轨道绕地球3周,再经长途跋涉进入月球的近月轨道绕月飞行,已知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1 / 6 ,月球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l / 3 , 则以卜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绕月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较小(B )探测器在月球表面附近运行时的速度小于
( C )探测器在月球表面附近所受月球的万有引力小于在地球表面所受地球的万有引力
( D )绕月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较大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经常开窗通风也是减少日常环境中氡的放射性危害的重要措施
B. 把放射性元素掺杂到其它稳定元素中,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会变短
C.(钍)经过多次
和
衰变,变成
(铅)后,铅核比钍核少了16个中子
D. 放射性射线能杀死生物体细胞或诱发基因突变,故任何剂量的射线对人体都会产生伤害
11. .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初、次级线圈分别接着定值电阻
、
,且
,初、次级线圈的匝数比
,交流电源电压为U,则( )
A.两端的电压为
B.
两端的电压为
C.两端的电压为
D.
两端的电压为
12.现在太阳向外辐射的能量是由于太阳内部氢核聚变产生的,大约在40亿年以后太阳内部将会启动另一种核反应,其核反应方程为:,到那时太阳向外辐射的能量是由上述两种核反应共同产生的.已知
的质量为m1,
的质量为m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选择题专项训练(十一)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A
AD
ABD
ACD
D
AC
D
B
BC
AC
AC
A
实验题专项训练(十二)
13、(1)填
②1.24 2.68 2.82 2.88 (每空2分) 圆柱棒下落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1分)
14、①将S2切换到b,调节电阻箱,使电流表的示数仍为I、 r1- r2
②1.5、 1.0
选择题专项训练(十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A
BC
D
CD
B
AC
C
AC
AD
A
B
C
实验题专项训练(十三)
15 ①P点是在实验中的第一步中小球1落点的平均位置 M点是小球1与小球2碰撞后小球1落点的平均位置 N点是小球2落点的平均位置
②原理:小球从槽口C飞出后作平抛运动的时间相同,设为t,则有
OP=v10t
小球2碰撞前静止,v20=0
③OP与小球的质量无关,OM和ON与小球的质量有关。
16.(1)AC (2)(?)R0 滑动变阻器甲 E2 (?)偏小
选择题专项训练(十三)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CD
A
C
D
ABC
B
AC
BCD
ACD
BD
ABD
AD
实验题专项训练(十四)
15.(1)(4分)s1应为
(3)(8分)将电键S1接1,(只能调节滑动变阻器,不能改变
),读出这时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
和
,
16.(8分)(1)保持基本不变(或保持不变);(2)A
选择题专项训练(十四)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B
CD
B
BCD
C
BC
C
AC
AC
C
ABC
C
15、(1)1.45(2分),35、30、25(2分),(2)作出假设(1分),C(2分),b(2分),a操作时需要匀速拉动木块,且不易读运动中的弹簧秤的示数;b只需要木板运动即可,且容易读数(2分)。木块的重力和b图中弹簧秤的示数(2分)
16、(1)A1(2分),如图所示(4分),表2正确(2分)(2)欧姆(1分),+,-(1分),>(1分),OFF档或交流最高电压档(1分)
实验题专项训练(十二)
(限时 25分钟)姓名
13、(本题满分13分)(1)(3分)图中给出的是用螺旋测微器测量某一圆柱形工件的直径时的示数图,由图可知此工件的直径应为
mm。
(2)(10分)如图甲所示,是用包有白纸的质量为
①毛笔画相邻两条线的时间间隔T= s.
②根据图乙所给的数据可知:毛笔画下记号“
(g取
14、(11分)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测电源电动势E及电阻R1和R2的阻值。实验器材有:待测电源E(不计内阻),待测电阻R1,待测电阻R2,电流表A(量程为
①(第一空4分、第二空3分)先测电阻R1的阻值。请将小明同学的操作补充完整:闭合S1,将S2切换到a,调节电阻箱,读出其示数r1和对应的电流表示数I, ,读出此时电阻箱的示数r2。则电阻R1的表达式为R1= 。
②(每空2分)小明同学已经测得电阻R1=2.0Ω,继续测电源电动势E和电阻R2的阻值。该同学的做法是:闭合S1,将S2切换到b,多次调节电阻箱,读出多组电阻箱示数R和对应的电流表示数I,由测得的数据,绘出了如图所示的1/I-R图线,则电源电动势E= V,电阻R2= Ω。
计算题专项训练(七)姓名
17、(15分),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8、(16分)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E=10V,内电阻r=1.0Ω,电阻R1=5.0Ω、R2=8.0Ω、R3=2.0Ω、R4=6.0Ω,R5=4.0Ω,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相距d=
19、(18分)如图所示,两个几何形状完全相同的平行板电容器PQ和MN,水平置于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中(磁场区域足够大),两电容器极板左端和右端分别在同一竖直线上。已知P、Q之间和M、N之间的距离都是d,板间电压都是U,极板长度均为l。今有一电子从极板左侧的O点以速度v0沿P、Q两板间的中心线进入电容器,并做匀速直线运动穿过电容器,此后经过磁场偏转又沿水平方向进入到电容器M、N板间,在电容器M、N中也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穿过M、N板间的电场后,再经过磁场偏转又通过O点沿水平方向进入电容器P、Q极板间,循环往复。已知电子质量为m,电荷为e。
⑴试分析极板P、Q、M、N各带什么电荷?
⑵Q板和M板间的距离x满足什么条件时,能够达到题述过程的要求?
⑶电子从O点出发至第一次返回到O点经过了多长时间?
20、(18分) 如图甲所示,长为
(1)第一次碰撞后,A、B共同运动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2)第二次碰撞后,A与C之间的最大距离;
(3)A与固定挡板C碰撞几次,B可以脱离A板;
(4)在图乙的坐标中画出从A与C第一次碰撞至A与C第二次碰撞后A、B达到共同速度为止这段时间内的物块A和B的速度时间图象.
计算题专项训练(七)
17、(15分)解: (1)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2分
由 2分可得
3分
(2) 在地球表面附近 得
=
对地球近地卫星 2分
对月球近月卫星 2分 V1=
v=
18、(16分)解: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 2分
而 2分 代入①式解得 I=
则V,
V,
V 2分
设微粒的的质量为m,带电量为q, S接b时微粒P处于静止状态,微粒应带负电,且有
2分
设S接c时微粒P的加速度为a,在金属板中运动时间为t,则有
2分
2分
由②~⑤式代入数据解得 2分
19、(18分)解:(1)P板带正电荷,Q板带负电荷,M板带负电荷,N板带正电荷 4分
(2)在复合场中 因此
………
2分
在磁场中 2分 因此
1分
要想达到题目要求Q板和M板间的距离x应满足: 2分
将③式代入④式得:
2分
(3)在电容器极板间运动时间 1分
在磁场中运动时间
2分
电子从O点出发至第一次返回到O点的时间为: 2分
20、(18分)解:(1)以AB整体为研究对象,从A与C碰后到有共同速度,系统的动量守恒,选向左为正方向,有
1分
得(方向向左) 1分
用这一过程所需时间,研究物块B,由
,得
1分
(2)以物块A为研究对象,A与C碰后,至对地面速度为零,受力为,位移为
,即为最位移.
得Sm =
(3)第一次A与C碰后至A、B有共同速度,B在A上相对于A滑行
,由能量守恒有
得
1分
这时物块A距C的距离
1分
因此从A、B有共同速度后到再与C相碰所需时间
1分
第二次A与C碰后至A、B有共同速度,B在A上相对于A滑行
,由能量守恒有
1分
得,
1分
以物块B作研究对象求此过程所需时间,得
代入数据可得 1分
若第三次A与C碰后至A、B有共同速度,B在A上相对于A滑行
,有
1分
1分
得 2分
>
(4)如图所示.画图正确的给3分
选择题专项训练(十二)
(限时 25分钟) 姓名
第一部分(必做题)选择题(共48分)
1.2006年美国和俄罗斯的科学家利用回旋加速器,通过Ca(钙48)轰击
Cf(锎249)发生核反应,成功合成了第118号元素,这是迄今为止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最大的元素,实验表明,该元素的原子核先放出3个相同的粒子x,再连续经过3次α衰变后,变成质量为282的第112号元素的原子核,则上述过程中的粒子x是( )
A.中子 B.质子 C.电子 D.α粒子
2.设氢原子由n=3的状态向n=2的状态跃迁时放出能量为E、频率为v的光子。氢原子( )
A.跃迁时可以放出或吸收能量为任意值的光子
B.由n=2的状态向n=1的状态跃迁时放出光子的能量大于E
C.由n=3的状态向n=1的状态跃迁时放出光子的能量等于6.4E
D.由n=4的状态向n=3的状态跃迁时放出光子的频率大于v
3.16世纪末,伽利略用实验和推理,推翻了已在欧洲流行了近两千年的亚里士多德关于力和运动的理论,开启了物理学发展的新纪元。在以下说法中,与亚里士多德观点相反的是( )
A.四匹马拉的车比两匹马拉的车跑得快;这说明,物体受的力越大,速度就越大
B.一个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再受力了,它总会逐渐停下来;这说明,静止状态才是物体长不受力时的“自然状态” C.两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较重的物体下落较快
D.一个物体维持匀速直线运动,不需要力
4.如图,卷扬机的绳索通过定滑轮用力F拉位于粗糙面上的木箱,使之沿斜面加速向上移动。在移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对木箱做的功等于木箱增加的动能与木箱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之和
B.F对木箱做的功等于木箱克服摩擦力和克服重力所做的功之和
C.木箱克服重力所做的功等于木箱增加的重力势能
D.F对木箱做的功等于木箱增加的机械能与木箱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之和
5.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m和
A、 B、
C、
D、
6.两辆游戏赛车、
在两条平行的直车道上行驶。
时两车都在同一计时线处,此时比赛开始。它们在四次比赛中的
图如图所示。哪些图对应的比赛中,有一辆赛车追上了另一辆( )
7.两个物体如图放置,同时有F=1N的两个水平力分别作用于a、b上,两物体仍保持静止,则地面对物体b、物体b对物体a的摩擦力分别为
A.0,0 B.1N,1N C.0,1N D.1N,0
8.如图所示,某区域电场线左右对称分布,M、N为对称线上两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点电势一定高于N点电势 B.M点场强一定大于N点场强
C正电荷在M点的电势能大于在N点的电势能 D将电子从M点移动到N点,电场力做正功
9.如图所示,固定在点的正点电荷的电场中有
、
两点,已知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把一正的点电荷从
点沿直线移到
点,则电场力对该电荷做功,电势能减少 B.若把一正的点电荷从
点沿直线移到
点,则电场力对该电荷做功,电势能增加 C.若把一负的点电荷从
点沿直线移到
点,则电场力对该电荷做功,电势能减少 D.若把一负的点电荷从
点沿直线移到
点,再从
点沿不同路径移回到
点;则该电荷克服电场力做的功等于电场力对该电荷所做的功,电势能不变
10.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用不可伸长的细线连结,置于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中,小球1和小球2均带正电,电量分别为q1和q2(q1>q2)。将细线拉直并使之与电场方向平行,如图所示。若将两小球同时从静止状态释放,则释放后细线中的张力T为(不计重力及两小球间的库仑力)
A.
B.
C.
D.
11.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E为电源电动势,r为电源内阻,R1和R3均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当R2的滑动触点在a端时合上开关S,此时三个电表A1、A2和V的示数分别为I1、I2和U。现将R2的滑动触点向b端移动,则三个电表示数的变化情况是( )
A.I1增大,I2不变,U增大 B.I1减小,I2增大,U减小
C.I1增大,I2减小,U增大 D.I1减小,I2不变,U减小
12.如图所示,在PQ、QR区域中存在着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均垂直于纸面。一导线框abcdefa位于纸面内,框的邻边都互相垂直,bc边与磁场的边界P重合。导线框与磁场区域的尺寸如图所示。从t=0时刻开始,线框匀速很长两个磁场区域,以a→b→c→d→e→f为线框中的电动势的正方向,以下四个
关系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实验题专项训练(十三)
(限时 25分钟)姓名
15.(12分)碰撞的恢复系数的定义为e=
,其中v10和v20分别是碰撞前两物体的速度,v1和v2分别是碰撞前两物体的速度。弹性碰撞的恢复系数e=1。非弹性碰撞的e<1,某同学借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验证弹性碰撞的恢复系数是否为1,实验中使用半径相等的钢质小球1和2,(它们之间的碰撞可近似视为弹性碰撞),且小球1的质量大于小球2的质量。实验步骤如下:安装实验装置,做好测量前的准备,并记下重垂线所指的位置O。第一步,不放小球2,让小球1从斜槽上A点由静止滚下,并落在地面上。重复多次,用尽可能小的圆把小球的所有落点圈在里面,其圆心就是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第二步,把小球2放在斜槽前端边缘处的C点,计小球1从A点由静止滚下,使它们碰撞,重复多次,并使用与第一步同样的方法分别标出碰撞后两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第三步,用刻度尺分别测量三个落地点的平均位置离O点的距离,即线段OM、OP、ON的长度。在上述实验中,
①P点是 的平均位置。M点是 的平均位置。
N点是 的平均位置。②请写出本实验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用测量量表示的的恢复系数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三个落地点距O点的距离OM、OP、ON与实验所用的小球质量是否有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12分)有一电注表A,量程为1mA,内阻rg约为100Ω。要求测量其内阻。可选用器材有,电阻器R0,最大阻值为99999.9Ω;滑动变阻器甲,最大阻值为10kΩ;滑动变阻器乙,最大阻值为2kΩ;电源E1,电动势约为2V,内阻不计;电源E2,电动势约为6V,内阻不计;开关2个,导线若干。
采用的测量电路图如图所示,实验步骤如下:a.断开S1和S2,将R调到最大;b.合上S1调节R使A满偏;c.合上S2,调节R1使A半偏,此时可以认为A的内阻rg=R1,试问:
(?)在上述可供选择的器材中,可变电阻R1应该选择 ;为了使测量尽量精确,可变电阻R应该选择 ;电源E应该选择 。
(?)认为内阻rg=R1,此结果与rg的真实值相比 。(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计算题专项训练(八)姓名
17.环保汽车将为2008年奥运会场馆服务。某辆以蓄电池为驱动能源的环保汽车,总质量。当它在水平路面上以v=
;
(2)若驱动电机能够将输入功率的90%转化为用于牵引汽车前进的机械功率P机,求汽车所受阻力与车重的比值(g取,太阳到地球的距离
,太阳光传播到达地面的过程中大约有30%的能量损耗,该车所用太阳能电池的能量转化效率约为15%。
18.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由绝缘材料制成的球与质量为M=
19.t=0时,磁场在xOy平面内的分布如题23图所示。其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均为B0,方向垂直于xOy平面,相邻磁场区域的磁场方向相反。每个同向磁场区域的宽度均为l0。整个磁场以速度v沿x轴正方向匀速运动。(1)若在磁场所在区间,xOy平面内放置一由a匝线圈串联而成的矩形导线框abcd,线框的bc边平行于x轴。bc=lB、ab=L,总电阻为R,线框始终保持静止。求①线框中产生的总电动势大小和导线中的电流大小;②线框所受安培力的大小和方向。
(2)该运动的磁场可视为沿x轴传播的波,设垂直于纸面向外的磁场方向为正,画出L=0时磁感应强度的波形图,并求波长和频率f。
20.如图所示,在直角坐标系xOy内,有一质量为m、电量为+q的电荷从原点O沿y轴正方向以初速度v0出发,电荷重力不计。现要求该电荷能通过点P(a,-b)。试设计在电荷运动适当的空间范围内加上“电场”或“磁场”并运用物理知识求解出一种简单、常规的方案。
(tan2α =)(1)说明电荷由O到P的运动性质并在图中绘出电荷运动轨迹;
(2)用必要的运算说明你设计的方案中相关物理量的表达式(用题设已知条件和有关常数)
17.(1)驱动电机的输入功率
(2)在匀速行驶时
汽车所受阻力与车重之比
。123
(3)当阳光垂直电磁板入射式,所需板面积最小,设其为S,
距太阳中心为r的球面面积。
若没有能量的损耗,太阳能电池板接受到的太阳能功率为,则
设太阳能电池板实际接收到的太阳能功率为P,
由于,所以电池板的最小面积
分析可行性并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18设在第n次碰撞前绝缘球的速度为vn-1,碰撞后绝缘球、金属球的速度分别为vn和Vn。由于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碰撞前后动能相等,设速度向左为正,则
Mvn-1=MVn-Mvn ①
②
由①、②两式及M=
③
④
第n次碰撞后绝缘球的动能为
⑤
E0为第1次碰撞前的动能,即初始能量。
绝缘球在θ=θ0=60°与θ=45°处的势能之比为=0.586 ⑥
式中l为摆长。根据⑤式,经n次碰撞后,
⑦
易算出,(0.81)2=0.656,(0.81)3=0.531,因此,经过3次碰撞后θ将小于45。
19.解:(1) ①切割磁感线的速度为v,任意时刻线框中电动势大小 E=2nBvLv (1)
导线中的电流大小I= (2)
②线框所受安培力的大小和方向
由左手定则判断,线框所受安培力的方向始终沿x轴正方向。
(2)磁感应强度的波长和频率分别为 (4) (3)
(5)
t=0时磁感应强度的波形图如答23图
20(方案一):在第一象限加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B,使得电荷从点(a,0)垂直X轴离开磁场。(4分)
电荷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洛仑兹力提供
q v B=
① 由几何关系得:2R=a ② (8分)
由①②得: (4分)
(方案二):在x轴上O'点固定一带负电的点电荷Q,使电荷(m,q)绕O'从O在库仑力作用下到P作匀速圆周运动……2分,
其轨道半径为R,电荷运动轨迹如图所示……1分
由图知 θ = 2β
,
,
…………3分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4分
…………2分
(方案三):在直角坐标系xOy内加上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B,
使电荷(m,q)绕O'从O在洛仑兹力作用下到P作匀速圆周运动…………2分,
其轨道半径为R,电荷运动轨迹如图所示…………1分
由图知 θ = 2β
,
,
…………3分
电荷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洛仑兹力提供
q v B=
解得:
其它方案可以同样
选择题专项训练(十三)
(限时 25分钟) 姓名
一、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
1.我国已经制定了登月计划,假如宇航员登月后想探测一下月球表面是否有磁场,他手边有一只灵敏电流表和一个小线圈。则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 )
A.直接将电流表放于月球表面,看是否有示数来判断磁场有无
B.将电流表与线圈组成闭合回路,使线圈沿某一方向运动,如电流表无示数,则判断月球表面无磁场
C.将电流表与线圈组成闭合回路,使线圈沿某一方向运动,如电流表有示数,则判断月球表面有磁场
D.将电流表与线圈组成闭合回路,使线圈分别绕两个互相垂直的轴转动,月球表面若有磁场,则电流表至少有一次示数不为零.
2.图示1电路中R3是光敏电阻,当开关S闭合后,在没有光照射时,a、b两点等电势,当用光照射电阻R3时,则( )
A.R3的电阻变小,a点的电势高于b点电势
B.R3的电阻变小,a点的电势低于b点电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