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2009】《三轮冲刺手册》之四

三科联创,文综压轴题热点预测一

【预测方向一】: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

自1999年“神舟一号”无人飞船首访太空到2008年“神舟七号”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携手问天,9年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不断突破,实现了中国航天人的梦想,增强了中华民族凝聚力。根据相关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酒泉卫星发射基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辖区阿拉善盟,地处荒无人烟的巴丹吉林沙漠深处,海拔约1000米,是戈壁沙漠的一块小绿洲。它距离这里最近的酒泉市直线距离超过200公里。以“酒泉”命名,一是因为当时各国导弹卫星发射场超名时均避开真实地址,二是因为酒泉是与发射中心距离最近,规模较大的著名城市。

发射中心发射,试评价该基地作为卫星发射场的自然环

境条件。

 

 

 

 

 

 

 

 

 

 

 

(2)结合材料,分析说明酒泉市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及农业发展方向。

 

【材料三】: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是在空前的变局之下,因受外力刺激而形成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方面,在具有高度文化的“西夷” 不得不放弃古代的华夷观念;另一方面,在“西夷”的侵略面前,为谋自救而迅速激活了民族意识。梁启超是中国揭示和宣传近代民族主义的第一人。他在《新民丛报》上发表《论民族竞争之大势》,明确提出:“今日欲救中国,无他术焉,亦先建设一民族主义之国家而已。”

                      ――《光明日报》关于“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的对话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梁启超提出“中华民族”、“民族国家”等概念的原因和

目的?

 

【材料四】:在诸多构建中国民族主义的历史事件中,就其影响面深度和广度而言,20世纪的辛亥革命、30至40年代的抗日战争和1949年革命是标志中国民族主义的里程碑。这些历史事件强化了民族主义观念,并使中国进入了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历史进程之中。

                                                      ――徐迅:《民族主义》

(4)“1949年革命”在实现建立现代民族国家中有何突出贡献?

 

【材料五】:2008年9月26日,胡锦涛接见“神七”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参研参试单位代表

时指出,他殷切希望参研参试单位的同志们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再

接再励,自强不息,顽强拼搏,为确保“神舟”七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推动我国载人航天

事业不断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5)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载人航天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是什么关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该如何弘扬载人航天精神?

 

【材料六】:2008年11月7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神七载人飞行成功大会上讲话时指出,我们一定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6)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核心的重要意义。

 

 

 

(1)优势:地处戈壁滩中,地势平坦开阔,人烟稀少;气候干燥少雨,晴天多,云量小,大气透明度好,可为航天发射提供良好的自然环境条件。

劣势:冬季严寒,夏季干热,温差大,风沙多,无霜期短,生存环境较差,被称为“生命禁区”。

(2)有利条件:①气候: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②地形:平坦;

③土壤:肥沃;

④水源:有以高山冰雪融水为主的灌溉水源

发展方向:①推广喷灌、滴灌技术,发展节水农业;

②发展特色产业或高效农业、生态农业等。

(3)原因:中国古代民族主义观念落后。19世纪末,列强加紧侵略,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目的:通过宣传唤起民众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救亡图存,变法图强;使中国走上

了君主立宪制道路。

(4)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基础。

(5)①关系:中华民族精神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

②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作用,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全局;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不断改革创新。

(6)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核心,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企业和社会的经济效益。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②有利于提高我国企业和产品的国际化水平,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适应经济全球化激烈竞争的客观要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