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2008届高三调研数学试卷
命题人:孙东升 审核人:张国良
注意:本试卷分必考和选考两部分.必考内容满分160分,答卷时间120分钟;选考内容满分40分,答卷时间30分钟.
第Ⅰ部分 必考内容
(满分160分,答卷时间120分钟)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不需写出解答过程,请把答案直接填写在相应位置上.
1.设集合,,若,则等于____________.
2.若椭圆的焦距长等于它的短轴长,则椭圆的离心率等于__________.
3.掷一个骰子的试验,事件表示“小于5的偶数点出现”,事件表示“小于5的点数出现”,则事件发生的概率为 .
4.已知x, y的取值如下表:
x
0
1
3
4
y
2.2
4.3
4.8
6.7
从散点图分析,y与x线性相关,且回归方程为,则 .
5.若且_________.
6.已知某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主视图的弧线是半圆),根据图中标出的尺寸(单位:cm),可得这个几何体的体积是 .
7.首项为-24的等差数列,从第10项起开始为正数,则公差d的取值范围是 .
8.已知是两条不重合的直线,是三个两两不重合的平面,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①若,,则; ②若;
③若; ④若.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有________.
9.已知实数x,y满足条件(为虚数单位),则的最小值是 .
10.已知点在内,且,设,其中,则等于__________.
11.某同学准备用反证法证明如下一个问题:函数在上有意义,且,如果对于不同的,都有,求证:.那么他的反设应该是___________.
12.无论取何值时,方程的相异实根个数总是2,则的取值范围为
_______.
13.过抛物线的焦点的直线交抛物线于点,交其准线于点(在之间),且,,则的值为 .
14.设,是大于的常数,的最小值是16,则的值等于_____.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90分.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本小题满分12分)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是BB1、CD的中点.
(1)求证:AE⊥D1F;
(2)证明平面AED⊥平面A1FD1.
16.(本小题满分12分)下面的茎叶图是某班在一次测验时的成绩,伪代码用来同时统计女生、男生及全班成绩的平均分.试回答下列问题:
(1) 在伪代码中,“k=0”的含义是什么?横线①处应填什么?
(2) 执行伪代码,输出S,T,A的值分别是多少?
(3) 请分析该班男、女生的学习情况.
17.(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
相邻两对称轴间的距离大于等于
(1)求的取值范围;
(2)在的面积.
18.(本小题满分16分)已知直线与椭圆相交于A、B两点,且线段AB的中点在直线:上.
(1)求此椭圆的离心率;
(2)若椭圆的右焦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在圆上,求此椭圆的方程.
19.(本小题满分18分)设三次函数在处取得极值,其图象在处的切线的斜率为.
(1)求证:;
(2)若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增,求的取值范围;
(3)问是否存在实数(是与无关的常数),当时,恒有恒成立?若存在,试求出的最小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0.(本小题满分20分)设数列满足:,且当时,.
(1) 比较与的大小,并证明你的结论;
(2) 若,其中,求证:
第Ⅱ部分 加试内容
(满分40分,答卷时间30分钟)
一、解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在一次数学考试中, 第14题和第15题为选做题.规定每位考生必须且只须在其中选做一题.设4名考生选做这两题的可能性均为.
(1)其中甲、乙2名学生选做同一道题的概率;
(2)设这4名考生中选做第15题的学生数为,求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
2.如图,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已知AB= 4, AD =3, AA1= 2.E、F分别是线段AB、BC上的点,且EB= FB=1.
(1)求直线EC1与FD1所成角的余弦值;
(2)求二面角C-DE-C1的平面角的正切值.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3.已知二阶矩阵M有特征值及对应的一个特征向量,并且矩阵M对应的变换将点变换成.
(1)求矩阵M;
(2)求矩阵M的另一个特征值,及对应的一个特征向量e2的坐标之间的关系;
(3)求直线:在矩阵M作用下所得到的直线的方程.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与抛物线相交于不同的两点.
(1)如果直线过抛物线的焦点,求的值;
(2)如果证明直线必过一定点,并求出该定点.
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2008届高三调研
必做部分
1. 2. 3. 4.2.6 5. 6.640+80π 7. 8.①④ 9. 10.
11.“,使得且” 12. 13.6 14.9
(12.图13.作则因,故,)
15.(1)取AB的中点G,则易证得A1G∥D1F.
又正方形A1ABB1中,E、G分别是相应边的中点,
∴A1G⊥AE,∴D1F⊥AE.
(2)由正方体可知:A1 D1⊥面A1ABB1,∴A1D1⊥AE .
又由(1)已证:D1F⊥AE.
∵A1D1∩D1F= D1,∴AE⊥平面A1FD1 .
又平面AED,∴平面AED⊥平面A1FD1 .
16.(1)全班32名学生中,有15名女生,17名男生.在伪代码中,根据“S←S/15,T←T/17”可以推知,“k=1”和“k=0”分别代表男生和女生;S,T,A分别代表女生、男生及全班成绩的平均分;横线①处应填“(S+T)/32”.
(2)女生、男生及全班成绩的平均分分别为S=78,T=76.88,A≈77.4.
(3)15名女生成绩的平均分为78,17名男生成绩的平均分为77.88.从中可以看出女生成绩比较集中,整体水平稍高于男生;男生中的高分段比女生高,低分段比女生多,相比较男生两极分化比较严重.
17.(1)
.,由题意可知
解得.
(2)由(Ⅰ)可知的最大值为1,.
,. 而,.
由余弦定理知,,联立解得 .
18.(1)设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 得, 根据韦达定理,得
∴线段AB的中点坐标为().
由已知得
故椭圆的离心率为.
(2)由(1)知从而椭圆的右焦点坐标为 设关于直线:的对称点为解得.由已知得 ,故所求的椭圆方程为.
19.(1)方法一:.由题设,得, ①
. ②
∵,∴,∴.
由①代入②得,∴,
得∴或. ③
将代入中,得. ④
由③、④得;
方法二:∵,∴,∴.
同上可得将(1)变为代入(2)可得 ,所以,则.
方法三:同上可得将(1)变为代入(2)可得,显然,所以.
因为图象的开口向下,且有一根为x1=1,
由韦达定理得,.
,所以,即,则,
由得 ,所以 .
(2)由(1)知,的判别式Δ=
∴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
又,∴,
∴当或时,;当时,.
∴函数的单调增区间是, .
由知.
∵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增,∴,
∴,即的取值范围是.
(3)由,即,∵,
,∴,∴或.(自注:视为的一次函数)
由题意,得,∴.
∴存在实数满足条件,即的最小值为.
20.(1)由于,则,
∴,∴.
(2)由于,由(1),则,,
而,则,∴;
又,
∴.
,
∴.
而,且,故, ∴,因此.
从而
选做部分
1. (1)设事件表示“甲选做14题”,事件表示“乙选做14题”,则甲、乙2名学生选做同一道题的事件为“”,且事件、相互独立.
∴ =.
(2)随机变量的可能取值为0,1,2,3,4.且.
∴ .
所以变量的分布列为:
0
1
2
3
4
. (或)
2.以A为原点,分别为x轴,y轴,z轴的正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A-xyz,则有
D(0,3,0)、D1(0,3,2)、E(3,0,0)、F(4,1,0)、C1(4,3,2).
于是 ,.
(1)设EC1与FD1所成角为b,则.
(2)设向量与平面C1DE垂直,则有
.
∴其中z>0.
取n0=(-1,-1,2),则n0是一个与平面C1DE垂直的向量.
∵向量=(0,0,2)与平面CDE垂直,
∴n0与所成的角θ为二面角C-DE-C1的平面角.
∵,∴.
3.(1)设M=,则=8=,故
=,故
联立以上两方程组解得a=6,b=2,c=4,d=4,故M=.
(2)由(1)知,矩阵M的特征多项式为,故其另一个特征值为.设矩阵M的另一个特征向量是e2,则M e2=,解得.
(3)设点是直线上的任一点,其在矩阵M的变换下对应的点的坐标为,则
=,即,
代入直线的方程后并化简得,即.
4.(1)抛物线焦点为(1,0).
设:消去x得
,
则,
=.
(2)设:消去x,得.
,则y1+y2=4t ,y1y2=-4b.
=.
令,∴直线l过定点(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