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中学

高三上学期模块检测(二)

政 治 试 题

 

说明: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请将第I卷正确答案的字母涂在答题卡上或答到第Ⅱ卷答题栏内,考试结束,考生只交第Ⅱ卷和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看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学习和创新的过程。张骞出使西域,玄奘西行,郑和下西洋,都带回了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为中华文化所吸收与借鉴。这体现了                                          (    )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B.中华文化一脉相传 

       C.中华文化具有特有的包容性          D.继承性是中华文化的最大优点

试题详情

2.同说汉语、同写汉字、都推崇儒家思想,这些相同的传统深刻影响着13亿大陆人民与2300万台湾同胞的行为方式与道德取向,也成为两岸人民不可分割的纽带。这说明(    )

       A.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地域特性

       B.两岸人民有着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C.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和根本

       D.要批判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

试题详情

3.在陕北地区,以往由于交通不方便,这里的生产、经贸全靠驴、骡驮运,脚夫们长期行走在寂寞的山川沟壑间,便顺乎自然地以唱歌自娱,逐渐形成了一种风格鲜明的山歌品种――“信天游”。这表明                (    )

       A.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B.文化作品直接产生于人民大众

       C.只有民间艺术才有持久的魅力

       D.文化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

 

试题详情

4.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文化传播的高度和深度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世界各国的文化纷纷涌入中国,极大开阔了国人的眼界。对待文化传播的正确态度应该是    (    )

       A.欢迎世界一切文化在中国的传播

       B.积极传播中华传统文化,抵御外域文化冲击

       C.文化传播有其自身规律,不用加以干涉

       B.既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试题详情

5.中华文明是唯一没有被中断而且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其他的文明有的消失了,有的衰落了,有的被同化了。这反映出                                                                                               (    )

       A.文化的繁衍发展并无规律可循

       B.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C.中国古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最高

       D.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

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展中国家在文化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回答6―7题。

试题详情

6.美国国家政策的一个明显特点,是在向发展中国家输出“新经济”、“高科技”时,将文化渗透于其中,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以推行强权政治。这体现了       (    )

      A.国际文化交流中充满霸权主义色彩

      B.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C.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强弱优劣之分

      D.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

试题详情

7.面对美国“薯片(麦当劳)”、“芯片(电脑)”、“大片(电影)”这“三片齐下”的文化战略,我们的文化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处于“失声”状态。对此,我们应该                             (    )

      A.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软实力

      B.坚守民族传统文化,防止外来文化进入

       C.把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重要的战略任务

      D.把文化建设作为现代化建设的中心工作

试题详情

8.“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从文化对人影响的角度看,下列说法体现的道理与这句话一致的是                                                                 (    )

    ①孟母三迁            ②耳濡目染            ③东施效颦            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试题详情

9.每当中华民族处于重大危难的关头,中华文化的力量就会凸现出来。在外寇入侵时,中华民族就会团结一致,用血肉筑起新的长城;在遭受巨大自然灾害时,中华民族就会“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并最终夺取胜利。这表明                                  (    )

       ①文化的力量是一种物质力量

       ②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③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

       ④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胡锦涛同志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努力提高全社会文明素质,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群众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回答10―11题。

试题详情

10.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                  (    )

      A.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B.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C.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D.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试题详情

1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大力弘扬主旋律,发展先进文化,坚决抵制和剔除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这是因为                                                                      (    )

     A.创造和发展文化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

     B.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C.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不同

     D.文化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试题详情

12.多读那些向你传递爱和真善美、传递博大精神、高尚道德和科学文化的书,你的生命一定会浸透了书香,一定会成为熠熠生辉的发光体,能够创造文明和书写历史,能够引导、照耀、温暖别人和后人。这表明                     (    )

      A.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有助于增强学习的自觉性

      B.读书的根本意义在于提高自己科学文化修养

      C.要在科学文化的陶冶中不断升华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

      D.加强自身修养必须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

试题详情

13.“人工诱变”是生物育种工作中创造新类型的方法之一,即利用化学或物理因素引起生物遗传性变异。“人工诱变”获得成功的客观物质前提是                                                         (    )

     A.要掌握高科技知识                       B.被选择的生物有机体的客观存在

     C.人所耗费的时间和劳动                   D.有意识地改造事物的自然属性及规律

试题详情

14.在电脑的控制下,机器能够自动调节程序,导弹能够自动命中目标,宇宙飞船能够自动导航。因此,有人认为,电脑是有意识的。这种观点                                                            (    )

①认为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②否认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③否认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④认为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试题详情

15.如果人站在月球上,眼睛看见的地球是一个球体,无法分辨出细节;如果用放大2000倍的光学望远镜,可以看到地球上的楼房;如果用放大亿倍的纳米扫描显微镜,可以看到泥土里的沙粒。这一事实说明                     (    )

     A.人们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B.新的认识工具和手段能够推动认识的发展

     C.实践中的新问题会推动实践的发展

     D.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和扩展

 

试题详情

16.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生态文明、节能减排、环境治理正在改变中国人平常的生活习惯。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少开一天车、少用一张纸、节约一度电,正逐渐成为中国百姓的一种生活方式。这说明                  (    )

     A.科学的生态价值观决定生态文明

     B.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不可忽视

     C.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D.意识的力量能够直接转化为物质的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回答17―18题。

试题详情

17.改革开放30年来.解放思想孕育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创造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果举办“我国改革开放30年成就展”,你认为最符合展览要求的哲学主题是

                                                                                                                              (    )

    A.主观决定客观,理论指导实践         B.量变决定质变,变化推动发展

    C.思想引领实践,改革促进发展          D.系统决定要素,部分影响整体

试题详情

18.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这表明                (    )

①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 

②应该在矛盾普遍性的指导下研究矛盾特殊性  

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 

④矛盾特殊性寓于矛盾普遍性之中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地震是对人类生存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据统计,地球上每年仅7级以上的大地震就有10几次。回答19―20题。

试题详情

19.打开一幅地震分布图,可以看到,历史上的地震发生地并不是各地均匀分布的,而是集中在某几个地带上。如果把这些地震带再与地质构造图做一比较,就不难发现它与地壳的断层带关系特别密切。这说明                  (    )

①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②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本质 

③规律是主观的,确定不移的 

④客观规律依赖于意识的发现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试题详情

20.由于受地球的不可入性和地震孕律的复杂性等客观因素的制约,以及人类对地震成因和地震发生的规律还知之甚少等主观因素的影响,预测地震成为世界性的科学难题。这启示我们                                          (    )

①人的认识永远不能达到真理                ②人的真理性认识包含谬误的成分 

③人的真理性认识具有相对性                ④人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③④

试题详情

21.下列成语中,与漫画《始料不及》寓意相同的是                                           (    )

试题详情

6ec8aac122bd4f6e

       A.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B.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C.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D.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试题详情

22.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特征是指                                                     (    )

      A.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而不同

20090309

      C.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D.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而不同

2008年是不平凡的年份,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华尔街金融风暴已经席卷全球。回答23―25题。

试题详情

23.金融危机是目前全球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独善其身,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应对。这说明                                                                          (    )

①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                  ②人们对事物的联系无法改变 

③部分离不开整体                                 ④关键部分的性能决定整体的性能和状态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试题详情

24.2008年11月5日,基于对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形势的准确判断,国务院决定,将从紧的货币政策转向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体现了政府在决策中做到              (    )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及时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 

③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④坚持主观和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试题详情

25.总的来看,国际不利因素和国内严重自然灾害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我国经济发展具有抵御风险的能力和强劲活力。上述论断体现                                                     (    )

    A.矛盾双方的转化是现实的、有条件的

    B.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

    C.主要矛盾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

    D.次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试题详情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道题)

26.材料一  随着地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全球气候变暖、飓风频频登陆……。人类既是受害者,又是肇事者。           

材料二  “多难兴邦”。无论是冰雪灾害,还是汶川地震,每一次灾难,都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一次洗礼,是对民族力量的一次凝聚。面对灾难,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舍小家顾大家,使中华民族精神得到进一步升华。

   (1)结合材料一,从哲学角度说明尊重客观规律的必要性。(4分)

 

 

 

 

 

 

 

   (2)结合材料二,从文化角度说明中华民族精神在抗震救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6分)

 

 

 

 

 

 

试题详情

27.随着现代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冲击。

材料一  目前,一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消亡,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实物和资料毁弃或流失、传承后继乏人、过度开发破坏等问题,对其加强保护已经刻不容缓。

   (1)重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何重要意义?(6分)

 

 

 

 

 

 

 

 

 

材料二  在外来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冲击下,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内容和形式的陈旧,发展环境艰难。在一次《文化生活》综合探究课上,某班同学对如何对待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

甲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必须全面继承。

乙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落后于时代,应丢掉这些历史包袱。

   (2)请你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上述观点进行评析。(7分)

 

 

 

 

 

 

 

 

 

 

 

试题详情

28.面对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突出矛盾,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务院决定,自2009年1月1日起实施成品油税费改革。实行燃油税改革,有利于建立和完善既反映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变化和企业生产成本,又考虑国内市场供求关系的价格形成机制;有利于抑制燃油的不合理消费,促进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结合材料,说明国家推行燃油税改革体现的辩证法思想。(12分)

 

 

 

 

 

 

 

 

 

 

 

 

 

 

 

 

试题详情

29.北京奥运会已落下帷幕,这是一届超越以往任何一届奥运会的盛会。

材料一  奥运会展示了中国的形象,促进了我国体育经济和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国人文明素质的提高,使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更加深入人心,

也必将进一步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奥运会给我们带来的这些影响体现了《文化生活》的哪些道理?(7分)

 

 

 

 

 

 

 

 

 

 

 

 

材料二  在本届奥运会上,170万名志愿者参与服务,是奥运史上志愿者最多的一次。他们用累计超过2亿小时的服务,在万余个工作岗位上奉献着热情和汗水,用微笑来体现中国人民热情好客、文明礼貌和开放自信的精神风貌,用优质的服务替人们排忧解难,增进了世界和谐。在闭幕式上,奥运会首次增加了向志愿者献花的环节,这是对志愿者的高度褒奖。

   (2)北京奥运志愿者行动对我们创造与实现人生价值有什么启示?(8分)

 

 

 

 

 

 

 

 

 

 

 

 

 

 

试题详情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C     2.B     3.A     4.D     5.B      6.B     7.A

8.B     9.D     10.B    11.C    12.C     13.B    14.D

15.B    16.B     17.C   18.A    19.A     20.D    21.A

22.C    23.C     24.D   25.B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10分) (1)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2分) 生态环境的恶化、自然灾害频发与人类没有从根本上尊重客观规律有关,是客观规律对人类的惩罚。(2分)

   (2)①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民族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繁荣强盛的精神动力。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激励全国人民在重大灾害面前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共克时艰。③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激励全国人民勇于面对困难,建设新的家园,共创美好明天。(每要点2分)

27.(13分) (1)①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②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③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每要点2分)

   (2)①继承与创新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继承是创新的必要前提,创新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继承和创新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2分)②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方面要做好传承和保护工作,坚持批判继承,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另一方面,要适应时代要求,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扬。(3分)

③甲的观点没有做到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因而是片面的;而乙认为应彻底抛弃的观点显然是错误的。(2分)

28.(12分)(1)燃油税改革综合考虑了国际国内市场状况.有利于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体现了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4分) 

   (2)燃油税改革有利于抑制燃油的不合理消费,促进科学发展,体现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4分)   

   (3)面对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突出矛盾,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适时推出了这一改革,体现了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4分)

29.(15分)(1)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奥运会促进了我国体育经济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2分)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文化塑造人生。奥运会促进了国人文明素质的提高,使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更加深入人心,促进了人的发展。(2分)③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会转化成物质力量,对社会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奥运精神必将激励人们奋发图强,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3分)(2) ①人生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②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积极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③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④要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扬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要坚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每要点2分)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