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石景山区高三统一测试
28.(12分)加碘食盐中加入的碘酸钾是一种白色结晶粉末,常温下很稳定,加热至560℃开始分解。在酸性条件下碘酸钾是一种较强的氧化剂,可与碘化物、亚硫酸盐等还原性物质反应。
【问题1】工业生产碘酸钾的流程如下:
(1)已知步骤①反应器发生的反应中,生成的两种还原产物所得电子数相同。请写出反应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参照下表碘酸钾的溶解度,操作③得到碘酸钾晶体,你建议的方法是 。
温度/℃
20
40
60
80
KIO3g/100g水
8.08
12.6
18.3
24.8
【问题2】已知:KIO3+5KI+3H2SO4=3K2SO4+3I2+3H2O;
I2+2S2O32-=2I-+S4O62-。
(1)检验加碘食盐中的碘元素,学生甲利用碘酸钾与碘化钾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反应。用四氯化碳检验碘单质时,看到的明显现象有 。
(2)测定加碘食盐中碘的含量,学生乙设计的实验步骤如下:
a.准确称取w g食盐,加适量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
b.用稀硫酸酸化所得溶液,加入过量KI溶液,使KIO3与KI反应完全;
c.以淀粉为指示剂,逐滴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2.0×10-3mol/L的Na2S2O3溶液10.0mL
恰好反应完全。则加碘食盐样品中的碘元素含量是 mg/kg(以含w的代数式表示)。
(3)学生丙又对纯净的NaCl(不含KIO3)进行了下列实验: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取1g纯净的NaCl,加3mL水配成溶液。
溶液无变化
滴入5滴淀粉溶液和1mL 0.1mol/L KI溶液,振荡。
然后再滴入1滴1mol/L的H2SO4,振荡。
溶液变蓝色
① 请推测实验中产生蓝色现象的可能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② 根据学生丙的实验结果,请对学生乙的实验结果作出简要评价:
28.(12分)
【问题1】(1)6 I2+11KClO3+3H2O=6KH(IO3)2+5KCl+3Cl2↑。
(2)蒸发结晶。
【问题2】(1)液体分层,下层液体呈现紫红色。
(2)1270/3W (423.33/W)。(3)①4I-+4H++O2=2I2+2H2O。 ②学生乙实验结果会偏大
崇文区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统一练习(一)
28.(14分)下图表示各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已知A、 H为离子化合物,H晶体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2:1,常用作干燥剂;D、E为单质。
请回答:
(1)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
已知B的燃烧热是1300kJ?mol-1,写出反应②的热化学方程式
(2)G和H的混合物俗称 ,在空气中易失效需密封保存,其原因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
(3)E和NO2在室温下可以化合生成一种新的气态化合物。实验测知:取E和NO2混合气体5L,当E所占体积分数分别为20%、60%,反应后气体的体积均为4L(所有气体体积在相同条件下测得)。写出生成的气态化合物的分子式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8.(14分)
(1)CaC2+2H2O C2H2↑+Ca(OH) 2(2分)
C2H2(g)+ 5/2O2(g)=2CO2(g)+H2O(l);△H=-1300kJ?mol-1(2分)
(2)漂白粉(2分)
光照
2HClO====2HCl+O2↑ (2分)
(3)NO2C1(2分)
2NO2+C12===2NO2C1(2分)
北京市朝阳区高三化学一模试题 2009.4.4
28.(16分)B、C、D均为只含短周期元素的中学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反应关系如下图所示。
(1)若A是碳化钙,A与B的水溶液反应时只生成气体C、CaCO3和H2O。则B(只含两种元素)的化学式为 ,其固态时的晶体为 晶体;C分子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是 。
(2)若A是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的单质,D既可溶于NaOH溶液又可溶于盐酸。请写出:
① D溶于盐酸的离子方程式 。
② 工业上冶炼A的化学方程式 。
③ 实验室用惰性电极电解100 mL 0.1 mol/L A的氯化物的水溶液(滴有酚酞),一段时间后,若阴阳两极均得到112 mL气体(标准状况),则所得溶液的pH为 (忽略反应前后溶液的体积变化)。某电极附近溶液颜色变红,原因是 ,则该电极与外接直流电源的 极相连接(填“正”、或“负”)。
(3)若A是可溶性强碱,B是正盐,D不溶于稀硝酸,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若A常温下为红棕色气体,B是含氧酸盐,D不溶于盐酸,则D的化学式是 。
28.(16分)
(1)CO2 (1分)
分子 (1分)
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2分)
(2)① Al(OH)3 + 3H+ = Al3+ + 3H2O (2分)
② 2NaCl 2Na + Cl2 ↑ (2分)
③ 13 (1分)
氢离子在阴极得到电子生成氢气水的电离平衡被破坏使得阴极附近氢氧根离子浓度大于氢离子浓度(2)负 (1分)
(3)Ba(OH)2 + (NH4)2SO4 = BaSO4↓+ 2NH3↑+ 2H2O (2分)
(4)H2SiO3 (2分)
东城区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题综合练习(一)学网
28.(15分)碱式碳酸铜是孔雀石的主要成分,加热时可分解为氧化铜、二氧化碳和水三种氧化物。
(1) 若用下列仪器对分解产物中的非固体氧化物进行验证,仪器接口顺序是 (填字母)。
按仪器连接顺序将仪器名称和对应仪器所装药品的名称填入下表。
仪器
试管
药品
碱式碳酸铜
还需使用的玻璃仪器是 。 。
(2)待(1)加热分解完全的试管冷却后,加入盐酸充分反应,CuO部分溶解,过滤:
①所得滤液中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②将滤渣洗涤干燥,置于酒精蒸汽中并加热,黑色粉状固体逐渐变成红色固体,同时产生一种在常温下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将碱式碳酸铜与过量的木炭混合加热,也能得到(2)②所得的红色固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铜及其合金用途广泛,常见的铜的合金有黄铜(铜锌合金)、青铜(铜锡合金)等。
现有 w g黄铜样品,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产生V mL气体(标准状况下),则样
品中铜和锌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用含w、V的代数式表示)。
28.(15分)
(1)e a b c d (2分)
(2)
干燥管
洗气瓶
无水硫酸铜
澄清石灰水
(4分)
酒精灯 (1分)
(3)c(Cl-)>c(Cu2+)>c(H+)>c(OH-) (1分)
(4)CuO+CH3CH2OH CH3CHO + Cu +H2O (2分)
Cu2(OH)2CO3+ C △ 2Cu+2CO2↑+ H2O ↑ (答案合理给分)(2分)
(3分)
海淀一摸
(1)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石,氮基酸分子中的氨基(―NH3)显碱性。氢基酸往往形成一种两性离子,在水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
方框内所表示的离子(1)的结构简式是 。
HOOCCH2CH2CHCOONa
(2)谷氨酸的一钠盐( NH2 )是味精的主要成分。当前我国生产味精主要采用淀粉发酵法,其中第一步是使淀粉水解为单糖。
①淀粉发生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实验室中检验淀粉水解产物应选用的试剂是 (填字母)。
a. NaOH溶液、氨水、AgNO3溶液 b.H2SO4溶液、氨水、AgNO3溶液
c. NaOH溶液、CuSO4溶液 d. H2SO4溶液、CuSO4溶液
(3)“沙伦逊甲醛酶定法”用于测定味精中谷氨酸一钠盐的含量。将一定质量味精样品溶于水,再向溶液中加入36%甲醛溶液,反应为―NH2+HCHO→―N+CH2+H2O4再以酚酞为指示剂,用NaOH溶液进行滴定。上述测定程中加入甲醛的目的是 。
(4)味精中常含食盐,两同学分别设计甲、乙两种方案测定味精中NaCl的含量。
①甲方案:取一定质量味精样品溶于水,加入足量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填缺少的步骤),称量沉淀质量,重复实验3次。
②乙方案:已知AgSCN是难溶于水的沉淀a取m g味精溶于水,加入过量浓度为c1 mol?L-1的AgNO3溶液,再加入少量 (填可能的化学式)熔液作指示剂,用浓度为c2 mol?L-1的NHSCN溶液进行滴定,当溶液变为红色时,达到滴定终点。设测定过程中所消耗的AgNO3溶液和NH4SCN溶液的体积分虽为V1mLt和V2mL,则该味精样品中NaCl的质量分数是 。
28.(共14分,每空2分)
(2)R―CH―COOH
催化剂
(3)①(C6H10O5)3+nH2O nC6H12O(葡萄糖) ②a、c
(3)掩蔽氨基,避免氨基影响羧基和NaOH的中和反应
(4)①洗涤、干燥所得沉淀
②Fe(NO3)3(合理答案给分)
28.(共14分)
X、Y、Z、W均为含有10电子的微粒,W为离子,X、Y、Z为分子,且X与Z分子中含有的共用电子数之比为3∶4。
(1)X的电子式 ;若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X,
则制取X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2)已知: W + X + H2O → 白色沉淀,
为进一步确定W,进行如下实验,请补全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
取上述白色沉淀少量置于试管中,
(3)常温下,取10 ml pH= a的Y的稀溶液,加水稀释时pH随溶液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则Y的化学式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Y溶于水部分电离
②稀释后所有离子的浓度均减小
③Y的水溶液通常保存在玻璃瓶中
④稀释后,阴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增大
(4)已知H2的燃烧热为285.8 kJ/mol。现有Z和H2 的混合气体共0.2 mol,与O2完全燃烧生成H2O(l)和CO2(g),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0 mol,放出的热量为117.6 kJ。写出Z完全燃烧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
写出Z和O2在KOH溶液中构成燃料电池的负极的电极反应式 。
(1) Ca(OH)2+2NH4Cl△ EMBED ChemWindow.Document CaCl2+2NH3↑+2H2O………各2分,共4分
(2)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或足量氢氧化钠溶液),若观察到白色沉淀溶解(或白色沉淀全部溶解),则证明W为Al3+;若观察到白色沉淀不溶解,则证明W为Mg2+。………………………………………………………………………………………2分
(3)HF ① ……………………………………………………………各2分,共4分
(4)CH4(g)+2O2(g)=CO2(g)+2H2O(1);△H=-890.2 kJ/mol ;…………………2分
CH4-8e-+10 OH-=CO32-+7H2O …………………………………………… 2分
北京大兴区理综一模化学部分2009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