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学生进行学习心理辅导的体会
职中阶段学生专业课学习成绩两极分化呈现出比初中阶段更严重的趋势,后进生所占的比例较大,特别在职中二年级表现得尤为明显。这种状况直接影响着大面积提高专业课教学质量。那么,造成两极分化比较严重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预防严重分化?本文结合自己的学习心理辅导实践谈一些粗浅的体会。
一、造成分化的原因
(一)缺乏学习专业课的兴趣和学习意志薄弱是造成分化的主要内在心理因素。
对于职中学生来说,学习的积极性主要取决于学习兴趣和克服学习困难的毅力。有关调查资料表明,284名被调查学生中,对学习专业课有兴趣的占51%,其中有直接兴趣的47人,占15%;有间接兴趣的85人,占30%;原来不感兴趣,后因更换老师等原因而产主兴趣的17人,占6%;对专业课不感兴趣或兴趣软弱的占49%,其中直接不感兴趣的20人,占7%,原来有兴趣,后来兴趣减退的118人,占42%。调查中还发现,学习专业课兴趣比较淡薄的学生专业课学习成绩也比较差,学习成绩与学习兴趣有着密切的联系。
学习意志是为了实现学习目标而努力克服困难的心理活动,是学习能动性的重要体现。学习活动总是与不断克服学习困难相联系的,与初中阶段的学习相比,职中专业课难度加深,教学方式的变化也比较大,教师辅导减少,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增强。在这个衔接过程中有的学生适应性强,有的学生适应性差,表现出学习情感脆弱、意志不够坚强,在学习中,一遇到困难和挫折就退缩,甚至丧失信心,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二)掌握知识、技能不系统,没有形成较好的专业课认知结构,不能为连续学习提供必要的认知基础。
相比初中课程而言,职中专业课教材结构的逻辑性、系统性更强。首先表现在教材知识的衔接上,前面所学的知识往往是后边学习的基础;其次还表现在掌握专业课知识的技能技巧上,新的技能技巧形成都必须借助于已有的技能技巧。因此,如果学生对前面所学的内容达不到规定的要求,不能及时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就造成了连续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跟不上集体学习的进程,导致学习分化。
(三)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不适应专业课学习要求。
高二阶段是专业课学习分化最明显的阶段。一个重要原因是职中阶段专业课课程对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有了明显提高。而高二学生正处于由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的又一个关键期,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抽象逻辑思维方式,而且学生个体差异也比较大,有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快一些,有的则慢一些,因此表现出专业课学习接受能力的差异。除了年龄特征因素以外,更重要的是教师没有很好地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要求去组织教学活动,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适应性。
二、减少学习分化的教学对策 根据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和学习辅导的目标,我在开展学习辅导工作时,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学习态度辅导――主要有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 、培养学习情绪、磨练学习毅力等方面的内容。如开展“我喜欢上××课”、“学习是苦还是乐”、“成功之路”、“我的理想”等辅导活动,可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2.学习方法辅导――主要有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技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矫正不良的学习习惯等方面的内容。如开展“我有一个小窍门”、“学习医生”、“学习格言集锦”“学习经验介绍会”等辅导活动,有助于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3.学习环境辅导――主要有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氛围、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学生适应及改善学习环境的能力等方面的内容。如开展“我创造的小天地”、“欢乐的留影”、“一帮一结对子”、“学习小组”等辅导活动,可帮助学生改善学习环境;
4.学习能力辅导――主要是开发、培养、训练各种学习能力。如开展“注意力训练”、“观察力训练”、“记忆力训练”、“思维能力训练”、“想象力训练”等辅导活动,可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
5.考试心理辅导――主要有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念、掌握考试策略、减轻考试焦虑、做好应考期的身心保健与自我调适等方面的内容。如开展“在困难面前”、“放松训练”、体育锻炼、考试技巧知识讲座等辅导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学生良好的考试心理。
三、学习辅导的途径和方法
1、实施团体辅导团体辅导是指以班级为单位,面向全体学生,主要开展预防性、发展性辅导。根据目前较多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环境、学习能力、身心健康、考试心理等方面存在一些不适应问题,因此,我围绕这些方面,加强对全体学生进行团体式的辅导。在每个阶段围绕一个主题(如学习态度或学习方法等),按照团体辅导活动方案,组织全班学生开展一次预防性、发展性的团体辅导活动。透过开展一系列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团体辅导活动,可以使全体学生不知不觉地从中受到启发,从而进一步改善学习适应性,提高学习效果。 团体辅导可采用下列灵活多样的方法和形式:
1)讲授式,如专家讲学、专题讲座等;
2)讨论式,如专题讨论、辩论分析、经验交流等;
3)活动式,如游泳、竞赛、小品表演、自我测评、角色扮演、联想等;4)训练式,如学习能力训练、心理稳定训练等;5)实践式,如参观、访问、调查、采访等。实施活动式团体辅导时,可按照热身活动――创设情境――活动体验――共同分享――归纳总结这样的程序来进行。 如围绕学习方法这个主题开展“我学习的一种小窍门”的活动,我让学生分组介绍自己在学习上的小窍门,有的介绍新课前怎样提前预习,有的介绍如何做计算卡片、怎样编制分录,还有的介绍如何提高珠算速度、打字速度、提高电算化水平等。这样,在团体互动的情境中让参加的学生通过和同学之间的交流分享,进行榜样化的学习,就能协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适应学习生活。学生们一致反映,开展这些团体辅导活动,十分生动有趣,大家没有什么压力,可以想什么就说什么,既轻松又能知道别人的看法,学习到别人的经验、心得,因此都很喜欢参加。
2.开展个别辅导个别辅导是指针对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主要实施矫治性、补救性辅导。由于造成学生学业不良的原因主要是身体原因、心理原因、学力原因,尤其是心理原因,如学习动机不足、缺乏学习热情、对学科缺乏兴趣、独立性未发展、有情绪障碍、良好学习习惯未养成、精力没用在正道上等。因此,我改变以往只对学习困难学生进行单一的知识上的补缺补漏的做法,重视和加强了对学习困难学生进行个别的、心理和行为方面的有效辅导,帮助他们学会如何学习,及时表扬奖励他们的点滴进步,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只有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才能有效改变其学习适应不良的状况,使学生的智力水平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真正收到较理想的、标本兼治的辅导效果。 在开展个别辅导前,首先要利用各种方法(如观察法、心理测量法、访谈法、问卷法、自述法等)收集个案资料,全面、深入、具体、系统地对个别辅导对象的学习适应性、智力、身体状况、学习能力水平、学习行为问题等作出正确的分析和诊断,设立学习辅导个案记录表,然后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制定相应的个别辅导计划,采取一系列有效的辅导策略,辅导结束后写出个别辅导报告。如我作为后进生何**的辅导老师,定时(每周)不定时地进行交流,针对上课伏台、上课不听讲等现象,了解原因,知道她和姐姐在家,父母外出打工,缺少家庭的温暖,因此和朋友玩,很晚才回家,没心机读书。了解情况后,我深入地和她谈了好多次,不摆大道理,希望她为自己的今后生活着想,一个人不能依靠父母生活一辈子,也不能依靠其它人。只有自己有能力才有真正的实力。并针对她迟到的情况,每天打电话叫醒她,用摩托车带她返学校,保证她不再因迟到扣德育分。为了充分利用她身材很好的条件,又和校有
3.进行学科渗透。学科渗透是指结合学科教学,发掘教材的学习辅导因素,有机渗透于教学全过程。科任教师在学科课堂教学过程中,除了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力外,还应根据各学科的教学特点和学生实际,充分挖掘教材中丰富的能进行学习辅导的有利因素,找准教学与辅导的结合点,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适时、适度、有针对性地渗透学习心理辅导,以加强学生学习态度的培养、学习方法技术的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养成,促使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如我在教学《基础会计》时,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经济生活,开展会计模拟实习,找来一张张“现金支票”、“转帐支票”、“增值税发票”、“材料收料单”、“领料单”等原始凭证,让学生观察,学生有了填写的兴趣,然后讲解如何填写,学生亲自动手,每一张凭证很快填写好,学生有了成就感,学习兴趣就更浓了,接着教学生椐原始凭证填写收、付、转三种记帐凭证。趁热打铁复习编制分录,大大提高了学生编制记帐凭证的准确性,学生在学习分录时的畏难情绪消除了,调动和提高学生学习会计的积极性、主动性,又能引导学生掌握学好会计的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进行学科渗透应抓住下列几个要点:
1)了解学生、熟悉教材,这是进行学习辅导的基础、关键;
2)制定目标、巧设教案,也就是制定教学和辅导双目标,精心设计教案;
3)抓住契机、渗透辅导,即抓住结合点,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有机的渗透;
4)总结全课、深化主题,即通过归纳总结,引导学生加深认识、理解,强化学生的心理感受与体验。 除了上述三种主要途径外,我还利用早读课进行重点、难点辅导、自习课学习小组辅导、黑板报专业知识趣闻介绍等形式进行辅导,营造有利于学习的良好心理环境,多渠道、全方位、立体式地开展学习辅导,以提高学习辅导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