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泰州市中考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命题人:蒋继成(泰州市高港实验学校) 李  娟(泰州莲花学校)                                              

审题人:夏国顺(泰州市智堡中学)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分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

2.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Na-23   Ca-40

第Ⅰ卷  (选择题   共38分)

一、(本题有14小题,共28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选项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1.“神州七号”飞船返回舱进入大气层时会摩擦产生高温,其外表材料在高温时会发生下列变化带走热量,从而降低飞船温度,保证飞行员的安全。这些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汽化           B.蒸发           C.升华            D.分解

试题详情

2.下图所述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试题详情

3.一般说来,大多数作物适宜在中性或接近中性的土壤中生长。经测定某土壤的pH为5.5,要改良它,应在土壤中施加适量的

A.氢氧化钠       B.熟石灰         C.食盐            D.盐酸

试题详情

4.右图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元素原子的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   B.该元素是一种金属元素

C.该粒子是阳离子                     D.该粒子具有稳定结构

试题详情

5.银杏叶、果是防治高血压、心脏病重要的医药原料,银杏叶中提取物可以“捍卫心脏,保护大脑”。下列银杏生长过程中所施肥料属于复合肥的是

A.KH2PO4                B.CO(NH2)2      C.K2SO4            D.CaSO4、Ca(H2PO4)2

试题详情

6.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20℃100g水中溶解30g NaCl,所以20℃时NaCl的溶解度是30 g

B.NH4NO3固体溶于水,吸收热量

C.饱和溶液降温后,都有溶质析出

D.KNO3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试题详情

7.实验室常用的下列仪器中,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A.集气瓶            B.坩埚钳           C.药匙             D.石棉网

试题详情

8.欲证明生石灰中含有未烧透的石灰石,最简单的方法是

A.加热        B.滴加稀盐酸           C.加水溶解       D.加入碳酸钠溶液

试题详情

9.我国首部《食品安全法》将于今年6月1日颁布实施。下列做法能保证食品安全的是

A.真空包装食品                        B.沥青公路上晒粮食              

C.给橙子“打蜡上色”                  D.用工业酒精勾兑饮用酒

试题详情

10.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下列不能与蛋白质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是

A.甲醛            B.硫酸铵          C.浓硝酸          D.乙酸铅

试题详情

11.在两个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浓硫酸和浓盐酸。将它们分别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则

A.浓盐酸的溶液质量增大                B.浓硫酸的溶液质量增大

C.浓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D.浓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试题详情

12.麦收季节,某些地方有就地焚烧秸杆的陋习。焚烧麦秸杆可能导致:①容易引发火灾;②能见度降低,引起交通事故;③诱发呼吸道疾病;④造成部分肥力损失。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试题详情

13.钾是人体必需的元素之一,若血液中钾元素含量偏低,易引发低钾血症,严重时会引发心率失常,甚至猝死。医学专家提醒:应重视日常补钾。可以服用的某种钾的化合物,其水溶液可以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此化合物是

A.KCl             B.K2CO3           C.KNO3           D.KOH

试题详情

14.2009年世界环境日主题为“地球需要你:团结起来应对气候变化”。下列应对气候变化的有关做法,不宜提倡的是

A.提高森林覆盖率                      B.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C.响应“地球一小时”活动              D.开发新能源

试题详情

二、(本题有5小题,共10分。每小题只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选项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1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干电池放电时化学能转变成电能

B.酸、碱和盐的组成中一定都含氧元素

C.为防止矿井发生瓦斯爆炸,在进入矿井时要做灯火实验

D.过氧化氢溶液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一定大于1:16

试题详情

16.图表资料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多信息。下列从图表中获取的信息或相关应用错误的是

  A.从元素周期表中查找元素的原子序数、元素符号、相对原子质量

  B.根据金属元素在地壳的含量图,判断人类开发和使用金属的年代

  C.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金属是否容易被盐酸腐蚀

  D.根据溶解度曲线图,选择从溶液中获得晶体的方法

试题详情

17.下列图像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对应叙述关系正确的是  

A.向一定质量表面生锈的铁片中滴加盐酸至过量

B.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滴加水

C.向盐酸和氯化铁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

D.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试题详情

18.实验中,一种仪器与另一种仪器之间通常情况下不应该接触的是

       A.用胶头滴管向试管内滴加液体,胶头滴管与试管口  

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导管口与集气瓶底

C.向试管中倒液体药品,试剂瓶口与试管口                 

D.过滤时,用烧杯承接滤液,漏斗下端尖嘴部位与烧杯内壁

试题详情

19.下列各组物质,只用组内溶液相互混合,不能鉴别出来的是

A.K2SO4、BaCl2、NaNO3、NaCl             B.HCl、Na2CO3、BaCl2、Na2SO4

C.KOH、Na2SO4、CuSO4、HCl              D.MgSO4、NaOH、HNO3、BaCl2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62分)

试题详情

三、(本题包括6小题,共30分)

20.(4分)用化学符号填空:

(1)2个汞原子____________;       (2)甲烷分子_______________;            

(3)3个硝酸根离子___________;    (4)氯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_______。    

试题详情

21.(3分)工业生产、人类生活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请你用C、H、O、Na、C1五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可重复使用)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

  (1)一种有毒气体,可用于铁的冶炼________;

  (2)少量存在于人体胃液中,可帮助消化的酸性物质________;

  (3)生活中常用于调味和腌渍蔬菜、鱼、肉等食物的盐________。

试题详情

22.(4分)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点P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温度为t2时的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   

______________。

(3)要使接近饱和的c物质的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一种措

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t2时,150g a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a物质________ g(不含结晶水)。

试题详情

23.(6分)学好化学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各种现象,更合理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常用洗洁精洗涤油污,因为洗洁精与油、水混合会发生        作用。

(2)不同的情况下采用的不同的灭火方式。如在实验室里,不慎将酒精泼洒在桌面上着火应采取               ;扑灭因线路老化而引起的火灾时,应先           ,再进行灭火。

(3)家庭铝制品抗腐蚀性能较好,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富含淀粉的食品有             (只举一例),可用              检验。

试题详情

24.(6分)水的硬度表示方法是:将水中的Ca2+、Mg2+质量折算成CaO的质量。通常把1L水中含有10mg CaO称为1度,1L水中含有20mg CaO即为2度,以此类推。8度以上为硬水,8度以下为软水。我国规定饮用水的硬度不能超过25度。

(1)日常生活中,可用             检验某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

(2)Ca(HCO3)2加热时会分解产生一种白色沉淀(水垢的主要成分)和两种常见的氧化物,请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河水、井水中溶有一定量的Ca(HCO3)2,饮用前可采取            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3)家用热水瓶一旦产生水垢,其保温性能会降低。用稀盐酸可除去上述水垢,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试题详情

(4)取某水样1L,经实验测定,其中含Ca2+0.2g,此水样的硬度约为            , 是否符合饮用水标准?              

试题详情

25.(7分)下图表示某些物质间转化关系(部分反应条件省略)。其中A为黑色固体氧化物;E为绿色固体;B、D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无色液体,且B具有消毒杀菌作用;C、Y为常见无色气体;X是常见的金属单质。

试题详情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判断X的化学式:                

(2)反应①中A物质的作用是              

(3)反应①、④、⑤的化学方程式:

                   ;④                  ;   ⑤                       

(4)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属于              (填序号)。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5)在日常生活中为防止反应②的发生,可采取的措施是                (写一点即可)。

试题详情

四、(本题包括4小题,共26分)

26.(4分)将下表内的A、B操作中必须先完成的操作的编号(即A或B)填在表中的答案栏内。

实验内容

操作A

操作B

答案

(1)制备气体

加药品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完毕

将导气管移出水面

熄灭酒精灯

 

(3)不慎将浓硫酸沾在皮肤上

用大量水冲洗

用布擦试

 

(4)测定溶液的pH

用玻璃棒蘸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

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试题详情

27.(7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试题详情

 

 

⑴实验目的:①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氧气,做细铁丝燃烧的实验。

②粗略测定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所收集到的氧气体积。

⑵反应原理: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仪器认识:写出上图中仪器①、②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⑷装置连接:为达到实验目的②,各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填接口的字母):

a→(     ) →(     )→d

⑸问题分析:①实验过程发现B瓶中的水变红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收集到的氧气做细铁丝燃烧的实验时,发现瓶底炸裂,发生失误的操作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根据高锰酸钾的质量算出产生的氧气质量为理论值。如果实际测得氧气的体积超过理论值,你认为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28.(5分)现有失去标签的两瓶无色溶液:稀盐酸和氯化钠。某兴趣小组设计用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区分它们。请回答有关问题。

(1)化学方法:在不选用酸碱指示剂、pH试纸的情况下,按表中方法一(示例)填写。所选试剂须属不同类别(类别是指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等)。

 

所选试剂

判断方法

方法一

(示例)

取少量样品分别与锌粒反应,有气体产生的原样品是稀盐酸,没有气体产生的是氯化钠溶液。

方法二

 

 

方法三

 

 

(2)物理方法:同学小王仅使用了酒精灯和玻璃棒两种仪器,就把这两种无色溶液区分开来了。请你猜测一下他的做法(简要叙述操作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29.(10分)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常温下能与水和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某学校两个实验小组的同学为探究其与二氧化碳的反应,用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将带余烬的木条插入试管D中,木条复燃。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装置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检验B装置的作用是否彻底,可在上图_________之间(填写装置序号)增加一个       (选填E或F)装置。

(2)第1小组同学认为Na2O2与CO2反应生成了Na2CO3和O2,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2小组同学认为Na2O2与CO2反应除生成Na2CO3和O2外,还有可能生成NaHCO3。你认为呢?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D的作用是                                   。有同学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反应后试管D的溶液中是否有NaOH剩余,请帮助其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有关化学方程式

实验结论

①取样,先向溶液中滴加过量的          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D溶液中有NaOH剩余。

②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          

溶液。

 

产生蓝色沉淀

 

                     

五、(本题包括1小题,共6分)

试题详情

30.氯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电解氯化钠溶液可制得氯气、氢氧化钠等物质,发生的化学反应如下:2NaCl + 2H2O      Cl2 ↑+ H2 ↑+ 2NaOH。现取100g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氯化钠溶液进行电解,一段时间后停止通电,生成氯气的质量7.1g

请计算:

(1)生成氢气的质量是多少?剩余氯化钠的质量是多少?

(2)反应后溶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试题详情

第Ⅰ卷  选择题(共38分)

一、(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D

D

B

A

A

B

D

B

A

B

B

D

A

B

 

二、(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1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给2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题号

15

16

17

18

19

答案

BC

B

A

AB

A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62分)

三、(本题包括10小题,共56分,每空1分)

+2

 

20.(4分) ⑴2Hg   ⑵CH4    ⑶3NO3-        ⑷MgCl2 

21.(3分) ⑴CO    ⑵HCl    ⑶NaCl   

22.(4分) ⑴t1,a、c溶解度相等    ⑵c?b?a

⑶升高温度 或加入溶质 或蒸发水分(任写一种方法均可得分)           

⑷30

23.(6分) ⑴乳化                  ⑵用湿抹布或沙子扑灭;关闭电源  

⑶ 4Al + 3O2 === 2Al2 O3   ⑷土豆、米饭、粉丝等合理答案均可;碘水或碘酒

24.(6分) ⑴肥皂水          ⑵Ca(HCO3)2CaCO3↓ + H2O + CO2↑ ; 煮沸

         ⑶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或 Mg(OH)2 + 2HCl == MgCl2 + 2H2O

         ⑷ 28 ;不符合

25.(7分) ⑴Cu     ⑵催化

CuO

⑤6CO2 + 6H2光照  叶绿素 C6H12O6 + 6O2

⑷ D                 ⑸保持表面洁净、干燥或其它合理方法均可

26.(4分)  B;   A;   B;   A

27.(7分)  ⑵2KMnO4   K2MnO4 + MnO2 + O2

⑶ ①试管 ②量筒 ⑷c→b

⑸ ①试管口没有放棉花   ②集气瓶底没有放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

③未冷却到室温就读数

 

28.(5分) ⑴

方法二

氧化铜

取少量样品分别与氧化铜反应,使氧化铜溶解且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则原样品为稀盐酸,无现象的为氯化钠溶液。

方法三

氢氧化铜

取少量样品分别与氧化铜反应,使氢氧化铜溶解溶解且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则原样品为稀盐酸,无现象的为氯化钠溶液。

          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⑵用玻璃棒分别沾取两种待测溶液,在酒精灯上灼烧。

29.(10分)⑴除去水分(防止过氧化钠与水反应);B、C;E

⑵ 2Na2O2 + 2CO== 2Na2CO3 + O2

⑶不能;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中不含H元素(答出原因才给分)

⑷吸收多余的二氧化碳(防止二氧化碳对检验氧气产生干扰);

 

实验方案

实验

现象

有关化学方程式

实验结论

①取样,先向溶液中滴加过量的  CaCl2BaCl2Ca(NO3)2 Ba(NO3)2   溶液;

产生

白色

沉淀

 

CaCl2+ Na2CO3 == CaCO3↓+2 NaCl                 

 

 

D溶液中有NaOH剩余。

②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CuCl2Cu(NO3)2CuSO4  溶液。

产生蓝色沉淀

 

2NaOH+CuCl2== Cu (OH)2 +2 NaCl                        

 

 

四、(6分)

30.解:⑴设参加反应的氯化钠的质量为x,生成氢气、氢氧化钠的质量分别为y、z。

2NaCl + 2H2O      Cl2 ↑+ H2 ↑+ 2NaOH      

117              71    2      80

x               7.1g   y      z          ……………………………………  1分

    117:x = 71:7.1g      x=11.7g           

 2:y = 71:7.1g      y=0.2g               ……………………………………  1分

     80:z = 71:7.1g      z=8g                 ……………………………………  1分

剩余氯化钠的质量=100g×25%-11.7g=13.3g      ……………………………………  1分

⑵反应后溶液的质量=100g-7.1 g -0.2g=92.7g          ……………………  1分

                      ……………………………………  1分

答:⑴生产氢气的质量是0.2g,剩余氯化钠的质量是13.3g。

⑵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是8.63%。

注:方程式不配平或缺少必要的反应条件均不给分;20、21题化学符号书写不规范另扣1分。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