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泰州市中考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命题人:蒋继成(泰州市高港实验学校) 李 娟(泰州莲花学校)
审题人:夏国顺(泰州市智堡中学)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分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
2.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相对原子质量:H
第Ⅰ卷 (选择题 共38分)
一、(本题有14小题,共28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选项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1.“神州七号”飞船返回舱进入大气层时会摩擦产生高温,其外表材料在高温时会发生下列变化带走热量,从而降低飞船温度,保证飞行员的安全。这些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汽化 B.蒸发 C.升华 D.分解
2.下图所述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3.一般说来,大多数作物适宜在中性或接近中性的土壤中生长。经测定某土壤的pH为5.5,要改良它,应在土壤中施加适量的
A.氢氧化钠 B.熟石灰 C.食盐 D.盐酸
4.右图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元素原子的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 B.该元素是一种金属元素
C.该粒子是阳离子 D.该粒子具有稳定结构
5.银杏叶、果是防治高血压、心脏病重要的医药原料,银杏叶中提取物可以“捍卫心脏,保护大脑”。下列银杏生长过程中所施肥料属于复合肥的是
A.KH2PO4 B.CO(NH2)
6.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B.NH4NO3固体溶于水,吸收热量
C.饱和溶液降温后,都有溶质析出
D.KNO3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7.实验室常用的下列仪器中,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 |
|||
![]() |
|||
![](http://thumb.zyjl.cn/pic4/docfiles/down/test/down/10fccea3428b56b609c30c90fc3660a6.zip/72991/2009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模拟考试试卷――化学.files/image012.jpg)
A.集气瓶 B.坩埚钳 C.药匙 D.石棉网
8.欲证明生石灰中含有未烧透的石灰石,最简单的方法是
A.加热 B.滴加稀盐酸 C.加水溶解 D.加入碳酸钠溶液
9.我国首部《食品安全法》将于今年6月1日颁布实施。下列做法能保证食品安全的是
A.真空包装食品 B.沥青公路上晒粮食
C.给橙子“打蜡上色” D.用工业酒精勾兑饮用酒
10.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下列不能与蛋白质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是
A.甲醛 B.硫酸铵 C.浓硝酸 D.乙酸铅
11.在两个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浓硫酸和浓盐酸。将它们分别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则
A.浓盐酸的溶液质量增大 B.浓硫酸的溶液质量增大
C.浓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D.浓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12.麦收季节,某些地方有就地焚烧秸杆的陋习。焚烧麦秸杆可能导致:①容易引发火灾;②能见度降低,引起交通事故;③诱发呼吸道疾病;④造成部分肥力损失。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3.钾是人体必需的元素之一,若血液中钾元素含量偏低,易引发低钾血症,严重时会引发心率失常,甚至猝死。医学专家提醒:应重视日常补钾。可以服用的某种钾的化合物,其水溶液可以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此化合物是
A.KCl
B.K2CO
14.2009年世界环境日主题为“地球需要你:团结起来应对气候变化”。下列应对气候变化的有关做法,不宜提倡的是
A.提高森林覆盖率 B.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C.响应“地球一小时”活动 D.开发新能源
二、(本题有5小题,共10分。每小题只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选项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1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干电池放电时化学能转变成电能
B.酸、碱和盐的组成中一定都含氧元素
C.为防止矿井发生瓦斯爆炸,在进入矿井时要做灯火实验
D.过氧化氢溶液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一定大于1:16
16.图表资料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多信息。下列从图表中获取的信息或相关应用错误的是
A.从元素周期表中查找元素的原子序数、元素符号、相对原子质量
B.根据金属元素在地壳的含量图,判断人类开发和使用金属的年代
C.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金属是否容易被盐酸腐蚀
D.根据溶解度曲线图,选择从溶液中获得晶体的方法
17.下列图像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对应叙述关系正确的是
A.向一定质量表面生锈的铁片中滴加盐酸至过量
B.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滴加水
C.向盐酸和氯化铁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
D.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18.实验中,一种仪器与另一种仪器之间通常情况下不应该接触的是
A.用胶头滴管向试管内滴加液体,胶头滴管与试管口
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导管口与集气瓶底
C.向试管中倒液体药品,试剂瓶口与试管口
D.过滤时,用烧杯承接滤液,漏斗下端尖嘴部位与烧杯内壁
19.下列各组物质,只用组内溶液相互混合,不能鉴别出来的是
A.K2SO4、BaCl2、NaNO3、NaCl B.HCl、Na2CO3、BaCl2、Na2SO4
C.KOH、Na2SO4、CuSO4、HCl D.MgSO4、NaOH、HNO3、BaCl2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62分)
三、(本题包括6小题,共30分)
20.(4分)用化学符号填空:
(1)2个汞原子____________; (2)甲烷分子_______________;
(3)3个硝酸根离子___________; (4)氯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_______。
21.(3分)工业生产、人类生活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请你用C、H、O、Na、C1五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可重复使用)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
(1)一种有毒气体,可用于铁的冶炼________;
(2)少量存在于人体胃液中,可帮助消化的酸性物质________;
(3)生活中常用于调味和腌渍蔬菜、鱼、肉等食物的盐________。
22.(4分)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点P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温度为t
______________。
(3)要使接近饱和的c物质的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一种措
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t
23.(6分)学好化学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各种现象,更合理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常用洗洁精洗涤油污,因为洗洁精与油、水混合会发生 作用。
(2)不同的情况下采用的不同的灭火方式。如在实验室里,不慎将酒精泼洒在桌面上着火应采取 ;扑灭因线路老化而引起的火灾时,应先 ,再进行灭火。
(3)家庭铝制品抗腐蚀性能较好,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富含淀粉的食品有 (只举一例),可用 检验。
24.(6分)水的硬度表示方法是:将水中的Ca2+、Mg2+质量折算成CaO的质量。通常把
(1)日常生活中,可用 检验某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
(2)Ca(HCO3)2加热时会分解产生一种白色沉淀(水垢的主要成分)和两种常见的氧化物,请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河水、井水中溶有一定量的Ca(HCO3)2,饮用前可采取 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3)家用热水瓶一旦产生水垢,其保温性能会降低。用稀盐酸可除去上述水垢,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取某水样
25.(7分)下图表示某些物质间转化关系(部分反应条件省略)。其中A为黑色固体氧化物;E为绿色固体;B、D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无色液体,且B具有消毒杀菌作用;C、Y为常见无色气体;X是常见的金属单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判断X的化学式: 。
(2)反应①中A物质的作用是 。
(3)反应①、④、⑤的化学方程式:
① ;④ ; ⑤ 。
(4)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属于 (填序号)。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5)在日常生活中为防止反应②的发生,可采取的措施是 (写一点即可)。
四、(本题包括4小题,共26分)
26.(4分)将下表内的A、B操作中必须先完成的操作的编号(即A或B)填在表中的答案栏内。
实验内容
操作A
操作B
答案
(1)制备气体
加药品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完毕
将导气管移出水面
熄灭酒精灯
(3)不慎将浓硫酸沾在皮肤上
用大量水冲洗
用布擦试
(4)测定溶液的pH
用玻璃棒蘸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
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27.(7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⑴实验目的:①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氧气,做细铁丝燃烧的实验。
②粗略测定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所收集到的氧气体积。
⑵反应原理: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仪器认识:写出上图中仪器①、②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⑷装置连接:为达到实验目的②,各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填接口的字母):
a→( ) →( )→d
⑸问题分析:①实验过程发现B瓶中的水变红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收集到的氧气做细铁丝燃烧的实验时,发现瓶底炸裂,发生失误的操作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根据高锰酸钾的质量算出产生的氧气质量为理论值。如果实际测得氧气的体积超过理论值,你认为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5分)现有失去标签的两瓶无色溶液:稀盐酸和氯化钠。某兴趣小组设计用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区分它们。请回答有关问题。
(1)化学方法:在不选用酸碱指示剂、pH试纸的情况下,按表中方法一(示例)填写。所选试剂须属不同类别(类别是指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等)。
所选试剂
判断方法
方法一
(示例)
锌
取少量样品分别与锌粒反应,有气体产生的原样品是稀盐酸,没有气体产生的是氯化钠溶液。
方法二
方法三
(2)物理方法:同学小王仅使用了酒精灯和玻璃棒两种仪器,就把这两种无色溶液区分开来了。请你猜测一下他的做法(简要叙述操作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10分)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常温下能与水和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某学校两个实验小组的同学为探究其与二氧化碳的反应,用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将带余烬的木条插入试管D中,木条复燃。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装置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检验B装置的作用是否彻底,可在上图_________之间(填写装置序号)增加一个 (选填E或F)装置。
(2)第1小组同学认为Na2O2与CO2反应生成了Na2CO3和O2,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2小组同学认为Na2O2与CO2反应除生成Na2CO3和O2外,还有可能生成NaHCO3。你认为呢?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D的作用是 。有同学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反应后试管D的溶液中是否有NaOH剩余,请帮助其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有关化学方程式
实验结论
①取样,先向溶液中滴加过量的 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D溶液中有NaOH剩余。
②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
溶液。
产生蓝色沉淀
五、(本题包括1小题,共6分)
30.氯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电解氯化钠溶液可制得氯气、氢氧化钠等物质,发生的化学反应如下:2NaCl + 2H2O Cl2
↑+ H2 ↑+ 2NaOH。现取
请计算:
(1)生成氢气的质量是多少?剩余氯化钠的质量是多少?
(2)反应后溶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第Ⅰ卷 选择题(共38分)
一、(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D
D
B
A
A
B
D
B
A
B
B
D
A
B
二、(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1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给2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题号
15
16
17
18
19
答案
BC
B
A
AB
A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62分)
三、(本题包括10小题,共56分,每空1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