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
数学 (理科) 2009.3
本试卷共6页,包括六个部分21小题,满分1 5 0分。考试用时l 5 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首先检查答题卡是否整洁无缺损,监考教师分发的考生信息条形码
是否正确;之后务必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写自己的
学校、姓名和考生号,同时,将监考教师发放的条形码正向准确粘贴在答题卡的
贴条形码区。请保持条形码整洁、不污损。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不按要求填涂
的答案无效。
3.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
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请注意每题答题空间,预先合理安排;如需改动,先划掉
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
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漏涂、
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参考公式:
如果事件A、 B互斥,那么P(A+B)=P(A)+P(B);
如果事件A、B相:互独立,那么P(AB)=P(A)P(B);
椭圆的准线方程为
,其中
;
若球的半径为R,则球的表面积为S=4πR 2,体积为V.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果复数(2+ai)i(a∈R)的实部与虚部是互为相反数,则a的值等于
A.-l B.
2009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
数学(理科)答案及评分标准
说明:
1
2
3
4
5
6
7
8
C
C
D
C
A
B
B
A
二、填空题:本大题每小题5分(第12题前空2分,后空3分),满分30分.
9..
10.
.
11.
.
12.
;
.
13..
14.
.
15.
.
三、解答题:本大题6小题,满分80分.解答须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和演算步骤.
16.(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
学科网
(Ⅰ)求的最小正周期;
(Ⅱ)设,求
的值域和单调递增区间.
学科
网【解】(Ⅰ)∵学科网
.
…………………… 3分
的最小正周期为
.
………………… 5分
(Ⅱ)∵,
,
.
的值域为
.
……………… 10分
当
递减时,
递增.
,即
.
故的递增区间为
.
……………………12分
17.(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为圆
的直径,点
、
在圆
上,
,矩形
和圆
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已知
,
.
(Ⅰ)求证:平面平面
;
(Ⅱ)求直线
与平面
所成角的大小;
(Ⅲ)当的长为何值时,二面角
的大小为
?
【解】(Ⅰ)证明:平面
平面
,
,
平面平面
=
,
平面
.
平面
,
,
又为圆
的直径,
,
平面
.
平面
,
平面
平面
.
………………………4分
(Ⅱ)根据(Ⅰ)的证明,有平面
,
为
在
平面上的射影,
因此,为直线
与平面
所成的角.
………………………5分
,
四边形
为等腰梯形,
过点作
,交
于
.
,
,则
.
在中,根据射影定理
,得
. ………………………7分
,
.
直线
与平面
所成角的大小为
.
………………………8分
(Ⅲ)(解法一)过点作
,交
的延长线于点
,连
.
根据(Ⅰ)的证明,平面
,则
,
为二面角
的平面角,
.
…………………9分
在中,
,
,
.
………………… 10分
又四边形
为矩形,
.
.
因此,当
的长为
时,二面角
的大小为
.
…………………12分
(解法二)设中点为
,以
为坐标原点,
、
、
方向
分别为轴、
轴、
轴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
设,则点
的坐标为
在中,
,
,
.
点
的坐标为
,点
的坐标为
,
,
设平面的法向量为
,则
,
.
即
令
,解得
…………………10分
取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
,依题意
与
的夹角为
,即
, 解得
(负值舍去)
因此,当
的长为
时,二面角
的大小为
.
…………………12分
18.(本小题满分14分)
甲乙两人进行围棋比赛,约定每局胜者得1分,
负者得分,比赛进行到有一人比对方多
分或打满
局时停止.设甲在每局中获胜的概率为
,
且各局胜负相互独立.已知第二局比赛结束时比赛
停止的概率为.
若右图为统计这次比赛的局数和甲、乙的总得
分数、
的程序框图.其中如果甲获胜,输入
,
;如果乙获胜,则输入
.
写什么条件?
(Ⅰ)在右图中,第一、第二两个判断框应分别填
(Ⅱ)求的值;
(Ⅲ)设表示比赛停止时已比赛的局数,求随机变量
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
注:“”,即为“
”或为“
”.
【解】(Ⅰ)程序框图中的第一个条件框应填,第二个应填
. ………………… 4分
注意:答案不唯一.
如:第一个条件框填,第二个条件框填
,或者第一、第二条件互换.都可以.
(Ⅱ)依题意,当甲连胜局或乙连胜
局时,第二局比赛结束时比赛结束.
有
.
解得或
.
…………………………………6分
,
.
………………………… 7分
(Ⅲ)(解法一)依题意知,的所有可能值为2,4,6.
………………………… 8分
设每两局比赛为一轮,则该轮结束时比赛停止的概率为.
若该轮结束时比赛还将继续,则甲、乙在该轮中必是各得一分,此时,该轮比赛结果对下轮比赛是否停止没有影响.
从而有,
,
.
随机变量
的分布列为:
…………………………… 12分
故.
…………………………… 14分
(解法二)依题意知,的所有可能值为2,4,6.
………………… 8分
令表示甲在第
局比赛中获胜,则
表示乙在第
局比赛中获胜.
由独立性与互不相容性得
,
,
.
………………… 12分
随机变量
的分布列为:
故.
………………… 14分
19.(本题满分14分)
已知函数(
,
).
(Ⅰ)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Ⅱ)若不等式对一切正整数
恒成立,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解】(Ⅰ)
………………… 2分
,
由,得
.
,
,
.
又.
函数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递减区间为
. ………… 6分
(Ⅱ)【法一】不等式,即为
.……………(※)
令,当
时,
.
则不等式(※)即为.
…………………9分
令,
,
在
的表达式中,当
时,
,
又时,
,
在
单调递增,在
单调递减.
在
时,取得最大,最大值为
.
…………………12分
因此,对一切正整数,当
时,
取得最大值
.
实数
的取值范围是
.
………………………… 14分
【法二】不等式,即为
.………………(※)
设,
,
令,得
或
.
………………………… 10分
当
时,
,当
时,
.
当
时,
取得最大值
.
因此,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 14分
20.(本题满分14分)
在四边形中,已知
,点
在
轴上,
,且对角线
.
(Ⅰ) 求点的轨迹
的方程;
(Ⅱ)若点是直线
上任意一点,过点
作点
的轨迹
的两切线
、
,
、
为切点,
为
的中点.求证:
轴或
与
轴重合;
(Ⅲ) 在(Ⅱ)的条件下,直线是否恒过一定点?若是,请求出这个定点的坐标;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解】(Ⅰ)如图,设点
的坐标为
,
则,
,
,即
.
(解法一)(Ⅱ)对函数求导得,
.
设切点坐标为,则过该切点的切线的斜率是
,该切线方程是
.
又设点的坐标为
,
切线过点
,
有
,
化简,得.
…………………………6分
设、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
、
,则
、
为方程
的两根,
.
因此,当时,直线
与
轴重合,当
时,直线
与
轴平行 …………9分
(Ⅲ) .
点
的坐标为
.
又.
直线
的方程为:
,即
.………(
)
当
时,方程(
)恒成立,
对任意实数
,直线
恒过定点,定点坐标为
. …………………………14分
(解法二)(Ⅱ)设点的坐标为
,利用切点弦直线方程的结论可得出直线
的方程为
,即
…………………………7分
由 得
.
.
.
因此,当时,直线
与
轴重合,当
时,直线
与
轴平行. ……………9分
(Ⅲ) 由(Ⅱ)得知直线的方程为
,即
.
后面解法同解法一.
21.(本题满分14分)
已知函数,
为函数
的导函数.
(Ⅰ)若数列满足:
,
(
),求数列
的通项
;
(Ⅱ)若数列满足:
,
(
).
(?)当时,数列
是否为等差数列?若是,请求出数列
的通项
;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当时, 求证:
.
【解】(Ⅰ), …………………………1分
,
即.
…………………………3分
,
数列
是首项为
,公比为
的等比数列.
,即
.
…………………………5分
(Ⅱ)(?),
.
当
时,
.
假设,则
.
由数学归纳法,得出数列为常数数列,是等差数列,其通项为
. …………8分
(?),
.
当
时,
.
假设,则
.
由数学归纳法,得出数列.
…………………………10分
又,
,
即.
…………………………12分
.
,
.
…………………………14分
审题:石永生 命题:喻秋生 姚亮 黄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