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届高考地理复习 旅游地理测试题

                       

说明:1、本试卷共分第Ⅰ、Ⅱ卷两部分,第Ⅰ卷做答题卡,第Ⅱ卷做在答题卷上。

      2、本试卷共35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因为全球气候变暖而成为濒危景点的是(   )

①乞力马扎罗山雪峰   ②澳大利亚大堡礁   ③大兴安岭森林   ④西湖风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试题详情

2.“末日旅游”的不断上升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

A.使全球变暖的趋势减缓

B.使南北差距缩小

C.使生物更趋于多样化

D.游客量大增会进一步破坏环境

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成功举办,推动了广西与东盟各国的合作迅速升温,旅游业的合作与发展明显更快。2007年,广西接待东盟国家旅游者达46万人次,而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之前的2001年只有13万多人次。据此回答3―4题:

试题详情

3.广西发展旅游业的国际区位优势主要表现在(   )

A.政策优惠,旅游资源丰富

B.交通通达度高,航空运输业发展迅速

C.广西沿海、沿边、沿江,地处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与东盟经济圈的接合部

D.对外交流频繁,从业人员素质高

试题详情

4.有利于打造广西与东盟国际旅游合作平台的措施有 (    )

①加强国际旅游交通对接,实现旅游交通便利化   ②大力营建高档消费场所,吸引更多的外国游客   ③复制各国著名人文和自然景观, 营造国际氛围    ④举办各种形式的旅游推介会,加强国际交流与沟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读我国山水风景区最宜欣赏时间与纬度关系图,回答5-6题: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5.我国南北方山水风景区欣赏时机主要在 (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试题详情

6.按规律推理,④处欣赏时间较短的原因可能是(    )

A.纬度低  B.地势高  C.雨季长  D.气温高

某校为获奖教师推出暑假带薪免费旅游。很多老师觉得马不停蹄地旅游多处名胜过于劳累。所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到某处旅游胜地小住一段时间以代替大范围的游览。据此回答7~8题。

试题详情

7.按照旅游目的的划分,该校教师的旅游属于(    )

A.观光型        B.度假保健型    C.购物型          D.研究型

试题详情

8.对于我国的工薪阶层来说,下列旅游形式中最适合在双休日进行的是(    )

A、地方性旅游    B.区域性旅游    C.全国性旅游      D.洲际旅游

试题详情

9.由于观赏位置不同而产生美感不同的景观是    (   )

A.赛龙舟    B.趵突泉     C.庐山瀑布   D.人民英雄纪念碑

试题详情

10.“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反映了我国古代文人欣赏旅游景观追求的境界是(   )

A.把握时机              B.抓住景观的特点   

C.以情观景              D.选择观赏位置

试题详情

11.江南园林建筑以黑白为主色调,是为了   (    )

(1)显示园主的荣华富贵

(2)迎合园主追求闲适宁静的需要

(3)与水乡风光、湿润气候融为一体

(4)与宽阔整齐的地形、多蓝天白云的气候相辉映

A.(1)(3)        B.(4)        C.(2)(3)        D.(1)(2)(4)

试题详情

12.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10年我国将成为世界第一旅游接待国和第四大旅游客源输出国,原因有:①国土广大,旅游资源丰富 ②对外开放的力度加大 ③居民收入不断提高 ④人造景观众多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试题详情

13.2007年“五一黄金周”期间,我国旅游市场异常火爆。读“中国重点城市旅游实力比较图”,有关图中各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试题详情

 

 

 

 

 

 

 

A.上海、广州、深圳是发展中旅游城市

B.大连旅游人次比值大于西安

C.大连、西安的旅游资源类型相同

D.北京的旅游实力是最强大的

 

旅游客流量一般会随着与目的地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少、但是由于其它因素的作用,旅游客流量的空间分布会在距离衰减规律的基础上产生一定的波动。读图,回答14―15题: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14.从图中可以看出,在700-1100km范围内出现了第二个客流分布高峰,其客源最主要来自(   )

A.台湾    B.福建    C.广东    D.广西

试题详情

15.从总体上看,三亚市的旅游引力场主要集中在1800km范围内,该范围内旅游客流累计百分比约为(   )

A.25%    B.43%      C. 68%    D.80%

试题详情


16、图一是四幅等高线地形示意图,能体现“深山藏古寺”意境的是                

A.a图                B.b图           C.c图            D.d图

 

试题详情

家住上海的王小华利用暑假期间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他设计的游览线路如图所示。据此回答17-18题:

试题详情

17.关于游览线路与景观组合不正确的是(   )

A.登庐山,游漓江――甲

B.游三峡,看都江堰――乙

C.住窑洞,进莫高窟――丙

D.看龙门石窟,赏林海雪原――丁

试题详情

18.四条游览线路终点,避暑条件最好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试题详情

19.2008年7月7日,江西省三清山风景名胜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37个世界遗产。三清山属于(    )

A.自然遗产      B.文化遗产      C.自然与文化遗产     D.文化景观遗产

试题详情

20.制定合理的旅游计划是实现成功旅游的保证。旅游活动计划的核心内容是(    )

A.旅游地与旅游活动主题         B.旅游线路设计与旅游日程安排

C.旅游经费预算                 D.旅游物品的准备与注意事项

试题详情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选对一个得1分,选对两个得3分;不选、错选、多选均不得分。)

21、关于旅游活动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人们以20世纪50年代分近代旅游和现代旅游

B.专门为旅游服务和旅行社的出现,标志现代旅游的开始

C.随着社会发展,使世界各地的距离逐渐“缩小”

D.现代旅游的目的主要是为增长知识、陶冶情操

试题详情

22、旅游活动的作用是   (   )

A.旅游消费是补偿性消费,能满足人类追求高层次的享受

B.督促人们节衣缩食,以满足旅游资金的需要

C.开阔眼界,满足人们猎奇的心理需要

D.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就业

试题详情

23、以下有关旅游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黄河壶口瀑布是重要的人文景观旅游资源

B.黄土高原的塬、梁、峁、沟是典型的地貌景观旅游资源,具有很高的地理学科学价值

C.城市游憩景观吸引旅客的最根本的原因是其具有经济价值

D.云冈石窟属于人文景观

试题详情

24、下列旅游景点,既具有较高美学价值,又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是   (    )

A.挪威峡湾        B.川西九寨沟        C.印度泰姬陵        D.苏州园林

试题详情

25、北京香山游主要是观赏“香山红叶”,为此旅游者应   (   )

A.选择春光明媚的季节去观赏

B.选择秋高气爽的时节去观赏

C.近观才能看出红叶满山、宛若彩霞的效果

D.远望和俯视方能体会“漫山红遍、层林尽染”的佳境

试题详情

26、苏州园林最主要的游客来自上海,究其原因是   (   )

A.苏州地处上海的最优吸引半径内   B.苏州对上海而言具有交通位置的优越性

C.苏州的接待能力有限    D.苏州园林的环境承载量和接待能力都是有限的

试题详情

27、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取决于   (   )

A.旅游资源与旅游消费市场的经济距离  B.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状况

C.旅游资源的交通位置及其通达性      D.旅游资源的审美价值或历史文化价值

试题详情

28、关于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经济距离的长短,决定了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需求的高低

B.为了充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应大力扩大各旅游区旅游活动的规模

C.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由旅游点接待参观的能力所决定

D.发展旅游业除了对旅游资源本身的开发外,还应重视提高服务质量

试题详情

29、下列环境问题,属于旅游活动直接造成的是    (   )

A.珠穆朗玛峰周围的山上已成为一个个荒野垃圾场

B.菲律宾皮纳图博火山爆发毁掉一些旅游景物

C.为修黄山索道,仅建白鹅岭站房就毁山7750平方米,砍林48450立方米

D.厄尔尼诺现象使许多旅游景区出现水旱灾害

试题详情

30、各地地理环境不同,房屋的结构与形式有所不同,各具特色的房屋建筑构成旅游资源的一大景观,以下地区特色房屋建筑与地理环境特征组合不正确的是   (   )

A.西南边陲的竹楼――气候炎热多雨,潮湿日期很长

B.黄土高原的窑洞――降水少,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均大,风沙多而猛烈

C.东北的暖屋――冬季长而严寒,夏季短而凉爽,日较差和年较差大,降水极少

D.华北的四合院――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春冬两季多风沙

 

卷一答题卡

 

班级              姓名                   考试号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80分)

试题详情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

 

(1)钱塘潮被称为“天下第一潮”,试分析其形成原因。(6分)

 

 

 

 

(2)影响旅游安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钱塘江潮水卷人事件主要是受哪个因素的影响?

(6分)

 

 

(3)从安全的角度考虑,欣赏钱塘江大潮宜   (   )(2分)

  A.选择合适的位置     B.选择观察时机     C.抓住景观特点   D.以情观景

(4)你认为当地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4分)

 

 

 

 

试题详情

32.根据下列材料和图四回答问题:(26分)

试题详情

材料一:2010年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会,将会促进我国,特别是长三角地区旅游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材料二: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旅游城市分布图

(1)某国际会议在上海结束后,与会者打算就近在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假如你是旅行社的业务经理,请你根据客人的要求,推荐一个相关旅游城市供选择。(如图所示,每个城市只能选择一次)

“历史文化游”有                      

“都市观光购物游”有             

“喀斯特地貌风光游”有             

“水乡古镇风情游”有             

“佛教名胜游”有               

(2)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景观丰富多彩,说明了旅游资源具有        性,欣赏A地著名的水文地理景观应注意把握          

 

(3)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业最主要的消费市场是          (填“区域内”或“区域内外”)。这说明旅游资源的              是有限的。

(4)简述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共同优势条件。(至少答三点)

                                                                              

 

 

(5)长江三角洲旅游资源国际化运作的前景“不可限量”。据估计, 2005年海外游客就达250万人次。这将对该地区社会经济产生哪些影响?(至少答二点)

 

 

 

 

试题详情

34.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10分)

试题详情

文本框:  
(斯芬克司像)

⑴图中河流①是________。“斯芬克司像”又叫________,坐落在河流①的____岸,面向东方。雕塑受破坏严重,除了人为原因外,主要还受______作用和________作用的破坏。

⑵图中②是横跨赤道的____________(山名),是非洲的第二高峰,而它南面的③则是有“非洲之颠”之称的___________,它们都是________火山,山顶终年白雪皑皑,成为赤道地区的奇观之一。

⑶图中经过山峰②③且成条带状的斜线区域是地球上最壮观的裂谷带――_________,有“地球伤疤”之称,是由于________形成的。

试题详情

35.(14分)由云南石林、贵州荔波、重庆武隆共同组成的“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申报项目,2007年6月27日在第三十一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全票通过,成功地跻身于世界自然遗产之列。读图回答回答下列问题。?

试题详情

(1)根据旅游资源的本质属性,通常将旅游资源分为                。图示地区主要属于        景观,从资源的价值看,它主要体现了                          。(4分)(2)该地因其独特的自然风光而区别于其他旅游资源,这反映旅游资源具有        性的特征;它形成于遥远的地质年代,这反映旅游资源的具有            性特征。(2分)?

(3)试述该种景观形成的自然条件。(3分)

 

 

(4)如何正确评价旅游资源的质量?(5分)

 

 

09年高三地理专题强化卷――(选修3)旅游地理

试题详情

 

1-5 ADCBB    6-10 BBACC   11-15 CDDCD   16-20 DDBAB

21-25 AC、AD、AC、CD、BD     26-30 AB、BD、AD、AC、BC

 

31.(1)杭州湾是三角形海湾,口大内小,海潮涌起时,海水由外海进入湾中,潮位堆高,潮差可达10米;夏秋季节夏季风盛行,加剧了潮势。   (2)影响旅游安全的因素主要包括旅游地的地形、气候、水文等自然环境条件、旅游硬件设施情况以及社会文化环境等    水文  (3)A    (4)划定游人禁止进入游玩的区域;树立宣传牌,向游客宣传观赏钱塘潮的注意事项及钱塘潮可能产生的危害;大潮来时及时提醒游客等

32. 每空2分,第(4)(5)题各4分,共26分(1)南京、扬州、苏州、杭州、绍兴、镇江等(任选一个,历史文化名城都可选)   上海、南京、杭州(任选一个)   宜兴、杭州(任选一个)   周庄、乌镇(任选一个)    普陀山   (2)多样   观赏时机   (3)区域内   最优吸引半径   (4)旅游资源丰富、游览价值高;本地区经济发达,市场距离短;本地区交通便利,各景点的交通通达性好;本地区经济发达,基础设施完善,地区接待能力强   (5)增加外汇收入;扩大就业;带动其他部门发展,促进经济发展

33、第6小题2分,其余每格1分,共12分

⑴安徽   三   花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⑵迎客松

⑶云海     自然景观旅游资源

⑷夏季     雨过天晴

⑸选择特定的观赏位置

⑹控制旅游规模;严禁建造各种破坏自然景观的设施。(2分)

34、每格1分,共10分

⑴尼罗河    狮身人面像    西(左)      风力侵蚀和风化

⑵肯尼亚山     乞力马扎罗山    死

⑶东非大裂谷    板块张裂(断裂陷落

35.(13分)(1)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美学价值和科学价值。?

(2)非凡 、长存(永续)。?

(3)首先是大面积的石灰岩分布,其次是二氧化碳水溶液的溶解,然后是地壳的上升变动。

(4)主要看其是否具备较高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具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高质量的旅游资源,才会对旅游者产生强烈的吸引力。

①美学价值――自然风景名胜区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最根本原因;

②科学价值;

③历史文化价值――主要指人文景观而言;

④经济价值:旅游资源的开发,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目前,旅游业已发展成为世界上重要的产业之一。

www.ks5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