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三省三校200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文综)
第Ⅰ卷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某地区局部等高线图(图1),据此回答1~2题。
1.若n=5、m=3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
B.该地区适宜柑橘生长
C.该地区为丘陵地形
D.该地区夏季河流水量丰富
2.若n=126、m=4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省区有中国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基地
B.A坡降水量大于B坡
C.图中河流有凌汛现象
D.水土流失是制约该地区农业发展的最大因素
下面为甲、乙、丙、丁“四个城市某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图(图2)”和“劳动力迁移图(图3)”。读图回答3~4题。
图2
图3
3.若四个城市人口规模相当,按自然增长率由低到高排序为
A.乙丁甲丙 B.乙甲丁丙 C.甲丙乙丁 D.丙甲丁乙
4.四个城市中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就业机会最多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漫天飞雪,何处是家?2008年春节前夕,一场50年未遇的特大暴风雪和冻雨席卷了我国南方的许多省市地区。据此回答5~6题。
5.南方许多受灾城市都采用“撒盐化雪”的方法加速路面的冰雪溶解,其最基本的原理是:水的盐度越高就越不容易结冰。假设全球温度逐渐降低,下列海域最不容易结冰的是
A.红海
B.孟加拉湾 C.台湾海峡
D.墨西哥湾
6.春节前夕,中国东部霜雪覆江南、冰凌侵绿树,而同纬度的四川盆地却油菜花盛开,不见霜冻的景象。主要原因在于
A.受四周高大山地的阻挡,冷空气绕过四川盆地而直接影响东部平原地区
B.四川盆地深居我国内陆,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难以到达
C.四川盆地海拔较低,气压相对较高,多以晴朗天气为主
D.四川盆地人烟稀少,暴风雪未对人类经济活动造成损害
7.关于兰渝铁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处于青藏高原、秦岭山脉和四川盆地交界处,地质地形条件复杂
B.沟通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
C.缩短了西北、西南两大经济区域间的时空距离
D.使沿线生态环境问题加剧
8.以下铁路线中与兰渝铁路相交的是
A.成昆线
B.宝成线
C.湘黔线
D.焦柳线
9.下列对甲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省水土流失问题严重
B.黄河支流汾河、渭河在在此注入黄河
C.境内由北向南渐次过渡为中温带、暖温带
D.是少数民族回族的主要聚居地
托勒密大约于公元90年出生在希腊。图5是他描述的成角日晷仪,它被用来测量太阳每天的正午太阳高度。据此回答10~11题。
10.根据图中信息确定当时黄赤交角大约为
A.24°11′ B.22°51′
C.23°26′ D.23°51′
11.当日晷仪指针如a(北半球)所示,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好望角附近风平浪静
B.从大西洋进入地中海的船只逆风逆水
C.华北平原处于返盐的季节
D.印度此时盛行东北季风
12.两汉时期,丞相谒见皇帝时,皇帝起立,赐丞相座。宋代,官员上朝必须站着奏事。至明清,大臣奏事必须跪着。从官员礼仪上的变化可以看出
A.中国古代注重官员礼仪
B.皇权专制逐渐加强
C.地方官员权利不断增加
D.丞相地位不断提高
13.“财不足用于上而下已弊。兵不足威于外而敢骄于内,制度不可为万世法而日益丛杂,一切苟且,不异五代之时。”这说明造成北宋中期社会危机的主要原因是
A.财政匮乏不足以立国
B.军制腐败开销过大
C.强化中央集权的弊端
D.庆历新政举措不当
14.下列三幅图片可能出现在那本著作中
A.《甘石星经》 B.《九章算术》 C.《农政全书》 D.《本草纲目》
15.“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种观点属于
A.儒家实行仁政的思想
B.墨家主张节约的思想
C.法家实行法治的思想
D.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
16.“天父杀天兄,江山打不通,打起包裹回家转,依旧做长工”这首歌谣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陈桥兵变 B.靖康之变 C.天京变乱 D.庚子国变
17.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中指出“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又可避祸”,这段话表明维新派
A.学习先代开明君主进行改革
B.依靠光绪帝的保护进行改革
C.打着同治帝的旗号进行改革
D.借孔子思想的掩护进行改革
18.土地归国有,征收低价税归公共所有,废除其他一切税收,使社会财富趋于平均,使土地所有权达到平均,从而达到他称之为“大协作”的理想社会。借鉴这种思想创造自己理论的是
A.洪秀权 B.康有为
C.孙中山 D.毛泽东
19.中国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曾把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经济发展概括为“珠江模式”、“苏南模式(苏州、无锡、常州)”、“温州模式”,其中,你认为苏南模式应为
A.引进外资和发展外向型经济为主
B.发展乡镇企业推动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
C.以商带工的“小商品、大市场”的模式
D.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
20.
A.中国与美国关系走向正常化
B.中国实行了对外开放
C.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
D.中国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
21.1956年6月,毛泽东作词:“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
山云雨,高峡出平湖。”下列建设成就与“高峡出平湖”的实现在同一历史时期的是
A.武汉长江大桥落成
B.兰新铁路建成通车
C.胜利油田建成投产
D.大亚湾核电站建成
22.使李大钊感慨系之,呼喊出“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口号的历史事件是
A.辛亥革命 B.国民大革命 C.美国独立战争 D.俄国十月革命
23.比尔•盖茨创建和领导的微软公司在个人计算和商业计算软件、服务和互联网技术方面都是全球范围内的领导者,在78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全球的员工总数超过50,000人。微软现象表明
①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价值论”完全取代了“劳动价值论”
②比尔•盖茨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时代所给的机遇
③知识和信息本身已经成为巨大的实际生产力
④互联网的发展,加速了知识的生产、传播和使用,知识对社会经济的作用日益加强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