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实验学校2008届高考复习理科综合能力测试(17)(物理卷)
14. 钍核()具有天然放射性,它能发生β衰变,放出一个电子变成镤核(
),伴随该过程还会放出γ光子,关于电子和光子的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子来自核外电子的电离而放射出来的。
B.电子来自原子核内部的质子转变为中子而放射出来的
C.γ光子,是钍原子核发生跃迁而产生的
D.γ光子,是镤原子核发生跃迁而产生的
15. 如图所示,灯丝发射的电子束经过电场加速后从阳极上的狭缝
穿出,通过两条平行狭缝
、
后,在荧光屏上形成明显的双缝干涉图样。已知一个电子从狭缝
穿出时的动量为
,普朗克常量为
,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经过电场加速后,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为
B.经过电场加速后,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为
C.荧光屏上暗条纹的位置是电子不能到达的位置
D.荧光屏上亮条纹的位置是电子到达概率大的位置
16. A、B两列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如图中实线所示,经过t = TA时间(TA为波A的周期),A波再次出现如图波形,B波出现图中虚线波形,则两波的波速之比vA∶vB可能是
A.4∶1
B.2∶
17. 如下图所示,A、B两点表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两个状态。气体自状态A变化到状态B的过程中
A. 气体吸热,同时对外界做功
B. 气体吸热,同时外界对气体做功
C. 气体放热,同时对外界做功
D. 气体放热,同时外界对气体做功
18. 如下图所示,在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中,一根细线一端系一个质量为m的带正电的小球,另一端固定在O点。现在让细线水平绷直,小球从A点由静止开始摆下,小球能达到并通过最低点B。则小球在最低点B处,细线的拉力可能是
B. 1.5mg
C. 2.5mg
D. 3.5mg
19. 质量为
A. 100N B. 90N C. 10N D. 9N
20. 质量为m的小球A以水平初速v0与原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质量为
21. 如图所示,ABCD是固定的水平放置的足够长的U形金属导轨,整个导轨处于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在导轨上架有一个金属棒ab,给棒一个水平向右的瞬时冲量I,ab棒将运动起来,最后又静止在导轨上,在轨道是光滑的和粗糙的两种情况下
A. 安培力对ab棒所做的功相等
B. 电流通过整个回路所做的功相等
C. 整个回路产生的热量相等
D. 到停止运动时,棒两次运动距离相等
22.A.(1)在用电流场模拟静电场描绘电场等势线的实验中,给出下列器材,ab处的电源应选用____________,电表X应选用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A.6V的交流电源;B.6V的直流电源;C.100V的直流电源;D.量程0~0.5V,零刻度在刻度盘中央的电压表;E.量程0~300μA,零刻度在刻度盘中央的电流表。
(2)该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如果以c、d两个电极的连线为x轴,以c、d连线的中垂线为y轴,并将一个探针固定置于y轴上的某一点,合上开关S,而将另一探针由O点左侧沿x轴正方向移到O点右侧的过程中,则电表X的指针与零刻度夹角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
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先变大后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B. (1)要用伏安法测量Rx的电阻,已知电压表内阻约几kΩ,电流表内阻约1Ω,若用图甲电路,Rx的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若Rx的阻值约为10Ω,应采用_____________(选“甲图”或“乙图”)的电路,误差会比较小。
(2)无论是用甲图或乙图测量,都不可避免产生由电表内阻引起的测量误差,有两个研究性学习小组分别设计了以下的实验方案:
<1>第一组利用如图丙的电路进行测量,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第一步:将电键S2接2,闭合电键S1,调节滑动变阻器RP和RW,使电表读数接近满量程,但不超过量程,记录此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U1、I1。
①请你写出接着的第二步,并说明需要记录的数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由以上记录的数据计算出被测电阻Rx的表达式为Rx=____________。
③简要分析此实验方案为何能避免电表内阻引起的实验误差: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组同学利用如图丁的电路测量,其中R1是电阻箱,R2=72Ω、R3=100Ω。合上S,当R1未调至图中所示阻值时,灵敏电流计G的指针会偏转,将R1调至如图中所示时,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回到零位
①在方框内画出与图丁对应的电路图。
②读出图中电阻箱的阻值为R1=_________Ω,算出待测电阻的值Rx=________Ω。
23(16分). 带有等量异种电荷的两个平行金属板A和B水平放置,相距d(d远小于板的长和宽),一个带正电的油滴M悬浮在两板的正中央,处于平衡,油滴的质量为m,带电量为q,如图所示。在油滴的正上方距A板d处有一个质量也为m的带电油滴N,油滴N由静止释放后,可以穿过A板上的小孔,进入两金属板间与油滴M相碰,并立即结合成一个大油滴。整个装置处于真空环境中,若不计油滴M和N间的库仑力和万有引力以及金属板本身的厚度,要使油滴N能与M相碰,且结合成的大油滴(油滴可视为质点)又不至于与金属板B相碰。求:
(1)两个金属板A、B间的电压是多少?哪板电势较高?
(2)油滴N带何种电荷?电量可能是多少?
24.
(18分)长为,g取
,求
(1)第一次碰撞后,第二次碰撞前,A、B相对静止时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2)第一次碰撞后,第二次碰撞前,A与C之间的最大距离(结果只保留两位小数);
(3)A板与固定板C碰撞几次后,B可脱离A板。
25.(20分)如图所示,一质量为
(1)带电小球以
(2)小球以不同的初速度v0进入管中,在细管未离开地面的情况下,求小球最终稳定的速度vt与初速度v0的函数关系,并以初速度v0为横坐标,最终稳定的速度vt为横坐标,在乙图中画出小球初速度和最终稳定的速度的关系图象。
武汉市实验学校2008届高考复习理科综合能力测试(17)(物理卷)
参 考 答 案
14.D; 15.BD; 16.AC; 17.A; 18.BC; 19.C; 20.D; 21.C;
22.A.答案:(1)B,E 要用直流电源形成稳恒电流场,以模拟静电场,应选6V直流电源,所以选B;要用探针寻找等势点,电流表灵敏度要高,指针能向左、向右偏转,所以选E。
(2)D 探针由O点左侧沿x轴正方向移动O点右侧的过程中,两探针间的电势差先减小后变大,所以灵敏电流表的指针与零刻度的夹角先变小后变大。
22.B.答案:(1)偏小,甲图
(2)<1>①
②
③
<2>①
②36,200
说明:
23(16分).解:(1)对油滴M,其受力如图所示。
由,可得
,下板电势高些。
(2)结合体不至于与B相碰,则结合体一定带正电
如果油滴N带负电,则结合体的正电一定比M所带正电少
此时结合体的电场力比2mg小,此结合体在极板间一直加速,一定会与B板相碰,不符合题意。
由此可知,N只能带正电,设为Q
①
M、N相碰时, ②
对结合体,③
由①得,由①②③得
故
24. (18分)答案:(1)以A、B整体为研究对象,从A与C碰后至A、B有共同速度v,系统动量守恒,以向左为正向
,得
,方向向左
(2)以A为研究对象,与C碰后至对地速度为零,受力为f,位移S是最大位移
,
得
(3)第一次A与C碰后至A、B有共同速度v,B在A上相对A滑行
,得
第二次A与C碰后至A、B有共同速度,B在A上相对A滑行
解得(3分)
若假定第三次A与C碰后A、B仍能有共同速度,B在A上相对A滑行
解得
即三次碰后B可脱离A板
25.(20分)解:(1)小球刚进入管内时受到洛仑兹力为:(N)(2分)
依题意小球受洛仑兹力方向向上, 小球与管的上壁有弹力,摩擦使球减速至:
得:
m/s
球与管系统动量守恒:
得:
m/s
系统产生内能:
代入数据得:(J)
(2)①当小球初速小于
m/s时,
,小球与管的下壁有弹力,摩擦力使小球最终与管共速,系统动量守恒:
代入数据得: (
m/s)
②当初速度大于时细管离开地面:
代入数据得: m/s
③当小球初速时,小球与管的上壁有弹力,摩擦使球减速最终速度为v1 ,
即:m/s (
)
关系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