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三中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三语文期中试卷

命题人:丁永发    审题人:吴  寒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第8页。满分150分,限时150分钟。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词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山(ào)      胳(bei)     井山(gāng)    入不出(fū)

B.脖(gěng)    沟(hè)       袖子(luō)     赴汤火(dào)

C.确(dí)      蝠(biān)     印子(bǎ)      万箭心(cuán)

D.坝(dī)      椎(jī)       十里(bǔ)      沐猴而(guàn)

试题详情

2.下列各组词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弹簧  叫花子  出谋画策  一掷千金   B.蹉跎  百叶窗  湮没无闻  严惩不殆

C.蛊惑  白内瘴  浑水摸鱼  杀一儆百   D.坐落  独角戏  秀外惠中  节哀顺便

试题详情

3.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他决定用最 _____的方法,解决这个令他头痛的问题。

(2)夜已经很深了,屋外的人声渐渐听不见了,只是 _____听见有汽车驶过的声音。   

(3)"严"和"爱"并不矛盾,爱学生并不等于 _____学生的不良行为。

(4)学习古诗词,应当在理解的基础上认真背诵,使自己      受用不尽。 

A.简洁  偶然  纵容  终生             B.简捷  偶然  怂恿  终身

C.简捷  偶尔  纵容  终身             D.简洁  偶尔  怂恿  终生

试题详情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第一个为中华民族尊严而首当其冲的就是大连人刘长春。为了戳穿日本侵略者的阴谋,他决心代表中国参赛。他坐船在海上漂了23天,单刀赴会来到了美国。

B.创新形式,将革命传统经典题材与时代发展完美结合,让红色文化的主旋律在广大观众中演绎得淋漓尽致,是江西打造文化品牌的重头戏。

C.随着一个又一个伤员转危为安,精湛的中医诊疗技术,让陈本善“神医”的美名在当地群众和救援人员中不胫而走,来找他看病的人不绝如缕

D.许多观众并不知道,《功夫熊猫》这部令他们笑得人仰马翻的美国动画片有25%的前期制作是由我国深圳的一家动画公司完成的。

试题详情

5.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开班会时,班主任正式向全班同学宣布:学校这次征文比赛确定了两个主题:一是支持奥运,二是抗震救灾。

B.小王的手机响了两下,是小丁发来的短信,邀他一起去逛江滩。他立即回复“现在没空,明天下午再说。”

C.小雨突发奇想地说:“今天阳光灿烂,我上你家看看好吗?”博文打趣地说:“去我家?去我家干嘛,扶贫吗,哈哈。”

D.她写博客是给自己解闷。“明天就能见到妈妈了,要是爸爸一起来多好啊!我……”她一阵心酸,写不下去了。

试题详情

二、(9分,每小题3分)

7.下面是对经过修改的“月亮女神”计划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这个新计划设想通过国际合作在月球南极设立据点并考虑在此登陆。

B.这个新计划将制造比“月亮女神2”更大的登陆器用以登陆月球。

C.这个新计划将使用建筑用机器人在月球表面进行实地验证以取得更为科学的数据。

D.这个新计划还将利用日本早已掌握的月球据点物资运输技术带会月球上的沙、石等。

试题详情

8.下列各项是对文章有关信息的综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欧美、中国、印度掀起对月球“探测热潮”的新形势下,日本正加快执行其“月亮女神”计划。

B.日本要确保其在国际探月合作中的发言权,就必须掌握建设月面据点所需的物资运输和施工两项技术要领。

C.日本所擅长的具有“主体性”和“独特性”的机器人技术将在登月计划中的运输人员方面显得异常重要。

D.日本的载人太空开发在过去的20余年里一直都是由美国说了算,因为它是附加在美国主导的计划中的。

试题详情

三、(12分,每小题3分)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则人之忠贤奸,有不灼然乎    倭:奸诈、奸邪           

B.鱼汤米饭,自荆林            :经过、路过

C.之,无他故                  :审问、审讯

D.阅其,疑中鳝毒              牍:医药书籍

试题详情

11.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狱有冤乎?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皆出于此乎?

B.况乎其事而察其心         或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C.单县有田作,其妇饷之     有不得见三十六年

D.有自饷于田而鸩之者哉?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

试题详情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善于看相的人,能从一个人的长相神色,看出一个人的富贵或贫贱,长寿或夭折来。同样的,从一个人的行为处事之中,当然也能清楚判断出他是忠直或奸邪,是贤能或愚昧。

B.明朝时单县有农夫在田里耕作,他的妻子送食物给他吃,吃完后农夫就死了。于是妇人的公婆于是告到官府。妇人屈打成招,被处决后,上天很久没有下雨。

C.有个苏州人出外经商,数年后才回家,妻子杀了老母鸡煮给他吃,这苏州人竟立即死亡。于是公婆向太守告发儿媳妇。姚公审查之后,才使冤狱昭雪。

D.张?任职铅山县时,曾有个卖木柴的人,喜爱吃鳝鱼,吃了十斤鳝鱼后腹痛而死;保长说是卖柴人的妻子毒死丈夫。张?受神仙指引很快破案了。

第 II 卷(共114分)

 

注意事项:第Ⅱ卷共4页,须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

 

试题详情

四、(24分)

16.联系全文,说说第①段中“美丽的错误”具体指什么。(5分)

 

试题详情

17.第⑦段中划线的句子生动形象,内涵丰富,请作简要赏析。(6分)

 

试题详情

18.第⑧段用“历史”与“时尚”、“寂寞”与“繁华”、“粗朴”与“精致”三组词语对举,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

 

试题详情

19.下列对文章的评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    )(4分)

A.时隔百年之后,异乡人惊艳于黄姚九宫八卦阵式的街道、痴山醉水和重重参天古木,惊艳于昔日桂东名镇成了今日的世外桃源。

B.“骨感峥嵘”指一个人的个性、才气、品格等超越寻常,文中是说如今的黄姚仍留有昔日的文气与灵性。

C.作者邂逅黄姚,被它所散发出来的魅力深深震撼,字里行间充满赞美之情,同时对时间遗忘了这座古镇而深感惋惜。

D.人们远道而来黄姚,是为了见证这千年古镇的魅力,探测古祠深宅背后的隐私,聆听一江春水讲述古镇的前世今生。

E.文章语言优雅精致,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得文章气韵流动,内蕴丰富。令人回味,有绕梁之韵致。

六、(9分)

试题详情

20.根据下面的内容,以单句的形式为“悲剧”下一个定义。(4分)
(1)悲剧是戏剧的主要类型之一,为各国戏剧家广泛采用
(2)悲剧的基本特点是表现主人公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及其悲惨的结局
(3)古代的悲剧发源于希腊祭祀酒神的仪式
(4)当时悲剧的内容大都取材于神话、传说和史诗

悲剧是                                                   

试题详情

1.《孝不我待》 2.《孝的真谛》 3.《孝的沉思》 4.《孝与忠》 5.《孝与人生》

要求:自定立意,自选文体,不抄袭,不套作。

 

试题详情

 

1.A(B蹈dào→dǎo  C把bǎ→bà  D脊jī→jǐ 堡bǔ→pù)

2.D(A出谋画策→出谋划策  B严惩不殆→严惩不贷  C白内瘴→白内障  D秀外惠中→秀外慧中  节哀顺便→节哀顺变)

3.C(简洁:说话、作文等简明扼要,没有多余的内容;简捷:直截了当。偶尔:间或,有时;偶然:不一定发生而发生。纵容:对错误行为不加制止,任其发展,多含贬义;怂恿:鼓动别人去做某事。终身:与人的切身利益相关;终生:多就事业说。)

4.B(A首当其冲:首先受到对方的攻击、压力,也指首先遭受灾难;C不绝如缕:多比喻声音等细微,但未中断,此处可改为“络绎不绝”;D人仰马翻:人马都被打得仰翻在地,多用来形容激战后伤亡惨重、狼狈不堪的情景。)

5.D(A项中一句话中有了两个冒号,造成关系不明,层次混乱。“两个主题” 后的冒号可以改成逗号。 B项句末句号应该在引号外,总管全句。 C项“扶贫吗”后边要用“?”“哈哈”后边可以使用感叹号。)

6.C(A中“为什么”与“原因”句式杂糅;B中“亚健康往前进一步,就是健康,往后退一步,则是疾病”表意不明;D中“对国际社会的影响力、对国外民众的吸引力”语序不当。)

7.D(“早已掌握”是“已然”,而原文为假设情况,“带回沙、石等”是当初设想,新计划未提及;A项见原文第二段第二句;B、C两项均是第五段的另一种说法。)

8.C(“主体性”指“不受限别国”,并非机器人技术的特点;A项由全文内容可归纳出来;B项原文第五段;D项是原文的因果倒置。)

9.A(见松尾弘毅语;B项中“国际竞争和国家综合实力较量”言过其实,应是“太空争夺战”;C项中“政治分歧”无根据;D项中“国家主权”应是“发达国家地位”,“科研不再是太空探测任务”太绝对。)

10.D. 牍:案卷、公文

11. C(A.反问语气 / 推测语气   B.根据  介词 / 随着  副词    C代词  代…的人  D.反问语气  / 语气助词,呢 )

12.A.(B.“被处决后”错    C.是邻人向太守告发  D.“吃了数十斤鳝鱼”错 )

13.(1)(4分)探察实情则天下没有有冤情的百姓;追究奸佞则天下没有狡诈的恶人,这才是明察智慧的善用。

(2)(3分)夫妇相守,是人生最大的心愿;而用毒杀人,是一种严密的计划。

(3)(3分)邻居说是妻子毒死丈夫,将她捉起来送到官府,拷打审问,她都不认罪,讼案一直不能解决。

参考译文:

智慧需要明察,才能显现出其效用;而明察若不以智慧为基础,则无以真正洞悉事物的精微关键之处。善于看相的人,能从一个人的长相神色,看出一个人的富贵或贫贱,长寿或夭折来。同样的,从一个人的行为处事之中,当然也能清楚判断出他是忠直或奸邪,是贤能或愚昧。若不能明察事物,则何以安国治民?身为守土治民的官吏,尤其应有明察的智慧。探察实情则天下没有冤情的百姓;追究奸佞则天下没有狡诈的恶人,这才是明察智慧的善用。

明朝时单县有农夫在田里耕作,他的妻子送食物给他吃,吃完后就死了。公公说:“是媳妇毒死我儿子的。”于是告到官府,妇人受不了鞭打之苦,只好认罪。之后,很奇怪的,单县竟很久都没下雨。许进当时任职山东,他说:“久不下雨,是不是因为有冤狱啊?”于是亲自到单县来,将囚犯一一提出来审问。问到这个案子时,许进说:“夫妇相守,是人生最大的心愿;而用毒杀人,是一种严密的计划,哪有自己送食物去田里毒死人的呢?”于是问她送食物所经过的道路,妇人说:“送鱼汤米饭,从荆林通过,没有什么异样。”许进就叫人买鱼作汤,放入荆花,让猪狗来尝试,没有不死的,妇人的冤枉才被洗清,当天就下起倾盆大雨。

有个苏州人出外经商,他的妻子养了几只鸡等他回来,数年后,苏州人才回家,妻子杀鸡煮给他吃,这苏州人竟立即死亡。邻人怀疑有奸情,向太守陈情。姚公审查之后,猜想是鸡有毒,派人找来老母鸡,煮给临刑的死囚吃,果然毒死两人,冤狱于是洗清,因为鸡吃过蜈蚣等各种毒虫,长久在体内累积毒素。

张?以进士任铅山县知县。有个卖木柴的人,喜爱吃鳝鱼,有一天从市场回来,肚子很饿,妻子于是煮鳝鱼给他吃,大快朵颐之后,却腹痛而死。邻长说是妻子毒死丈夫,将她捉起来送到官府,拷打审问,她都不认罪,讼案一直不能解决,这个妻子因此被监禁了一年多。张到任后,阅览公文,怀疑是鳝鱼有毒,请渔夫捕捉数百斤鳝鱼,全部放进水缸中,鳝头昂出水面二三寸的有七条,然后找这个妇人来煮给牢里的死囚吃,才刚下咽就纷纷说肚子痛,不久都倒地死亡,妇人的冤情于是洗清。

《神政记》记载这件事,说他们受神仙指引而如此做,说法甚为怪诞。 审察讼案的人自己应当留心,怎可留待深奥的神来决断呢?

14.①【解题指要】“愁”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在诗词创作中称此类为“虚”,因此不能以虚为虚,必须化景物为情思,这也是诗词鉴赏的一把钥匙。所以在回答这一问题时必须到诗人所写的景物中去寻找才行。

答案:诗人借景抒情,把“愁”藏在南飞的大雁里,藏在江潮里,藏在森林里,藏在梅花里。

②【解题指要】在诗词创作时,必须骑上联想的骏马,驰骋于广袤的时间和空间,鉴赏也应这样。在回答这道题时,还应结合诗人当时的遭遇何心境,这样才能“想”得合情合理。

答案:诗人想象明天岭上看到的将是盛开的红梅,多想折一枝寄给家人以报平安,但能逢上“驿使”吗?即使逢上驿使,恐怕也不愿意为迁客逐臣带上一枝梅远去。

15.(1)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2)登东皋以舒啸    聊乘化以归尽

(3)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4)春光融融   舞殿冷袖

(5)指出秦的过失;仁义不施(或“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16.随着时间的推移,虽然姚江水位下降了,古镇失去了旧日的繁华,重新与世隔绝,

但古镇保留了它的历史文化风情,成为一个世外桃源。(5分)

17.要求①内容:扣住厚重的历史积淀②写法技巧:修辞的运用及其作用(拟人、比喻) ③语言特点:典雅,形象,有文采。(6分)

18.要点:运用对举,突出强调黄姚古镇三个方面的特点:历史悠久但依然可以看到当年的时尚;静谧幽深但依然可以当年的热闹繁华;粗朴衰败但依然可以见到当年做工的精致。 (6分)

19.C D(C、“深感惋惜”错,D、人们远道而来黄姚是被其魅力所吸引)(4分)

20.悲剧是发源于古希腊祭祀酒神仪式,大都取材于神话、传说和史诗,以表现主人公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及其悲惨结局为基本特点,为各国戏剧家广泛采用的一种主要戏剧类型。

21.提示:注意语言要得体,要符合人物身份,注意说话的对象,要紧扣主旨。

22.审题提示:这是一则典型的既发散又限制的材料命题作文。材料涉及的是“孝”的话题,但写作时并不需要围绕“孝”纵深谈,只需要在后面五个题目中任选一个为题,确定写作思路。若是以《孝不我待》为题,则须突出行孝的及时性;若是以《孝的真谛》为题,则应写出孝的实质;若是以《孝的沉思》为题,则可围绕“孝”多方面论述,尤其应对现今社会上很多人不行孝道的行为进行猛烈抨击;若是以《孝与忠》为题,则可从自古忠孝难两全的角度展开;若是以《孝与人生》为题,则应突出孝在人生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