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届广东五校高三第三次联考试卷              化   学            (2008.12.05)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第I卷时,把每小题所选答案用铅笔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D:2   C:12   N:14   O:16   Cl:35.5   Na:23   Cu:64 

选择题 (共63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最近媒体报道了一些化学物质,如:爆炸力极强的N5、结构类似白磷的N4、比黄金还贵的18O2、太空中的甲醇气团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8O216O2是两种不同的核素

B.甲醇的分子式为:CH3OH

C.N4分子为正方形结构,每个分子中含有6个共价键

D.2N5= 5N2是化学变化

试题详情

2.下列有关物质分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石英玻璃、普通玻璃都属于硅酸盐产品

B.乙烯、乙醇都是纯净物

C.煤、石油都属于可再生能源

D.纯碱、烧碱都属于碱类物质

试题详情

3.在c(H)/c(OH)=10?12的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K+、Al3+、Cl?、SO42?                B.Ca2+、K、CO32?、Cl?

C.Na+、K+、NO3?、CH3COO?             D.Na+、Ba2+、I?、HCO3?

试题详情

4.右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Z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总数之比为3: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试题详情

A.Z的气态氢化物和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 

浓溶液反应可生成单质Z

B.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Z>W>X>Y

C.Y元素可形成多种氧化物

D.Z的氢化物比W的氢化物稳定

 

试题详情

5.干燥剂的干燥性能可用干燥效率(1m3空气中实际残留水蒸气的质量)来衡量。某些干燥剂的干燥效率数据如下:

物 质

MgO

CaO

ZnCl2

ZnBr2

干燥效率 g/m3

试题详情

0.008

试题详情

0.2

试题详情

0.8

试题详情

1.1

分析以上数据,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MgO的干燥性能比CaO好     

B.干燥效率可能与干燥剂的阴、阳离子的半径大小有关

C.MgCl2可能是比CaCl2更好的干燥剂

D.上述干燥剂中阳离子对干燥性能的影响比阴离子小

试题详情

6.下列操作或仪器的选用正确的是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7.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方法之一。下列实验推理正确的是

A.灼热的铂丝与 NH3、O2混合气接触,铂丝继续保持红热,说明氨的氧化反应是放热反应

试题详情

B.某雨水的pH小于5.6,说明雨水中一定溶解了SO2

C.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D.在溶液中可发生下列反应:I2+2HClO3= Cl2+2HIO3,说明I2的氧化性比Cl2

试题详情

8.向盛有NaHSO4溶液的烧杯中不断滴入Ba(OH)2溶液,随着Ba(OH)2溶液的不断滴入,溶液中产生的沉淀量与pH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试题详情

文本框: 沉淀量

文本框: 沉淀量

文本框: 沉淀量

文本框: 沉淀量
 

 

 

 

 

 

 

 

 

 

试题详情

9.酯类物质广泛存在于香蕉、梨等水果中。某实验小组先从梨中分离出一种有香味的酯,然后将这种酯水解,得到了乙酸和另一种化学式为C5H12O的物质。对于此过程,以下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化学式为C5H12O的分子中含有羟基

20070126

       C.分离出的这种酯分子式为C7H14O2

  D.分离出的这种酯不易挥发,易溶于水

试题详情

二、选择题(本题共9小题,每小题4分,共36分。每小题有一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2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10.为除去某物质中所含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序号

物 质

杂质

除杂质应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

KNO3溶液

KOH

滴入稀盐酸,同时用pH计测定至溶液呈中性

FeSO4溶液

CuSO4

加入过量铁粉并过滤

H2  

CO2

依次通过盛有NaOH溶液和浓硫酸的洗气瓶

Na2SO4

CaCO3

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试题详情

11.设NA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试题详情

A.标准状况下,22.4L N2和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2NA

试题详情

B.0.1mol Fe在0.1mol C12中充分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

C.1mol /LCH3COONa溶液中含有CH3COO的总数为NA

D.18 g D2O中含有的质子数目为9NA

试题详情

12.室温下,有关下列四种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忽略溶液混合的体积变化)

 

pH

12

12

2

2

溶液

氨水

氢氧化钠溶液

醋酸

盐酸

A.在①、②中分别加入氯化铵晶体,两溶液的pH值均增大

B.分别将等体积的①和②加水稀释100倍,所得溶液的pH:①>②

C.把①、④两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c(Cl-)>c(NH4+)>c(OH-)>c(H+)

D.将溶液②和溶液③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所得溶液pH=7

试题详情

1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

Ca2++2ClO-+H2O+CO2=CaCO3↓+2HClO

B.向明矾KAl(SO4)2溶液中滴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

           Al3++2SO42-+2Ba2++4OH-=2BaSO4↓+AlO2-+2H2O

C.将碳酸氢钙溶液与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
Ca2++2HCO3-+2OH-=CaCO3↓+2H2O+CO32-

D.氢氧化铁溶于氢碘酸(HI)中:Fe(OH)3 +3H+=Fe3++3H2O

试题详情

14.下图是778K时N2与H2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试题详情

A.此反应N2+3H2  2NH3为放热反应

B.b曲线是加入催化剂时的能量变化曲线

C.加入催化剂,该化学反应的△H变大

D.加入催化剂可增大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不变

 

 

 

试题详情

15.将等物质的量的X、Y气体充入某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并达到平衡:X(g)+3Y(g)2Z(g);△H<0。当改变某个条件并维持新条件直至新的平衡时,下表中关于新平衡与原平衡的比较正确的是

 

改变条件

新平衡与原平衡比较

A

升高温度

X的转化率变小

B

改变体积,增大压强

X的浓度变小

C

充入一定量Y

Y的转化率增大

D

使用适当催化剂

X的体积分数变小

试题详情

16.某混合溶液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NH4+、Ba2+、Cl-、SO42-,现分别取三份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①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②第二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后,得到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③第三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白色沉淀,用足量盐酸洗涤,沉淀不溶解。

根据上述实验,对原溶液的推测正确的是

A.一定含有Cl-    B.一定含有SO42-      C.可能含有K+       D.可能含Ba2+

试题详情

17.如图a、b、c.d均为石墨电极,通电进行电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试题详情

A.甲中a的电极反应为:4OH--4e-=O2↑+2H2O

B.电解时向乙中滴入酚酞试剂,c电极附近先变红。

C.当d电极产生2g气体时,

b极有32g物质析出。

D.电解后向乙中通入适量HCl气体,

溶液组成可以恢复到原电解前的状态。

试题详情

18.某同学拟用“甲醛法”测定工业产品中氯化铵的纯度(假定杂质不与甲醛反应)反应为:    4NH4Cl+6HCHO→(CH2)6N4+4HCl+6H2O,称取1.5g该样品溶于水,加入足量的甲醛反应后再加水配成100mL溶液。从中取出10mL,滴入酚酞再用0.1mol/L的NaOH溶液滴定,到滴定终点时消耗NaOH溶液20.00mL,该样品中氯化铵的质量分数为:

试题详情

A.8.97%            B.89.7%              C.7.13%              D.71.3%

(非选择题共87分)

试题详情

三、(本题包括3小题,共34分)

19、(12分)锶(Sr)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5周期ⅡA族。碳酸锶大量用于生产彩色电视显像管的荧光屏玻璃。工业上常以天青石(主要成分为SrSO4,含不溶性杂质)为原料,采用以下两种方法制取SrCO3,进而制得多种锶的化合物。

方法一:将天青石粉碎后在1000℃1200℃时与过量的碳在还原气氛中反应制得SrS。向SrS溶液中通入CO2,过滤,得到SrCO3,。

方法二:将天青石粉末与碳酸钠溶液的混合物在90℃时加热l~2 h,经过滤、洗涤,得到SrCO3

(1)方法一将天青石粉碎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用过量的碳还原天青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分离SrS的方法是          

(2)方法二的反应能够发生,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使该反应充分进行,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并          

(3)两种方法中得到的SrCO3纯度较高的是_______________(填“方法一”或“方法二”)。

(4)下列关于锶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离子半径:Ba2+>Sr2+>Ca2+ >Be2+          B.碱性:Ba(OH)2>Sr(OH)2>Ca(OH)2

C.SrCO3高温分解可以制取SrO               D.SrCO3与HNO3溶液反应可制取Sr(NO3)2

试题详情

20、(10分)某探究小组用铁钉被腐蚀的快慢实验,来研究防止钢铁腐蚀的方法。所用试剂有:材质相同无锈的铁钉数个,食盐水、碳酸水、植物油各多量,实验温度为298 K、308 K,每次实验取用铁钉的数量相同、液体体积相同且足量、用大小相同的试管实验。

(1)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并在实验目的一栏中填出对应的实验编号:

实验编号

T/K

试管内取用液体

实验目的

298

食盐水

(Ⅰ)实验①和②探究不同电解质溶液对铁钉腐蚀快慢的影响;

 

(Ⅱ)实验①和    探究温度对铁钉

腐蚀快慢的影响;

 

(Ⅲ)实验①和    探究铁钉是否

接触电解质溶液对铁钉腐蚀快慢的影响)

 

 

 

 

 

 

 

 

 

 

(2)请根据上述实验,判断下列有关钢铁制品防腐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在铁门、铁窗表面涂上油漆

B.自行车各部件因有防护涂层或电镀等防腐措施,所以不需要停放在有遮雨的地方

C.家用铁制厨具每次用完后应擦干放置在干燥处

D.把挡水铁闸门与直流电源的正极连接且构成回路,可较少铁闸门的腐蚀速率

试题详情

21、(12分)有些化学反应进行时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某兴趣小组为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从不同角度设计如下方案。

方案一:先用pH试纸测定NaOH溶液的pH,再逐滴滴加过量盐酸并不断振荡,同时测定混合溶液的pH,若测得pH逐渐变小且小于7,证明NaOH与稀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

⑴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⑵方案二:在NaOH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显红色,再滴加稀盐酸,红色逐渐消失,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但该组同学在向NaOH溶液中滴加酚酞时发现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后,溶液变成了红色,过了一会儿红色消失。该小组对这种意外现象的原因作如下猜想:

①可能是酚酞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使红色消失;

②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使红色消失。

⑴为验证猜想①,将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在液面上滴一些植物油,冷却后再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加热”和“滴入植物油”目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红色又消失,表明猜想①                (填“正确”或“不正确”)。

⑵因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Na2CO3,为验证猜想②,取一定量的Na2CO3溶液,向其中滴入酚酞,发现溶液呈现红色,得出以下结论:

结论1:说明Na2CO3溶液呈______     性(填“酸”、“碱”或“中”);

结论2:表明猜想②              (填“正确”或“不正确”)。

(3)通过查阅资料得知:酚酞在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很大时,可能重新褪至无色。请设计实验方案证明红色消失的原因是取用的NaOH溶液浓度过大:

实验方法

观察到的现象

 

 

 

 

试题详情

四、(本题包括3小题,共33分)

22、(12分)广东沿海地区有着丰富的海水资源,海水中主要含有Na、K、Ca2、Mg2、Cl、SO42、Br、CO32、HCO3等离子。合理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⑴海水经过处理后可以得到无水氯化镁,无水氯化镁是工业制取镁的原料。试写出电解熔融氯化镁制取金属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⑵某化工厂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含有Cu2和Pb2的污水。排放前拟用沉淀法除去这两种离子,根据下列数据,你认为投入           (选填“Na2S”或“NaOH”)效果更好。

难溶电解质

Cu(OH)2

CuS

Pb(OH)2

PbS

Ksp

试题详情

4.8×10-20

试题详情

6.3×10-36

试题详情

1.2×10-15

试题详情

1.0×10-28

试题详情


⑶火力发电在我国的能源利用中占较大比重,但是排放出的SO2会造成一系列环境和生态问题。利用海水脱硫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其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①天然海水的pH≈8,试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天然海水呈弱碱性的原因      (任写一个)。

 

试题详情

②某研究小组为探究提高含硫烟气中SO2的吸收效率的措施,进行了天然海水吸收含硫烟气的模拟实验,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

 

 

 

请你根据图示实验结果,就如何提高一定浓度含硫烟气中SO2的吸收效率,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③天然海水吸收了含硫烟气后会溶有H2SO3、HSO3等分子或离子,使用氧气将其氧化的化学原理是          (任写一个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氧化后的“海水”需要引入大量的天然海水与之混合后才能排放,该操作的主要目的是             

 

试题详情

23、(10分)一定条件下铁可以和CO2发生反应:Fe(s)+CO2(g)*FeO(s)+CO(g),已知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甲所示:

试题详情

 

 

 

 

 

 

 

图甲                                图乙

⑴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⑵一定温度下,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铁粉并充入一定量的CO2气体,反应过程中CO2气体和CO气体的浓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8分钟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试题详情

则CO2的转化率=         。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的,若开始加入足量铁粉和充入0.75mol/L的CO2气体,使其达到平衡状态,请在图乙上画出CO2气体浓度与时间的关系图(标出必要的数据)。

⑶下列措施中能使平衡时c(CO)/c(CO2)增大的是          (填序号)。

A.升高温度                  B.增大压强

C.充入一定量CO             D.再加入一些铁粉

试题详情

⑷铁的重要化合物高铁酸钠是一种新型饮用水消毒剂,具有氧化能力强、安全性好等优点。①高铁酸钠生产方法之一是电解法:Fe+2NaOH+2H2ONa2FeO4+3H2↑。

②高铁酸钠生产方法之二是在强碱性介质中,用NaClO氧化Fe(OH)3生成高铁酸钠、氯化钠和水,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试题详情

24、(11分)通常情况下,当空气中CO2的体积分数超过0.050%时,会引起明显的温室

效应。为减小和消除CO2对环境的影响,各国都在限制CO2的排量,同时也加强对CO2创新利用的研究。

⑴目前,推广用超临界CO2(介于气态和液态之问)代替氟利昂作致冷剂,这一做法对环境的积极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⑵科学家为提取空气中的CO2,把空气吹入碳酸钾溶液,然后再把CO2从溶液中提取出来,经化学反应使之变为可再生燃料甲醇。流程如下:

试题详情

 

 

 

 

 

①分解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②合成塔中,若有4.4gCO2与足量H2恰好反应,放出4.95kJ的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⑶某同学拟用沉淀法测定空气中CO2的体积分数,他查得CaCO3、BaCO3的溶度积K(sp)分别为4.96×10-9、2.58×10-9。他最好将空气通入足量的__________溶液,实验时除测定温度、压强和空气的体积外,还需要测定_____________。

五、(本题包括1小题,10分)

  (3)不能与布洛芬发生反应的物质是         (填字母)

       A、CH3CH2OH    B、金属钠   C、溴水     D、H2

六、选做题(本题包括2小题,每小题10分。26题为有机化学基础内容的试题,27

题为物质结构与性质内容的试题。考生只能选做一题。若两题都做,一律按26题计分)

试题详情

26、(10分)丙烯是石油化工的重要原料,一定条件下可发生下列转化:

试题详情

已知:; R―Br+NaOH→R―OH+NaBr

试题详情

    ⑴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

⑵反应④的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反应;

⑶D与足量乙醇反应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⑸B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写出其中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酯化反应的2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27、(10分)铜及其合金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材料。

⑴铜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         

   ⑵右图是金属Ca和Cu所形成的某种合金的晶胞结构示意图,则该合金中Ca和Cu的原子个数比为         

⑶Cu2能与NH3、H2O、Cl等形成配位数为4的配合物。

①[Cu(NH3)42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有     (填序号)。

A.配位键    B.金属键    C.极性共价键   D.非极性共价键   E.离子键

②[Cu(NH3)4]2具有对称的空间构型,[Cu(NH3)4]2中的两个NH3被两个Cl取代,能得到两种不同结构的产物,则[Cu(NH3)4]2的空间构型为       

试题详情

③某种含Cu2的化合物可催化丙烯醇制备丙醛的反应:HOCH2CH=CH2                  

CH3CH2CHO,在丙烯醇分子中共有         σ键和     π键。

2009届广东五校高三第三次联考

试题详情

一、二选择题(共63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D

B

C

D

D

C

A

A

D

题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B

AD

B

BC

AB

A

BC

AD

D

19、(共12分) (1)增加反应物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和原料的利用率(2分)

4C+SrSO4SrS+4CO↑(2分)  溶解、过滤(干燥)(2分)。

(2)碳酸锶的溶解度小于硫酸锶的溶解度(1分)

水浴(油浴、液体浴)加热、搅拌(各1分,共2分)

(3)方法一(1分)

(4)ABCD(2分,少答一个扣1分)

20、(共10分)(1)(每空1分)

实验编号

T/K

试管内取用液体

实验目的

298

食盐水

 

 

(Ⅱ)③

 

(Ⅲ)④(只要与前面③、④对应即可)

298

碳酸水

308

食盐水

298

植物油

 (2) AC  (2分)

21、(共12分)方案一:(1)取一片pH试纸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试纸上,当试纸颜色变化稳定后立即与标准比色卡对照。(3分)

(2)方案二:(1)赶走溶液中少量氧气,隔绝氧气;不正确(3分)  (2)碱,不正确(2分)

(3)

实验方法

观察到的现象

取上述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慢慢加水稀释(或取上述NaOH溶液稀释后再加入酚酞溶液) (2分)

出现红色且不褪去  (2分)

 

 

22、(共12分)   ⑴MgCl2(熔融) Mg+Cl2↑           ⑵Na2S

⑶①CO32+H2O*HCO3+OH(或2H2SO4)或 HCO3+H2O* H2CO3 +OH

②降低含硫烟气的温度(或减小含硫烟气的流速)

③2H2SO3+O2=4H+2SO42或2HSO3+O2=2H+2SO42   

中和、稀释经氧气氧化后海水中生成的酸(H+),减少污染。(每空2分,共12分)

23、(共10分) ⑴   ⑵66.7%或66.67%  作图要点:①起点(0,0.75)  ②平衡点(8之后,0.25)  ③走势逐渐减小(下弧线);(根据等效平衡理论或K计算)

⑶A  (因c(CO)/c(CO2)=k,只受温度影响)

⑷②2Fe(OH)3+3ClO+4OH=2FeO42+3Cl+5H2O  (每空2分,共10分)

24、(共11分) (1)保护臭氧层 (2分)

(2)①2KHCO3 K2CO3+CO2↑+H2O(2分)

②CO2(g)+3H2(g)=CH3OH(g)+H2O(g);△H=―49.5kJ/mol   (3分)

(3)Ba(OH)2 (或NaOH和BaCl2混合溶液)(2分) ;      生成沉淀的质量(2分)

25、(共10分)(1)取代反应、加成反应 (每空1分,共2分)

(2)

                                        (2分,缺少乙酸不给分)

(3)C  (2分)

(4)R―CH(CH3)OH + CO → R―CH(CH3)COOH  (R代表左侧苯环部分) (2分);

(5)(2分)

26、(共10分)

(1) CH3CHBrCH3     (1分);              (2) 取代反应    (1分)

(2分)

(2分)

    (5)HOCH2CH2CH2CHO、CH3CH(OH)CH2CHO或CH3CH2CH(OH)CHO

(CH3)2C(OH)CHO、HOCH2CH(CH2)CHO  (写其中任意2个)(每空2分,共4分)

27、(共10分)⑴1s22s22p63s23p63d104s1        ⑵ 1:5

⑶①A、C       ②平面正方型       ③9;  1         (每空2分)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