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9厦门六中高一地理半期考试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2.1997年,福建省人口出生率为12.41‰,人口自然增长率6.32‰,图中与福建省人口增长模式相似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下列关于④类国家人口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老龄人口增多
B.青壮年劳动力过剩,就业压力过重
C.人口素质偏低,教育压力过大
D.城市人口比重过高,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读“经济发展阶段与人口迁移量关系图”回答4―5题
4.阶段丙处于
A.原始社会 B.农业社会
C.工业化阶段 D.后工业化阶段
5.影响丙、丁阶段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自然因素 B.国家政策 C.社会经济 D.战争
读图,回答6~7题。
6.城市等级体系从大到小依次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④③②①
7.古雷的居民在寻求下列几组不同的服务时,合理的城市选择是
A.到东山购买鱼虾等副食品
B.到漳州购买彩电、冰箱等生活用品
C.到厦门看疑难重病,购买高档商品
D.只要有钱,到哪里消费都一样
8.环境人口容量的变化由小到大的排序正确的是
A.原始社会―农业时期―现代社会―工业时期
B.农业时期―原始社会―工业时期―现代社会
C.工业时期―原始社会―农业时期―现代社会
D.原始社会―农业时期―工业时期―现代社会
下表列出了我国某地区的农业种植方式。读表回答9~10题。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种植方式1
冬小麦
大豆
休耕
玉米、高粱
冬小麦
种植方式2
休耕
玉米、高粱
冬小麦
大豆
休耕
9.该地区农作物的耕作制是
A.一年一熟 B.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C.一年两熟到三熟 D.一年三熟
10.该地区种植的经济作物有
A.甘蔗 B.油菜 C.大豆 D.柑橘
读右图,完成9~10题。
11.如果要在城市建中心商务区,应建在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12.以下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地处市中心,方便人们上下班,应大量兴建住宅
B.B地交通条件优越,在四个地点中地价最贵
C.C地位于城市边缘,濒临湖泊,环境优美,可建高级住宅
D.D地位于市区,拥有较多的空置土地,最适合兴建大型商业区
13.根据 “木桶效应”,如果组成木桶的各块桶板分别代表影响环境人口容量不同的资源种类,则木桶的“短板”决定
A.环境人口容量的多少
B.环境合理人口容量的多少
C.环境最适宜人口容量的多少
D.环境合理承载力的大小
14. 右图中四条曲线,正确表示市中心商务区人口数量变化特点的是
C.C D.D
读“甲、乙两地人口抽样调查表”(每10000人中各年龄段人数及死亡率统计)。完成15--16题。
年龄
0~14
岁15~59岁
60岁以上
总计
甲
人口数
2000
6500
1500
10000
死亡率(%)
0.6
0.6
2.5
乙
人口数
3500
6000
500
10000
死亡率(%)
0.8
0.7
2.2
0.81
15.甲组人口死亡率总计是
A. 0.775% B. 0.675% C. 0.885% D. 0.95%
16.下列说法与表格内容相符的是
A.甲组人口表示发展中国家,乙组人口表示发达国家
B.各年龄段死亡率甲小于乙,因此死亡总人数也是甲小于乙
C.发展中国家的死亡率高于发达国家
D.甲组人口死亡率偏高一些,主要原因是甲组老年人口比例高
读某地区人口分布示意图,回答17-19题。
17.此图说明该地区
A.城市化水平很高
B.城市人口为2500万
C.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D.人口密度大
18.此人口分布状况,比较符合下列哪个国家
A.中国 B.印度 C.英国 D.埃及
19.形成这种人口分布状况的根本原因是
A.国家政策影响的结果 B.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C.农村人口大量过剩造成的 D.城市的地理位置优越
读下面人口迁移示意图,回答20--21题。
20.若此图表示“二战”后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甲地、乙地可能分别是:
A.非洲到欧洲 B.北美到拉美
C.欧洲到非洲 D.日本到中国
21.若该图表示几年来我国民工流动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反映的民工流向最有可能是
A.河北到青海 B.上海到四川 C.四川到厦门 D.山西到新疆
下图为“我国1990―2007年某城市各区人口密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22~23题。
22.④区土地利用类型应为
A.商业用地
B.工业用地
C.政府机关用地
D.居住用地
23.关于该城市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城市总人口明显减少 B.③区商业服务等级最高、种类最多
C.K滨河带适宜建开放式公园 D.②区水源充足,宜大面积种植水稻等粮食作物
24.我国某省山区自高速公路通车后,在政府引导下,由原来粮油产地转变为鲜活农副产品基地。促使这种转变的区位因素是:
A.资金力量雄厚,机械化程度高 B.劳动者素养高,生产集聚条件好
C.科技水平高 D.运输条件改善,缩短了产品运达市场的时间及政策扶持
陕西是我国优质苹果生产基地。2002年某果业公司与当地农民签订了生产收购300吨符合欧洲人口味的“粉
25.该果业公司生产收购“粉红女士”苹果的主要原因是
①市场需求 ②消费习惯 ③环境条件优越 ④劳动力经验丰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6.陕西苹果出口到欧洲市场,主要得益于
①欧洲市场需要陕西苹果②交通技术的进步③保鲜技术的发展④苹果生产成本低、品质优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7.上述现象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果业公司要加强生产中的技术指导 ②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
③发展交通和冷藏、保鲜技术 ④寻找新的出口对象,扩大贸易范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北京市郊某村,利用塑料大棚生产蔬菜,同时开办了养猪场,如图所示。据此完成28-30题
28.该村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种植业 B.畜牧业
C.混合农业 D.生态农业
29.利用塑料大棚种植蔬菜可以改善
A.光照条件 B.热量条件
C.降水条件 D.土壤条件
30.大棚中生产出来的蔬菜,质量略逊于自然状态下生长的蔬菜,原因是大棚中的环境与自然状态相比
A.光照太强 B.热量不足 C.日温差较小 D.年温差较大
读中国人口年龄负担比和老龄化变化趋势图,回答31~33题
31.我国人口负担最轻的时期是
A.1960年~1970年 B.1990年前后 C.2010年前后 D.2040~2050年
32.当人口负担系数≤50%时,称为“人口机会窗口”。据图可知中国“人口机会窗口”期为
A.20年左右 B.40年左右 C.60年左右 D.80年左右
33.我国的“人口机会窗口”期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是
A. 人口老龄化加剧,阻碍社会经济发展
B. 生育率迅速下降,造成人口结构失衡
C.劳动力供给不足,失业率下降
D.劳动力供给充足,社会负担相对较轻
下图表示某地区农业生产投入的变化过程(①→④),完成34~35题。
34.左图农业生产投入中,人类对自然因素改造比较明显的是
A.农业机械、化肥、农药 B.饲料加工、科学技术
C.灌溉水源、气候 D.优良品种、城市
35.本地区由小麦种植改为蔬菜种植,影响农业地域类型发生变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市场的变化 B.国家政策的变化 C.交通运输的变化 D.科技的发展
假定城镇是唯一市场,城镇周围是条件均一的平原,种植农作物的收益只与市场价格、生产成本和运费有关,其关系表达式为:收益=市场价格-生产成本-运费。单位面积甲、乙、丙农作物,其市场价格分别为600元、1000元、1400元,生产成本分别为200元、400元、600元,运费与距离成正比。下图是这三种农作物收益随距城镇(市场)的距离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36~38题。
36.X、Y、Z线代表的农作物依次是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乙、甲
D.丙、甲、乙
37.在距城镇OJ范围内,为取得最佳综合经济
效益,种植这三种农作物的界线应该是
A.E、H B. F、G
C. E、F
D. F、H
38.与其它两作物相比较,单位面积作物Z
A.单位距离运费最低
B.单位距离运费最高
C.随距城镇距离增大收益递减最快
D.总是收益最低
读“某地农业生产联系示意”图,回答39~40题。
39.图示农业生产地域类型是
A.园艺业 B.季风水田农业
C.混合农业 D.大牧场放牧业
40.下列地区为该农业地域类型典型分布区的是:
A.漳州平原 B.西欧平原 C.潘帕斯草原 D.墨累―达令河流域南部
41.下图是我国部分地区某年的人口资料,读图回答下列各题:(7分)
(1)图示省、市、区中,死亡率最高的是 ,最低的是
(2)图示省、市、区中,每年净增加人口最多的是 ,最少的是
(3)以上统计资料显示,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 型。
(4)对比人口出生率与自然增长率的地区差异性,说明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出生率的关是 ;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关系是
。
42.下图是我国某海滨小城的城区布局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1分)
(1)①~⑦区域中,高级住宅区应该是 。(1分)
请说明理由
(3分)
(2)近年来,新市区的发展速度加快,请你对市郊农业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提示:可从土地利用、环境、农业结构等方面分析)
(3分)(合理均可得分)
(3)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市政府计划老市区部分工厂搬迁,将A区发展成新工业区。请你以政府人员身份,运用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原理说服厂家从工业区迁往A区。(4分)
43.分析下表中我国北方某粮食产区1980年和1990年有关资料,回答有关问题。(12分)
年份
耕地面积
(万公顷)
森林草地覆盖率(%)
气温年较差(℃)
年降水量
(mm)
河流含沙量(%)
粮食总产量
(万千克)
人口
(万)
1980
4
20
33
450
1.5
12000
35
1990
5
10
38
380
4.5
13000
55
(1)1980-1990年,该地区植被、气候、水文等自然环境有何变化?(6分)
。
(2)与1980年相比,1990年该地区耕地的粮食单位面积产量 (提高、下降),原因是 (4分)
(3)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你认为该地区急需采取哪些措施?
。(2分)
44.读图 “东北地区图”及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东北平原是我国的主要商品粮基地,也是我国大豆的主产区。近年来,由于进口大豆的冲击,豆价大幅下跌,2003年为2.2元/公斤,2008年为1.6元/公斤,降幅近30%。
产地
含油量
运输费用(元)
生产成本(元/kg)
国产大豆
17%
0.18
1.60
进口大豆
19%
0.16
1.28
注:运输费用以大连为例
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比较表
(1)简要分析东北平原成为我国商品粮基地的优势自然条件。
。(4分)
(2)据统计,我国每年从美国进口的大豆相当于国内大豆的总产量,请根据所给信息分析进口大豆在我国畅销的主要原因(6分)
。
1-5:DCACC 6-10:ACDBC 11-15:ACADC 16-20: DACBA
21-25: CBCDA 26-30:BACBC 31-35:CBDCA 36-40: CAADC
41.(1)上海(1分) 宁夏(1分)
(2)江苏(1分) 上海(1分)
(3)现代(1分)
(4)经济越发达地区,人口出生率越低(1分)
经济越发达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越低。(1分)
42.(1)⑤(1分)
理由:①地处盛行风上风地带,环境质量好;②临海,景色优美;③有公路经过,交通便利。
(3分)
⑵节约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因地制宜发展乳畜业,蔬菜水果种植业;建立观光生态农业园区等(3分)
⑶原工业区土地紧张,地价高,交通拥挤,环境恶化;A区地价较低,企业生产成本将下降;土地面积较大,利于企业扩大规模,提高效益;有公路干线,交通便利(4分)。
43.
(1)植被减少;气温年较差变大,年降水量下降;河流含沙量增大。(每点1分,共3分)
(2)下降;气候恶化;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下降。(每点1分,共4分)
(3)退耕还林还草;控制人口增长(每点2分,共4分)
44.(1)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开阔;黑土肥沃;有松花江等河流提供灌溉水源。(每点1分,共4分))
(2)进口大豆含油量高;运输费用低;生产成本低。(每点2分,共6分)
本资料由《七彩教育网》www.7caiedu.cn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