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市2009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

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

 

说明:本试卷分第一卷和第二卷,第一卷为选择题,请将各题的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第二卷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第一卷(选择题,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唐诗《夜看扬州市》:“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犹自笙歌彻晓闻。”从诗句中能捕捉到的信息是

   A.扬州的草市在当时很繁荣       

B.扬州的夜市是当时商业发展的一个特点

C.扬州出现了私人经营的邸店     

D.扬州成为唐朝时期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试题详情

2.“布衣”是中国古代对劳动人民的称呼,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也曾以“布衣”自称。在诸葛亮生活的时代里,“布”的主要材料是

     A.丝           B.棉          C.毛          D.麻

试题详情

3.1851年的伦敦博览会上展出的最新工业成果包括

A.铁路设备、水力纺纱机         B.电灯泡、电动机

C.汽车、炸药                  D.电话机、内燃机

试题详情

4.丹皮尔在《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中说:“科学过去是躲在经验技术的隐蔽角落辛勤工作的,当它走到前面传递而且高举火炬的时候,科学时代可以说已经开始了。”这里所说的“科学时代”是指

   A.文艺复兴时期                   

B.新航路开辟时期

C.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D.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试题详情

5.美洲的种族分布变化最大。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包括

①欧洲移民拓殖 ②种族杀戮 ③黑奴贸易 ④美洲战乱频繁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试题详情

6.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早20年。”这次发生在“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表现在

A.实现了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B.标志着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起步

C.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D.促使西方民主自由思想的传播

试题详情

7.观察《1913年在中国的外商、华商投资棉纺织业情况统计表》,表中反映的情况最准确的是

 

 

厂家数

开工纱锭数

布机数

外商企业

  16家

338960锭

1986台

华商企业

  25家

484192锭

2016台

 

A.一战期间,棉纺织业迅速发展     

B.外商在华纺织企业严重萎缩

C.民族工业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D.棉纺织业中民族企业发展超过了外资企业

试题详情

 

 

 

 

 

 

          A                     B                 C                  D

试题详情

9.1861年,进入天津口岸的各类洋布折银3250582两,占当年天津口岸进口总值的60%;鸦片折银948480两,占进口总值的18.9%。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进口货物中洋布占主要份额         B.中国近代商业贸易落后

C.西方国家向中国倾销商品             D.鸦片贸易合法化

试题详情

10.某地一大宅院门的灰墙上,一幅墨汁对联依稀可见:“放开肚皮吃饱饭,鼓足干劲搞生产”;横批是“多快好省”。这幅对联最早应该书写于

     A.20世纪50年代初                 B.20世纪50年代末

C.20实际70年代末                   D.20世纪90年代初

试题详情

11.1957年与1960年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比较表

 

 

农     业

轻 工 业

重 工 业

在总产值中

的比例

1957年

试题详情

43.3%

试题详情

31.2%

试题详情

 25.5%

1960年

试题详情

21.8%

试题详情

26.1%

试题详情

 52.1%

增长率

 

试题详情

―22.8%

试题详情

―4.7%

试题详情

 22.3%

该表主要反映了1960年的中国

   A.建成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              

B.农业生产大幅下降

C.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D.工业品市场需求量大幅增长

试题详情

12.“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帷幕,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从这里开始形成……社会主义在遭受严重挫折之后开始在这里重新焕发生机。”材料中的“这里”是指

     A.小岗村农民实行“大包干”           

B.农村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         

D.深圳等经济特区建立

试题详情

1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苏联)的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这里的“模仿”主要是指

   A.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                  

B.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推行              

D.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

试题详情

14.1933年的某一天,美国纽约股票交易所又重新响起了电锣声,道琼斯的股票行情发报机传出了这样的一句话:“幸福的日子又来到了。”这一现象的出现与罗斯福新政的哪项措施有关?

   A.实行“以工代赈”                    B.调节工业生产

C.调节农业生产                          D.整顿财政金融

试题详情

15.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程度地推行了社会福利政策,主要结果是

A.促进了社会和谐                       B.阶级矛盾基本消除

C.实现了共同富裕                       D.消除了社会不公现象

试题详情

16.“新经济政策一执行,混乱和饥荒马上就开始平息下去了,城市恢复了生机,市场上的商店又开始有了产品的供应了,物价也随之下降。那时党的口号是‘学会做生意’。”这里的“学会做生意”主要指

A.实行粮食税制度                      

B.宏观调控与计划相结合

C.恢复和发展私人企业                    

D.借助商品和市场的自由调节

试题详情

17.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1991年12月25日辞职演讲中说:“我们什么都多:土地、石油和天然气、其他自然资源;智慧和才能也都不错。我们的生活却比发达国家差得多,越来越落在他们的后面。……”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与美国军备竞赛的拖累               

B.“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C.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                 

D.东欧剧变的影响

试题详情

18.毛泽东对苏联某一时期的经济发展曾作过生动的评价:“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米吃。要马儿跑得快,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这里批判的主要是

A.戈尔巴乔夫的政治体制改革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苏联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政策              

D.只抓农业不抓工业

试题详情

19.从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破裂的影响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我们得到的共同启示是

  A.尊重市场调节                         B.重视引进先进技术  

C.不能盲目追求高速度                    D.不能过分依赖外国

试题详情

20.2007年8月15日,美国股市收盘时仍然保持了连日以来的下跌势头,次日,欧洲、亚太地区的股市都反应强烈,股指纷纷下挫,中国上海证券指数也比前日下跌了104.43点。对上述现象最确切的理解是

   A.美国是当今世界真正的经济霸主        

B.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

C.世界各国各地区联系日益密切            

D.世界各国的普通群众都热衷于股票投资

 

 

第二卷(非选择题,60分)

 

试题详情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第21题14分,第22题12分,第23题13分,第24题10分,第25题11分,共60分。

24.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20世纪50年代初到70年代初,是资本主义经济的两次高速发展时期。

请回答:

(1)资本主义的这两次高速发展有什么类似的历史条件?(4分)

 

(2)对世界各大国关系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3)二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哪些新变化?(4分)

 

 

试题详情

              

      说明:图上灯火通明的西欧、北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与漆黑中的非洲、亚洲等不发达国家和地区形成强烈反差,在全球化过程中,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了。

材料二   1975年,日本千叶市川崎炼铁厂将严重污染的铁矿石转至菲律宾,这个事件在当时的日本被认为是两全其美的好事,污染转移到其他国家,不致危害本国公民,又有充分理由向世人宣称,这是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赚取外汇和工人就业的机会。

                                    ―――赖余贵《污染转移与生态殖民》

材料三

试题详情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二所言,你是否认为这是“两全其美的好事”?为什么?(3分)

 

 

 (2)反全球化的示威游行是世贸组织会议常见一景,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3分)

 

 

(3)根据以上材料,有人欢迎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因为他们认为经济全球化是能够带来幸福的“馅饼”;也有人认为经济全球化是“陷阱”。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5分)

 

 

 

 

 

通州市2009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试卷

历史答题纸

题 号

21

22

23

24

25

总  分

分数

 

 

 

 

 

 

 

试题详情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第21题14分,第22题12分,第23题13分,第24题10分,第25题11分,共60分。

21.

 

 

 

 

 

 

 

 

 

 

 

 

 

 

 

 

试题详情

22.

 

 

 

 

 

 

 

 

 

 

 

 

 

 

 

试题详情

23.

 

 

 

 

 

 

 

 

 

 

 

 

 

 

 

 

试题详情

24.

 

 

 

 

 

 

 

 

 

 

 

 

试题详情

25.

 

 

 

 

 

 

 

 

 

 

 

 

 

 

2009届通州市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试题详情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B   2.D  3.A  4.D  5.A  6.C  7.D  8.C  9.C  10.B  11.C 

12.C  13.B  14.D  15.A  16.D  17.B  18.C  19.D  20.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第21题14分,第22题12分,第23题13分,第24题10分,第25题11分,共60分。

21.(1)用麻石制造的船锚,制造船身的马尾松木。(2分)   (2)青瓷、白瓷、青花瓷、釉里红。(写对其中任意3个得3分)  (3)到过的港口:宁波、泉州、广州。(3分)理由:它装载有大量产自浙江龙泉、福建德化、江西景德镇等地的瓷器,还有铜镜、朱砂、胭脂盒、金腰带、金戒指、金手镯等。 (2分)  驶向的地方:南洋(东南亚)、印度(南亚)、阿拉伯(西亚)。(2分)理由:沉没时船头朝向西南240度;(1分)船上有鎏金腰带、金戒指、金手镯;有两具眼镜蛇遗骨。(1分)

22.(1)原因:推行抑商、禁海政策;实行专制统治;忽视发展科技。(3分)  后果: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潮流,国力日益衰微,遭受列强侵略,社会陷于危机之中。(2分)

(2)史实: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奠定了改革开放的理论基础;(1分)邓小平“南方谈话”深化了改革开放。(1分)进行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并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2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 (1分)关键因素: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始终坚持改革开放。(2分)

23.(1)特点:仍然传统,但也出现了自由恋爱与半中半洋的婚礼。(2分)原因:传统是因为处于旧王朝统治时期,封建礼俗根深蒂固;新现象的出现是因为受海外及西方自由思想影响,但还不成气候。(2分)

(2)力量:地方政府干预婚俗。(1分)推动:结婚要向政府申请“婚姻注册许可证”;取得健康检查证明书。(2分)

(3)广东人的婚礼仪式越来越多样化;说明改革开放成果惠及广大老百姓,个人的价值观也越来越得到社会的认同与尊重。(3分)

(4)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习俗民风的移易,迎娶婚嫁的主题也产生着新的变化;广东百年婚俗由传统向现代时尚转变,虽有反复(如“文革”期间),但总的来说是不断进步的;(2分)异彩纷呈的嫁娶风俗包含着广东风情,丰富着岭南文化。(1分)

24.(1)自然科学取得重大突破,(1分)分别形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1分)  垄断组织的形成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生产的盲目性,加强了资本主义自我调节的能力。(1分)  相对稳定的国际国内环境有利于经济发展。(1分)

(2)前一次高速发展,导致各大国展开了对殖民地和世界市场的激烈争夺。后一次则促进了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2分)

(3)各国普遍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资本主义进入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西方福利国家在战后得到发展。第三产业蓬勃发展。美国出现的“新经济”也是个值得注意的新趋势。(4分)

25.(1)否。(1分)这是一个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污染转移事件。(1分)在全球化过程中,在环境问题引起国内关注的情况下,发达国家将一些重污染的企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1分)

 (2)反全球化是与全球化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联系在一起的。(1分)但从根本上看,全球化的趋势难以改变。(1分)人类社会应当更理智地对待全球化,解决全球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分)

 (3)经济全球化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我们应看到机遇与挑战是并存的。(1分)参与全球化的国家日益享受到由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高质量的物质产品和高素质的无形服务。(2分)与此同时,也要当心经济全球化的“陷阱”,因为发达国家经济起飞的发展途径以及近年来发展中国家全球化的实践告诉我们,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应对不好也有可能成为经济发展中的“陷阱”。(2分)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