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塍高中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四月调研试卷

高三地理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注意事项:所有答案均按要求填写到对应题号的答卷纸上,答写在其他地方一律不得分。

 

第I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6ec8aac122bd4f6e

 

 

 

 

试题详情

*         

试题详情

1.专家认为,地球也像月球一样,曾遭受许多陨石撞击,而目前陆地表面却很少发现明显的陨石坑。探究其原因,主要是

A.月球阻挡        B.地质作用改造     C. 地表布满岩石     D.地表水体覆盖

试题详情

2.在白天,图中地球上空大片浓密的云层,对其覆盖地区的影响是利于

A. 地表水蒸发                           B.近地面空气对流

C.大气对地面的保温                      D.紫外线辐射到达地面

试题详情

6ec8aac122bd4f6e图2是某地的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3一4题。

 

 

 

 

 

 

 

 

 

 

 

试题详情

3.甲和丙之间的相对高度最可能是

A.60    B.70     C.80    D.90

试题详情

4.图中乙地最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是

A.滑坡  B.泥石流 C.洪水  D.地层下陷

试题详情

5.图3为我国某地区地下潜水位年变化图,该地区最可能是

(1)云贵高原        B.松嫩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华北平原

试题详情

6ec8aac122bd4f6e

图4为北冰洋冰盖覆盖面积变化图,读图回答6一7题。

试题详情

6ec8aac122bd4f6e

试题详情

6.2007年冰盖覆盖面积变化最明显的是

试题详情

1、加拿大沿海         B.美国沿海        C.挪威沿海       D.俄罗斯沿海

试题详情

7.导致北冰洋冰盖覆盖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B.厄尔尼诺现象的加强

C.全球气候逐渐变暖       D.沿岸城市工业废水的排放量增加

读某地地形剖面图以及气温、降水量随地形分布示意图(图7),回答8-9题。

试题详情

 8.有关图7中山地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试题详情

6ec8aac122bd4f6e6ec8aac122bd4f6e6ec8aac122bd4f6e

①该山肯定位于北半球

②该山出现永久积雪的最低海拔约为5000米

③A、B两坡随高度增加,降水量先增加后减少

④A、B两坡同一高度,降水量多的是B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试题详情

9.根据气温和降水状况判断,山麓B的自然带最可能是

A.温带草原带                B.亚寒带针叶林带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D.热带雨林带

试题详情

10.图8为我国东部某地某月的气温分布情况。从气温分布情况判断,F处(图中阴影部分)不可能为

A.山峰          B.盆地        C.湖泊          D.城市

试题详情

6ec8aac122bd4f6e
 

 

 

 

图7为某地区城市规划图,读图回答11一12题.

试题详情

11.6ec8aac122bd4f6e11.从城镇规划来看,该地区的地形最有可能是

A.A.平原    B.山区      C.高原     D.丘陵

试题详情

12.12.根据图中信息显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环路内的地价相等

B.B.城市服务功能沿干道较强

C.郊区城镇的服务范围比城市广  

D.从中心沿交通线向外住宅区的档次在下降

试题详情

13.13.白色农业亦即微生物农业,它是以蛋白质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为基础,用基因工程等高科技开发微生物资源的工程农业。白色农业是在工厂化条件下生产的,原料虽丰富,但分布是有选择性的,其布局应

A.A.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    B.接近光热充足、地势平坦的地区

C.接近科技发达的地区              D.接近土地贫瘠、缺粮严重的地区

试题详情

14.都市农业是一种属于都市、服务于都市的全功能大农业,它在给都市提供物质食品的同时,又提供“精神食品(观光、娱乐、休闲……)”,根据“都市农业”的特点(图8),在都市农业模式的3个农业圈中,布局最合理的一组是

试题详情

6ec8aac122bd4f6e

A.①休闲农庄②城市绿化带③农业文化园   B.①禽蛋蔬菜基地②农业文化园③休闲农庄

C.①农业文化园②休闲农庄③禽蛋蔬菜基地 D.①农业文化园②禽蛋蔬菜基地③休闲农庄

图9是工业化发展不同阶段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劳动力比例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15一16题。

试题详情

15.图中①、②、③三条曲线,分别表示服务业和工业的劳动力比例变化曲线的是

试题详情

6ec8aac122bd4f6e

A.②、①      B.①、②      C.②、③     D.③、①

试题详情

16.我国处于

A.I阶段    B.Ⅱ阶段  C.Ⅲ阶段  D.Ⅳ阶段

 

 

图4示意为某专题研究建立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图层。据此完成17~18题。

试题详情

6ec8aac122bd4f6e
 

 

 

 

 

 

图4

 

试题详情

 17.该专题研究可能是

A.耕地分类和评价                      B.工业分布与交通的关系

C.商业分布和规划                      D.学校分布

试题详情

  18.若利用该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深埋垃圾场的选址,在下列图层中应增加

①大气污染  ②区域规划  ③造纸厂、印刷厂分布  ④水文地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试题详情

6ec8aac122bd4f6e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只选一项且选对者得1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

19.读某地局部等高线分布图(图10,■■表示河岸侵蚀较为厉害),下列现象与图中河岸受侵蚀原理相同的是

A.地中海底层海水流入大西洋   

B.北京开往广州的火车对西侧铁轨磨损严重

C.北半球西风带为西南风        

D.在海滨地区白天吹海风,傍晚吹陆风

表2为我国三个城市1990一2006年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状况,读表回答20一21题。

 

城市

人口增长率

中心区

近郊区

远郊区

试题详情

-9.65

试题详情

60.15

试题详情

12.73

试题详情

-12.70

试题详情

24.30

试题详情

1.90

试题详情

-16.20

试题详情

70.10

试题详情

5.80

试题详情

20.表中的三城市近郊地区人口增长迅速,其主要原因是

A.城市中心地区环境质量较差     B.近郊区现代农业的兴起

C.近郊区高科技产业的飞速发展   D.城市交通的迅速发展

试题详情

21.下列有关三个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城市都出现了逆城市化的现象   B.甲市近郊区人口增长数量高于其他两个城市

C.有效缓解了城市中心地区的环境和人口压力

D.近郊区和远郊区基础设施的改善是促进人口变化的重要因素

图11为“我国318国道分布图”,读图回答22一23题。

试题详情

6ec8aac122bd4f6e

(1)关于318国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决定318国道建设的主导因素是自然条件   B.318国道利于西藏的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

C.自西向东依次与青藏、京九、京广、京沪线相交

D.318国道利于形成多种形式和不同层次的交通网

试题详情

23.关于318国道沿线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资源的地域分异以水分为基础     B.太阳能资源量分布有起伏

C.水能资源集中分布在阶梯交界处        D.矿产资源集中分布在东端

图10为“2000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口迁移示意图”。人口净迁入区是指迁入人口数

大于迁出人口数的区域;反之,为人口净迁出区。读图回答23~24题。

试题详情

6ec8aac122bd4f6e24.关于我国不同地区人口迁移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南地区为人口净迁出区

  B.西北地区为人口净迁出区

  C.东南沿海地区为人口主要迁入区

  D.东北地区为人口主要迁出区

试题详情

25.主要因资源开发而引起人口净迁入的省级行政区有:

A.山西        B.江苏    

C.新疆        D.黑龙江

试题详情

6ec8aac122bd4f6e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试题详情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0分。

27.  “地球部分地区昼夜分布示意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读图回答问题。(9分)

                                                       

(1).据图判断,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甲、乙、丙三地的月份与日期是___________.

(2).比较甲、乙、丙三地,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最小的是___________地。 

(3).一年中甲、乙、丙三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是____。    (单项选择)

  A.甲地最大    B.乙地最大  C.丙地最大    D.三地相同

(4).甲、乙、丙三地至少需要再过__小时才能全部进入新的一天,届时甲地的地方时是___日__点。  

(5).丙地所属气候类型是_____,该地在图示季节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

 

试题详情

28.图14为我国农业生产潜力分布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7分)

试题详情

6ec8aac122bd4f6e

(1)影响图中不同地区农业生产潜力的主要区位因素是。(2分)

(2)图中A地区农业生产潜力高,但近年来已不再是我国商品粮的基地,为什么?(4分)

(3)B、C两地都位于青藏高原,但农业生产潜力差异较大,请分析其主要原因。(3分)

(4)F地区是我国干旱严重的地区之一,请说明干旱形成的季节及原因。(3分)

(5)E地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一,试分析影响该地农业地域类型的自然区位因素。(5分)

 

试题详情

29.图15为某城市在不同建设时期发展过程的模式图(图中各单元格的地域面积相同且比例尺相同),据此回答。(10分)

(1)图中显示,在这个过程中城市发展变化的特征是(4分):

试题详情

6ec8aac122bd4f6e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过程中城市人口比重变化的趋势是__________,这个过程被称为________(2分)

(3)下列正确的是___(双选)。(2分)

A.时期I,在城区内建厂,更好的利用城区内各项基础设施,减少建厂费用

B.时期Ⅱ,在城郊地带建设工业小城镇(卫星城),有利于控制城市中心区的规模,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

C.时期Ⅲ,沿城郊交通干线建厂,交通便利

D.时期Ⅳ,在城区边缘建厂,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保护城市生态环境

(4)若该城市位于我国东部地区,在建设时期Ⅳ拟将交通干线a、b、c、d作为其规划的工业地域发展轴。从环境因素角度考虑,合理的发展轴线是__________(双选)。(2分)

A.A       B.b     C.c    D.d

 

试题详情

30.读辽中南工业基地图(图16)和我国水稻种植业图(图17),回答下列问题。(14分)

(l)据图16分析辽中南工业基地形成的主要条件。(3分)

 

试题详情

6ec8aac122bd4f6e

(2)辽中南是我国的重工业基地,完成下面主要工业部门之间的联系结构图。(4分)

试题详情

6ec8aac122bd4f6e

(3)读我国水稻种植业图(图17),简述该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生产特点。(3分)

(4)请填写工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4分)

 

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

农业生产

 

工业生产

 

 

试题详情

6ec8aac122bd4f6e

 

 

 

 

 

(1)20世纪90年代以后,伊利集团生产和销售模式为   ▲     (填字母)模式。

(2)伊利集团20世纪90年代以前生产布局的主要特点是    ▲   

(3)伊利集团在许多大城市拥有生产基地,这些基地的奶源地分布一般具有    ▲   

     ▲     的特点。 

(4)伊利集团主产基地所在自然区生态环境脆弱,该自然区当前面临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是      ▲       ,其产生的人为原因主要有       ▲            ▲         等。请从草场资源开发利用角度就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  

 

 

 

 

 

 

 

 

 

 

 

 

 

 

 

 

试题详情

6ec8aac122bd4f6e6ec8aac122bd4f6e

(4)春季(1分)原因:春季降水少,并且春季气温升温较快造成蒸发量大;农业需水量大(2分)

(5)商品谷物农业(l分)有利条件:地形平坦广阔;土壤肥沃;夏季高温多雨;水源充足(任意3点,3分)不利条件:热量相对不足(1分)

试题详情

29.(10分)

(1)①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2分);②城市人口总数增加(2分)

(2)比重上升(l分)城市化(l分)(3)AC(答对一项得1分,答对两项得2分,有错答不得分)(4)AC(答对一项得1分,答对两项得2分,有错答不得分)

试题详情

30.(14分)

(1)煤、铁、石油等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工业基础好(任意3点,3分)

(2)丰富的煤、铁、石油等资源 煤炭工业 石油开采 钢铁工业(4分)

(3)投入的劳动力多;单位面积产量大;精耕细作;规模小;机械化水平低:商品率低;水利工程量大(任答3点,3分)

(4)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地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壤盐碱化(任答2点,2分)资源、能源短缺;各种工业污染(2分)

试题详情

31.(11分) (1).B(2分) (2).近原料地(1分)   (3).近郊区、近公路(2分)

(4).土地退化(或土地荒漠化) 过度放牧(必答)、过度农垦(植被破坏)、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退耕还草;保护天然草场;建立人工草场;规定合理载畜量;划区轮牧;合理利用水资源(6分)

试题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