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源于《七彩教育网》http://www.7caiedu.

试题类型:A

2009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二)

语  文

2009.4

  本试卷共10页,24小题,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2B铅笔在“考生号”处填涂考生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所在的市、县/区、学校、以及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运  杀  石    怒不可  以传讹

    B.不  让  搁    虎视眈  食壶浆

    C.猫  阴  淋    竹茅舍  不幸

D.装  布  芙    烈火岩  峥岁月

试题详情

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素质教育重视培养学生敢于______的学习品质,因为只有具备了这种品质,才能学得深透,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②大量的观察结果表明,那些执着一念的人,他们的感情往往特别______在象征他们痴情的某一件东西的上面。

    ③《关于小区治安管理的规定》在小区管委会上获得通过,并将于4月1日开始______,届时原暂行规定停止使用。

    A.质疑    贯注    施行    B.质疑    关注    实行

    C.置疑    关注    施行    D.置疑    贯注    实行

 

    语文试题A  第1页(共10页)

 

试题详情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她重视对生活细节和生活情趣的捕捉,用自己的目光和情感创作,不趋炎附势,不亦步亦趋,画出了普通人独特的乡土情感。

  B.广州人多半吃惯清淡的粤菜,对以“辣”闻名的川菜,有的人虽然心理上可以接受,但口味一时难以适应,也只是浅尝辄止

  C.近期,社会上各式“山寨”事物层出不穷,山寨手机、山寨电脑、山寨明星、山寨春晚等已成为热议话题,引起人们的关注。

  D.教学语言要做到严谨简洁,既不能模棱两可,也不要繁文缛节,应抓住重点,有的放矢,尽量在最短的时间内传达最大的信息。

试题详情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益州别驾张松与正相善          善:良好

  B.尽驱巴西、梓潼民内涪水以西      内:进入

  C.今策渊、嗔才略,不胜国之将帅    胜:击败

  D.先主命黄忠乘高鼓噪攻之          乘:趁着

试题详情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松称说先主有雄略    B.愿共戴奉,未有缘

       必人所教也             留夏候渊、张嗔屯守

    C.阴献策先主          D.将军之英才

       以响应内               此盖天与我

试题详情

7.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溯江而西,与璋会(于)涪。        B.(郑度)终不能用,无可忧也。

  C.举众往讨,则必可克(渊、邰)。    D.此盖天以(时)与我,时不可失也。

试题详情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法正与张松觉得自己得不到刘璋的重用,很不得意;在对曹操、刘备进行比较权衡后,决定投靠刘备,并暗中进行谋划。

  B.法正在初次见到刘备之后,就向刘备献计说,可以趁着刘璋软弱无能,与张松里应外合,先夺取益州,然后图谋大业。

  C.郑度认为刘备孤军深入,兵力单薄,未得民心,钱粮匮乏,不能持久作战,只要刘璋坚壁清野,就能击退并擒获刘备。

  D.法正判断夏侯渊、张嗔的能力不如蜀国的将领,建议刘备带上黄忠出战,就一定能战胜他们,刘备很认同他的见解。

 

语文试题A  第3页(共10页)

 

试题详情

9.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为文中加波浪线的句子断旬。

    克 之 之 日 广 农 积 谷 观 衅 伺 隙 上 可 以 倾 覆 寇 敌 尊 奖 王 室 中 可 以 蚕 食 雍 凉 广 拓 境 土 下 可 以 固 守 要 害 为 持 久 之 计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然后资益州之殷富,冯天府之险阻,以此成业,犹反掌也。

②先主闻而恶之,以问正。

 

试题详情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12.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对生活起直接作用的更多是由经验积累而不断发展、完善的技术,并不是科学。

  B.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不一定都要依靠相关的科学才能从事某项工作或生存发展。

  C.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中医和仅一百年历史的西医,因历史的巨大差距而势成水火。

  D.受着民族传统和地域文化的影响,中医无需采用目前西方现代医学的科学方法。

  E.集体的经验在长期的沿用中所形成的历史依据,就足以证明中医存在的合理性。

  F.“反应停”导致上万名婴儿畸形的事实,说明这种西药的历史依据仍然不够充分。

试题详情

13.作者认为,判断事物是否合理,未必要有“科学依据”。据此,以下事实运用了“科学依据”的一项是    (3分)

  A.李春造出了赵州桥          B.西药四环素的发明

  C.判断一个人是否心怀恶意    D.刀耕火种并没有破坏环境

 

试题详情

14.文中画线句子“中医也是这样”中的“这样”具体指什么?(4分)

 

试题详情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16.为什么“我”能清晰地记得“有些人”?(4分)

 

试题详情

17.结合第三节“我”与第四节“数学老师”待人态度的描写,赏析作品的对比手法。(6分)

 

试题详情

19.当前,推进素质教育遇到哪些体制性障碍?(4分)

 

试题详情

20.为什么说“高考制度改革不是单纯的教育改革”?建立能保障推进素质教育的评价制度的条件是什么?(6分)

 

试题详情

21.进一步深化传统教育领域改革能否解决素质教育所面临的障碍?请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5分)

 

五、本大题2小题,共12分。

试题详情

22.下面是一位高三学生参加某高校中文系自主招生的一段自荐文字。文中画线处可能有用语不恰当的地方,请找出来作删除或修改。(6分)

 

    ①校是一所闻名遐迩的名文重点大,②能进入校堂习是我的人生。我是一个全面发展的高中毕业生,③无论对文史哲还是对理化生都广泛、较深入的了,④尤其爱理,去年在全国高赛中,取广区一。⑤我创的小说《一次机会》、《春天的脚步》分别省、市级刊物发。我曾参加市中学生辩论大赛,⑥凭着敏捷的反应,犀利的口才,优雅的风度,令对手黯然失色,自惭形秽,不仅征服了观众,也征服了评委,因而获得了“最佳辩手”的称号。⑦相信我的到来一定会使贵校倍感荣幸

 

语文试题A  第9页(共10页)

 

试题详情

6ec8aac122bd4f6e

愚公新难

 

语文试题A  第10页(共10页)

2009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二)

试题详情

 

 

  考点

 

 

 

 

    说.    明

 

 

    l

 

 

    字音识记

 

 

    3

 

 

  D

 

    都读róng .A.“碣” 读jié,“讹”读é,其余读è。B.“惮”读dàn,“禅”读shàn,“耽”、“眈”、“箪”读dān. C.“霾”读mái 其余读lí。  

 

 

 2

 

 

    词语使用

 

 

    3

 

 

 

    A

 

    ①“质疑”,提出疑问。“置疑”,怀疑,用于否定式,如“不容置疑”。②“贯注”(精神、精力)集中。“关注”,关心重视。③“施行”,法令、规章制度等公布后从某时起发生效力而执行。“实行”,用行动来实现纲领、政策、计划等。

 

 

3

 

 

 

 

成语使用

 

 

 

 

    3

 

 

 

 

  D

 

 

    繁文缛节:繁琐而不必要的礼节,也比喻其他繁琐多余的事项。

    用于陈述语言不恰当。A.亦步亦趋,比喻缺乏主张,或为讨好,

    事事模仿或追随别人。符合句意。B.浅尝辄止,略微尝试一下

    就停止,也比喻学习、研究不肯下功夫深入钻研。本句用的是本

    义。C.层出不穷,指接连不断出现,没有穷尽。符合句意。

 

 4

 

    病句辨析

 

    3

 

 

  C

 

    A.成分残缺,缺少了与“具有”搭配的宾语中心词。B.不合逻辑,“这”所指代的内容不可能是“罪魁祸首”。D.句式杂糅,“关键问题”和“起着决定性作用”两种句式混合在一起。

    5

    文言实词

    3

 B

    A.交好。C.超过。D.登上。 

 

 6

 

 

 文言虚词

 

 

    3

 

 

  B

 

    “却”,连词,表转折关系。A.“对”,介词;“被”,介词,表被动。C.“向”,介词;“在”,介词。D.“凭借”,介词;“把”,介词。

7

 

信息筛选

 

    3

 

    B

 

    法正判断“不能用”的是刘璋,不是郑度。

 

 

  8

 

 

  内容归纳

 

 

  3

 

 

  C

 

  A.文中只说“正人蜀依刘璋,不任用,志意不得”,并未提及张

  松不被重用。B.法正向刘备献策是在第二次见刘备时。D.法正

  并没有建议刘备带上黄忠出战。

 

语文试题A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1页(共6页)

 

9.【断句与翻译】(10分)

  (1)克之之日/广农积谷/观衅伺隙/上可以倾覆寇敌/尊奖王室/中可以蚕食雍凉/广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为持久之计

[4分。每错、漏2个断句处扣1分,扣完为止。若断为“中可以蚕食雍/凉”亦可。]

(2)①这以后依仗益州的丰富资源,凭藉天府的险要地形,用这成就帝王大业,就像翻一下手掌那么容易了。

    [3分。大意1分,“资”1分,“冯”1分。]

    ②刘备听说后非常忌讳(担心)此事,去向法正询问对策。

    [3分。大意2分,“恶”1分。]

参考译文:

    法正字孝直,是扶风郡人。建安初年,法正到蜀郡投靠刘璋,不受重用,很不得志。益州别驾(州刺史助理)张松和法正交往甚好,他们揣度着,觉得不值得与刘璋共图大业,常常暗自叹息。张松到荆州拜见曹操后返回益州,劝说刘璋与曹操断绝关系,去结交刘备。刘璋问:“谁可以当使者?”张松就推荐了法正,法正推辞,但在刘璋的坚持下,他不得已去了。法正回来后,对张松称说刘备有雄才大略,他们秘密谋划,想一起拥戴事奉刘备,却一直没有机会。后来,因刘璋听说曹操要派遣将领征伐张鲁而心中害怕,张松就乘机劝说刘璋应当迎请刘备,让刘备去征讨张鲁。于是刘璋再次让法正领命出使。法正向刘备转达了刘璋的意图后,便暗地里向刘备献计说:“凭将军您的英雄才略,趁着现在刘璋懦弱无能,张松是州中的重要官员,可在内部接应,然后依仗益州的丰富资源,凭藉天府的险要地形,用这成就帝王大业,就像翻一下手掌那么容易了。”刘备认为他说得很对,就逆长江西上,和刘璋在涪地相会。刘备向北到葭萌去讨伐张鲁,后来回军向南攻打刘璋。

    郑度劝刘璋说:“左将军刘备孤军深入来袭击我们,部下士兵不到一万人,军民还没有归附他,他只能用田野中的庄稼作为军粮,军队缺少必要的物资。对付他的最好办法,是把巴西和梓潼的百姓全部驱赶到涪水以西,将仓库中的粮食和田野的庄稼全都烧掉,增高壁垒,深挖战壕,按兵不动,等待他们到来。他们到这里,熬不过一百天,就一定会自行逃离。这时我们追击,就一定能抓获刘备。”刘备听说后很忌讳此事,向法正询问对策。法正说:“刘璋最终不会采纳郑度的计策,你不必忧虑。”刘璋果然像法正所说的那样,罢免了郑度,不采用他的计谋。

建安二十二年,法正劝刘备说:“曹操一出兵就降服了张鲁,平定了汉中,没有趁着这个形势夺取巴、蜀,却留下夏侯渊、张邻驻守汉中。如今估量夏侯渊、张邻的才智谋略,比不上

 

语文试题A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2页(共6页)

 

我们的将领,发兵前往征讨,就一定能战胜他们。在战胜他们之时,我们就发展农业,积蓄粮食,寻找时机,上可以消灭敌寇,尊奉王室,中可以逐步占取雍州、凉州,拓展疆域,下可以坚守险要之地,作长久的打算。这大概是上天把良机赐给我们,时机不能错过啊。”刘备认同他的计策,就率领众将领进军汉中,法正也随同前往。刘备从阳平关向南渡过沔水,沿着山势逐渐向前推进,在定军山一带扎营。夏侯渊率兵来争夺此地。法正说:“可以攻击他了。”刘备命令黄忠率兵登上高处擂鼓呐喊进攻,大败夏侯渊的军队,夏侯渊等人被杀。曹操西征,听说了法正的计策,说:“我本来知道刘玄德不具备这样的谋略,一定是被人教授的。”

10.【古诗鉴赏】(7分)

    诗句从远望的角度写罗浮山飞瀑,“四百层”、“三千丈”,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飞泉之多、之高;“翠飞”则是用比喻形容瀑布倾泻如翠玉飞溅,写出了瀑布的色彩之美。两句绘形绘色,多角度表现了罗浮瀑布的美丽与壮观。

  [7分。每一划线处1分。]

11.【名篇名句】(6分)

  (1)蹴尔而与之  乞人不屑也

  (2)逝者如斯  盈虚者如彼

  (3)信誓旦旦  不思其反

  (4)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6分。每一横线1分,凡错、漏、多的,该横线不得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

12.【信息整合】(5分)

    C D(C.造成中医和西医“水火不容”的原因,是两者的“思想体系”与“科学方法”不同,而不是“因历史的巨大差距”。D.原文并没有说中医“受着民族传统和地域文化的影响,无需采用目前西方现代医学的科学方法”。)

[5分。答对一项给2分,答对两项给5分,答案超过两项,本题不给分。]

13.【思路分析】(3分)

    B(西药理论运用的是“科学依据”,四环素的发明自然需要运用“科学依据”。A.运用的是技术――“经验依据”积累的技术。C.根据“经验依据”作出判断。D.通过“历史依据”作判断。)

 

语文试题A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3页(共6页)

 

14.【要点归纳】(4分)

    凭借经验依据和历史依据就可以判断其是否合理,并不需要所谓的(西医的)“科学依据”。

[4分。“凭借经验依据和历史依据……”3分,“不需要科学依据”1分。]

15.【内容分析】(4分)

    ①在我们的大众语境中,所谓“科学的”东西,是“正确的”“高明的”“有效的”“经过了证实的”东西。中医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已经过了正确、高明、有效、证实的检验,因此,从宽泛的意义上说,中医已经具有科学依据。②在某种意义上说,中医理论与西医理论是水火不相容的,仅以西医理论作为科学依据来判断中医是不恰当的,因此,从狭义的意义上说,中医不需要科学依据。

  [4分。答对一点得2分,答对两点得4分。意思对即可。]

16.【内容分析】(4分)

    因为“有些人”触动了“我”的灵魂给与“我”真善美的启迪对“我”的精神成长起着重要作用

[4分。答对一划线处给2分,答对两处给满分。意思对即可。]

17.【手法分析】(6分)

    示例:面对急需求助的中年人,“我”如众人一样冷漠;而当“我”彷徨无助时,数学老师给“我”无私的帮助,作品通过这一“冷”一“热”的对比,表达了强烈的褒贬爱憎,凸显出人应行善的思想。

[6分。其中“分析”各得2分,“作用”2分。]

18.【人文探究】(5分)

    示例:本文从女教师、米店老板和数学老师等普通人常见的行为中,发掘出真诚、敬畏与无私助人等可贵品质,又从“我”对待衣衫褴褛路人的患得患失心理活动中,洞悉到人本心的迷失,作者在对凡人小事的褒扬与叩问中,表达出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从而使她的作品具有一种催人反思、促人猛醒和导人向善的力量。

    [5分。写出熟悉生活2分,发掘出深意3分。若从某一事例发掘出深意,亦可得满分。]

 

语文试题A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4页(共6页)

 

19.【信息整合】(4分)

    ①缺乏一种对推进素质教育起积极导向作用的高考制度;

    ②学校缺乏实施素质教育的管理制度和相应的激励机制;

    ③校外教育和社会实践缺乏相应的保障制度。

[4分。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两点得3分,答对三点得4分。]

20.【结构把握】(6分)

    因为高考制度改革,不但要涉及社会诚信观念和制度建设,还要涉及相关配套的措施和管理手段,所以它不是单纯的教育改革。

    建立能保障推进素质教育的评价制度的条件是在高考制度改革的同时,必须要建立和完善与之相匹配的社会各项机制。

[6分。两个“涉及”各2分,“条件”2分。]

21.【问题探究】(5分)

    不能。因为素质教育不同于传统教育,它是更加社会化和开放性的教育模式,需要全社会其他制度的全力支持与配合,而目前素质教育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实际上是受到社会其他体制的制约所致,所以,如果相关的制度建设不完善,而仅仅依靠进一步深化传统教育领域改革,也还是不能解决素质教育所面临的障碍。

[5分。“不能”1分,“社会化和开放性”2分,“受到社会其他体制的制约”2分。意思对即可。]

22.【简明得体】(6分)

    删去④;将①改为“贵校是一所闻名遐迩的文科重点大学”或“贵校是一所著名的文科重点大学”;将⑥的“令对手暗然失色,自惭形秽”改为“令对手自愧不如”;将⑦改为:“如果贵校能录取我,那将是我终身的荣幸”。

[6分。找对两处得1分,找对四处得2分;删改正确一处得1分。]

23.【语段压缩】(6分)

  ①旅行费用相宜;②身体符合条件;③旅途安全可靠;④生活设施便利。

  [6分。答对两点2分,答对三点4分,答对四点满分;只答一点不得分。]

 

语文试题A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5页(共6页)

 

 

24.【写作】(60分)

  本次两道作文题,一道属话题作文,一道属图画材料作文。考查考生的能力主要有:

  ①对自然和社会的观察、思考能力及创造性思维;

  ②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的能力:

  ③灵活恰当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和抒情等)的能力。

 

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一等

(25~21分)

    二等

  (20―16分)

    三等

  (15―11分)

    四等

    (10,0分)

 

 

25

切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感情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或立意不当

没有什么内容

感情虚假

50

 

25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书写工整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书写较工整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书写潦草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字迹难辨

 

 

  (10~9分)

  (8~6分)

    (5~3分)

    (2~0分)

10

 

立意深刻

材料丰富

语言有文采

见解、构思新颖

立意较深刻

材料较丰富

语言较有文采

见解、构思较新颖

立意略显深刻

材料略显丰富

文句略有表现力

见解、构思略有新意

个别语句有深意

个别例子较好

个别语句较精彩

个别地方有新意

 

说明:

1.  缺标题扣2分;不足字数,每少50个字扣1分;每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标点错误多,酌情扣1~2分。

2.  套作、文体不明确的适当扣分。抄袭的,“基础等级”在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语文试题A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6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