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09届高三文综地理限时训练一
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09金华十校)晨昏线与北半球纬线圈相切于M点,读右面M点纬度的年变化示意图,完成1~2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M点从①到②时,北京的昼长逐渐变长
B.M点从③到④时,北京的昼长逐渐变短
C.M点从④到⑤时,太阳直射点向北移
D.M点位于①③时,全球昼夜等长
2 当M位于④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此时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
B.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达到 最大值
C.长江口的流量达到最小值
D.南极洲此时出现极昼
(09东北三校)下面为甲、乙、丙、丁“四个城市某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图(图2)”和“劳动力迁移图(图3)”。读图完成3~4题。
图2 图3
3.若四个城市人口规模相当,按自然增长率由低到高排序为
A.乙丁甲丙 B.乙甲丁丙 C.甲丙乙丁 D.丙甲丁乙
4.四个城市中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就业机会最多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甲、乙、丙、丁四幅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甲地位于南半球,其余均位于我国,读图回答5~7题。
![]() |
5.当甲地西坡山麓植被一片枯黄时,四地昼长由长到短的顺序是( )
A.甲>丁>丙>乙 B.丁>乙>丙>甲
C.乙>丁>甲>丙 D.丁>甲>丙>乙
6.丙山可能是( )
A.南岭 B.秦岭 C.太行山 D.武夷山
7.乙山所在自然区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A.热量 B.土壤 C.地形 D.水分
读我国某区城图,回答8~9题。
8.Q处年降雪日数不同于周边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A.地势低平,水汽易进入
B.地势较高,受地形抬升
C.地势较高,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
D.锋面遇地形阻挡,在此停滞
9.与东北平原相比,该区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是
A.降水少,气候干旱 B.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C.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D.机械化水平高
读“我国某地等高线示意图”(比例尺1:200 000),其中虚线a、b分别为两个不同季节的水位,(单位:m),回答10~118题:
10.图中a、b水位差可能是
A.0.
C.1.
11.春季时a、b等值线之间易出现的环境问题是
A.洪涝灾害 B.水土流失
C.土壤盐碱化 D.地震灾害
本题共2大题,共56分。
(08四川卷)36.(36分)图7所示国家人口稠密,经济以传统农牧业为主,森林覆盖率为29%,完成下列要求。
(1)简述该国地形、地势特点。(4分)
(2)推测该国降水特点及成因。(10分)
(3)分析该国水能资源的开发条件。(12分)
(4)说明该国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人为原因。(10分)
36.(1)(绝大部分为)高山地区(山地),北高南低,地表高差悬殊(山高坡陡)
(2)特点:(除北部高山地区外,)年降水丰富(降水量多),集中于夏(雨)季
成因:夏(雨)季,西南季风从印度洋带来的丰沛水汽,受地形抬升(降水丰富)。
(冬季受东北季风影响,降水较少。)
(3)(山高谷深,)河流多,水量大,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经济落后,)经济投入不足,技术力量缺乏
(4)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森林破坏和水土流失
人为原因:人多地少(人均耕地少),(经济落后,)传统农牧业发展 生活能源需求,
(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很大)。
37.阅读下列材料和地图,回答有关问题。(20分)
为了揭示世界人口分布的状况,著名学者邦奇(W.Bunge)等创建了人类大陆图。在地图上取消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类密集地区,面积较大的人类密集区称人类大陆。世界上共有四个人类大陆:东亚和东南亚;南亚;欧洲;北美东部。上图为世界人类大陆的一部分。
(1)图中人类大陆的名称:(4分)
A___________ B___________
(2)分析图中B、C两个人类大陆形成的共同原因。(4分)
(3)目前,A区域人口大量迁入的原因是什么?(6分)
(4)D处被A、B、C三人类大陆包围,但其只形成一个孤岛而没有形成人类大陆,
试分析其原因。(6分)
37.(1)欧洲 南亚(4分)
(2)地处中低纬度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优越,人类在此聚居历史悠久(4分)
(3)欧洲经济发达,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劳动力缺乏,就业机会多,生活条件
好,吸引国际移民(6分)
(4)D地处亚欧大陆中部,距海远,降水少,.沙漠广布,环境承载力低,只能在
有高山冰川融水提供水源的地方发展绿洲农业,形成了―个人口稠密的孤岛(6分)
www.ks5u.com